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80|回复: 1

[词曲转载] 我的舞台在幕后

[复制链接]

151

积分

4

听众

44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51
风风之风花 发表于 2016-4-6 2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写的歌红遍了大江南北,当初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他用一首歌打开了无数人的心菲,唤起人们对爱的感动与期望……从《载歌载舞的人们》到《军港之夜》再到《爱的奉献》,时而欢唱,时而呼唤。人们感受到了他那赤诚的爱国心,深厚的水兵情和火一样的奉献心……: c! [4 B& `, \! n, q% V( k* B

* F% [. t6 }5 e8 E1 w* [: D  刘诗召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他的心就与蓝色的飘带一同飘荡了。水兵是他的亲人,大海给他以拥抱,他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献给了年轻的水兵与蔚蓝的海洋。他创作了《军港之夜》、《妈妈我们远航回来》、《赶海的小姑娘》、《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海风啊海风》、《在那水天相连的地方》……从这些旋律里我们听到了海的风,海的浪,海的心跳,感受到了海军的苦、海军的甜和海军的一片情怀。# {7 G: R; M4 y! N1 w& ^

  h0 }8 G+ L* `. {    偶然串联出必然
1 [: b0 K. G# i9 K
) }# L- L6 l, M/ V# f' J2 H8 b    刘诗召1936年出生在河南开封。刘诗召说,他能够走上音乐之路,是一系列“偶然”串联起来的“必然”。
1 x- ~8 Y4 i. H# K: Q6 z
5 ]8 }6 Q; I- ?. J& o" K3 F  刘诗召的父亲是个念过私塾的读书人,“诗召”这个名字出自《诗经.召南.甘棠》。父亲偏爱小儿子诗召,经常带着他去戏园子看戏。河南豫剧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喜欢李志贞的唱腔,柔美婉转,不像有些豫剧曲调,给人一种铿锵有余优柔不足的感觉。”8 G- f) N6 i) v" }) a5 K8 ?  X  ~

" F' D7 B7 k* c/ |/ }  除了豫剧之外,“留声机”也是刘诗召儿时的音乐启蒙之一。他说:“我小时候曾得过一场大病,父亲为了减轻我的痛苦,从朋友处借来了一台留声机,不多的几张唱片反复播放,其中两张军乐唱片我特别喜爱。我常常在音乐声中睡去,也常常在音乐声中醒来。后来病好了,留声机就还给了人家,但是唱片中的音乐却留在了我的心中。”
# M$ x! c  p$ w$ j! K
) u. Q5 ^4 e0 S. g1 z: y  1951年初的一次“偶然”,使15岁的刘诗召与音乐结缘。他回忆说:“我读初三寒假的一天,有位同学告诉我说,河南开封艺术学校(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前身)正在招生,要我陪他一起报名应试。”正是这次陪考,使刘诗召与音乐相伴一生。考试结果,刘诗召榜上有名。刘诗召说:“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走上从艺之路,如若不是同学‘偶然’相邀,真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个什么样。”
2 D$ D8 R9 i- w* t3 @3 @; d) ^( _, V3 n( G
    在艺校学习,刘诗召选择了自己钟爱的小提琴专业。早在中学时代的一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用小提琴演奏了一曲舒伯特的小夜曲,他从此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乐器。因为喜爱,所以痴迷,刘诗召成为当时艺校学生中小提琴演奏水平最高的学生。
/ A3 }) t. c# ]% Z- ~' r( P+ B; N( p4 j(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积分

4

听众

44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51
 楼主| 风风之风花 发表于 2016-4-6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舞表达爱国心1 o: b8 \( s1 m8 E3 T% X( F( f$ Q

9 e3 Y3 D" E8 _' u, S  ^! Y    1954年,刘诗召艺校毕业被分配到天津铁道公安部队文工团,成为了一名文艺战士。次年,又随部队调往海军旅顺基地,原铁道公安部队文工团也随之转为海军旅顺基地文工团,从此他脱下了绿军装,换上了蓝色的海军军服,开始了与大海相伴一生。
' c' g) a  F; M' Z0 A" j4 U1 S% z  Q( s: H4 C4 ~
  1955年岁末,部队文工团整编,刘诗召又被调入海军旅顺基地军乐队。
8 W1 s8 _0 ]! E, A& |- I. U- W" t& n* O2 J
  三年后,刘诗召被调入北京海军军乐队,在这里,他参加演出了很多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此时的他尝试着开始学习作曲。1959年,作为军乐队员的刘诗召参加了国庆10周年庆典。当看到声势浩大的阅兵队伍从天安门前走过和人群潮涌般欢庆的宏大场面时,他激动不已。有感于新中国成立10年来的巨大变化,刘诗召觉得唯有音乐,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与自豪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他终于写出了军乐曲《载歌载舞的人们》。
3 e& [9 n/ m4 a) i7 o0 h6 `
+ H$ u2 w& f5 O    《载歌载舞的人们》后来被选作国庆节的典礼用曲,中国唱片社还将它录制成了唱片,随着电台的播出,《载歌载舞的人们》走进了千家万户,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和喜爱。已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保留曲目,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这首乐曲再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 ~; N2 ~5 E0 Y* E* O) p9 ^/ H+ `+ F, a$ q  Q+ }" }
    水兵情怀唤醒《军港之夜》: O4 G# n% T  w7 J1 c; _% n& Z/ ~: }6 Q
0 Z1 V+ V+ ]" V/ N! N5 d, a
    上世纪60年代末,在又一次的部队整编中,刘诗召被调入了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开始的工作主要是为乐队配器,写舞蹈音乐,做了大量的音乐创作和编配工作。之后他成为创作室的一名专业创作员。1 p2 E: B# h; f: u

