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22|回复: 1

[中国作家] 纪念人民音乐家阎肃先生梁祝文化园将建《化蝶》歌词碑

[复制链接]

1907

积分

5

听众

86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907
雪大大吹门 发表于 2016-2-17 1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大大吹门 于 2016-2-17 19:18 编辑 + f; t3 V0 `) y  F4 R5 f+ |, Z/ H
  c$ K/ C0 w9 ~1 J* K7 H
纪念人民音乐家阎肃先生梁祝文化园将建《化蝶》歌词碑 1452149087385.jpg ) _- y& c- `, x/ x9 s4 F0 |
著名音乐大师阎肃老师,曾创作优美动听的《化蝶》一曲。十五年前,他将这首歌的手稿送给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
+ p" v% N  b! c( Q/ A9 O& q
, q. V+ z6 M8 p- y9 v* A阎肃老师辞世后,周静书向宁波梁祝文化园捐赠了这份珍贵的手稿,希望在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永久展示,以纪念这位艺术大师。
1 L3 G' {9 m5 i# A
' c. L; u+ O$ z昨天下午,梁祝文化园总经理严友祥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们将择时在梁祝文化博物馆展出阎肃老师的《化蝶》手稿,并决定动工兴建阎肃《化蝶》歌词手迹碑,使梁祝文化园再添亮丽新景观。 W020160107603876390798.jpg
$ g. y& a) V/ x2 z, u+ q! h! D
' K8 ]" l4 y0 u0 \著名艺术家、词作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明天,阎老的告别仪式就将在八宝山举行。而记者获悉,曾为《化蝶》一歌填词的阎肃与宁波的梁祝文化也有一定联系,他有一份《化蝶》歌词手写稿目前留存在宁波。这份手写稿的主人——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昨天把它捐赠给了梁祝文化园。& N7 d. {1 s( }0 Q
( d5 {2 ^4 X, t8 \9 |9 L( V
    □通讯员 陈家燕 记者 朱琦琳9 F/ L7 U* e: W# s
7 u1 I4 F2 G$ y( |! v1 h8 `3 |% ?: o
    阎肃为《化蝶》填词 宁波有他一份珍贵手写稿, a7 j& w" ~3 j3 s6 D  V5 p6 `

) y/ w5 r' Y. ~1 A/ W7 {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 I5 u+ ?( u: x  @1 k$ i/ C; Q* K
2 i) s" x8 ?6 h    阎肃一生创作过无数的音乐作品,著名的有《红梅赞》、《绣红旗》、《敢问路在何方》等。《化蝶》也许不是他最得意之作,但也是阎老竭尽心力、查阅无数资料才下手填词的一首名作。
3 v4 f- C. A0 W
* M7 _+ D6 S8 K6 O# y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陈钢、何占豪于1959年创作,是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也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而“化蝶”作为该协奏曲的主题再现,是整部作品的精华和高潮所在。" [1 [+ Y0 e$ L0 Z5 i

, A; d( U; I8 r/ a7 x' n0 r    据周静书回忆,阎肃上世纪80年代为《化蝶》填词,把这首曲子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这首歌,曾经由郑绪岚和牟玄甫在1986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并因此走红。8 M/ h' \! R7 k7 y
/ V5 H7 e8 l: V. w( z
    目前留存在宁波的这份《化蝶》歌词稿,是阎肃在2001年手写的。周静书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得到这样一份颇具纪念意义的手稿,源于15年前的一次巧合。
6 |% p* v+ o3 P' ]) g. x2 `& F6 V6 Z  L1 Q
    “2001年,我去北京参加中国文联全委会,阎肃老师当时也在,而且就住在我的隔壁。”会议期间,周静书得空过去拜访阎肃,“他得知美丽的梁祝传说发源于宁波,而且知道我在研究‘梁祝’,就特意写了这一份《化蝶》的歌词送给我。”
! Q' v/ z* P& Z# z+ l, Q# b9 D) N
& u' ^0 C1 [$ X4 E8 j' ~# ~7 k    阎肃为人很严谨 这份手稿“默写”了数遍5 s9 y( q) P! `. I* ^# X6 ^
$ L% R" ]7 i! f! v, K/ s( U4 U
    周静书向记者表示,阎肃为人十分严谨,“这份歌词是他完全凭记忆写出来的,写了好几稿,涂涂改改,写得不对就再重新写。”在“默写”出正确的版本后,阎肃还郑重地在这份手写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 F/ @- F4 R) x  H) b9 v7 |9 d. B
% ]! d- i. @7 _/ u2 v) f    虽然此后与阎肃也有过数次接触,但据周静书回忆,赠《化蝶》歌词这次是印象最深刻的。“后来几次,他年事已高,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更多时候只是打打招呼。只有赠歌词那次,我们差不多聊了两个多小时,除了‘梁祝’,其他的话题也聊,聊得很尽兴。”. C# s' D7 P+ `7 ~# F: J
& G5 X8 r+ |; ~/ M/ n, x
    周静书说,阎肃是个非常爽朗的人,“他的成就很杰出,但是他这个人却没有什么架子,跟他聊天就像朋友一样。”前不久得知阎肃老师辞世,周静书心情十分沉重。昨天,他郑重地向梁祝文化园捐赠了这份珍藏了15年的《化蝶》手写稿。4 c% R8 g' X& y3 ^8 H

