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今年两会上,文艺界和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都关注了哪些议题?
3 w4 N) B' ~8 t/ z& [
) y/ L P; }& Z/ M! W# w% l [ 叶小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_+ `9 C: J0 |2 Q1 r( B
& @2 M& j- x9 h8 s2 l8 e' R6 z/ M8 N 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猛发展,201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4018.1万人,居世界第一。带来正面影响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部分层面培养了一批社会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等。同时,也产生了些负面影响:非协调性的扩招办学,造成一定程度盲目性,部分高校负债率高、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困难、办学质量下滑、创新型精英人才乏出;不配套的教育改革,造成教育行政化、学术腐败问题出现等。
( u# }: q( f( G2 E6 P4 }
D6 z: Y' n* S 非协调性扩招突出表现为招生数量攀升,但缺乏整体统筹、分类指导。我国普通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尽相同的教育目标与社会责任,但目前教育部几乎所有文件都是面对所有高校(不注重高校类型差异),因此高校发展目标趋同,大都追求上规模、上层次,同质化问题严重,多学科或综合性院校越来越多,专科性或专门性院校越来越少,甚至专业音乐院校也开设影视、雕塑、动画、录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海洋与石油大学或开设艺术系等。这种“一涌而上”的办学的另一结果是“热门”专业曡置,高校培养了大量市场需求饱和性“人才”,一些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难”成为越陷越深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形成悖论的是,当前许多专业领域,一边是人才过剩,一边是人才匮乏。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统计,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缺少实际应用技巧、糟糕的英语水平);未来十年,中国需要7.5万国际经验管理人员,但目前只有5千。每年60万新工程师诞生,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有1.6万人拥有外国公司工作的实际能力与语言能力。不仅在国际性管理人才方面,在生物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以及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方面,中国都十分短缺。这一问题甚至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明显短板。
" }8 k9 M# m) E% `( V
. G1 \4 x( G+ j( S5 a- H3 u 基于以上认识,我建议:
6 p; R( z* U2 X( T6 G
6 N. [ E5 x& K; }: i0 ~8 t" H 1.教育部应对不同性质的高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型的办学,进行细化、有区分地分类管理与宏观指导。如,在安排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指标和财政补贴,首先应联合统计部门对各个专业和各校毕业生不同的就业情况与社会取得的成就状况进行摸底统计调查,并以此为据,合理安排。+ D& r2 K) k5 {) H+ g$ y3 j* E
/ L9 ?9 k. l$ K* [/ C 2.教育部应引导教学型高校和高职学校对一些就业率不高的专业高等教育设置“创业教育”的内容。
# {6 Z9 |/ a) J3 R. g+ K, c2 ]& ]; j. ]5 y! p1 P4 j
3.教育部应引导和促进校际化与国际化合作办学力度,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J' a6 Z9 l; B9 |" Q% F; h
5 s1 t5 p0 l' @% y2 S0 ~# Y- E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接受了设置合理的高水平课程教育。民国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所学校成立于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教学设施等办学的硬件条件十分简陋,但因为汇集了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著名教授,如陈寅恪、赵元任、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穆、钱钟书、吴大猷、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梅贻琦等,短短8年时间内,就产生了李政道、邓稼先、彭佩云、汪曾祺、何其芳、任继愈等各行业的杰出人才。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学校是否具有专业齐备的教育大师。因此,加强校级和国际间合作,促进顶级高端课程资源的分享十分必要。
$ W" y/ e5 g) X3 i! R% s/ R& n+ t; _) G* Q
具体实践路径。在机制上,可以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计划中学分累积和转换机制等欧洲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在技术上,可以采用远程网络在线同步课堂视频学习或其他电子学习方式,同城高校可采用跨校选课走读的方式。& ?" o" ]$ L9 y8 U" @7 u
5 [) Y7 b# f1 {+ ? 4.建立高等教育大数据决策制度与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高等教育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中心。
. {# Q' A; f0 b% C z8 n
8 N7 Z7 ?) I3 F1 t- B8 `. [3 L5 I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时代,科学理性地改善中国高等教育,大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是政策决策不可或缺的手段。举例来说,如果建立高等教育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中心,只需要向公众提供近年来全国就业率最低与最高的十所高校、十大专业;毕业生收入最高的十所高校、十大专业;全国创业率最高的十所高校、十大专业就能有效地调整高校办学的盲目性。. I/ G' g x1 T: J
5 o) P6 c7 B. K: b% b& W, J
5.教育部应继续引导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大学校长目标责任制度、高校干部失职推荐人连带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干部同岗位工作两届限定制度、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高校职工征信备案与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0 o# U9 V. {; X( x4 C
" G( C* ~+ ^" t
举例来说,只有施行大学校长目标责任制度、高校干部失责推荐人连带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干部同岗位工作两届限定制度,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有位无为”的庸官现象以及拉帮结派的团伙主义现象。只有实行高校职工征信备案与管理制度,才能让买卖论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行贿受贿等学术与教育腐败现象逐渐减少。另外现行的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术腐败状况的恶化,是积极的。但同时导致高校教科研人员科研热度降低和“发票作假”现象成风。这说明目前制度仍存在改进的必要。9 c9 }9 k; @! d! W
