|
, y0 r8 ?1 V: h# f1 r& C
o# F H7 l8 v! Q' H
比如,同样音量为3,播古典音乐总比别的类型(比如流行、newage)的声音小。
4 y+ g; I3 _2 i% U& Q
0 g9 h( m7 @( m1 A' d 出现这样情况是因为古典音乐的动态比流行乐大得多。动态,通俗点说就是强弱对比,动态越大,对比越强烈。通常市面上质量比较好的录音作品,古典乐的动态能达到7,80db甚至更高,而一般流行乐也就在30-50db。动态范围大的作品为了在最高潮的部分音箱不至于破,那么在前面铺垫部分音量就必然比较低,相比起同样回放条件下的流行音乐,音量肯定就显得小了。
2 G( J3 W' v, |3 d% I7 m% P
2 P# g1 J5 h! f" _% @ 另外Newage的动态会比流行歌大一些,尤其是很多所谓的“发烧碟”,通常都是在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压缩,维持甚至增加动态,这样在一些大功率发烧音响上听起来效果比较好。动态最大的是电影音效,大动态直接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感。但是这些必须通过很好的器材才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片子在电影院里看着爽的原因。
, Y/ M# {9 w, ~- K, R" A+ ?3 }
. {$ B7 q6 _$ `3 K+ W$ G. t) ] 附赠几个可能会在上面答案基础上刨根问底的答案:
2 |- ?+ w8 o3 A3 o4 M
, z6 w3 M) S0 b 1、古典作品的丰富内涵需要很强烈的强弱对比来表达。弱的地方如果没有弱下去,强的部分也就显不出强,那么音乐的对比、艺术的张力就会弱化很多。五线谱的记谱法里,力度标号从弱到强为“ppp-pp-p-mp-mf-f-ff-fff”至少8个等级。
7 d7 t/ U5 b/ A' ~; u$ ]. I+ z2 a5 f4 [# Y: @7 o/ ~/ L$ N
2、在广播、电视、网络等音乐媒体还没诞生之前,欣赏古典音乐大多在严肃场合(音乐厅、歌剧院、高档宴会),即便比较安静舒缓的部分,在场观众也都能清晰地听见。所以古典音乐可以保留声音很小的部分,进而保留了音乐的对比空间。但流行音乐大多是在相对嘈杂的环境(酒馆、街头、集会),假如有太弱的抒情烘托段落,观众会听不见,会影响整体的演出效果。所以流行音乐弱的地方也不会太弱,强弱整体动态不会太大。1 V# ?% J ]( a
* o! E7 N! v$ b1 ?8 j& S! M 3、古典音乐大多是对原声乐器进行同期录音,这就意味着无法针对整体音乐中的某一声部进行音量、频段、声相等参数的调整。不过对于大型管弦乐队,录音师通常会针对一些色彩声部或者独奏乐器进行补偿拾音,使得它们不至于淹没在整个乐队当中。所以你在CD里听到的古典音乐已经经过了一些人为的修饰,以平衡过于悬殊的动态。假如到现场听,会更震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