4 ~. D* v, }2 x& |3 a    在寄托哀思的同时,周静书希望更多人能有机会看到它,感受梁祝文化和大师遗韵。而梁祝文化园方面也表示,手稿将择时在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展出,同时还将兴建阎肃《化蝶》歌词手迹碑,以纪念这位热爱梁祝文化、创作精湛音乐作品的艺术大师。4 }9 K& ~  r! }2 L

$ E* Y" Z& S( I, t* o% x5 C
0 u: r* O: R/ L4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7

积分

5

听众

86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907
 楼主| 雪大大吹门 发表于 2016-2-17 19: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艺术家阎肃于2月12日3时07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就在两天前,这位生前喜欢开怀大笑、文采四溢的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晚会策划者还当选了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因为他用艺术体现了文人中情怀境界格局的最高级。" }' \* k3 h, G
  阎肃先生的追悼会将于明天举行,而记者昨日了解到,他生前跟宁波也有一段音乐缘———曾创作优美动听的《化蝶》一歌。昨天下午,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先生郑重地把阎肃15年前赠送给他的歌曲《化蝶》的手稿捐赠给了梁祝文化园,希望在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永久展示,并建议在文化园内建立《化蝶》歌词手稿碑,以永恒纪念这位热爱梁祝,创作精湛音乐作品的艺术大师。
' n4 A% Z# C% z, ]- y6 S  梁祝文化园总经理严友祥表示,他们将择时在梁祝文化博物馆展出,并决定动工兴建阎肃《化蝶》歌词手迹碑,使梁祝文化园再添亮丽新景观。, R" r  _  e1 i- ]6 L
  周静书先生向记者说起往事不胜感慨。“15年前,我与阎肃老师一起在北京参加文艺界的一个会议,我的房间刚巧在阎肃老师的旁边,那天晚饭后,我拜访了他。当他得知我业余研究梁祝文化,而且梁祝美丽的传说发源于宁波时,他表示很感兴趣,说曾经创作过以梁祝为主题的歌曲。”& X! L0 @" x/ G" b) R& r
  周静书向阎肃介绍了梁祝传说发源及梁祝文化的影响,他听完后兴奋地说:“梁祝的传说实在太美丽了,梁祝忠贞不渝的爱情美德不仅千古传颂,而且在当代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扬光大。我当初创作《化蝶》首先基于这个主题,当然也受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染。”
) X. l& m2 W- q  阎肃边说边轻轻地哼起《化蝶》开头两句,“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似乎沉浸在其中,看来这个故事令他印象深刻。周静书看阎肃如此亲和,大胆地向他提出想在自己即将出版的图书《梁祝的传说》中发表《化蝶》这个歌曲,没想到阎肃一口答应了,并应邀在酒店的信笺上写下了《化蝶》的歌词,也许时间有些久了,有些词已经记不得不那么确切了,他又重新哼唱一边,以便准确无误。/ [1 y$ O# j/ B" s! p' t3 B6 g2 U
  “前几天,从新闻中惊悉阎肃老师辞世,我就第一时间把这份手稿找了出来,把《化蝶》的珍贵手稿捐给梁祝文化园,在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永久展示。这应该是最好的永恒纪念吧。”周静书补充说。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12 03:17 , Processed in 0.535516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