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钱仁康 《欧洲音乐简史》 1991年6月第 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A3 Z6 Z9 Q3 p# H1 Z4 I& f& H( X' I/ g7 s3 T' S
主要参考书:
* Q/ q) i4 d5 r7 v) v
# o9 l: C! f. k5 }0 x; x' |[1] 万木主编 《外国音乐史》(第一版),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年。
3 M4 u4 [# ~* ~9 s% h0 U
- K0 Z$ E2 [$ ^ ?[2] 张洪岛主编《外国音乐史》(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i, A" u3 z- x8 `; l) d. M) x; x
( a0 m3 y# n1 t$ W, Y4 E( `1 @8 D9 D
[3] 李秀军主编《西方音乐史》(第一版),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年。
9 y+ H7 V1 V% o4 a% v4 n( z1 E! J( g
0 P" S7 M/ `+ ^8 t Q( [7 l+ D[4][美]唐纳德·杰·格劳特主编《西方音乐史》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 u" R! u& [) }/ X/ c
. G; m$ J2 ^1 D' F4 w
# T- ?" Q3 h5 @* O8 I" O# A- I
, ^& d1 B5 y `) o8 C- Y
6、和声学: Harmony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0学时4 @6 C1 S, s3 K1 T4 F8 r# O
' s2 k! E/ s/ ~# F0 t" N8 A' [课程简介:第二、三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 F& M* C. ]/ Z% _! i
0 k: i$ l* u3 R: z3 R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弹奏能力,较为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和声理论及其应用,提高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听赏、分析能力,并为编写歌曲伴奏、小型合唱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和声、正三和弦及其转位、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副三和弦及其六和弦、呈示段落及终止式的和声处理,常见的和弦外音的处理等。9 N2 K# d7 T& F4 u. ?' c; b3 m
+ ?( V i) W& n
2 X/ r+ [' i {6 X" A" A" I. j7 n4 }- a! o5 E
教材:杨通八 《初级和声教程》 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 G1 f$ K7 O% t/ R6 x& ^
4 q" Z, b" J* h9 |
主要参考书:
/ K# G6 ~. `8 Z4 d9 l5 @
0 s3 D, y) k7 Y% Z[1] 斯波索宾等主编,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5 k2 L& [7 F- s: b, N6 c6 A0 P% v+ x8 M
[2] 桑桐主编,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 \% a% ~ j$ i0 `; u' p! k7 I2 b2 H, I
[3] 祁光路主编,和声通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7 t3 Q; J# y# Z2 V1 f
! ?9 P- H- V& m, u9 D4 m3 I9 m
[4] 和声习题写作指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1 T( z7 G$ D0 \) t5 C
8 k0 W8 F* \+ l& r3 O/ [
( t$ i4 j; P( R( K+ d7 b! z. {& k
! N$ d# [; k# L l1 X4 L5 \& ]7、合唱指挥基础: Chorus and Conductor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2学时# H4 }" l% e; \ ~0 j# G
6 z% Q3 }; W# P$ x4 B6 \
课程简介:第二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 a. i6 {0 C9 Z: G$ T6 k: o
! X3 |. e) j8 Q/ G* v; Z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与指挥合唱的能力,能正确分析处理中外合唱作品;并能根据童声特点进行合唱训练。合唱队的组织、声部(含童声合唱)的划分、各声部在合唱中的地位与作用,合唱音响的均横、统一与谐和;合唱的表现手段;合唱训练方法与正确的指挥姿势;指挥击拍和收拍的基本原理;各种拍子的击拍图示;双手的应用;预示、起拍、收拍、主动拍与被动拍;几种不同唱(奏)法的击拍方法;排练前的准备工作。
/ h9 y- w# [+ p
! ~: t% b% X/ R+ X
, }3 R* Q3 l1 F* c$ h6 n. j2 D# @- A1 `9 N5 O- n g" }" \
教材:文恩龙 编着《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A9 U" H; S; G/ L s
. g1 u1 P: v- C" m1 I7 N0 P
主要参考书:
2 N: X: o* F) p2 H1 N1 B- m6 I: E+ H3 c k% V
[1]高奉仁主编 《合唱指挥与排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j! W v6 J* ^/ l5 X% l7 ~3 A: _( u9 q1 n6 j7 A7 q
[2]秋 里主编 《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 G; x' p9 f- ]1 S2 B
" E7 m4 n( E8 i B [3] 徐定中主编 《指挥与合唱实用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1
, T2 o Q8 b& _( F m* v/ j, T2 @' x+ |6 |& b2 N
4 W6 F- e6 B4 ]
- j t- s$ s& H4 ^% V7 K1 F U8、中外音乐欣赏:Appreciation of music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5 E) p/ v: v5 I- o& A# K
/ R* |/ Q8 `' @课程简介:第五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查
