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65|回复: 0

[军歌歌词] 軍旅歌曲:如何唱得響傳得遠留得住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7

听众

741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5296
sina 发表于 2016-3-14 2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軍旅歌曲,描摹的是軍營的生活,寄寓的是軍人的情感,抒發的是軍旅的豪邁。軍旅人生,少不了軍歌的陪伴。那一曲曲或高亢激昂、或沉郁悲壯、或清新優美的軍歌,慰藉過初入軍營時思鄉戀家的脆弱,激發出演訓場上虎虎生威的勇氣,支撐起最后一分鐘的堅持、最后一百米的沖刺,滋養了軍人忠誠高貴的靈魂、堅毅溫暖的心靈。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能力。強軍興軍的征程上,軍旅歌曲如何創新,怎樣再續輝煌?詞作家王曉嶺認為,關鍵在於“唱得響傳得遠留得住”。

  主持人:傅強

  回望人民軍隊建軍80多年來軍旅歌曲的發展歷程,我認為有幾個階段比較引人矚目,其特征是數量多、經典多、影響巨大、傳播久遠。一是抗戰時期,誕生了以《八路軍進行曲》《新四軍軍歌》《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太行山上》《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等為代表的不勝枚舉的經典歌曲。二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有《我是一個兵》《志願軍戰歌》《英雄贊歌》《打靶歸來》《學習雷鋒好榜樣》《戰士的第二故鄉》《我愛祖國的藍天》《看見你們格外親》等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三是改革開放后的八九十年代,有《血染的風採》《十五的月亮》《小白楊》《當兵的歷史》《說句心裡話》《當兵的人》《為了誰》等廣泛流傳的歌曲。

  新世紀以來,軍旅歌曲的創作繼續砥礪前行,誕生了一些優秀作品,如《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當那一天來臨》《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時刻准備著》《強軍戰歌》《我們從古田再出發》等,但總體上看,當前的軍旅歌曲創作與以上3個時期相比較,尤其是與當前強軍興軍的時代要求尚有差距。其中既有深入生活、人員結構、生存狀態、藝術功力、傳播方式、多元分眾等等原因,也有歌曲創作本身的問題。我認為,如何更好地實現藝術性和通俗性的統一,是繁榮發展軍旅歌曲的關鍵問題。

  寫軍隊現代化進程

  見物更要見人

  近年來,為了跟上新軍事變革浪潮和我軍建設發展步伐,有的詞作者把數字化、網絡語言直接寫進歌詞,以為這樣就出新了,就是藝術性的“高大上”了。實際情況說明,這些難懂的軍事術語只是表層現象,弄不好反而成了認知和接受的阻礙。回想當年的《戰斗進行曲》也寫了“擦好三八槍”,那是從大刀長矛轉向熱兵器的年代,但重點抒發的是“撂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它幾支美國槍”的英勇殺敵氣概。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喀秋莎》是一首歌頌英雄的愛情歌曲,戰士們卻以姑娘的名字為新式武器火箭炮命名。冰冷的武器和數字發展並不等同於軍隊的現代化進程,人的因素和情感溫度在歌曲中始終是第一位的,勇氣和精神永遠是軍歌的靈魂。

  把握好宏觀概括

  和細節描述的關系

  軍旅歌詞容易犯的毛病是,一寫大的題材,經常是概念的羅列,把政策性的方針口號充填為歌詞的主體,盡管在語言的排列組合上費足力氣,仍顯得大而空。而一寫具體的事物,又陷到另一個極端,寫諸如背包、子彈、DV拍攝、軍營網吧、班務會、某排某班等等。這兩類歌曲也不排除在一定的范圍內表演傳唱,尤其是后一類歌曲易於引起局部的共鳴,比賽中獲獎率很高,但難以產生更廣泛的影響。經驗証明,真正能大范圍流傳的歌曲,寫宏觀不等於概念口號,比如《太行山上》《游擊隊歌》《英雄贊歌》《神聖的戰爭》﹔而寫微觀和細節又注意到普遍意義,比如《打靶歸來》,是軍人都要打靶,再如《小白楊》,軍營中到處都有白楊樹。

