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唱”,只是这四个字就足以令人从《诗经》的端雅吟唱想到汉代的乐府嘹亮,从大漠的羌笛奏响想到中原的古琴悠扬。拿到“古诗新唱——黑龙江省2016年新年音乐会”的节目单,浏览过新年音乐会的曲目,神思不觉飘向遥远的历史深处,待看到多媒体变换中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人们不由深信这是一场文学与音乐盛大而生动的穿越之旅。$ u t9 \/ L9 H# S
; O7 ~" r) u4 G 当今天的人们说起《诗经》的时候,总会说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但事实上,春秋时期的《诗经》还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乐集”——所有诗篇最初的流传都是和乐而歌的。诗有教化之功。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诗大序》说,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我们今天所见的编钟玉磬都是那时用来演奏诗乐的重要乐器,也正因如此,孔庙大成殿的侧门才会被命名为“金声门”“玉振门”,而“金声玉振”也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雅重的基础。 4 F k2 Y. x! Y# r- g/ p' g' V+ p6 h- b( E& z* D
回到诗歌,楚辞主要是祭祀的乐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是专人采选的民间歌谣。无论是精工的丝竹,还是粗朴的芦笛,都与诗歌的音律自然相随。就连自成一格的唐诗也常常有乐工将其“被以管弦”,借歌伎之口达于四方,唐诗传播史上的著名故事“旗亭画壁”就是最好的注脚。再之后,宋词和元曲带着盛世繁华与乱世流离无比坦然地回归了诗歌挥之不去的音乐属性,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的血脉关联。; _3 t& n l3 |3 w) R9 l- T7 H8 y
z9 C% p% S; E
周秦汉唐月,宋元明清雪。月色与雪色辉映中的中国诗歌伴同古典的铮铮丝弦和袅袅箫笛一路行来,让人时时记起王维、白居易都是弹奏琵琶的高手,柳永、姜夔、周邦彦、吴文英更是精通律吕的音乐大家。可以歌吟的诗成就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风雅传统,树立了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涵养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当这些凝练、精巧、韵致无穷的古典诗词带着特有的意象和意境渐渐与现代的钢琴铜管演绎合奏时,更为我们带来东方破晓的先知先觉和随风入夜的清平音乐。8 N9 R' r: C4 B# w( z# `, a E9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