+ J; u1 B6 G# V3 j7 r/ E" M1 l! j 于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管乐学会主席):7 q- z6 t8 A& B3 z& {
" |' q1 o8 l7 d( k' B/ J 恢复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和培养" K" ~2 n3 w5 o, z
: l) j3 W- o1 a' a, e1 v
我国非教育部直属的地方院校自2013年底开始停止招收艺术特长生,停招政策使得这些高校的艺术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高校艺术团建设、艺术普及发展、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等遭遇瓶颈。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对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更应着力加强。在此形势下应尽快恢复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以更好带动、引领整体艺术教育水平提升。5 X; h8 o" p& C$ f4 k: s" U
- R" A8 ]6 a5 h. \ 以北京市市属高校为代表的各地地方院校,其艺术特长生招生已持续多年。多年来,这些北京市属高校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爱好者,培育出数十个高水平的大学生艺术社团,这些社团在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屡屡获奖,展现了北京大学生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各地大学生艺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及不断扩大的艺术普及形势,得益于特长生招生政策的实施。* o- d7 Y" F6 d$ N$ A# z* [6 e
! H& l$ @% [& G( E+ u* c 2013年起,我国地方院校不再招收艺术特长生,给这些高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K) k5 u3 S2 x: I& @
$ |3 P# G5 o; }: N. [ 1.在部属院校不取消特长生招生政策的情况下,对地方院校取消招生有失公允。地方院校艺术教育资源本就相对匮乏,艺术特长生停招加剧了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同时也使已经形成规模的高水平艺术团面临生存困难。停止地方院校的艺术特长生招生,会直接影响中小学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和艺术教育开展,多年来的培育和积累已经受到损害,于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校美育教育不利。
/ ?, ]4 S2 A' x( s! N) u$ Q
4 a! D6 F4 h5 b" G: t 2.取消艺术特长生招生,不利于艺术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北京市属高校多年招收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情况来看,此类学校招收的艺术特长生不但能够很好地在大学四年中完成专业学习,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艺术训练。特长生停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专业艺术人才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对学校的美育教育是巨大损失。/ {8 H0 ~* Z+ U' x9 ^/ ^
5 k8 m+ @& \5 Q$ N/ r 3.取消艺术特长生招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也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特长生为例,这些学生毕业后不仅在教育一线能胜任专业课教学,还承担了学校乐团的排练、管理工作,承担了学校艺术普及、艺术教育的重任。很多艺术特长生现在已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P& F+ d6 g, r# ]
, R/ j$ U5 v! ?7 t2 v 4.原有高水平艺术社团水准大大降低,部分社团面临解散。多年来,我国非教育部直属的地方高校中,有一批由艺术特长生组成的高水平艺术团。以北京市属高校的管乐团为例,如首都师范大学管乐团、北京物资学院管乐团、北京工业大学交响乐团作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的成员单位,在发展建设的二十余年中,发展成果喜人,基本可以代表全国大学生乐团的最高水平。但由于三年连续停招特长生,使得艺术团水平明显下降。乐团声部不齐整,无法进行有效的、系统的排练及演奏,有的乐团甚至面临解散。
" \7 ?8 J- n# Y3 A5 |, R; D( D7 j
( M1 N6 j' Z6 n# J- Z) e 鉴于此,我建议,国家应考虑恢复非教育部直属的地方院校艺术特长生(器乐类)招生和培养政策。
7 g- p) Y9 f5 D1 a
; r' p, w! y4 x9 z 1.特长生招生政策取消与恢复与否,不能“一刀切”。不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特长生的招生存在的主要症结都是如何利用好相关的政策。要严格设置和把握艺术特长生的招生比例,招生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要有严格的招生监督检查机制。学校应该意识到艺术特长生招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艺术特长生对学校艺术普及的贡献,利用好政策,建立好监督机制。
# S/ p5 S' x5 ]# N, r8 T( A
. E) E$ n) H: g; z- ^* p 2.对招生政策不断完善,不能以是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而做出政策区分,应保证教育公平。对实施特长生招生的高校应进行严格评估、检查,不达标的予以取缔。& K+ v( R7 n# |+ P, B {
! @% P" q P0 u6 F0 W" W9 {. K 3.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按照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开展普及艺术教育,容易忽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由艺术特长生组成的高水平艺术社团是在校园开展高雅艺术欣赏、艺术普及的最好平台,要充分利用好特长生这支队伍,改变“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现状,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带动身边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观摩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O6 x0 }4 n: _
+ Z8 ^: T, c( C' r1 U( `& o" G& @ 4.恢复特长生招生政策后,还应对政策本身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充分考虑不同的艺术需求层次的学生权益。完善的政策保障有利于保护好学生业余时间学习和实践艺术的积极性,培育更多的艺术人才,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国家整体艺术素养。* Z. e- R6 j: b" ~+ l# Q
! w4 r7 {-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