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97|回复: 0

[名家特写] 《秋问》一曲 离愁几许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3-16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可奇是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也是当今笛坛知名度很高的青年笛子演奏家,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古典人文情怀的音乐人。他的笛、箫、埙作品大多是以“写意”的手法创作,这也来源于他对书法、国画、古诗词等国学文化的研究。《秋问》原本是周可奇的笛箫专辑《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一首,箫曲《花自飘零水自流》为主打曲。但由于《秋问》清新纯朴的曲风、感人至深的古诗词引用以及大笛子低沉、舒缓的演绎,使得这首乐曲在笛界不经意间引发了小小的复古风潮。" t1 D8 O; _' b$ o* c8 P9 M" R9 ~

- \4 _, Z" s) f3 {# g+ W  这首作品创作于2013年。当时周可奇的《春戏》已经在笛界风靡开来,曲作者萌生了创作一首与《春戏》相对应的作品,于是,对应欢快、活泼并用小笛子演奏的《春戏》,缠绵悱恻、描写离愁的《秋问》横空出世了。《秋问》的旋律流畅、抒情,用大笛子演奏,别有一番味道。
/ X7 ?( }" @( _+ D5 x+ B) z+ K( o& O7 s* G# C
  《秋问》的音乐主题在“问”,虽然有8个小段落的设计,但段落之间衔接紧密、层层递进,曲作者也没有运用复杂的作曲技巧,只是强调了乐曲的意境表现,演奏手法上通过音色的对比,节奏的变化等,将近9分钟的曲子一气呵成。丝毫没有冗长、拖沓之感。, F6 b4 ~4 |% _5 n
$ F. g) i7 `7 r, V$ X' M
  第一段(引子),两遍重复的下行音阶do si la sol,继而衍生出属音在三个八度的几次重复,仿佛是在问“人世间情为何物?”紧接着的第二段慢板,音域始终在低音区徘徊、旋律也是主题元素的缠绕、纠结……恰似主人公低沉心情的一番写照。一段过门,依旧是一种询问式、摸索式的忧郁、彷徨情绪。泛音的运用,音色的逐步明亮,音乐的动机也在不断深入,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演奏者带动听众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随之推到一个小的高潮,在一句补充之后,慢板结束。
9 \8 s1 ?0 I! o. F6 B) o: \0 D
) ^7 M8 n& }$ G* n1 G2 {' ^  快板起,过门以慢起渐快式的节奏型开启,两句对仗的乐句,运用了戏曲元素,也暗示了曲作者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理解。整个快板部分,既有对答式的乐句设计,有紧打慢唱的作曲手法,也有十六分音符的密集出现。主奏笛与乐队交相辉映。尤其曲作者在一句四三拍的节奏型后推出一段循环呼吸的十六分音符四二拍的连续……一步步将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潮……
  [$ z8 m- n, h4 s
9 j2 r# s) G/ y" N: ^7 {- p  接下来的一段广板,所有的抑郁情绪在此刻得到了全部宣泄,也仿佛在昭告世人,“直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才是最伟大的爱情。
! r- a- U+ S) k4 a+ X0 E
3 D# O6 v4 V: [: C* ~& P) q% m6 C  尾声部分,是引子的再现,音乐又一次回到主题,“问”的主题再一次响起do si la sol……
. J) D: U% e& ~. G. r
3 ~  R* W9 z5 E" _& y  《秋问》的创作,运用了最通俗、最质朴的写作手法,强调意境美以及旋律线的流畅,在赢得笛坛广大“粉丝”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曲作者传统音乐思想的回归。
1 Q( S; f, f% A) s- e, w3 h7 a9 D/ L% g7 @6 G3 V% 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16 08:20 , Processed in 0.14221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