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吴文前调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工作,担任文化站站长。一天,他下村寨工作,听到对面山头传来悠扬声音,似曾相识,猛地一听很像芦笙,细听又不一样,很独特。问过老乡得知,这是“GEL”(侗语),是当地的古老乐器。进一步了解后,吴文前发现,这个乐器古老、原始,没有经过任何改良,在中华民族乐器大家庭里面非常与众不同,独一无二。2 e6 Q( ]5 d, @ S- K
# i. o4 Q; y8 E7 P" z" { GEL没有汉语名字,吴文前想到大家熟悉的芦笙和侗笛。与芦笙、侗笛一样,GEL也是侗族特有的竹子吹奏乐器,同时兼备芦笙洪亮的声音和笛子悠扬的声音,是介于侗笛和芦笙之间的乐器。因此,吴文前为它起名芦笙笛,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喜爱这件侗族最具特色的竹类簧管乐器。
, C' [ R& e& B O8 S) M9 m4 d, f9 n
“芦笙笛艺术节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收入,反而让他们花钱。”6 }& N0 d2 B. r6 E# y
9 E; t' y0 V" r 吴文前带着乐器,邀请一位会吹葫芦丝的小姑娘与他一起,到县里向领导汇报工作。吴文前是这样想的,葫芦丝是成功案例,用葫芦丝铺垫,说明芦笙笛的价值所在。小姑娘吹奏葫芦丝,一段优美的音乐结束后,吴文前开始介绍芦笙笛,“芦笙笛与葫芦丝同样是少数民族的乐器,有很多共同处。芦笙笛也有可能像葫芦丝一样名扬。这个乐器是咱们侗族的瑰宝,我想挖掘整理出来,让大家都能分享它的美丽,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吴文前的一席话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吴文前计划的芦笙笛艺术节得到了5000元的资金支持。
) g, O7 w8 g" S. B8 T, h; W |3 V1 k- n6 ~! K& A, ^" v
2007年,吴文前成功举办了首届芦笙笛艺术节。“方圆几十里,几十个村子的老百姓都汇集到一起。20个村寨,来了27个队伍参加。上千人同时演奏芦笙笛,观众上万人,人山人海,场面非常震撼。”吴文前振奋、激动的同时心里却不太是滋味,“乡亲们吃饭是个大问题。”吴文前解释道,芦笙笛艺术节要选择一个村寨作为东道主,村寨要有很大的广场,村民能够帮忙接待。乡亲们也很希望把芦笙笛做起来,自掏腰包接待前来比赛、观光的人。吴文前算了一下,两餐饭,每个家庭最低也要花三百块钱。“老百姓没有钱,尤其有些家庭还很困难,芦笙笛艺术节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收入,反而让他们花钱。”艺术节办了两届后,吴文前不敢再办了。# ?+ p, w* x, S7 w, {; i R$ U
- k, p. j. |& B6 O! {% m' [7 L “只要有演出机会,就推荐芦笙笛登台。”& d: S; u3 W5 p) o
F- x! I: Q: O/ m! W
艺术节虽然停办,但芦笙笛的影响出来了。县里领导知道了这个乐器,引荐到各种舞台去展示,让更多人听到它的声音。当地老百姓有了荣誉感,更喜爱这个乐器。“好的东西应该发光。”吴文前利用各种机会对外宣传芦笙笛。经他介绍,芦笙笛被贵州省博物馆收入馆藏。“只要见到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人,我都会尽力介绍,只要有演出机会,就推荐芦笙笛登台。”0 I, x v1 _* M: A+ q
) w$ U. }. I& {" _9 r
2011年,吴文前负责举办首届高增乡文化节,借助这个活动充分展示芦笙笛。文化节邀请了很多教授学者来观摩。其中一位贵州财经大学的吴教授非常认同吴文前的想法,认为芦笙笛有文章可作,前来做调研、做课题。经吴教授介绍,中国音乐学院的刘勇教授2014年来到一线采风。2015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付晓东教授和刘勇教授带领音乐科技系的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来到从江县;在吴文前等人陪同下,考察当地的侗族民间音乐和芦笙笛;并在民主村举行了“中国首届芦笙笛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参与乐器制作的艺人就芦笙笛的历史渊源、选材、制作工艺、音响特性、演奏形式、传承情况以及今后的远景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f" O1 H, w3 V) X! W" w3 H) |
1 `; q# H! o1 G, }8 N “如果没人关注,芦笙笛也许永远只是一个竹筒,被丢在山里。”, B/ W) B# f" G$ l
) N6 a/ a- z0 G" e. F 2015年12月,吴文前带着芦笙笛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北京举行的全国乐器研讨会破格邀请我参会。”一直希望芦笙笛走出大山的吴文前,接到邀请时内心澎湃,“我没有文凭,没有头衔,想不到一个一线文化工作者能够受到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的认可是对芦笙笛最高的肯定。民族乐器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了。” k N: [8 u" H' N5 q
9 h* }4 I/ n% F, R, K* |: p/ ] “来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面对他们,我说什么?如何让他们也像韩宝强、刘勇那样都能理解呢?到高等学府去说的话与田间地头可不一样。”吴文前把对芦笙笛的认识写下来,认真准备发言稿。此外,吴文前带了一位年轻乐师一同参会。“除了语言介绍,希望能现场演奏、制作芦笙笛,全面地展示乐器。会后有两位学者联系我,表示今后要关注芦笙笛。”
8 D- N; b5 E2 X
1 ^8 _! A3 p N. Z1 Z5 m 会上,芦笙笛被命名为“从江簧管”,被列入《中国乐器大辞典》。专家学者认为,笛子是由竹簧共鸣发声,芦笙笛属于单簧类管乐器,称之为“笛”名字性质上有错误,会产生歧义。“列入乐器大辞典是历史性的,中华乐器大家庭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这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但对于改名吴文前有不同看法,“葫芦丝也是簧片发音,但吹出来的声音如丝所以叫葫芦丝。以从江地名命名乐器或许可以得到政府的认可、帮扶,但是‘芦笙笛’已经在老百姓中叫开了。民族乐器有个好听顺口的名字对乐器成长也是有利的。”
2 s6 F' H X, z' `. Z6 J
& d/ z* y% L+ v4 H4 O! W+ H/ } 吴文前希望,农村音乐文化艺术能够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来采风,让更多人知道。乐器的下一步发展要落实在行动上,“今后芦笙笛做好了,不单是乐器,更能成为产品,像葫芦丝那样能卖出钱,就发展出来了。不只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经济生活。如果没人关注,芦笙笛也许永远只是一个竹筒,被丢在山里。”! i* V" p1 t" J* o$ c
+ v: H- P, k"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