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b0 f1 } r3 l4 u9 @8 P( b 提及中国声乐教育面临的难题时,著名声乐教育家马子兴就汉语语言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问题与美国声乐专家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美声唱法在与汉语中的有些单韵母、复合韵母、鼻韵母等相结合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韵母发音的独特性,要兼顾汉语语音的说唱性、起伏性等特点,中国声乐在吸取西方声乐精髓的同时要保持其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 v9 y- ~" [7 t0 S! C. _1 t 0 r0 p2 C Q/ ~3 t8 e: l 来自美国的声乐专家主要讲解了具体的关于嗓音科学、比赛曲目选择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为选手们答疑解惑。来自休斯顿大学音乐学院的辛西娅-克莱顿从声音物理学的角度为选手们提供了几条嗓音保健的建议;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的罗伯特-斯文森则强调了在比赛中歌曲选择的重要性,他与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的恺撒-乌洛亚都认为,在选择曲目时要参考自身的声音特色,选择与自身声音条件、年龄层次相匹配的歌曲,而不是一味地选择知名度高、演唱难度高的曲目。在选手们普遍关心的职业规划问题上,来自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迈克尔-莫劳、克里夫兰音乐学院的迪安-萨瑟恩以及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的格温-科尔曼-戴特威勒纷纷给出了建议,他们反复强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实机遇进行选择,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s8 y F0 j7 h
7 b& l, z7 ^5 c$ k2 \
音乐是一个国家发出的最动听的声音之一,不仅唱出了国家和民族的心声,更充当着连接各国人民情感的桥梁。如何让“中国声音”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声”要从最基础的音乐教育入手,根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传统土壤,积极开拓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通道,探讨国际音乐教育的可行性模式。由美国国家古典音乐艺术表演联合会和美国古典声乐家杂志社主办的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美国声乐留学奖学金选拔赛(中国区)在拓展我国音乐国际教育课堂、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各国音乐人才交流等方面正努力地不断发展和完善,此次比赛共有288名选手参赛,有58人次现场获得了美国音乐学院专业录取通知书,54名选手获得了直接进入美国总决赛现场比赛的“入场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青年音乐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受到国际化的音乐教育,让“中国声音”唱响全世界。 $ J: k! v( @2 }6 M$ Y- n m. L k"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