4 u0 u" G2 [+ X5 J: [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着国门初启,中国的大街小巷突然响起了“流行音乐”。就在这个时候,刘诗召听到了令自己耳目一新的歌曲。8 ]5 P% L* U  V! o0 p& B/ _

) T* i- [; W" N  “有一天,苏小明来找我,兴奋地对我说‘刘大叔,你来听听这个好不好听?’从一台钟声牌的老式录音机里,传来了邓丽君唱的‘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当时我就呆掉了,这是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音乐,怎么会有这样的唱法呢?这歌声如同一股清新的风,更像恋人间呢喃的耳语,让我难以忘怀。说实在的,我当时思想有点保守,我在想:我们的创作、我们的演唱也能这样吗?”  y# Q: H8 m9 w2 w( P3 k3 b% b
2 E) u  _/ a9 N  L
  1980年盛夏,总政要举办青年演员调演,当时还是海政歌舞团合唱队成员的苏小明希望能参加这次活动。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团长王建华将刘诗召和马金星(词作家)叫到办公室,布置了一项任务:为苏小明创作一首反映海军生活的歌曲,要适合她的演唱风格。团长要求当天晚上团里演出结束之后,就要听到他俩创作的新歌。任务就是命令,他们俩连忙着手创作。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马金星把歌词送到了刘诗召手上。此时距离团里演出结束仅有2个小时的时间了。7 L" B2 x9 O1 i+ o1 @9 A

6 e, m* g$ |- m% S+ d& d. r  “当我拿到歌词的那一刻起,我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恬静柔美的军港月夜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我,不知不觉中旋律像小河的水一样流淌出来……”
/ X2 ^- V/ ~2 l' }
6 f% {, K2 x# v" h5 M  此刻的刘诗召把苏小明幻化成了一个渔家姑娘。当她看到远航归来的海军战士进入梦乡,不禁心潮涌动,于是用深情的歌声倾诉心中的无限柔情……美妙的音符表达的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之情。4 n7 V6 G9 [5 R& e4 V' A
/ \/ Z" O% c* H7 y$ F
    创作完成后,刘诗召就到北海舰队采风去了。他在岛屿上呆了20多天,因没有通讯,无法与外界联络,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一概不知。一个多月后,刘诗召回到北京后遇见团长,团长一见到他又激动又兴奋地说:“诗召啊,你那首《军港之夜》写得不错,全国都唱开了。今天晚上苏小明演出,你去听听吧!”刘诗召说:“那场演出是北京晚报组织的新星音乐会,地点在首都体育馆,《军港之夜》是压轴节目。当苏小明走上舞台深情地唱出‘军港的夜啊,静悄悄……’台下立刻掌声雷动。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心想,我才走了一个月,这首歌怎么这么受欢迎!”从此,苏小明成为了国内第一位通俗歌手,《军港之夜》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当年红遍全国的流行歌曲。
  W' b' M+ G( ?# x* {1 `3 `: b, Y4 b8 a4 Y# T
    《爱的奉献》给人以温暖
& p# L% W  @+ `6 I# b
$ F4 f% X4 E4 w# b" A    上世纪80年代末,刘诗召的一曲《爱的奉献》再次拨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弦。& y- w: L0 Q( d1 m" I+ z7 O5 _6 Q

. g  ]# Z1 K  ?/ h! ]  1988年冬天,中央电视台“人与人”栏目导演刘瑞琴找到刘诗召和词作家黄奇石,请他们为其中的一集写一首歌。这一集讲述的是为北京的一个中学生捐资换肾的故事。故事结尾要用一首歌概括并升华这种人间真情。
; _* T! j. q; t# I2 i" E6 M( ^; Q/ L- b* V
  据刘诗召回忆:最初,导演要求这首歌要由民族歌手演唱。但当刘诗召拿到歌词后,觉得词写的很好,应该把这首歌写得更深刻一些,一唱就能感动人。但写完后,他感觉并不很适合民族歌手的演唱,应该让声音比较浑厚的人来演唱更合适。当把两首歌都唱给导演听了后,导演当即就拍板定下了后面那首,也就是现在的《爱的奉献》。同时,刘诗召还建议由韦唯来演唱比较合适,她声音浑厚而饱满,高音时又能表达出一种激情。
7 {  I3 w5 ?3 \. s/ i5 t& w5 F" W/ t5 v; t7 A) A4 G# D  d+ p3 B6 v
  刘诗召说:“录音时,我觉得韦唯的音乐感觉很好,而且她是个很认真的演员……因为是为春节联欢晚会准备的,所以,来录音的歌手很多,大家轮流录音。轮到韦唯的时候,有很多歌手都等在外面听。听了后,大家都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很好。连录音师当时都很兴奋,一边录音一边说好。我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9 a8 `8 B! C, }& ^$ {3 u5 |$ e- z7 m( _* s* z# Y
  其实歌曲在1989年春节前就播出了,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后来,节目入选了春节联欢晚会。之后,这首歌迅速传遍了全国。
% g  ]- u+ a" g2 q; y- }( X: j$ X( T
  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能谱写出讴歌时代、经久不衰的歌曲,而且不是一首两首,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刘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他自谦道:“作为活跃于这个时代的音乐人,我只不过是无垠大海中那一朵银色的浪花”。& Z5 Q$ p4 C7 h8 w0 [
- [: k6 \7 a+ |, A, l
  现在,刘老每天上网、看书、听音乐、玩摄影……日子充实而忙碌。博客,这个在时下年轻人中流行的网络事物,似乎与我们这位年届古稀的刘老爷子没有什么交集。但敲一敲键盘,竟然就在网络上轻松地找到了刘诗召的博客,着实让人有些惊讶。
7 Z2 v: |: ^& a( h/ W2 c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4 15:26 , Processed in 0.10976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