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共鸣的问题 " y. C# s# y a+ ~' E+ }3 d
: Y" s! L9 {- r6 t4 K u+ g! i
人的发声要用各种共鸣支持,我称之胸、口、头腔的立体声。最低的共鸣是胸腔共鸣,可以练习发出牛的哞叫,很低很浑厚。这时候你如果手扶胸膛的话,会明显地感到它的颤动、它的共振。要发出这种共鸣就要放低喉头,使喉的基音和气管胸廓的振动结合起来。用好这种共鸣才可以使你的声音音量大声音竖,具有美声的特点。当然,若学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可以略关一些低音共鸣。注意,只是关一些,不是没有。只有做好低音,你的声音才会有根基,才会有收放的本钱。 ; L/ e8 ?" j+ P$ c c
9 e+ F+ ~, ~% y* p
口腔共鸣也就是打开口腔,放出这一部分的共鸣,具体的做法可以用吞汤圆的方法先打开喉与口腔的空间。再找共鸣。口腔的共鸣要先做一松一提。松就是放松放平舌根。有的说法舌是歌的大敌,而中国人语音发音机制复杂,用舌根辅助语言的作用大。中国戏剧的发音又以咬字清楚为出发点,这样使有些唱歌的人会因为咬住了字而行不好声。如果你发现有人唱歌发声有困难,十有八九他的舌根是绷紧的。检验方法用指(本人用大指)按下巴中舌根部,看看是否绷紧。
5 B* j, f" \+ }$ L7 }) b2 d- X" Z* Z; Y, r, F+ y6 k0 F @
放松舌根有许多方法,我的做法是:请你把舌全部吐出口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不晃就是紧了。要注意使舌的形状成方形而不是尖形。有了舌的放松,再做发中高音的练习。这时候,舌在口外没了,不能后缩。习惯了不用舌发音的唱,再一点一点地把舌放回口中,最后舌完全回到原来的地方,为了防止它的故伎重演,请发声时用舌紧抵下齿,防止它后缩紧张,堵了声音的通道。
; W4 p+ L% a9 M1 c) r Q7 Q2 Y h1 w2 E! ?+ L
一提是,要注意用面部的表情来帮助口腔中小舌头的提起。小舌头在咽的上方,有时我们感冒会发现它软塌下来。我们要有意识提起小舌头,使口腔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解决了舌和小舌头的问题,口腔共鸣比较容易做到做好。
% ~; n( x, Q7 H; L6 T. _( \4 V( |5 ?+ D6 l
头腔共鸣是一般的人不容易体会的。有人说我们头上有许多扩音器,我们要打开它,就有了共鸣。这种扩音器就在我们的头腔和两颊,那里有一些空腔,可以作为头声的共鸣箱体。 1 }- L$ S+ C) S# h, u4 d# }
怎样使自已感受到自己声音音质的微小变化?我这里有小窍门告诉你:一般人,第一次听自己录音时会说,那是我吗?这种怀疑的根本原固是,平时你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固体(你身上的骨骼)传播的,而听录音才是通过空气的途径来听你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你的声音,别人一贯听到的你的声音。我们想知道自已声音的细小变化,用听录音的办法最好。有时我们也用"大耳朵"的方法去直接听,那就是对着墙角用双手扩大耳廓面积,靠墙的反射和"大耳朵",使我们听清了自己的音的本色。 . w( G+ E: w& } n) h" h" U# W
2 N7 d0 Y& B# v5 W7 x8 U头腔共鸣的练习要在高音区,具体说要在D2以上的区域才能很好发出。把脸上帮助发音器官都动员起来,扬眉、瞪眼、耸鼻、毗牙,把发高音的面部器官统统提起来。声音出咽后,把它引向硬颚和鼻咽结合部,使一半的声音从口中放出形成基音,另一半向上从鼻腔出,带动蝶颌窦振动形成共鸣。这种有泛音加强和支持的基音,会使你感到声音突然明亮,这就是我们想往的头腔共鸣。此时你若用手摸鼻眼处会有振动,有时振动在头顶出现,我们人人自备的扩音器终于打开,美妙的头声会使你的歌声更美。
+ ?# B' {# L d5 x% G3 A. c! U& i/ S% n5 a5 e( g; u
胸腔口腔头腔的共鸣不能在各自的音域里分割使用,我们要把它按一定的比例混和使用。唱低音要开一点头腔,唱高音要留一点胸腔,这种"立体声"才没有过渡的坎,别人听起来也更觉自然统一流畅。当然特殊的唱法如约克调和高腔唱法另当别论,他们人为分割共鸣区,使之具有特殊的效果,为特殊的歌曲服务。这与我以上所说的"立体声"是两码事。 & P2 C K- w) o$ B$ T, O) f
) v5 H$ A% ^5 v) a! a9 Z5 A; j
声音的前后位置问题 # R+ B* q/ j2 l$ J
声音从脸庞的牙关为中心的位置来看,可分为前后两部分。靠前的音响、脆、薄,靠后就稍暗、竖、厚一些,这里说的都是对声音的质的描述,是一种人为的感觉。从唱法来看,民族唱法属靠前的位置的感觉,美声唱法属稍靠后的感觉。一种唱法,一类歌曲也可以用靠前靠后的方法去处理,这种处理应该是整曲统一的,不能有的前有的后。
% q) n, \ N9 y1 g2 }; h1 M一般说唱亲切的民族的歌,可以把声音从咽发出后引向硬颚,用较浅的共鸣向前直接放出,这样响、脆、薄的效果就明显。而唱戏剧性的歌剧选段,就要把声音向后引导,沿咽壁直上到小舌头再折向前,使音质有浑厚、结实、通竖的感觉。概括声音的前的位置就是使音前进路线呈抛物线图形,而后的位置是使声音先上后前成直角形路线前进,先折后前的曲折过程可以获得较大空间,赢得更多共鸣。
4 D+ r g0 _( M" d! e$ a# n0 N: h% t' j3 }) [2 Q
话筒 - o# `4 v) }* }+ d% d- w' t/ K
在我的练习和演出中,我逐渐认识了话筒的重要。音色的音与质的要求在话筒面前,要求有本质的不同。在一支效果良好,带有调音和混响的麦克面前,你不用像从前那样,用全身的力气唱出一句惊天动地的歌来。以前剧场没有扩音或没有很好的扩音设备,你的音量决定你的掌声。可是现在,你可以用较小巧的力量,让音响师去轻轻一推,你的音色就可以彻底展示魅力。稍厚就成美声,稍脆就成了民族唱法,较个性化就成了通俗,音色全在电器手中变化。这一点,我们要好好向流行歌手学习,要知道,你的音色音量的变化,已随电声设备的变化而变化,你在麦克前的算术级改变,在喇叭前己成几何级的增强。也就是你若加大音量三倍,实际已成九倍也。唱惯音乐厅的"大嗓门"们,对着手中的话筒,要三思啊。学一点以柔克刚之术吧,用一半声音加一半耳朵去听伴奏,努力调动音响师的积极性,比你那过瘾的一吼有效的多。若是比赛,你的第一句音量千万别开足了,要不然音响师给你关小了,你永远唱不响了。我的体会,千万别告诉别人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