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14|回复: 2

[名家特写] 二月河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6-3-10 0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l" c$ w! p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山西昔阳,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1]  。河南省优秀专家,历史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 @# S9 K& [5 q# z
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2006年版税收入至少1200万元人民币,为该年度中国作家的第二名。二月河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任南阳市卧龙区宣传部科长、区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被誉为“南阳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名片”。9 |  q& p% T$ P7 m

' Y9 {0 n. t( C5 h  h  N5 n4 w个人经历3 j( H: ]# u3 R! _) O! q

8 H$ w/ D/ ^6 t' k/ I# m' |1945年二月河生于山西省昔阳县。/ @/ @9 m, r4 y4 v  ]# g2 @0 J. L6 |
1966年高中毕业后入伍,由战士而及副指导员,
/ l1 S$ X: h. M4 _$ p5 L: M+ p1978年转业南阳市委,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红楼梦》学会河南理事,南阳市文联主席。平素散漫不羁,敦厚于友而择友甚严,酷爱读书。9 P( Q3 l  r4 M4 u# {" E) W8 p( A2 U
二月河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代表作《雍正皇帝》包括《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
# V; X7 r9 I+ d9 a二月河没有上过大学,只是个高中生,而且是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直到21岁才高中毕业的。凌解放从小喜欢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不受成规约束。这既是天性使然,也与后天的环境有关。少时因为父母工作十分忙碌,加之频繁调动,所以常常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或是寄宿在亲友、同学家里。那时的凌解放调皮顽劣,喜欢热闹,经常摸鱼、抓螃蟹,玩得十分痛快。他不爱上课,猴子屁股坐不住,而且字写
9 e9 o  q( ~" b& L0 d1 a: A得歪七扭八,缺胳膊少腿,所以不被老师所喜欢。
- x+ S% a( P5 ~& C3 ~( X1 q* x河南作家。他的突出成就是创作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此举发端于他的“红学”研究。80年代,他在“红学”会刊上,接连发表了《史湘云是禄蠹吗》和《凤凰巢与凤还巢》,引起“红学”界的重视。1982年,他以“红学”学会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红学”年会。
# m5 {8 j; o% w; _0 G在研究“红学”过程中,他萌发了创作“帝王系列”的强烈冲动,从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第1卷《夺宫》,出版后引起轰动。1卷至4卷由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香港、台湾也相继推出繁体字竖排版本。1989年《康熙大帝》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1993年获河南省第一届优秀文艺成果奖。根据本书第l卷改编的14集同名电视剧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3卷也陆续拍摄完成。
& N! X6 G$ l% M) Q1990年至1992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0 y* n- D# Z' a
( b' t' n. e/ w; e8 Z# u3 }
余万字,由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已印行3次计十万余册,香港、台湾也竞相出版发行。1995年,《雍正皇帝》获湖北省优秀图书奖,1996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根据本书改编的60集电视剧1998年拍摄完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全国轰动,受到文艺界及广大群众好评。在1995年10月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初评读书班上,《雍正皇帝》在参评的120部作品中,最为20多位评委看好,在无记名投票中,以历史小说第一名入围20部候选作品。评论家纷纷撰文,称赞“它是当代及至近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的
7 ]$ x: t* \) S/ k! ?$ R最为重大收获”。
8 e$ q( h& ]4 J& \2 D9 q/ ]1994至1996年,他又以惊人的速度,超常的劳动,向读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3卷:《风华初露》、《夕照空山》、《日落长河》共130余万字。在这之后,他的创作计划转向晚清,重点描绘同治中兴四名臣: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等。
