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很多用户可能都还在好奇,所谓的音频优化设计,真的有用么?光看别人的听感的确不是很靠谱,因此我们今天就来个有趣的玩法,把声音图像化,对比普通设计声卡、Hi-Fi设计声卡和USB声卡的差别,我们已经看出区别了,大家也看到了么?! m5 ]) k' l8 k& O" |
3 X% o2 B, |! N, o4 \4 G音质区别看得出?三种声卡实际效果对比% Z; x! O) n8 D' o
+ ]) F; k5 L- y8 {0 Q; @
典型音频优化硬件设计盘点:
}+ q; X$ L$ G: |" V' z+ k
M' g4 H/ p8 `- Q9 k% Y* X没有优化过的音频设计
/ g+ `5 [0 q* k* \0 L3 ^5 E. k3 P% z, ?1 @3 q" n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声卡的音频优化设计,那么我们当然要先来说说厂商们都搞了哪些音频优化设计,除了技嘉魔音主板的可换OP,其实大部分厂商的音频优化设计是相通的,而更多厂商的无优化设计如上图所示,就一个声卡芯片放在左下角,然后几个贴片电容围住,附近还有若干音频电容。
7 L. a, h0 Y0 i9 H; h+ }9 r- f
' k# l. I% [% G0 `音频优化第一招:独立切割PCB* Z& X" M. D# ?6 X' }6 w1 b
' k( A. g9 ?9 @. M集成声卡相对独立声卡的一大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其他部分的信号干扰,为了减少干扰问题,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采用了独立切割PCB设计,顾名思义,独立切割PCB就是通过切割PCB里面的铜质,把声卡部分的电路与其他部分隔绝,从而减少声卡部分整体受到的干扰。& Q! ^( M- `5 u5 I3 v
' N5 E, S- `9 H( E5 j y# u, C$ P
音频优化第二招、第三招:独立供电、电磁屏蔽罩: q; `! F2 {" i, g) w: x) B! D! r+ \% W
. D$ b( ?8 X& J- N
集成声卡另一个缺点就是供电通常不纯净,结果带来较明显的底噪问题,部分厂商针对此问题会有供电部分的优化设计,号称“独立供电”,其实就是通过滤波、接地等手段来优化供电条件。 p+ Q- S8 o8 V, k
" k! ?. ~, I' i% _ A1 C而另外一个常见的优化就是电磁屏蔽罩设计,通过使用金属制的小铁壳包围声卡芯片,来减少声卡芯片可能遇到的电磁干扰。: k) k1 F2 I' |( P- J
& K$ @; N. c7 h+ r音频优化第四招:专业化用料和耳放3 j! W3 `( I) ?0 _* T/ y& e
1 @, D1 g1 d9 O& A: O" e- e1 G
最后一项音频优化,现在很多厂商都在做的,是专业化的用料,通常是各种头顶防爆纹的专业音频用电解电容,而部分厂商可能还会再挑一些特殊的用料,比如映泰Hi-Fi Z87X 3D上的薄膜电容就是非常罕见的专业音频用料。此外,很多厂商都还会添加独立的耳放芯片,以便主板声卡能够驱动高抗阻的高端耳机。1 J) j2 Y' ]# Y
$ X+ t7 c- S7 o b9 h( z8 V% g一般主板厂商的音频优化主要就是上面这四招,而部分主板还会有其他优化,比如技嘉的可换OP设计、映泰的对称布局设计等。到底这些设计都有没有用?我们下面就选择了普通设计的主板、Hi-Fi Z87X 3D和创新的USB X-Fi声卡来进行对比。- l' o8 _9 w3 J( l/ w0 ^
s& S$ `# M; J5 W/ o5 F: ?" d
测试方法说明:
