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
1. 窗是故事发生的根源,没有这扇窗就没有这个故事;窗是矛盾的焦点,近窗人因窗而误死,远窗人因窗而生羡慕、嫉恨、莫名惊诧。
2. 近窗人把窗外景物描述得非常美丽、充满活力、生机。
一是表现近窗人心灵的美好,设法鼓励病友生活的勇气;二是为远窗人由羡慕而生嫉恨作铺垫。
3. 他先会惊愕,然后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内疚忏悔。
理由:他明白了死者讲窗外美景是为了鼓舞自己生活的勇气;他还不是完全泯灭了良知,初起嫉妒心时,他曾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所以有醒悟的基础。
4. 感动。近窗人病情危重,但仍满怀生活的信念,还想方设法以自己的信念去鼓励病友热爱生活。这种崇高的精神催人振作,使人震撼。
愤慨。近窗病人,又羡慕而生嫉妒,由嫉妒而想占有,终于恶化为罪恶之心,见死不救。对善心待己的人却以恶相报,理应遭天道谴责。
例十三. 施主才应该感谢
主持镰仓圆觉寺的诚拙大师,深感目前用来教学的地方太狭小,不能满足各地前来求学者的要求,因此想谋求更大的场所。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诚拙大师提起此事,便决定捐献五百两黄金,建一座较为宽敞的讲堂。
一天,他亲自带着这笔捐款送到诚拙大师的手里,大师一边接钱,一边随口说道:“好罢,我接受。”
梅津虽将一袋黄金交给了诚拙,但对大师这种态度十分不满。三两黄金足够一个人过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了五百两黄金,却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得到。梅津不由得提示说:“大师,那只袋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啊!”
诚拙依旧平谈地回答:“数字你已对我说过了。”
梅津被大师的平淡激恼了,愤愤地说:“即使我是个富翁,五百两黄金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呀!”
诚拙大师听后淡淡一笑,问:“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谢是吗?”
梅津脱口而出:“那当然了。”
诚拙不由得板起面孔,说:“我为什么应该感谢?施主才应该感谢!
(1)为什么说“施主才应该感谢”呢?请分三点作答。 (6分)
(2)请根据阅读这则材料的启示,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慈善心? (3分)
【参考答案】
1.①能施舍说明自己有能 力,须知自己有这份能力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对此应心存感激②有施舍的机会,其实是有了洁净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圆满自己 生命的机会,应该懂得感激③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它可以帮助你收获愉悦和幸福,应该学会感恩。
2.①做慈善时,应该认识到是圆满自身的需要,不要以为别人亏欠自己的。②不要高高在上,而要平等对待接受捐赠的人,尊重对方的人格。③捐赠钱物的多少不是衡量慈善精神的标准,量力而为,诚心诚意才是最重要的。
例十四. 免费 [美]雪莉·凯撒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10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5美元;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1美元;
去商店,50美分;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25美分;
倒垃圾,1美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5美元;
还有打扫院子,2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9个月,免费;
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
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
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
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
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
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噙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 ”。
1.小说的结尾写“儿子”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哪几个很大的字?(不超过10字)(3分)
2.在商品经济的历史潮流中,“付出”与“收获”之间存在着简单的金钱关系,面对母亲的做法,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写出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
1. 账已付清
(这四个字刻画出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和认知的变化,既反映了“儿子”的单纯和幼稚,也折射出“爱”在孩子情感变化中所造成的强烈震撼。还暗含:“母爱”这笔账是任何人都无法算清也是无法偿还的!)
2.对孩子耐心的教育和引导远比轻描淡写、不屑一顾甚或呵斥责骂效果要好得多。“我”的方法是高明的,让人肃然起敬。因为“我”的“免费”,不但使孩子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亲情的无价,而且还使孩子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例十五. 汽车司机 〔匈牙利〕厄尔凯尼
彼莱斯雷尼•尤若夫是个运输工人,他驾驶的车牌为“CO-75-14”的汽车停在一个角落的售报亭旁。
“我要一份《布达佩斯新闻报》。”
“对不起,售完了。”
“那么来一份昨天的也行。”
“昨天的也卖完了,不过我这儿碰巧有一张明天的报纸。”
“那上面刊登电影院的节目吗?”
“电影院每天放映的电影都登在上面。”
彼 莱斯雷尼坐在车上翻阅起报纸来,不一会儿,他看到了一条放映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预告——“金发姑娘的爱情”,别人也在夸耀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斯塔奇大街 的“蓝色山洞”电影院放映,五点半开始。正巧,离开映还有一段时间,他继续往下翻报纸。他的眼睛一下子停在一条关于彼莱斯雷尼•尤若夫的报导上,上面写着,彼莱斯雷尼驾驶一辆车牌为CO-75-14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迎面开来的一辆卡车相撞,运输工人彼莱斯雷尼当场丧命。“竟然有这样的事!”彼莱斯雷尼自言自语道。他看看表,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
(1)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给它补写一个有意蕴的结尾。80字以内。(4分)
(2)结合你补写的内容,谈谈整篇小说给你的启示。12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1.续写找线索:根据线索, “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彼莱斯雷尼仍是“超速行驶”,导致丧命。如果要续写成避免了车祸,则要写成他中途突然想起报纸上的警示,猛然醒悟放慢车速,才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才与上文衔接,才能合理。
【附原小说结尾】汽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一辆卡车相撞。彼莱斯雷尼悲惨地死去了,他的口袋里还装着一份明天的报纸。
2.启示找角度:可从“命运与自身”、“偶然与必然”、“荒诞与现实”“听取忠告与一意孤行”等等方面获得启示。
来自文本又联系现实。如:人的命运,从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的,实际上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得到启示)如果彼莱斯雷尼•尤若夫不超速行驶,也许车祸就不会发生。(来自文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遵守规则,从主观上避免不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联系现实)
其他短文阅读
15.所有的雨都会停(见2011届《新题型专项突破》)
16.拾荒者简·艾丽斯
17.优雅地颠覆
18.明天的树叶不会今天落
19.品酒
20.芥子
21.爱迪生选助手
22.半本心理学
23.乾隆借鉴英国大臣
24.南瓜和铁的较量
25.争蝶
26.蛀虫和《治虫学》
鉴赏感悟
《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这篇微型小说,空白多多,连支出金额都没写清楚,但就是这种有意的留白,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补充未表达的那部分空白.相反,如果通篇都用记叙的手法来叙说这位丈夫所作所为和事情经过,难免索然无味,效果将大打折扣.