! r' `& d% R4 \4 Z6 {2008年5月成为安阳师范学院的兼职教授, Y9 X$ r( Y1 ]- E, j
2010年3月,任广东海洋大学客席教授。
9 }6 H/ x# q0 H6 S7 |2010年4月27日,任湖北省第二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评委。
8 i2 u2 A9 u3 P. Z- ~) l2011年5月24日
  q/ S) r- T  P, I5 \9 D/ c4 t: r, x* d: H3 U2 f6 u  a4 e# O1 Q
担任聊城大学名誉教授- Q* c% T" t& k* k+ K1 Q
2011年6月26日 受聘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教授及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亲自出席聘任仪式,并给予二月河高度评价。- Q3 N8 ?7 a/ Q0 H/ j/ Z' p  U
2011年6月27日,二月河正式出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F5 ~( P: z0 a5 |& S& y' k- ?$ z
2012年7月 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2] ) ?. f0 g( A+ u1 R& z
创作历程
/ |1 I! S- d. {5 _6 ~2 Z
1 L: i/ S3 M. [' S' N/ V炮火连天的1945年,中共山西省昔阳县正在开县委会,有人报告:女八路生了个儿子。大家高兴地给这个儿子起了个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名字——解放。得了儿子的县武委会主任凌尔文、妇联会主席马翠兰和大家一样,渴望中国早日得解放,所以二月河的弟妹们便都以企安宁和平而取名建华、卫平、玉平、皆兵,并都先后从军入伍。 儿时的二月河,随父母辗转在河南的陕州、栾川、洛阳、邓州等地。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后,二月河的父母分别留任该地的邓县武装部政委和法院副院长。因整天忙于公务,“多看书,多学习”成了他们教育儿子的口头禅,也正是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使二月河养成了喜欢看书学习的好习惯。先后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王子与贫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文学名著。他常被书中那些赤胆报国,驰骋疆场的将士壮举所感动,立志长大后投笔从戎,定要轰轰烈烈,不枉此生。
1 f7 B# y  m; S+ b生活艰辛
. }! J. c8 z/ V" n/ U' a+ O7 t1968年初,高中毕业的二月河和南阳的1500名新兵很悲凉的踏车离开家乡,没有欢送,没有锣鼓鞭炮声,他们在满城激烈“武斗”的枪声中被悄悄地送走了。说二月河当时的心里涌动着酸楚的泪,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他家被红卫兵连续抄了三次,心爱的藏书也早被洗劫一空。/ S# y) U& C$ o- U1 i& Z$ U$ {8 `
到了军营所在地山西太原,二月河和几个日后成为要好朋友的战友都傻眼了:营区破烂不堪,生活枯燥艰苦。最要命的是他们还是工程兵,担负的任务是打坑道、挖煤窑,天天在洞中钻来钻去。“天哪,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要当的解放军?咋和‘保家卫国’沾不上一点边儿?”大家当初的“将军”梦全破灭了。# l: a6 K0 ~% Q( t9 y: x* q9 f7 l
从“将军”一下子跌到士兵的二月河和战友们,带着迷惘和困惑,默默地挖煤、打山洞,渐渐地他们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南泥湾的三五九旅不也照样“又学习,又生产”,同样为祖国的解放而作出了重大贡献吗?二月河拿定了主意,挖煤打山洞争先,读书学习也要当模范。他告诫自己,成长进步的捷径就是勤奋学习,努力汲取各种营养,在艰苦中锻炼成长。7 C! F9 s) o  F: Y/ D1 _
人们说,自古英才磨难多,二月河的磨难更有点惊心动魄。部队在施工中,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哪里危险多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被水淹过,炮崩过,电打过,房屋塌了扣住过,还出过车祸,真可谓是九死一生。% B0 x) h! A3 r! |# U
发奋学习
  ]2 i; [- Y  f6 n" G+ B6 k就是在这样历经磨难的情况下,二月河没有放松自己对学习的努力。夜深了,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早已鼾声如雷,而二月河却偷偷地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毛著(毛泽东著作)。战友们评价他读书如饥似渴,地上的报纸他捡起来要看个遍,飘落在地上的日历纸片,他也要拾起来弹掉灰尘看一看,在那段“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岁月里,除了“红宝书”,能供他看的“书”也只有这些了。* D  d0 N- F) q6 g- E! P5 u  S
部队首长见二月河爱看书学习,就把他调到团里办黑板报,当上了全团的新闻报道员,火柴盒、豆腐块式的新闻经常见报,他当时写了一篇数千字的通讯,反映的是塌方事故中英雄战士的故事,想不到这篇通讯还登上了《解放军报》,二月河一下子名声大振。团政委的爱人家在北京,每次回京都要给二月河带些他不曾见过的书,所以每当团政委爱人回北京探亲,他就扳着指头算团长爱人的归期,他在盼望他心爱的书。
  U' W+ `9 D4 _/ e- Z* h! z& d爱书成才,后来团里办了图书馆,二月河就一头扎进书堆里,成了“书虫子”。早晨出操时,大家见不着二月河,团长见到他抱着书呼呼大睡,揪着耳朵拉到训练场,如此三番五次,团长也就不再管了,任他“吃”书去。
/ k$ s% D2 N  y8 P4 ~" p( m部队后来换防到辽宁,为轻装和“破四旧”,把图书全拉到操场上焚烧,心疼得二月河差点儿掉眼泪,他偷偷地从火海中扒拉出《辞海》、《莱蒙托夫诗选》藏进怀里,那本《辞海》至今还保存在他身边。
