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我会问学了多年器乐的学生,识谱用的是什么唱名,许多学生竟不知是什么意思:识谱还有什么唱名?“我听的是do就是do”,或者“下加一线是do”。这使我想到许多器乐老师只想到教演奏,忽略了音乐的基础知识。我以为不论教什么乐器,都要教给学生音乐的基础知识。它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打开,有理解的技术才能使他聪明、有创造性,知行统一才是完善的教学。: Z8 d, g1 R$ [$ q, [/ O
; }, D; U& G/ ]0 Y
固定调唱名虽然唱名不变,对乐谱的信息处理极为方便,唱名的升降变化和调号相一致,具有定量的特点,利于培养明确的音程观念,在唱转调、无调性乐曲时,能深刻体会到固定唱名的简便性。但是在唱调性音乐时,由于音名和音功能关系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若不仔细体会和分析音的功能,调式感知力就差。因此在唱调性音乐时,虽然用绝对音高控制音准,但思维活动还应有首调的调性思维。这样才能感知唱名对应的功能。如唱一首有转调的新谱时,当一个主音最初被感知并假设确定后,原来唱名的功能就需要作新的解释,这样才有深切的调式感受。, V& ^5 ^9 b0 I8 N
! @+ S4 X& b+ A6 Y# e+ E 但是有些绝对听觉的人,虽对音高的判断再现是直觉快速的,对结果的正确性有本能的信心,然而却忽视了调式的感受力,因此唱或演奏出的旋律缺少音的倾向性,不很入调。有时甚至在另一调性上出现自己熟悉的乐曲,都不能再认。演奏钢琴时,琴音若低一点,总以为自己弹错了音,这样的固定唱名观念并不利于专业学习。因此在学习固定唱名时,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功能感知意识,要借鉴首调音级功能的参照系,这样在视唱、欣赏调性音乐时,以主音为基础的一系列音都在想像的背景中。这是形成固定唱名功能心理场的有效途径。5 B3 q2 C3 Y5 z' V: U( W$ u3 l
# \) f% a% |, i9 G2 n3 V7 S* r 有首调观念的人,同样可以学好固定唱名视唱,只要熟悉各调的唱名“语汇”,加强音程感知的定量训练就会提高。音功能和固定唱名的感觉与认知,是随着理论运算能力的提高,和直觉能力的提高而运用自如的。因为人的初级感知活动和高级思维之间,有些惊人的类似之处,某些机制不仅在理论水平上进行,也在感性水平上进行着,诸如概念、判断、逻辑运算等。只要多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可由运算过渡到直觉。另外要掌握好固定唱名视唱,还要自觉意识到唱名的升降变化,最好在视唱时唱出“升fa”、“升sol”,因为同一个唱名有几种高度,若观念不清很容易引起音高泛化的现象,有时竟连熟悉的C大调都唱不准。
+ L ?) Q# V+ f, i( U" k2 ]
( |' q- `7 x8 n9 ~/ L. g6 U 首调唱名运用的参照系是调式结构,所以只要练好一种调式音阶模式的唱名,就可以在不同的调高上模拟再现,并不顾及升高降低哪些音,不存在运算对应唱名和功能的活动,音高的抽象思维准确敏捷,很适于单一调性或转调少的乐曲。但是学习内容再深一步,唱多调性乐曲或过渡性转调,就需要有固定唱名的定量思维,要作专门练习才能建立定量的感觉。, `5 u* t6 j; w0 Z
8 J/ _) T( r4 r( X6 u 综上所述,用固定唱名思维,需要有首调的思维参与,用首调唱名思维,也需要有固定唱名的定量思维。为了建立和巩固唱名对应音高的神经联系,二者在借鉴时唱名不要混用,以免干扰神经反射系统。用首调唱名时可用固定的音程观念启发调关系的固定观念,用固定唱名时可用音级观念启发调式感。矛盾的两方面既需要加以区别,但又不能互相脱离,因为每个对立面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意义。/ e# E* r U4 L% ~* l" T6 j
C! Z* M& T+ x. V, C1 _3 o4 |. G
然而在现实中,这两种唱名却引起一个怪圈:两种唱名对于初学视唱的人,泾渭分明,矛盾十分突出。有首调观念的人,用固定唱名视唱,由于唱名和功能不一致,唱起来十分别扭,总觉得音不准。有固定观念的人,用首调视唱,由于乐谱空间变换不定,所以处理视觉信息很不方便。其实学到一定的深度,两种唱名的区别就会逐渐缩小,最后殊途同归。两种唱名存在的价值,不仅是用处不同,更主要的是人们认识音乐空间的需要。世上本来就没有纯而又纯的事物,两种唱名对音乐空间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人们不仅要认知音的功能,也需要认知它的绝对高度。只有这样才会超越它自身的片面性,使认识进入辨证阶段。在教学中两种唱名法之争,我认为不是在较高层次上的分歧,而仅是视谱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在选择唱名法时,应根据培养目的和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它们并没有文野高下之分。用形式逻辑的方法追求唱名的一体化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倘若唱名思维绝对化、单一化,只会造成对音乐空间感知的片面性,只有在对立面中掌握不同唱名的同一性,运用辩证地认识才能走出无休止的争论的困境。因此两种唱名体系在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为普及提高音乐教育各自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B H$ k5 M8 Z6 t! E" p6 Z
; o. f& w* Y( R,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