4 [8 B: r2 i9 D- z* j
0 `& o5 E; g$ Y' G+ N根据音乐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介绍各国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流派、音乐家,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和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国民间歌曲、各个时期的各种题材的声乐及器乐作品,歌剧、芭蕾舞剧等音乐作品等。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及音乐创作的成就;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并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掌握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通过欣赏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7 d( t. L2 I8 i0 q) |+ w
2 @1 E' ~ u3 i( `# q3 ^4 u
0 A/ n2 t% A z7 l6 r" j9 a
) \( Z2 V E) b4 Z. m5 y教材:汪明惇 编着《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音乐欣赏》钱仁康 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i \& B& p d$ n( P3 n; G
$ W( o3 F- J) _) n2 C2 t! ^( f主要参考书: g { s( t1 n
$ G o2 Y9 y: V" t5 ]
[1] 钱仁康着《音乐欣赏讲话》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4年4月版
* T. j# L" a T# W/ s. c4 W* w! t: C
[2] 何平、邱晓枫着《外国作曲家及其音乐名作》 华乐出版社 1999年10月版
5 V4 g' _9 i! Z6 N3 N$ {
: D) J& \( o. i: j
. `% A; o& z/ v7 V: f! I0 T7 v8 r8 |0 d
9、钢琴伴奏: Vamp.Improvised accompaniment总学分:6学分 总学时:111学时5 K- g1 w9 O3 ^; h7 c
" N" q& u r9 B" D- ^& n
课程简介:第三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
1 I' W) [/ E3 o- K o' A: O$ G( o$ s9 j
注重加强歌曲伴奏的训练,并逐步将所学的音乐知识与钢琴技巧相结合起来,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做到自弹自唱。在正确的掌握钢琴弹奏姿势和触键方法、基本演奏技巧后,通过简易声乐伴奏曲,歌曲即兴伴奏,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 ^+ x, i6 t- {
1 d, T3 W' ~) t$ y" n0 |7 [
1 ]6 K+ E% V! W- x# d+ l! p& y; T4 ?1 R! T
教材:刘聪 韩冬 《钢琴即兴伴奏教程》 1999年8月第1版 人民音乐出版
0 G/ ?! {; n7 g4 i" j% ]8 g% [1 D2 p7 j- c/ m: H) [) X8 b1 w
2006年1月北京第13次印刷7 J B) x% a/ k
* w. r3 E1 o* y$ I; \; i2 k
主要参考书:
& S$ {- g6 {2 L6 }3 I. O" k3 }$ |: I# t
[1]姚思源《钢琴伴奏写作基础》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1985年3月(油印)
~0 u4 f* w, j2 b6 i: D
1 a# O( K) A& f8 E) ]8 u" R[2]刘爱民《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技巧》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u9 g% i! X% G& B4 e
L, W/ _, X# o% g, R: v
[3]伍佑文《钢琴伴奏编配基础教程》广州钢琴学会% O# N. H+ _& d$ s, E
4 _2 H, y7 W O( `9 O
[4]姜静蓉 陈娟《键盘即兴伴奏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 ]: }) O" Y1 Y! \3 e3 @
1 I8 h- V1 d! g- m7 o& t[5]黄媚莹《歌曲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弹奏》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1994年
5 k- _. P, p. C; e6 n8 d6 W* B5 [, O- Q3 I
[6]苏汉星《电声乐队配器法》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0 R$ Z) L+ X3 z- \. u& D* Q: e4 K+ Y0 ]
[7]冯国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9 F+ B" V# T, Q$ T+ |$ ~3 i
3 M& v2 y) e" x2 J2 x
8 F, B! o% Q3 l" o6 p, B) W# Z
$ q+ Y! T- G0 U* m10、音乐教学论: Tuitional theory of music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
! h9 H% D6 ?6 E \3 C4 Q& `: D
- f) ^/ H3 \4 o0 {4 I课程简介:第五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试
2 y4 Q0 S7 D B9 Z/ j" Z' V7 q* _4 I* v( j) D2 h. A
按照教育规律,保持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有选择的学习借鉴国外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中学音乐教学的责任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中学音乐教学实际,吃透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提高音乐教学及科研能力。使学生明确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掌握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熟悉音乐教学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了解世界上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能独立的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及课外活动的辅导,以及音乐教学的创新能力。