& Y4 }: P. [2 v' R4 f. c再次没了书读,二月河就到驻地农村找书,二十四史成为他日复一日的读物,借到一本《聊斋志异》,因为别人追着讨要,他连夜抄了半本。当初他并没有意识要当什么作家,纯粹是为了丰富自己,或者说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精神饥饿问题。也正是这种饥不择食式地博读群书,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日后想有所作为,达到无所不懂,无所不通的水平,只有靠书来填充自己。
: y4 _5 Z3 p  W7 {5 F2 s0 G在军营的10年,二月河只顾读书不问路,孜孜不倦地自学夯实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结构。表现优秀的他先后入党、提干,还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奖,一切水到渠成。二月河成为大作家后,他对蜂拥而至的采访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军营10年的收获,称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里,意外地成为他的黄金岁月,对他的世界观形成和创作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没有部队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二月河。”另外令他感慨的是,当初他和战友们的“将军”梦破碎得如今想起来有些幼稚和可笑,他骄傲地告诉我们,当时曾被他和战友们判了“毫无前途”的工程兵团,竟出了三个将军,一个是曾揪他耳朵的团长,一个是一连队干部,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曾在连队喂两年猪的一个小战士,如今也成了少将。当笔者补充一句“还出了一个大作家”时,二月河感慨万端,让我们给军营的战士们捎句话儿,军队是个大学校,是锻炼青年人的熔炉,对各种各样的人才进行淬火,走进军营是一生的荣幸,要加倍
* z) r- ]9 C/ r8 B% {7 v( ]珍惜这个机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度过军营这个黄金年华,越是条件艰苦的部队,越磨练人的意志,越能锻炼人,一句话,战士成才在军营。, ?& g# V& m" Z  ?8 u$ ~- f+ p
横空出世清宫史 二月河畔听涛声
4 Z; p' C" j- O) a) h# q) Q1 ?( U
  K1 ^2 _7 m' ^; _9 S" a- D( z' \& X: ~" p, A2 y& \* d! N/ O' A9 f
未命名-1.pn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3

听众

751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4015
zghifi 发表于 2016-3-10 09: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河,这是凌解放给自己取的笔名。儿时的他随父母奔走在黄河两岸,自幼对黄河印象很深,《康熙大帝》第一部定稿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条落日映照的二月黄河。他说:“三门峡陕县那个地方有个太阳渡,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太阳,太阳落山了,整个黄河面上,整个邙山,呈现一派非常壮观的玫瑰紫色,像流淌着一河黄金。”黄河到二月凌开,浮冰如万马奔腾,非常壮观。他把自己视为太阳渡的孩子,二月河就是黄河,他以此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他甚至打算死后让人把自己扔到黄河里去。; {7 m6 S$ v6 z
6 V! ^9 i( O! ?0 g9 f
1978年,33岁的二月河转业回到南阳市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事,他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工作,天天在一片“小凌,提壶开水去”、“解放,去传达室把报纸取回来”的吆喊声中不停地忙前跑后,再就是值班听电话,品茶看报。曾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他,慢慢地坐不住了,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认真,在很大程度上在做无用功,期望的“致君尧舜上,能使风俗淳”似乎只是一种理想。虽然不久提拔为副科长,但仕途升迁等诸多诱惑,他开始淡化,着手进行红学研究,业余时间几乎都乘着红学的方舟,游弋在清史的长河里。1980年,他将一篇颇为得意的发轫之作《史湘云是“禄蠹”吗?》寄到有关刊物,但杳无音信。他不服气,给红学专家冯其庸写了一封信,并寄去稿子,请冯老给以“回答”。他在信中写道:“‘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如果冯老看过后认为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回信,我再也不搞这方面的研究了。”
- L3 ?$ W4 X9 W  M被二月河称为“伯乐”的冯老,很赏识这篇论文,后来带着他参加了全国第三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称赞他的论文“想象丰富,用笔细腻,是小说的笔法。”冯老鼓励他用此笔法写小说。于是他像研究“秘密尖端武器”一样,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写的电影剧本《刘秀》、《康熙》寄给上海,以退稿告终。再寄到省内的几家刊物,同样没有逃脱失败的厄运。% u5 d- N: {: [
1982年10月,已是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红学会理事的二月河,赴沪参加红学研讨会。会上,有学者叹惜:康熙在位61年,诗文、音乐,样样精通,治国有功,却没有文学作品来表现他。二月河像在部队点名喊立正一样,“腾”地站了起来:“我来写!”