  再好的書面語言

  也比不過戰士的語言生動

  我們的歌詞作者想在語言修辭上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往往是精雕細琢的華麗語言排列,看著倒也賞心悅目,以為這就是藝術性,結果卻是隔靴搔痒,缺乏靈動的生氣和生活底蘊。戰士們質朴的語言是最接地氣,更能打動人心的。我們到部隊採訪,不僅是要聽聽部隊指戰員在說什麼,更要注意他們是用什麼樣的語氣和口吻表達的。比如《走上練兵場》說到打靶,不是什麼“三點一線”,而是“一天不摸槍,手心就發痒。一槍沒瞄好,吃飯也不香。”歌曲《一二三四歌》把軍營最常見的呼號寫進歌詞,聽來自然親切感人。《女兵》唱的是“普通一兵又不普通”,非常符合女兵特有的自豪感。更高的境界是把戰士的語言升華,比如《邊關軍魂》《不要問為什麼》《瀟洒女兵》,語言既流暢上口,又耐人尋味。近年來的歌曲也有《練為戰》《看我的》《有我在》《點火》等短小精悍的佳作,都是戰士語言入詞的范例,但在形象性和生動性上尚欠火候,缺少“日落西山紅霞飛”和“一顆小白楊,長在哨所旁”這樣看似平常卻蘊含深遠的句子,因此整體意象還比較單薄。

  寫軍兵種歌曲

  關鍵表現軍人精神世界

  在當前改革強軍的背景下,如何在歌曲創作中反映軍兵種特點是個難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看看外國的軍歌是如何表達的。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空軍進行曲》寫道:“我們生來是為了經歷成為傳奇,征服廣大的空間與遼闊。才智賦予我們鋼鐵的翅膀,噴火的馬達就是我們的心臟。那就更高更高地飛,催促我們的鳥兒飛起。每一台螺旋槳吹出的風,保衛著我們國境線的安寧。”作者表現空軍的強大,也寫到馬達和螺旋槳,但沒有停止在就事論事的裝備層面,而是將武器與人融為一體,最終是靠通過飛行員的誓言完成的。美國的《空降兵之歌》並沒有正面描寫空降兵的建設,重點展示的是空降兵勇於為國捐軀的情懷,一層層由表及裡的娓娓訴說,引發了軍人和國民的廣泛共鳴。

  讓軍旅歌曲

  和社會同頻共振

  軍旅歌曲首先要為兵服務,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這是毫無疑問的。戰士喜愛的歌曲同樣應當面向大眾的音樂生活,產生更廣大的社會效益。然而我們發現,近期的軍旅歌曲很難走向社會,我認為主要是著力點和爆發點存在問題。具體說,可以從兩個層面分析:一是廣大群眾關心部隊什麼?當今最關心的是我軍的強大戰斗力,靠什麼打贏未來戰爭。比如我們的航母、核潛艇、陸戰之王坦克等等,如果能有這樣代表性的歌曲,一旦唱響必然振奮軍心民心﹔二是當今時代的軍營生活和老百姓的情感共鳴點在哪裡?軍旅歌曲的主旋律從來都是弘揚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對此我們隻能加強和深化,不能有懷疑和動搖。但創作的切入角度應當是更容易為人接受的,多從個體的感悟出發,切口小一些,以小見大,像《小路》那樣直達情感深處,像《燈光》那樣照亮心靈世界。雖是小處著眼,折射的卻是大愛,愛士兵,愛親人,愛家園,愛祖國。

  軍旅歌曲要在傳承中

  不斷創新

  藝術性和通俗性關系的分寸把握,在音樂上體現得同樣明顯。一味墨守成規是沒有出路的,不僅難與大國軍威的形象保持同步,也滯后於青年官兵的欣賞習慣。於是,我們嘗試打破和改變這種局面。途徑有兩種,一是引入國際化元素,比如《強軍戰歌》《當那一天來臨》《假如戰爭明天爆發》《我們從古田再出發》等等,從旋律到配器都有意識地和國際接軌。另一條路是加入時尚化元素,比如深受戰士喜愛的《軍營民謠》系列歌曲和《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送你一枚小彈殼》《當兵前的那晚上》等等,音樂和演唱可以歸入流行歌曲的范疇。不難預測,這兩種新的趨勢將會繼續開拓前行,逐漸成為軍旅歌曲的主流。

  當這兩種潮流迎面而來的時候,我們須認真考量兩個關系,首先是“國際范兒”和中國風的關系。我以為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內容,形式應當服從內容的需要,中國民族音樂旋律的根基不能丟棄,否則我們的歌曲將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是流行元素和軍營特色的關系。目前,社會上的流行音樂風格非常多元化,軍旅歌曲在吸收借鑒的時候,不能生吞活剝、照搬照套,要根據歌詞的主題和內容,做到量體裁衣,情調吻合。唯有如此,才能使軍旅歌曲“唱得響,傳得遠,留得住”,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5 11:29 , Processed in 0.15713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