6 C# i1 [/ V, s" k: ?! {7 f+ v3 H+ ^2 f
测试PC放音乐,另一部PC通过3.5mm到3.5mm数据线收录
: A! q8 t J4 g5 u
5 v% ]) v3 T' Q我们说了今天要把音频图像化,要让大家看得到声卡音质的不同,说起来好像挺玄,怎么做到呢?我们今天的测试会用到两部PC,一部是测试机,会依次替换普通主板、Hi-Fi主板和X-Fi声卡,播放三段同样的音乐,然后把输出接到另一部录音PC的录音接口,从而把三种不同声卡的实际音频输出收集起来,以便对比。
* W, C- d8 R" J8 T8 I. G( }/ Y4 a( k
3D频谱分析图/ n- U: W) c- O6 Y& ^# U! F6 X7 S
! L, k* I& L! o# o获得三种声卡的输出后,我们再来用软件把录音转换成3D频谱来进行分析对比,效果如上图所示。这种图通过颜色来表示强弱,从弱到强表达为黑色-蓝色-红色-黄白,简而言之就是越亮越强,而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则表示频响的高低,下面是低音,上面是高音。如上图的示例就是比较多低音,夹杂中频人声和一些高音的音乐片段。
1 Y; j* h+ k' ]+ v
% K" l! Y7 \+ D我们把原始音频的分析图和三款声卡输出的音频分析图进行对比,观察它们样式上的区别,就可以看出三款声卡的声音是否有明显区别,以及谁最接近原始音频。
- ?& q) l7 ~9 n' E# v
8 w$ j( y6 |( N+ v5 D( @0 m6 o( c三款声卡音质图像化对比测试:
, {6 A/ M( U* u- ?# |3 F2 |7 f0 H
0 r" k" e ]: s! Q8 R$ D3 o+ r! p高音表现对比% H, t5 r6 o- A2 l+ q
' \ N8 d. s5 ~7 X' ^1 L7 h7 a0 V) P首先我们来看高音表现,映泰的Hi-Fi主板输出十分接近原始音频的声音,几乎看不出区别;普通设计的主板相对糊一点,略有损失,但大致和原始输出也是一致的;X-Fi输出明显强化了中低频部分的输出,极高频也有些许提升。
7 I: X5 r8 y# F( i; i0 J3 ]' A5 k+ y. @+ X, O9 L
低音表现对比7 ]' S2 O" Y' S2 k9 `
3 A" X- z2 {/ x: W" w& z- x3 S
低音部分,映泰Hi-Fi主板的输出还是和原始音频相当接近;普通设计的主板重低音可以看到有所变形,尤其明显的是那个左侧的那个“V”字,明显歪曲了;X-Fi在左下可以看到强化了低频部分,弱化了稍高频一点的部分,“V”字虽然直,但粗线条很多。& Y- J3 X! c& C6 c( V" Y; X5 N% o
( T! g7 q+ `- a% B% _中频表现对比
" e' C. G0 \2 ~. [& X/ v
8 Z/ q" L# z; [中频方面,普通输出和原始音频比较相近,但可以看到一些细节丢失了;Hi-Fi输出也和原始输出差不多,但可以看到人声的“小波浪”似乎有一点润色,显得更润和;X-Fi表现也不错,但可以看到部分音频被稍微拉伸了一下,另图上看起来细节比原始音频更多。- k" _' W) a& W6 ?% c& Y
2 f) A. C8 h$ H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三款声卡在中频方面表现差别不大,主要不同会体现在高频和低频方面,如果以“高保真”的角度出发,像映泰 Hi-Fi Z87X 3D的音频优化设计的确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客观地说,音频优化设计的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优化并不那么明显而已。那么,如果搭配软件,从实际听感角度出发,音频优化又是否有用呢?