) U. L& z) `+ ^4 P, y" U3 s面对这位37岁的文坛无名小卒,众作家学者一笑置之:他行吗?' K( q; O  u! i/ O' h- T: O
从那时起,二月河开始了他创作上的艰难沙漠之行,白天他带着无人照看的女儿上班,他不愿使自己原本年年获奖的分内工作干砸,所以拼命地干好本职工作。晚上在全家居住的29个平方米的斗室里,铺上满地报纸,蹲在上面汗流浃背地查资料。整理资料时,为了不使手臂沾稿纸,两臂上缠满了一圈干毛巾,每天晚上都熬到凌晨两三点。! m6 T# k8 L- |6 \
经过两年多对康熙的反复考证,以及在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小说中寻幽发微,钩言稽沉,感觉体味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时代风貌,二月河已是成竹在胸,他开始了首部扛鼎之作《康熙大帝》的创作,冬寒夏暑,锲而不舍,每日少则千余字,多则上万字。; {' z. x3 `' A0 d% l2 g: {
提及二月河的创作艰辛,了解他的人都说,古有头悬梁锥刺股,今有二月河的“烟炙腕”,每当深夜困盹难忍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烟烧伤痕。他说写作不但是一种资源消耗、体力消耗,而且是极大的感情消耗。为了康熙立书成卷,他甘心消得人憔悴了。他为自己作了一番生动的描述,称自己创作是在大沙漠上作疲劳的精神旅行,面对外面世界五彩缤纷的诸多诱惑,自己要求自己,穿过沙漠,前边就是一片等着自己的绿洲。
; O; N: k# ^8 F二月河走进了绿洲,他靠自己的勤奋和对清史的谙熟,150万字的四卷《康熙大帝》一举成名。这部鸿篇巨著,以史实为依托,囊括了康熙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顺治皇帝因爱妃病逝出家为僧,8岁的康熙被推上了皇帝宝座,康熙完成了擒鳌拜,夺回大权;撤三藩,与吴三桂斗智斗勇;收复台湾,实现统一;西征噶尔丹,平定叛乱等,书中真实再现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场面。以及康熙晚年出现的九子夺嫡,究竟遗诏中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四子还是皇十四子,这一系列的历史谜案为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作品中塑造的众多历史人物形象,爱恨情仇伴随重大事件而演进。如一代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是康熙的祖母,在顺治年间和康熙中早期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顺治继位、定鼎中原、康熙幼年智擒鳌拜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孝庄文皇后的深谋远虑、聪明智慧、对子孙的觉悟与慈爱等等,在二月河的笔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此前的一些作品中,对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著名女性也多有描绘,但孝庄文皇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在她身上,智慧的力量、决策的魄力、女性的慈爱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九十年代初,《康熙大帝·夺宫》改编的16集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曾引起强烈反响。 “拼命三郎”二月河并不就此满足,他立志超越困难,完成“落霞三部曲”的另两部———《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三九三伏,春花秋月,他笔耕不辍。为了再现康乾盛世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他甘愿下油锅了。1 d8 }0 B+ D0 p
雍正是康乾盛世起承前启后和扭转乾坤的关键皇帝,是个悲剧历史人物,民众说“天下万苦人最苦,人最苦的是雍正”。他有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在位13年,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履行节俭,惟才是举,奖罚分明,严惩贪官,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封建政治家,却背了200多年的恶名,说他谋父逼母、诛兄屠弟、阴谋篡位等,共有十大罪状。二月河决意要改写这段歪曲的历史,还雍正的本来面目。他在书中以真实的史料,一一为雍正作了无声的辩解,以匡偏纠正之心,彻底为雍正正名,改变了野史的不公正说法。
