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10日,土生土长于上海,而今蜚声欧洲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与上海歌剧院青年演员共同演绎由指挥家张国勇执棒的音乐会版喜歌剧《唐-帕斯夸莱》。冒着突降的冬雨,笔者接连两晚前往上海音乐厅观看了《唐-帕斯夸莱》的演出。, \6 N+ I7 k- i" [& G+ c
* q7 m7 ~9 F2 c) [* h" y 演出中,60余人的乐队将本就狭小的音乐厅舞台几乎铺满,只剩下两米来宽的台唇区域作为演员的表演区。虽说是音乐会版,但演员们还是为不同情境搭配了相应的演出服,以台上的两把椅子、观众席两侧的小门、舞台两边的雕花立柱和小楼梯为支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力展现剧情发展。2 H/ S9 C8 r- |2 A% y) Z x0 ?4 X
% T% }) y5 A' W, a |/ o 除了久未露面的男低音歌唱家张建鲁,包括石倚洁在内的其余角色演员均为80后青年。姜还是老的辣,老的可不仅是虚长几岁的年龄,更是略有差异的舞台经验。舞台经验老到的张建鲁所塑造的唐-帕斯夸莱就比B组的余杨在表演上要更有说服力,尤其在一些细小的微表情上,与人物的性格较贴合,也能适时地制造笑点。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石倚洁,更是在各方面都比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胜出一筹。埃内斯托的角色无论从形象上还是演唱上都与石倚洁抒情男高音的特质异常匹配。石倚洁音色干净,爆发力十足,两晚的演唱都堪称完美。无论是站着唱,靠在台口立柱上唱,坐在台阶上唱,坐在行李箱上唱,还是拎着30斤重的行李箱唱,甚至边穿西装外套边唱(笔者对演唱时导演安排这样的舞台动作不甚理解),连台下观众都不得不捏一把汗,石倚洁却都轻松自如,气息始终平稳,令人赞叹。更可贵的是他的声音形象与舞台形象的高度统一,以声音勾勒戏剧人物、顺应并推动剧情发展的能力,这往往是很多国内年轻演员所欠缺的。用石倚洁的话说,刚在国外登台的那几年,面对严苛至极的西方乐评界,长期处于高压下,唯有把自己逼到无论何时都以最佳状态示人的地步,这种成长是国内歌剧舞台难以体验到的。% U( [6 ~1 [! K" 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