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器与人声的录制
2 ^" }' q% N7 r1 l0 v) t2 y/ E$ H9 U5 \' Y+ _6 s1 `
o; E* i, Z( ^以下是笔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摸索、积累出的一些常见乐器与人声的录制方法和技巧,仅供参考。
3 h6 o- J7 I( `* s5 N$ g; M" F2 a
1、木吉他:木吉他录制质量的优劣,90%取决于MIC质量和摆放位置。
) ^0 H+ u! C" J. G
/ B4 v6 X% h! R" n7 ^ 使用两支MIC,一支作为主MIC,另一支作为背景MIC。主MIC垂直吉他面板指向14品处,具体位置根据吉他音量、乐曲风格和MIC灵敏度来确定,拨片弹奏时要比指弹时稍远离5-10CM。背景MIC放在1.5米处,正对音孔。必须保证安静的录音环境和演奏状态,当然,手指滑弦不算噪音,无须顾虑这个。 - q1 l0 t, S# n, m6 s j/ s* s
8 \7 H7 `8 Y V 注意:主MIC指向越靠近音孔,低音拾的越丰厚,适合于分解和弦的录制;反之,低音就单薄,适合于扫弦(节奏)的录制。适当提升调音台2-5KHZ的EQ值,可以使木吉他的音色更清脆和明亮。
7 W) y; [& d/ s. s4 }4 X0 H$ u8 M- P; ~, A5 b4 K
2、电箱吉他:MIC录音同木吉他,线路录音参见电吉他。
( F! A$ U& A4 E1 X! h# o% E7 O# C% `5 t; ?9 f" p5 V. L* n) k
3、电吉他: ( H* C1 H$ n, Q3 Q ?+ n
4 O6 _) c' Z2 D A" \$ C5 F
⑴、MIC录音:即MIC录音箱里发出的吉他演奏声。录失真的音色时,最好多加一个背景MIC。MIC的摆放位置,我在前面提到过,要多摸索,而且,音箱的音量大小也直接关系到录音的质量。
( m+ n$ N. K- q n ⑵、线路录音:电吉他→效果器→调音台→声卡的线性输入端口。电吉他效果器和调音台的均衡、录音电平一定要合理设置,否则,录出来的效果会很糟糕。
1 s5 g1 X- Z4 g! h' {6 v/ R
$ |. Y5 n- U o4、贝斯(BASS):木BASS和电BASS的MIC录制请参见上面的相关部分。注意MIC要选用强调低音的那种。线路录音:基本同电吉他的线路录制。带击(拍)弦技巧的BASS演奏,要提升调音台4-7kHz的EQ推子,使音头清晰。
! [, r1 K6 F C" }. q- c
# y4 @: {0 p( b5 Z5、鼓:这是最难录的乐器之一,对录音者专业素质的要求很高,使用2只以上的MIC录鼓时,要采用“立体声”的音频格式来录制。 3 r( _6 G7 c1 m) S* g
⑴、使用1个MIC:悬挂在鼓手头顶正上方60-120cm,偏前几公分的地方,指向军鼓。
6 r% [' h( E! L' J ⑵、2个MIC:第一个同上,第二个深入地鼓内部,注意要偏离槌头的敲击处。接近槌头敲击处,音色会比较强硬,离的太远,粗重的鼓腔共鸣又难以让人听下去。
% E0 L, t, D2 R1 j ⑶、3个MIC:在A、B的基础上,于军鼓旁边放一个,指向倾斜。
- I# ?: u& c1 M" G ⑷、4个MIC:增加一个悬挂的MIC,与A左右张开,分指军鼓。或根据实际需要,给低通增加一个。 0 `1 ^! C8 a5 F/ |
⑸、5个MIC:增加一个MIC,用于对踩镲或高通的拾音。 . \4 `5 Z6 {/ b1 p G
⑹、5个以上:增加给其他鼓件,或干脆悬挂在头顶的更高处,弧形一字排开,制造广阔的立体声效果。
8 F, b5 E6 {8 M' O5 H# T9 R% k+ k 注意:随着MIC的增多,会带来音量均衡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发生混乱。需要仔细调节各种录制参数和各MIC的录音音量。 ( D6 d, E5 h) r% I* j
, g1 p# w$ v' w# t5 {8 i4 ]6、合成器(键盘):同电吉他。
" q. f3 ~/ y# T* W
; w6 t) H& ]+ r0 S7、钢琴:非电钢琴,只能使用MIC录制,一般要用2支MIC,1个放入内部,做为主MIC;一个为背景MIC,距离越远,音头越弱,越适合表现古典或抒情的音乐风格。
{4 l+ k" m0 A$ J8 i% Z3 l
- J! H4 Z. F: C. R8、口琴、小提琴等其他靠MIC拾音的乐器,参见下面的“人声”一节。 5 M! e8 Y% ]8 ?! V( ^3 Q
4 I y2 w8 K' F. ^/ F M0 h8 Z9、人声:一首歌曲类的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声部也许就是人声了,录制的好坏,将对整个作品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 _1 p( u M. s) \+ F$ _3 r' i6 c/ F
. w% O, p2 N' W8 U⑴、MIC的数量和质量:条件许可的话,最好使用2-3个,一个主MIC,另两个作为人声背景和房间背景MIC(要尽量使用电容式的专业人声话筒。)
' g* V* d: n0 ]- x7 o! j& L3 ~ H6 T. o; t# U1 n
⑵、主MIC的位置和指向:
8 B% c) N4 `3 I' a* m①.高于歌手的鼻子,朝下指向嘴,这种方式强调高音,音色明亮;
% L5 e9 w8 |3 |/ v- z②.正对歌手的嘴,将得到强有力的音色,但却会出现气声和喷音;
& a6 n c: w. o4 Z9 j③.下巴以下,朝上指向嘴,这种方式强调人声的厚度和低音效果。
! o) d! x& U/ U' A⑶、减少气声和喷音:3 l" Z; M" E3 `" Q, v
①.使用话筒防喷罩;
- s5 O4 N. n; N z4 K/ c4 x) c②.衰减人声频率范围之外的低频和高频;0 K' F |2 n) L$ `7 @! |$ z
③.改变MIC位置或呼出气流的方向。( u4 X$ x c& V8 f
注意:MIC与歌手的距离与拾取的音量成反平方比的关系,即:距离增加一倍,音量衰减为原来的1/4,同时,由于歌手嗓音音色的不同,对高低音的衰减程度也不同,一般,随着距离的拉大,低音的衰减会比较明显。距离太近,又极易失真,或发出爆裂的噪音。这些,在录制未受过严格声乐训练的非专业歌手的演唱时,更为突出。合适的位置,还要在录制中,根据歌手和MIC的灵敏度进行反复试验和调整。 A) g$ U: r& h3 T8 L& C' f
" ? ^6 C6 p* Y- b3 X& U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