7 `& w3 F$ h! K  a: B在1994至1996年期间,除了星期天,二月河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乾隆皇帝》上,改变戏说,以大气磅礴之势,将乾隆盛世中的帝、相、将、官、商、兵、农、侠、盗、妓、僧跃然纸上。  U2 n) q3 M) l
如今,二月河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图书多次重版,台湾、香港等地已出版了帝王系列的中文繁体字版,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了二月河。面对鲜花、掌声、微笑,他称这是人生的作料,人不能把味精当饭吃,有人说他是“一不小心成了作家”,他拒绝这种潇洒的说法,他说他创作靠的不是才气,而靠的是自己的力气。每年夏秋之交,是创作的最佳时节,面对难以驱逐的蚊子,他将水桶放在桌下,双脚插进水桶里,这样既抵挡蚊子的叮咬,又可降温取凉。日写万字时,他的头发一绺绺地往下掉,但他仍是伏案疾书。为赶写《乾隆皇帝》,二月河累倒了,患了糖尿病和脑血栓,面对经常一拨又一拨登门采访的记者,二月河急于回到寂寞中去,他说热闹属于社会家的事,属于他的,就是在寂寞中默默地耕耘劳作。" _3 u' N# ]5 p# a+ D0 }7 w5 o8 @
笔名来源, m+ m: w3 Z3 S4 D% ^* v

: M& }0 c; C! |$ w) o3 d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农历九月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当时,人们正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和上党战役报捷、家乡获得解放的欢乐之中。于是,身为县武委会主任的父亲凌尔文和战友们经过一番研究,集体给这个初生婴儿起了一个名字——“凌解放”。“凌解放”与“临解放”谐音,带有盼望和迎接解放的意思。二月河是凌解放的笔名,是他年满40岁、正式出版《康熙大帝》第一卷时,才首次使用的。他当时的考虑是:自己创作的是长篇历史小说,而自己的名字叫凌解放,一个历史,一个现代,二者有点不协调,于是想改用一个笔名。究竟用什么笔名呢?还得顺着“凌解放”找思路。凌者,冰凌也;解放者,开春解冻也。冰凌融解,不正是人们看到的二月河的景象吗?
( ]- F( H( ~& Q5 E* B3 I其次,他还着重说明,二月河特指黄河,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947年,刚刚两岁的他,便随同都是老八路的父母,过黄河南下,后又几经辗转,最终在河南南阳定居。凌解放取笔名二月河,是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祖。
; B+ r: b, y9 X; ], w9 t/ E; D主要作品, C) M/ v" p) a) F$ |

% ~- H4 y5 k  @; \& }3 G0 ]二月河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以描述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名闻天下,《雍正皇帝》问世后曾荣获河南省政府文学大奖,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改编后的电视剧轰动海内外,连国家前总理朱镕基也于政务倥偬中热衷追看,足见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 ^1 o/ X4 R3 K# j6 w5 B$ d
《雍正皇帝》包括《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共140万字。全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又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台湾巴比伦出版社相继推出中文繁体字本。
' Y1 e" _: M$ f( ^6 a0 i/ h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荣获河南省政府首届文学大奖),《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说。7 s7 g3 N$ ?! V4 v2 I( ?  V% `
作品集有:
8 X+ o  F! q7 W$ S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四卷)《雍正皇帝》(三卷)《乾隆皇帝》(六卷)《爝火五羊城》(中篇)
  h6 w5 a0 _$ x1 X7 g3 `3 r随笔集:《二月河语》0 @- |! S" l9 ^7 K+ ~. {5 }/ A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胡雪岩》
! M9 L- W! {$ l5 k0 S# h8 \' ?  红学论文集《梅溪掇红叶组谭》
