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典音乐界流行的庸俗化现象
* b2 |# C+ ], q, s/ g; I3 r1 N, Z
从小就是看着邵义强先生的古典音乐编着解说长大的。
) P9 @( m( ^2 Y5 X; U" g3 u' n9 r" X8 j( r8 |+ l% s- F. z
邵先生的贡献毫无置疑,但是当年我却发现一个诡异现象:在贝多芬交响曲的版本介绍中,他明明认定福特万格勒是最好的版本,为什么介绍到卡拉扬时却使用三倍以上的华丽文字用力推荐?一个厚黑学的观点当然立刻心怀恶意地认定那是商业挂勾,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看到了这特殊立场:他认为卡拉扬的演奏唱片适合入门,入门的古典音乐欣赏者是不容易去欣赏福特万格勒的,只能欣赏卡拉扬,所以写给入门者的书理应大力推荐卡拉扬......。
, Q" e$ S7 a4 i4 I& s" k9 i3 Y+ M3 e
我这个观察到了国中时期又得到确认。当年的音乐月刊第一次进行版本比较研讨会,曲目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结果又出现一位当红的乐评家,直接说出类似下列意思的字句:我认为卡拉扬适合入门,所有入门的人我都推荐他一定要买卡拉扬。直到现在,不管是以前的联机古典音乐板,现在的各大WWW古典音乐讨论区,这种所谓入门者应该如何的观点总是缠绕不去的幽灵。也会有人说入门者可以听听甘乃迪、可以听听陈美、可以听听三大男高音、可以听听马友友......7 x) _) C1 a9 X: c
7 q* e5 U9 g) q9 M( V* T% a 我并不认为上述的演奏家都很差劲,但是,请问有谁能诚实告诉我:到底有多少古典音乐爱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轻松的入门方法,而获得真正的古典音乐欣赏乐趣?所谓适合入门,究竟是不是古典音乐老手认定新手只配接受较低级的音乐之庸俗化现象?因此我仔细去观察欧美地区是否也有这种把戏,结果我发现卡萨尔斯帮助贫苦的矿工办音乐欣赏活动与刊物,矿工们却能写出贝多芬后期弦乐四重奏的赏析文章;所谓入门者只能从最低级的开始,真的有这一回事吗?于是我改变我的音乐生活方式,我不再认定入门者只能接受庸俗化音乐意见。我介绍贝多芬给入门者,不再只认定入门者只配接受贝多芬的《月光》、《命运》,我还会主动分享我对贝多芬后期音乐心灵的深度感动。音乐素养,是一种无可明言的自由意志选择。当你选择了它,你就是深刻的音乐素养者,你就是能隐含地抓到最深刻的音乐水平。我的意思是,贝多芬后期音乐心灵是我个人主观在古典音乐欣赏中获得的最高境界之艺术,我不会因为你是入门、嫌你菜鸟不配接受我发现的伟大的音乐心灵;我会很恳地跟你分享,看看你我是否能直接不带阶级差异地音乐共鸣。如果你不喜欢贝多芬后期音乐呢?没关系啊!那只是我主观的音乐心得,任何人都可以有个人的主观心得呢!什么音乐是最高水平的艺术境界,这是个人的自由艺术取向。但是,当我获得主观上最高的艺术境界,我应不应该嫌入门者不配接受这种艺术?一但认为新手只配接受较低级的音乐,势必造成古典音乐界对庸俗化演奏与庸俗化音乐的过度推荐,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最适合入门的。于是,藉由庸俗化古典音乐以达成普及化目的成为一个美丽的口号,振振有词地认为这是对入门者的一种博爱与帮助,从而养成古典音乐界低劣的乐评水平、用简单的星星数目取代深入描述音乐的文字、鼓励收集唱片而排斥认真反复聆听唱片......,都形成了种种水平低落的现象,却永远承载着美丽的口号:听音乐,轻松就好!。
3 @/ y4 Z( @+ N, K5 S6 ~& } ]4 |
二、从抗拒商业走向庸俗化的现象4 G: l" W) I7 O/ t( M
9 V* y0 u J- H
一种直观的想法是,商业化就是有利益考虑;争利是小人行径,当然对音乐素养有害。在传统华夏文化独尊士大夫的圣俗二分价值观中,这种想法有先天上的习惯。但是,至少西方文化就存在反对圣俗二分的价值系统,例如Max Weber揭示的《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就明白显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从把工作与宗教圣俗二分』的价值观,转变成现实工作可以荣耀上帝的现代化价值观。商业化隐含着音乐素养低落,只是我们传统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偏见而己。正因为抗拒商业隐含的是一种知识分子比较高贵、商人比较低贱的圣俗二分价值观,于是抗拒商业的人,从来不会走向尊重专业能力的专业取向行为,反而走向形同大卖场购物的价格取向行为;不打算在古典音乐唱片行花钱请专业的老板帮我们挑选最适合我们艺术水平的唱片,反而让古典音乐市场变成你杀价我抬价的价格杀戮战场。结果造成走专业取向的古典音乐唱片行反而无法生存,这样的社会实在大有问题。我在经典激光唱片行看到的一些现象,很可以为这种抗拒商业的庸俗化问题下脚注。听音乐,轻松就好!是个过度美化的口号,既然轻松就好,为什么要去经典唱片行买贵了10元的唱片?不去其他拼价格的商店购买?反正轻松就好,即使我再三告诉你经典唱片行为了提升专业水平势必无法拼价格,你总是笑笑告诉我:人生那么累干麻?结果,家财万贯的古典音乐欣赏者,在经典唱片行探听到好唱片、再跑去拼价格唱片行买便宜货;穷得好可怜的学生,老师教他们到经典唱片行抄货号再请其他唱片行进货,保证便宜10元......。
) z9 {. [0 s5 r6 e1 m/ i" ]+ ~! c) p8 T" d% L( P
这种践踏专业人格的比价态度,足以扼杀任何有理想有水平的唱片行。抗拒商业本来是追求深度的心灵成长,为什么会沦落成庸俗的比价策略与价格取向?依我看正是因为圣俗二分的价值观,我们绝对不愿意去相信、去尊重卖东西的商人有其专业素养是值得多花钱的。我们先天就是看不起商人,所以能够理性地杀价、用便宜的价格买到相同的商品我们就会觉得赚到。结果,抗拒商业的自命清高君子,却成为窃取他人智慧而忝不知耻的小人,这就是从抗拒商业走向庸俗化的严重问题了。我并没有说唱片卖得越贵越好,我只是要强调这种不尊重专业的庸俗化社会。表面上我们是理性的决定用最少的价格获得最多的商品,实际上却根本是践踏专业的帮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