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在音乐厅欣赏交响音乐会的观众,一开始都很兴奋。美妙的音乐在耳边萦绕,台上花样百出的乐器也令人看花了眼。可接着问题就来了,不少观众渐渐感到困惑,甚至有了几丝挫败感——他们既搞不清台上到底有多少种乐器,也不知道它们的名称,更别提种种音色究竟对应哪些乐器了。不少观众坦言,除了知道前排演奏员使用的小提琴、大提琴以及钢琴这几样常见乐器,后排乐器几乎都不认识。以至于对他们而言,听交响音乐会就像看热闹,很快就没劲儿了。 前两天,笔者与朋友在京城观看音乐会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演出中有一段单簧管独奏。朋友问:这是什么乐器?对于常进出剧场的笔者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对身旁就座的另一位陌生女士来说显然难度不小——她的孩子向她提了同样的问题。这位母亲若有所思地回答:这是长笛吧。小男孩疑惑地说:妈妈,学校教的长笛不是这样的。这位母亲应付说:别说话,快看演出,看完就知道了。接着,两位工作人员抬上一架马林巴琴,小男孩马上又发问了。母亲自然答不上来,装作没听见,可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追问,引来不少观众侧目。最终,尴尬的母亲只好将小男孩带出了场外。 对不少中国观众来说,西方交响乐是相对难懂的。除了音乐内容陌生、欣赏经验缺乏和审美习惯隔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交响乐团的乐器结构复杂程度较高。按照惯例,交响乐团根据乐器音响进行排列,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四组乐器组成。弦乐器身居前列,木管乐器随后,铜管乐器其次,打击乐器则排在最后。此外,像巴松管、钢片琴之类的乐器就更少有观众了解。可以说,欣赏交响乐确有门槛。这意味着,观众不能用“看爆米花电影”的态度和方式来聆听交响乐,而需要提前做些功课,对乐曲及一般交响乐队的乐器配置进行初步了解,这样在现场就不会捉襟见肘。如果有时间、有条件,进一步了解乐器的功能及音色的话,相信一定会有所受益。 当然,需要做功课的除了观众,还有交响乐团。乐团可不能把“听不懂”的责任一股脑全算在听众身上,想要扩大观众群,除了平日里要多做普及工作,还得在与现场观众沟通这方面花些心思、下些功夫。比如节目单。目前,大部分交响音乐会节目单内容突出的是指挥和演奏家。然而,这些内容不一定能成功吸引观众走进音乐厅,或者帮助他们欣赏交响乐。对于零起点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连交响乐这门艺术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又怎么会因为该领域的某一位“角儿”买票走进音乐厅呢?笔者建议,不妨在节目单上增加一些直观可见的乐器介绍。通过阅读节目单,那些没有做过功课的观众也能很快知晓乐队的编制及乐器,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地“瞎听”。
3 H y; ]) M% [5 l( p3 n# ?3 X3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