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91|回复: 0

[歌词创作] 粤语流行曲的文化走势

[复制链接]

8459

积分

8

听众

364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459
莫秋言 发表于 2016-5-2 05: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词的背后》是香港著名词人卢国沾在内地出版的首部文字作品,他以曾经创作的每首歌名字作为每一篇篇名,依次回顾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小李飞刀》等名作歌词的创作缘起和经验心得,书写这些歌词背后的故事,以及香港流行乐坛乃至当时香港文化界的状况,读者可于歌词背后,窥见香港粤语流行曲的黄金时代。
; l' X- P; ~" Y( q9 x9 W. g3 [3 g# [7 ~% Q9 i. g4 Y+ T; Y# n) G& R8 M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流行歌词由起飞到成熟的阶段。因电视、电影、电台、卡拉OK的繁荣,粤语流行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成为香港本土文化极为重要的一环,影响更渗透至整个华人世界。从那时起粤语流行曲终于摆脱边缘身份,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卢国沾正是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写了千首粤语流行曲及电视剧主题曲的歌词,有“词坛圣手”之誉。2001年他获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的“音乐成就大奖”。《歌词的背后》分享的就是卢国沾创作的过程。
- d$ D: s1 Y. x( ^- g ds60502_p32_b.jpg 5 p6 o2 h1 z; L3 p: |+ k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的粤语歌词创作有诸多的限制,即使在词语的选择上也是受限甚多,作品中充斥着哥哥妹妹、蝴蝶春光、热力似火等字眼,沿袭的都是六十年代雕红刻翠的顽固传统,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遣词造句,渗入听众情绪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卢国沾作为一名新人,只能适应,但他一直在小心尝试中改革创新,这从他两次翻新著名词创作者唐涤生的《帝女花》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从文言白话俚语夹杂,再到沿用传统诗词手法进行粤语词创作,卢国沾给粤语词创作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乌山掩新星月,江山半壁残”、“茫茫沧海身不知处,落叶归根是家园”诸如此类的词在卢国沾的词中比比皆是。
" r& i7 p+ p: d0 T& k3 K4 p1 G! a! J8 U
  书中收录的不少歌曲是表达儿女情长的,这些歌曲背后的男女主人公的遭遇都让人唏嘘不已。即使是武侠名曲《小李飞刀》看似豪情,都依然脱不了“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分只叹奈何”。应该说卢国沾很擅长此类题材的创
" L# d# y3 F6 _- W3 ]9 c6 ?# F* o" {* `& u7 r
  作。但后期卢国沾有感于乐坛情歌泛滥的现状,发起“非情歌运动”,并因之失败而慢慢淡出词坛。. i7 R# i) q/ t

3 m2 I' m4 P. b) M! t  《歌词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粤语的丰富和扩展更是香港本土文化的见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31 20:43 , Processed in 0.603994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