$ o7 X3 s1 q: s, c* q8 Y& }山西情缘
* k0 Z! Z9 z/ U1 a5 [9 g% Z- q, c6 \$ ^1 Q2 H" W
深居南阳20年完成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后,二月河给自己“放了假”:读书、画画、写字、四处游走,看似悠闲的日子里却又信手写下了许多散文、随笔。“山西情缘系列”便是他成名后首次故乡之行的新作[3]  。0 E$ C2 t: p+ N- G8 a0 l3 X
我是山西籍人。去年、前年吧,在北大百年讲堂和同学们说过一阵子话,有同学当场提问:“现在社会舆论,河南人名声不好,先生以为如何?”: l; z3 U; n' }6 z9 W! O
其实这问题很好回答的,是个老问题。唐朝的李世民曾对大臣说:“有人跟朕谈起山左、河东人之异同。这话对不对?”说的就是这档子事。本来就说“我是河南人”也没有什么;我的心理语言———自言自语或者心里嘀咕什么事的时候的语言都彻底河南化了,绝不会把“我们”念叨成“俄蒙”,也不会把喝水想成“哈绥”。吃饭穿衣都是河南人的习惯,比方说冬天山西人下身穿的厚,上身宁肯薄一点,利索一点,这是既保暖又好干活的。河南人顾上不顾下,下身单,上身统个厚棉袄。这很适合蹲在墙根晒暖,我也这般如此。倘论起勤劳这一条,山西人似乎强了一点。我有证据:山西有大寨,河南没有。河南的庄稼比山西好种,冬天农闲,晒晒暖很自然,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我回答是:“我不是河南人,我是山西人。”我在“但是”后头做了文章:“我在河南半个世纪,吃的是河南的米,喝的是河南的水,我已经河南化了。今日河南人有难,二月河愿与共患。[3]  ”
& b2 [' M% g1 ?2 x但我毕竟是山西人。山西是我祖宗衍息之地,南李家庄喜字院生我的那间房子现在还在的,母亲推磨,用炭在墙壁上练的字不知还在不在?但那地方的地址,肯定是永远存在的。那满山的荆丛、棘丛、核桃、柿树,一层一层连绵向远山延伸的梯田,种植着我对老家永久的怀思与谨念,那些淡淡的,已变得有些模糊的亲人,他们温婉柔脆的“山西话”我还能流利地说出来,一点也不比山西人逊色,我吃老陈醋的水平还能让河南老侉目瞪口呆。[3]- k" a! S/ D" H- j
我回过几次山西?回忆了一下,一次是1954年,随父母看望爷爷奶奶。那年我8岁,最大的观感与收获:A、老家山多,老家房子窑洞住起来比河南的舒服,炕是热的;B、知道家庭是家族的一个单元,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还有数不清的三服、四服、五服姑姑叔伯姨舅等等……第二次是1960年,此年我15。和第一次的印象差不多。第三次是1966年,彼年我21岁,红卫兵串连。我走道赶了个背集,已经下令停止串连用车,我还停留在阳泉,步行到琐簧,经过平定县城,又到南沟、中阳沟。看亲戚,见表兄表妹,走了一大圈连大寨也没去,就匆匆返回。这一次因是走路,饱览了一路太行风光,我以为太行“就是那样的”———树不多,到处都是黄黄的梯田,围着修得十分结实、弯弯曲曲的石坝,坝沿上没有开垦的小山丘上长满了丛生的酸枣树———它的雅名叫“棘”,是几百年都用来隔绝读书人考场和外部世界的专用树种。但这一条在走路时压根没有想到过,因为那时还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这一次却强了另一条印象:“老家吃得不好,住得好,没有细粮。”而那热炕的好印象根植入心,闹的我去年还和妻讲,想在河南的家里弄个大热炕———她说“烧煤有污染”等种种问题才息了这念头。第四次是1968年,这年我23岁,是参军驻扎在山西。这个年纪已过了参军的年纪,是偷减了一岁才得如愿的。因为不参军就得下乡。家人和我齐努力规避了后者:那年头当兵和现今比起,不知酷了几多倍[3]  。5 a6 T( X# [9 E
第四次在山西时间最长,是从1967年底到1969年初,两头去掉一年有零,14个月的罢。先在太原,又在大同挖煤[3]  。
3 f8 [2 w. ]7 T7 Z' B& L* W% H如今,又要到山西了。是第五次,时年59岁。“过九不过十”,妻和朋友们已在张罗我的“六十大寿”了[3]  。( d0 t, g- |# r8 M
人,在事业上、功名上有点成就,是不是就特别怀旧?或者说有另一种不能说是非常好的念头?早就有这种说法:富贵不还乡,犹衣锦而夜游———我虽然没有衣锦,至今喜欢穿对襟的老棉袄,但我毕竟有了另一种资本:呀!写《康》《雍》《乾》的二月河,是山西人呐!六十岁了,回去酷一把吧。不然,谁能看见这身老棉袄呢?[3]
* ^1 X2 a: w0 e; Y/ k7 t; i然而我不能穿老棉袄,因为,一、我不能在祖宗之地炫耀我这点萤虫之光;二、此时是八月,阴历说“七月流火”。[3]& m( o' d0 Z" Y2 _5 Z0 X2 Y
纯粹是缘,缘分到,一定会依着它走[3]  。
3 [) b- U; x3 j. ^2004年7月下旬,我到北京开个会,会前与田永清将军约定,要到山西,要上五台山[3]  。$ N4 c2 L0 R; N* o

: n/ L3 X1 w+ |. c# e7 [- \+ h. X/ _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3

