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剧院管理论坛上,指挥家陈佐湟给当下“剧院建设热”泼了盆冷水:“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建剧院,但随之而来面临的是运营、管理挑战。以2013年为例,除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其他地区专业剧场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年均演出场次只有58场,全年演出超过50场的,只占剧场总数的35%。”7 N( u5 U" d5 m* h
; W' Z; V- D3 @; P, ]/ H 陈佐湟抛出的这组数据,折射出我国剧院利用率不足、运营效能低下的问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原也说:“国内剧院有90%左右都在以租场的方式生存,经营业态普遍不理想。”这同样为全国各地掀起的剧院建设热潮敲响了警钟。目前国内剧院总数已超过2000余家,看似热热闹闹,却屡屡出现“重建设,轻管理”和“建得起,养不起”等现象,据说部分剧场甚至出现“空巢”现象。这恐怕就是资源大浪费了。
8 W5 N8 R# U! Y5 B# n% N1 Z
, v2 |/ l( [/ e- L- m9 f# z0 I, R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地方包括落后地区,为建设地标建筑,甚至为打造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顾地方演出市场成熟与否,不顾老百姓的文化消费能力,也要盲目跟进、造价不菲地建设剧院剧场。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个1000座以上的剧院而言,每年需要上演200场以上剧目才能保证正常运营。可是,绝大多数剧院每年能承接多少场高雅的演出活动,又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那些“高大上”的演出?4 a) b% B, ]8 H' }! I; U
6 J" \2 l. ]2 I! x6 f) |8 F1 r 剧院要实现建得起,且运营良好,既要有戏可演、有戏可看,又要有人看戏、看得起戏。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有戏可演,演艺剧目供应得再充足,普通老百姓不愿看戏,或看不起戏,也注定热闹不了多久。如果只是有人想看戏,且看得起戏,却无戏可演可看,剧院也只能唱“空城计”,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照样得不到满足。故要破解剧院“建得起,养不起”困局,就要从“戏”与“人”的角度找对策。3 P! z+ Q5 o5 s; b0 b
a& l! S$ y: c) J+ q1 w% L 从戏的角度来看,引进外地优秀的演出节目,来支撑起本地剧院的舞台,这无疑是不错的。但这只是一个方向,还应抛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思维,培育本地的演出市场和演出团队,这些演出团队才能够实现常驻,常与民同乐。积极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扶持他们创作和演出,向有戏无地演的“草根团队”免费提供场地……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办法。毕竟政府投资兴建的剧院,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7 b% F8 \. D$ [. e5 e) S
- I1 W5 y/ r9 K# s a+ |
从人的角度而言,就需要长期培育观众了。培育观众的功夫其实在人之外,一个抓手是票价问题。现在不少戏剧演出的票价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让普通观众深感“高处不胜寒”,到头来,不少演出是“看的不掏钱,掏钱的又不愿意去看”,多数由政府埋单,且属于展示表演,而非常规性演出。很多普通老百姓不是不愿意看演出,最大的障碍其实就在价格。要培育观众,首先就要把票价降下来,以惠民演出赢得观众。+ K% d4 O+ `8 y# r
. C7 V9 `/ z. D$ ?( ^7 v 另一个抓手是剧目问题。一些高雅或标榜高雅的演出剧目,远远脱离市场,脱离普通观众的欣赏体验。这是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观众文化消费习惯的体现,必然曲高和寡。实际上,老百姓既需要“阳春白雪”,又需要“下里巴人”,我们的剧院在传播高雅艺术的同时,也可以放低身段,提供普通观众喜欢的、接地气的娱乐产品。只要能让一个城市更有活力、更具文化气息,都应乐观其成。剧院恐怕也不愁没有市场了。4 g0 G j" _( }% h, X: }5 Z
$ v% T* T# k, ~5 N4 \) k/ v3 ]- x3 [
# O' B# O5 K# |3 i9 a7 v P0 q/ x
7 P5 N0 p4 n! A( W9 u2 b*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