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3 y0 C$ y' I3 b. I 在平素生活中,周先生是一个谦虚、坦荡的人。记得她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后,我们声乐系的老师去她家里开系学术委员会会议。一进门就见她在读刊有她事迹的报纸。她说:“我正在学习报纸上的周小燕。我没有报纸上讲得这么好,可我会以这个标准不断要求自己,照这个典型去努力。”还有一次,有些报纸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恶意中伤周先生,甚至诽谤她是学阀。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知道了都很担心。后来我到她家,一进门先生就告诉我这个(指造谣的事)她看过了。“第一,如果有人觉得这样可以使自己开心,那就让他开心好了;第二,我没有做过的事,随他怎么说,也丝毫影响不了我。我的精力还得放在教学和育人上。”她说。先生之所以这样毫不在意,当然是因为她一生清白,无愧于心。她面对流言蜚语时这种全不置气、只专心做自己事业的气度,也使我深受教益。: F/ K# x" X8 n5 e
" v% m/ J8 y- ]2 h5 l 先生的这些风采和事迹,桃李不言,都雕刻在我心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清明时节雨纷纷,先生已经不在了。回忆起和她在一起的岁月,真像和亲人一样其乐融融。她的精神与坚持,每每在悲伤之际激励着我。她最后进医院前还在上课,直到弥留之际还惦记着学生。先生临终前,我去看她。她神志还清醒,让我告诉她学校和声乐系的情况,她心里只有公家的事,且一言不及私。我既难过,又感动。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和上音人,她将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学校的眷恋,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1 r( N; V2 q+ r2 [3 T + d8 |# _# g) }1 i 先生离世之际,我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有幸向习总书记汇报了先生的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先生一直在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文艺座谈会后,她更是不胜欢抃,深入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在许多公开场合,她谈话时常常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语与理念,这正是她把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来严格要求的具体表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我想,先生也是怀着对国家未来前景的无限期待,含笑离开人世的。 ) L3 I. ?# I+ R0 z% ? K5 O! I* p: p# w3 W/ _' G9 N4 ~$ U; l
周小燕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受到西学影响并经历了时代锻炼后结出的晶莹璀璨之英。她一身的用舍行藏、道德文章,印证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在我国的传统中,老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理想和信念的引领者,是人格的光辉典范。借着对先生的追忆,我也不断鼓励自己努力前进,“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祖国和人民的文艺事业奋斗终生,尽己微薄之力。. D+ ?" h. a. U) k/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