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加强和声训练
. ]8 h5 p! r; V. W4 f, d, D. |% o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正确的掌握了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和声训练,并开始接触一些合唱歌曲。开始就要求学生能两个声部和谐而优美地演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做一些听辨和模唱音准方面的练习,如先弹出“1”再“3”听清、唱准了,一起弹出 ,问学生有几个音?能分辨音高吗?按声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音高唱一唱。开始要求唱准自己声部的音高,慢慢就要求“唱一听二”,即既要唱准自己声部的音又敢于听另一声部的音,以培养音准能力,自控能力。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轻声有力的歌唱,这样的合唱清晰可辨。通过动口,动耳,动脑,不断强化学生的和声感觉。这样的练习尽量每节课都能安排五分钟左右,由浅入深。单组音程唱准之后,可进行音程旋律的演唱。和声练习曲不在于长、难,而在于坚持不懈地练。加深和声感觉是目的。然后逐渐扩大到三声部、四声部的和声练习。可采用“找朋友”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和声音程练习。如“1”的好朋友是“3”,“3”的好朋友是“5”即 类推……他们很有兴趣。教师还可以与不同声部进行合作的辅助训练,即教师奏或唱第一声部,与担任第二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第一声部的学生先轻声、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唱,当教师感觉到第一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唱再随机地由大声转为小声、由完整地唱变为只在需要的地方甚至只在某些音上“搀扶”他们一下,当一点问题都没有后,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二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第一声部合作。#p#分页标题#e#
& M$ w ~1 J+ L1 D在演唱训练中,声部的均衡与清晰度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合唱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为了使学生在合唱中不受其它声部的干扰或牵制,让他们捂起耳朵来唱或是隔开来学,都不是好办法,合唱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合”,各声部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不仅能够监听自已的声音,还必须能听到另外声部、别人的声音及和声效果,借以不断调整自己的音准、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绝对要防止一声部压倒另一声部的现象,要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 ?: ?9 E, ^* r: s! x在合唱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将这一环节的基本功训练扎实,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7 B: o; Q x' V1 P
' ~% t) v1 k8 D6 u参考文献:
, P, l5 i! j+ Z' g- c[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7 L' E; o! M! ^1 R( ^1 j7 {[2]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u' x- l( N, |' u e7 `$ \
[3]陈洪。视唱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