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
+ B7 h# p% e0 \5 ?: e' Q% n0 g$ b9 E+ q; h' W2 C1 `/ J5 S7 s
并不是用一两件民族乐器演奏就是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用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我们要写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关键在于要用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母语和世界交流。这个音乐母语,我认为就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文化。: |9 z) y; e% d1 K
8 f3 I9 d7 [1 a$ Y: |6 a. @1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的音乐。深入民间生活,了解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做好周密的案头工作,才能用民族的语言创作出优秀作品,才能用生动的民族音乐作品弘扬中国文化,让中国的老百姓喜欢,也让全世界的老百姓喜欢。感受每一方土地养育出来的文化,那种辽阔和深邃可以不断促发我的灵感。“技术技法”和“深入生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9 j3 E7 _ L% }2 y1 @" t# G) a# {3 A( r, W% l& U! Z- O# z
在音乐创作上,赵季平是一位多面手,而且一向高产。无论是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合唱、歌剧、舞剧,还是戏曲音乐、影视音乐,以及各类歌曲,他几乎都是以民族传统音乐为基调,善于运用民族乐器、传统戏曲及民歌的元素,传达出自己的音乐个性和风格。近日,笔者就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教育专访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安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季平。8 Q# }7 F( `2 q# O
- L/ u1 E6 f- ?9 |
冯巍:改革开放这30多年,中国与世界在音乐方面的学习交流,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和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位从黄土地走向世界的音乐家,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创作就展现出贯通中西的艺术追求。您认为,民族音乐在中国今天的音乐创作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 l/ p7 {, E. v/ F' O7 [3 D: v: j2 g' p$ i* C) F' \( \( l, n
赵季平:民族音乐的概念要清楚,不一定民族乐队演奏的就是民族音乐,交响乐队演奏的就不是民族音乐。比如,《黄河大合唱》就是交响乐队表现中华民族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一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它一样表现的是中国精神。乐队是一个工具,钢琴是工具,二胡也是工具。并不是用一两件民族乐器演奏就是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我们要写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关键在于要用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母语和世界交流。这个音乐母语,我认为就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文化。
/ v. K: T6 P) ~/ ?6 G* ?: M. D5 q- a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