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了解人造声音世界,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声音是如何从物理信息变为电信号和数字信号,又是如何从这些信号变回去的。
, a9 |! r( ]2 K2 `/ N* _2 B, V, \1 ^) U8 @
简单的说,声音经历了:
5 c% ` u, ], s1. 拾音设备 (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 + _/ I5 J! ?" P0 M0 ]& D8 g$ @6 M5 [1 M
2. AD (电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 c9 k7 m+ D6 R3. DA (数字信号反过来变为电信号)
7 }- g" j s" `( z5 J) x' z2 O4. 音箱 (电信号又重新变为声音)
0 T: a8 h) r# }; X& [, T8 ~声音的经历
' c5 g" H2 Y# z6 Y6 k7 a2 L& {2 f
3 Z: {$ w, b- F0 V8 a可以看到,记录与回放一共经历了4布,那么咱们马上就会讲到这四步都会有出现一个相同的问题:在拾音这一块,信号是会在过大的时候出现电压过载情况的。超过某个最大值(包括接近的)的声音就会开始“劈”掉。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限制! $ L& m7 T# z3 y6 [. N
先抛去其他原因,不要忘记再好的模拟设备也是有低噪的,为了得到最佳的信噪比,我们必须让信号在不“劈”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 g+ k) M& W8 A+ U! K& }
必须让信号在不“劈”的情况下越大越好再来看看数字信号这里,更加存在“劈”这一说了,前面一步模拟控制的再好,到数字这一块又变得和没费劲一样了,一切重新来,还是要以“不劈”为原则,即便是之前没有劈的,在这里依然有劈的危险。 % \0 j- A9 j8 t
数字信号
- q$ l# I. a3 C; m* g/ A7 U% A# t9 q( \% x2 {" e
实际上无论是使用模拟还是数字设备处理声音,声音都被限制在一个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的基础上了。你想在一首录音作品中同时表现飞机上天声和钢针落地声吗?很遗憾的告诉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你破坏他们原有的响度比例。这回大家可能知道我的文章的题目是怎么回事了,真实世界的声音就好像在一个无限大的面里自由的摆放。如果沿用刚才的图,这个图就变成了这样:
" O8 F! E& M: S; J
$ t! h0 v( S, [宇宙间的声音要多大多大要多小多小,频率也是无限宽 ; j- y( r3 Q0 R b# d
6 x& \. V, L3 i2 F& K+ X
真实世界的声音就好像在一个无限大的面里自由的摆放 " ?, b' Y1 { F) _4 s3 {) L# J
9 X& g7 U. O! c% ?6 W& Y/ F
而人造世界的声音就好比被关在了一个四方的无形“笼子”里: 6 o/ H! P2 G. `# _ t/ F1 \
人造世界的声音好象被关在无形“笼子”里 ; I' N- L* T4 A' g/ r& u& Y7 a
! e) u) @( N) E) a' [
可以看到!每个频段的声音都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只能叠加有限个同样频率的声音进到我们的这个图形里面,如果进的过多了,那么直接的影响就是——辟了,另外的影响就是——混了。这样,真实的声音放映与人类科技所制造的声音放映有什么区别,我想大家已经一幕了然了。真实世界的声音是无限延伸的,而人类制造出来的声音只能是被封存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如果沿用咱们刚才的图形:横轴是频率,纵轴是电平的坐标系来表示声音的话,我们便能画出真实声音世界和人造声音世界的不同:
3 ]$ M& M+ p% k. Y& [2 H& L s2 v$ l; S& h3 }* W B) J
再来看看刚才那张图?如果几个频段相近的声音跌加,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2 n0 Z, X. P. x/ ~0 D2 Q- ]" C' Q! v! c& {4 o' R
声音劈掉了 : l3 D0 |+ h. [! L [' `
0 v9 M" O; c! |可以想象,把所有的声音放进这样的一个有限制的空间里面是何等地困难!就好比一个舞蹈团,在无限的台上跳舞是绝对比在笼子里跳舞会好的多。如果你是一个舞蹈编剧,你是希望在无限大的舞台编舞蹈呢,还是希望在笼子里跳舞呢?(钢X舞?呵呵呵呵)。显而易见的选择,大多数的音乐家也是希望在无限的空间里制造自己的音乐的。然而,很遗憾。现在我们只有一个笼子这么大的空间。任你再多的元素,也只能放在这个小小的笼子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