1 C% g; d3 J w8 w2 X* h4 ]
h/ o$ m/ C9 i- }: s+ c0 f 5 S& z# k( ~; N8 U- h
^0 _) S; B% @( G教材:陈玉丹 编着《音乐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I: _8 j& w: k5 Q
2 p9 {, X7 ~; V
主要参考书:
' i; q) J: w+ f6 H3 W9 I- ?! u O6 F( [* W Z j, S, p
[1] 曹理、缪裴言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 p. Q7 w0 r1 p1 b! v
1 J0 c8 b, P/ u* T8 ?; l: E) n
[2] 曹理着,《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年6月版5 D( p9 `9 `0 g% G5 s3 Z, K
8 e' U3 z$ P# C' ?# I1 H% l% w' }* V[3] 郁正民着,《中学音乐教学论》(第二次修订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2002年版
, b* R* M; ^7 v3 ]( O' n7 g0 W5 e% X4 R, C$ ? f
[4]廖家骅着,《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 1994年4月版
5 V& N6 T- y* X6 ~% }% c6 q
/ N* i3 p- n& Y9 n: p# p
1 |- u+ n+ t8 F" ^1 v. {
, W1 b4 h: }% }) p* y. g! j6 o' n11、曲式与作品分析: 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4学时
2 S: A& G0 Z) F+ |$ J4 R! c$ B& m, \1 a4 r, G& m, t4 d
课程简介:第三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
0 {/ T1 o# E# x
0 n( f* m V5 k; r, O" ]' { o3 V通过学习单声部歌曲的构成与写作技法,增强学生分析歌曲作品和创作歌曲的能力。并通过广泛的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声乐、器乐),初步掌握一般小型乐曲创作及小型乐队的编配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旋律写作、词曲结合关系,主体构思及发展手法、高潮处理、歌曲的题材及曲式结构。1 I9 h' ~* m8 b! {' I
6 b& X( v2 h+ }
" A! i; X5 w- N, l
+ K9 C# @: @( F: {# f6 m7 U9 A; S
教材:高为杰 陈丹布 《曲试分析基础教程》 1991年6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1版
& c- v2 B0 E- k8 {' f
9 k& X8 T* s2 k: I2 P4 d) v主要参考书:
4 e7 V) j; Z' l4 s; Z' n" O* j* O# m4 u- U
[1] 吴祖强主编,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二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 x- E: o7 N0 D
( C. m, }* N: q9 @' l" l! P* @8 n4 X0 ?[2] 杨儒怀主编,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3 `* z! D- y+ L! h- s: `& e
& t+ t0 N; U6 | 1 I+ e, y* D9 @ G$ |
) h; Z* l5 r3 i4 ~9 K0 j
12、复调音乐基础: Conterpoint music 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7学时4 J7 Q: B( n1 G
; [5 V% P- A U# N7 p课程简介:第四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Q. V8 _. {5 S5 X# {
$ |) O* T. x+ x本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理论课,属于作曲技法的一个分支。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复调音乐作品和音乐作品中的复调现象,并能够较熟练地写作二声部复调音乐作品和原则性把握某些三声部复调习作。对于未来的师资来说,能够将复调技法适时地运用到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小型乐队的编配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复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复调音乐的发展简史等。$ ^+ ~6 {% ^( x! _* N7 N5 D" G- J( a4 ?
8 n, [2 |: y/ \" X. O, i
0 B a7 }9 v2 D! d" f, V
( |& f7 F, n6 m
教材:孙云鹰《复调音乐基础教程 》1991年6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20版 3 q( O! T. v Q0 G
5 t9 ~) S: D* b ^. S0 B主要参考书:
: P3 b5 U2 A& Q; X, H; W \8 q$ _$ Q$ N3 K( ^
[1]张韵璇着《复调音乐初级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6 z2 @2 o2 M7 S$ y6 D: f
+ x6 O2 G' {" K0 m
[2]段平泰着《复调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10月1 r3 \. z/ m3 }# F
2 O0 ]* C. {1 G z# K6 L[3]陈铭志着《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9月8 L* Q! T" Q4 c) y) G: j1 Z( k# y
4 z! Q% e' C: h/ Z4 G[4]《复调音乐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
+ Y' k a, k. c4 q, n, k! H# Z
7 [( b) F. r' p7 F[5]赵德义 刘永平着《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12月
$ K. v3 S6 I' M: j9 a: L$ ?# N
1 d! I2 R1 H" h5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