作者在精简的文字之余,又很注意关键部分的保留.如对支出的金额,虽然未写明,但后面的标注又解释了金额的大小——收买,安抚夫人和岳母的"一大笔开支"就特别引人注目,由此也加强了文章的喜剧效果.又如首先与末行的内容看似相仿,只是末行的女打字员是"中年",一下把读者引回第二,三行.不难想象,那位女打字员一定很美丽,以致此后又发生若干事,使丈夫再花了两大笔开支.
没有背景,没有人物的动作,对话,情节也是大段大段的空白,正是这一系列空白,引领读者去完成这个丰满的故事:—个发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丑剧.
学会鉴赏微型小说
一:鉴赏微型小说的任务之一,是认识环境,.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环境.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在微型小说中,场面以单一为主,场面的自然或社会内容大都简明扼要,不充分展开.它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坐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
如《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小说虽然没有直接交代环境的文字,但账单项目暗示了人物的活动环境,一是公司,一是家庭.对此有了认识,读者便可进一步运用想像补充人物活动的情况:一方面在公司一度有出格行为,一方面受到家庭限制.
二:梳理情节,也是鉴赏微型小说的任务之一.
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微型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虽然,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也有矛盾的前因后果,但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完整,也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情节曲折.
如《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作品情节从账单中可想象得出,它很简单:主人公一度钟情于公司一位年青打字员,送花,共进晚餐;由于家庭有阻力,只好解聘这位打字员,另聘中年打字员;为了安抚夫人和岳母,花了一大笔开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故事,却让读者看到了—个发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丑剧.在情节之外,有很多值得人们去品味的地方.
三:鉴赏微型小说,还要感知形象.
说到底,小说是"人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微型小说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
"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的一次小小撞击.
如《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对人物的刻画,只是几项暗含在账单中的行动描写,写到主人公讨好年青打字员和安抚夫人与岳母的行动,但人物形象丰满,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四:分析主题,是鉴赏微型小说在内容方面的要求.
或许正是因为篇幅短小,微型小说主题必须十分鲜明,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它集中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冲突,触及到生活的本质,迸发出绚丽的思想火花.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的或感人的主题.所以阅读微型小说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环境,有时还必须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如《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写的是一个家庭丑剧.读者透过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可以把握作家创作的动机,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题:暴露资产阶级上层社会不正常的婚姻爱情关系.
五:最后,鉴赏微型小说,还要鉴赏它的写作技巧.
微型小说写得好,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尤其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而见长.所以阅读微型小说时,应该注意鉴赏其表现技巧.
如《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作品结尾处告诉读者小说主人公改聘了中年打字员,这个结尾,在情理之中,却又出人意料.给读者留下很多思考,想象的空间.为什么要交代这一点呢 这样构思,无疑加重了作品的闹剧色彩.
总之,阅读微型小说,抓住其文体特征,以文体特征为突破口,是提高阅读微型小说的有效途径.
马克·吐温( 1835 — 1910 ),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讽刺与幽默。这篇小说篇幅短小,只有七句话,不到一百字,可谓短也。但是,它却是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据说,当年报社曾答应按长篇小说付稿酬。可见它的内涵是何等丰富。
小说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全文的线索。账单中的第一笔支出竟是“招聘女打字员”, 这也是后来一系列麻烦事的开始。丈夫提前一星期就给付了女打字员薪水,并且殷勤地给她送花,最后发展到了两人共进晚餐。这一页账单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聪明 的读者一定会猜想到:这无疑是个漂亮的女打字员;这丈夫无疑是个好色之徒。这页账单的变化,说明了他们关系的发展变化;这页账单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紧接着账单的支出必然会转到“夫人”、“岳母”身上。因为丈夫的隐情败露,夫人、岳母探知到了丈夫的不轨行为。他为了平息家庭风波,保全面子,不得不拿出一大笔钱来处理这件事情。“给夫人买衣服”、“给岳母买大衣”,并且是“一大笔开支”。虽然支出了“一大笔”,事情并没有摆平。账单的最后一笔支出就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恰恰说明了夫 人和岳母并没有原谅他,而是逼迫他辞退了年轻的女打字员。这些情节是读者根据原文、借助想象完成的。足见这篇小说高超的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文章没有正面 描写一个人物,但人物的形象却能生动鲜明地活跃在读者面前:丈夫的好色与无奈、妻子的机敏与蛮横,都是暗含在行文之中,细心的读者稍一思考就会看出。
这篇形式新颖、篇幅短小的小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并感染着读者。它选取的是丈夫账单中的一页,却由此可以窥测到美国当时的社会生活。读者能从这一出平凡普遍的家庭闹剧中看到生活的本色与情感的本质,人性的原本状态通过这一页账单也表露得清晰无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