听众

751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4015
zghifi 发表于 2016-3-10 0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言论
8 r' U: g6 a. s; E1 e+ A
: m6 B$ y& o( p& Q6 E反对高薪养廉,盛赞反腐力度. z! a# G0 }9 S, [- R5 g
2014年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二月河从历史角度谈反腐倡廉,王岐山笑论“知音”。) Y! D- R6 ^+ P: L8 q3 _5 y
他说,有人主张高薪养廉,我不同意,从历史角度看,历史上工资最高的时候是宋朝,“公务员工资”是汉代的6倍,清代的10倍,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4]6 G+ m% l9 n# u4 g/ t
二月河说:“《24史》我读完了,说实话,没有哪一个时期有我们今天的反腐力度,这恢复了老百姓对于党中央反腐倡廉的这种信心。我写的书里有关雍正的反腐内容,对历史的反腐有一些认识,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经验,把古今清廉之士的故事变成教科书,比如古代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海南的海瑞,开封的包公,还有我们现代的共产党员的好干部焦裕禄书记。”
7 ^( V! p9 P2 v. a5 y2014年7月22日中纪委官网开通“聆听大家口述实录”栏目,开讲的第一位大家就是著名作家二月河。二月河分析,腐败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些文化糟粕带来的直接后果。比如,对权力无原则的崇拜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5]  他说:“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反腐势头令人感到兴奋,可以说是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一击,震撼四野,中央高度重视,腐官高度紧张。 二月河认为,八项规定很有效,在社会上已基本形成良好的舆论风气。他坦言,自己很拥护中央的决策,中央的决心很大,已经为老百姓所认知。0 `) m- |: K9 G. b) L' a

8 }: W7 k  l, n& Y& L9 a' }, M2009年11月底,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先风商标所通过商标监控发现,平顶山市两名市民分别注册了“二月河及ERYUEHE”、“二月河开凌解放”两个商标,服务内容为:饭店、快餐店、咖啡馆、酒吧、茶馆、旅馆等。授权公告期分别为2009年11月6日和2010年1月20日。[7]
6 i4 v' b3 d3 ~; m" w二月河说:“这个商标抢注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已经发生过,就这个问题明确表态,我是不能够同意别人用我的名字去抢注什么饭店了或者是饮料、啤酒这一类东西,作为我自己来讲吧,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一种伤害,同时也是对我们读者的一种伤害。 ”
7 e* |: n9 ]- D, o) Z' S$ M& i二月河在委托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先风商标所撰写的商标异议书认为:二月河是笔名,凌解放是本名,这两者构成了姓名权,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二月河认为,如果商标注册成功,相关公众看到有这样一家饭店,可能会误认为是二月河投资开发或者有业务联系。饭店经营中一旦出现质量等负面影响,会对本人的名誉带来巨大损失。) r$ ?8 V& z, |$ k
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秘书长刘西怀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我们的专家向国家工商管理局提起异议,商标注册之后,在公告期内 ,任何人可以提出异议,提出异议之后进行复审,看你的异议是否成立,成立之后他就可以撤销他的商标注册。”8 q' n; C/ K( W/ Q8 A1 O& X
2007年12月,新乡一市民申请“二月河”为啤酒、果汁、矿泉水、豆奶、乳酸饮料等商标。后来该市民自愿撤回了该商标。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2:37 , Processed in 0.10861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