3 B9 V8 [5 c; P. M+ k8 K9 T- Y. K
& |8 V& ]/ J5 ]9 O# D9 _! F主观听感对比测试:
" ~# p, k; F. I, C. z8 v \) G, ?: K, d6 x0 D5 L
Smart Ear音频软件) |2 s' _$ K8 x
! G. ^ A+ e7 K% Q
除了硬件上的设计优化,现在大部分以音频为卖点的主板还会提供应用软件,用以提供耳放驱动力调整、提供特殊的音效处理等功能。比如映泰就提供了Smart Ear 3D来搭配Hi-Fi Z87X 3D,这款软件能根据应用场合调整音频的突出重点,让音乐、游戏和电影音效更加有感染力。1 B8 I7 \' {4 L6 [ R3 c9 m1 Y, X
a3 T0 P7 {- _
一般的声卡只会提供基本的驱动支持,部分会有THX音效工具搭配,但其应用针对性不是很强。我们测试采用的创新USB X-Fi声卡自带DSP用的ARM处理器,所以无需驱动软件搭配,方便,但是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9 o1 D: ^# }7 c9 n% P. p
O! s/ R0 M, O. ^5 ]测试采用三星 MST-850 Hi-Fi耳机
& @$ n. c4 s+ n4 A; p5 ]) o3 E; o
% a# I7 \- t- v/ k为了体验Hi-Fi主板的音质表现,我们还进了试听测试,测试使用一款比较罕见的三星Hi-Fi耳机,MST-850。这款耳机属于三星MUSSEN系列,面向中国市场,采用40MM 钕铁硼磁铁,频率范围20Hz~22Hz,灵敏度达到106dB,抗阻64Ω,不算太难推。$ F7 `8 `7 F- q8 g5 y
7 s* W+ Y- h9 t4 \电影观看
* B9 j& {/ m8 m- X- e; p6 ^$ I0 [* x7 W
人对于声音细节的记忆能力一般只有30秒不到,因此所有音效软件都会处理得比较夸张,以便有显明的特色显示出来,让用户能够清晰发现声音有所变化。相对普通的声卡和驱动,Hi-Fi主板的“电影院”模式针对优化了声场,空间感更强,金属声、枪声、爆炸声、人声等细节得到了突出,总体更加震撼而有渲染力。X-Fi效果有点近似,只是空间感没有那么好,爆炸声没那么震撼。
, e+ f1 \4 \4 W! ^, {7 p( x% Z; g- P1 \9 e" X
游戏试玩7 b) ^. P2 `3 h
1 U# F+ ?% @3 j2 I+ }现在不少FPS都有针对的音频优化方案,典型的如战地3和COD9就有不同的音效风格可以选择,这种游戏就算没有声卡优化插足都已经够震撼了。而对于COD8等没有音效风格可选的游戏,X-Fi能起到强化枪声、背景音乐的效果,但是代价是部分细节会被牺牲,可能对玩游戏不大好。而Hi-Fi主板的优化效果和电影差不多,强化了场感,定位感有一定改进,但关键当然还是,枪声!炮声!引擎声!爆炸声!
1 Z0 M1 z. h: T. B% ]$ [) n8 z
, W! {* T7 X/ S2 o( _+ d) a无损音乐% c, }4 x1 a$ \9 `
, c) |1 \ p: X% A
上面我们测试已经可以看到,音频优化设计的人声相对原始音频已经有一定的优化,用软件后期再进一步调整,结果可能会偏离原声更加远,但,毕竟软件在,我们也不妨试试。X-Fi就不说了,人声和乐器声很讨好,部分细节得到强化,包括齿音,口味可能比较重。Hi-Fi主板的优化可能更大众点,有着X-Fi那种清亮的感觉,但不会过分强调部分细节,优化过的女生和乐器声都不错。
8 G( e7 v. w6 E! o( X) ] ~
1 Z) i7 G: E+ Q总的来说,Hi-Fi主板所带的Smart Ear软件能够按需夸张地强调电影或游戏的音效,对人声音乐也有一定的补助,总体来说还是有用的。不过后期音效软件这种东西还是因人而异、因厂而异,部分厂商的音频优化软件可能和我们的USB X-Fi声卡一样,适应场合可能没有那么多,有时可能会弄巧成拙,感觉不对的话就关掉音效调整好了。
% g9 v, T0 H, C1 \( m
4 s2 D2 [/ ?) k. q' H3 z 总结:我们今天以映泰 Hi-Fi Z87X 3D为例,对比了普通声卡设计、优化过的声卡设计和USB X-Fi声卡的区别,总体来说,硬件的音频优化设计还是有一定用途的,优化过的音频输出可能更加接近原声,而配套的音频处理软件则能按需强化用户的音频体验,有一定积极意义,而就算用户不喜欢,也还是可以选择关掉的。音频优化主板,可以一试。1 z& n* z5 U# I8 w; M, s O
. j$ L2 p3 ?&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