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88|回复: 0

[直播视频连接] 做有思想的作曲家

[复制链接]

638

积分

3

听众

43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38
xbco6mWz 发表于 2016-1-9 14: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迎来首演。全剧在美丽青春与残酷战争的强烈对比中,在美妙动人的音乐以及诗意的舞台呈现中,以深刻厚重的人文情怀与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为观众铺陈出一幅油画般的音乐史诗画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首次被搬上中文歌剧舞台,该剧的作曲是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唐建平。8 u/ u5 b1 }6 ?) Q0 U
  Z# ]1 z9 c) g/ ]8 S
    教学生也是考自己9 ~% [! n! o9 q5 [7 M

+ B3 w& L3 W/ }: d% Y  在中央音乐学院见到唐建平,他正在给学生上课。唐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他手里有20多名学生,除了11名本科生,其余的是硕士和博士,这样的工作量,是中央院作曲系教授规定工作量的三倍还多。而且唐建平已经维持这个强度十几年了。作为著名作曲家,唐建平除了参与教学,还有大量的委约创作、采风等活动。那为何还要教这么多学生呢?唐建平笑笑说:“不忍心拒绝学生。”一句话,暴露了唐老师“心太软”。( R2 [# r! A' ]5 u7 i
( }2 \: D8 `& P
  除了“心太软”,在唐建平看来,教学及创作作品除了对社会贡献外,更重要的是“鞭策自己”。对于“教学相长”,唐建平有更深刻的感受:“上课是一个锻炼自我的过程。课上,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等于是我再学习的过程。”唐建平向来反对学生听他的作品,“学生不要模仿老师”,唐建平鼓励学生创新、探索。虽然唐建平对学生的批评多于表扬,但他同时谦虚地认为“学生的优点我不具备”。" W, X4 G/ w8 \1 S
6 P$ S) O& z8 V3 C' V
    在第三届华乐论坛上,十部获奖作品六部出自唐建平的学生。近年来,“唐家军”在国内国外斩获这种奖项。面对“作曲能教吗?”这个问题,唐建平坚定地给出答案——“作曲一定能教”。“作曲教学要求老师要有科学的方法的同时,老师还要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足够的技术手段。”唐建平认为,创作经验的积累要求老师要保持探索精神,拥有国际化视野,在每个创作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和世界观。“对于创作,作曲家一定要‘眼高’,那就是要有开放的创作观念;同时,还要有纯粹的、表达真善美的心灵。”对于足够的技术手段,唐建平认为只能是不停写作,多积累。
! E8 ]2 S8 _5 C' `& v2 @* P9 V/ u4 E1 p" _# I# B
    中文系转投作曲系
8 ?, T0 g8 Z6 L+ J& z. z9 R, p$ v' R
  唐建平师从苏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第一位作曲博士。唐建平说在自己平常心对待这个称谓的同时,走的每一步也要对得起这个称谓。
, i% v% t/ p2 T5 M/ l" y% C! S% o$ |7 ^# o! [1 q# L
  由于在中学时担任文艺宣传队长,唐建平中学毕业考入了吉林艺校,起初学长号的他,一学期后自己转学西洋打击乐。后来发现打击乐也不能满足自己,于是唐建平开始自己写东西。唐建平本科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在此之前,他不知道音乐学院还有作曲系,一直照着中文系准备高考。唐建平的作曲硕士和博士都是跟随苏夏学习,对于作曲,唐建平说自己非常热爱。但是就在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他遭遇了三四年的困惑期,险些放弃作曲。“当时的眼界很高,但技术又不够,导致各种不协调。”心里苦闷的唐建平最终通过舞剧《布衣女儿》拨开阴霾。8 w5 I  i* s; f" u/ f( D! p( k9 ]
2 z% d8 i+ u* O- z
  在唐建平看来,创作既然是思想性劳动,那么思想就先于创作,也就是说想不好就没法下手。“作曲家不是匠人,要有思想。其实生活就在身边,重要的是要有觉悟的心灵。”唐建平坦言自己的思考过程非常快,按时完成任务是他的创作准则。唐建平创作时不太注重环境,飞机上、高铁上,甚至出租车上都曾是他的创作阵地。每当遇到困难,唐建平就告诫自己一定要挺住,挺住就等于成功。- S! v: J0 ?, C+ e( f" N

+ f8 F6 G& ^; g: X  唐建平自己以及其重多学生都横跨中西进行创作,唐建平认为:“中国作曲家就应该兼顾中西,民族音乐只是负载的中国文化更多而已。对于作曲家而言,中西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唐建平认为学习作曲就应该全盘掌握,可以有专攻,但不应过早限定自己的创作方向。
2 T, L2 ~; B9 ?4 o8 p+ O9 i7 I+ m; Z" p+ H6 h' n/ ~2 w3 {4 G$ ^* Y' k
  歌剧考验综合能力( z; b3 T- G$ N% b& F1 }

" K  h4 C* g3 R# ~! m    此次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唐建平第一次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此前虽有过多次接触,都擦肩而过。当唐建平看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剧本后,一拍即合。7 m4 T, a# G+ x/ _) h6 e$ ~
0 H" n# C" [# p, V
  在唐建平看来,歌剧考验作曲家的综合能力,但最难写、最能代表作曲家水平的还是交响乐。“交响乐不借助文学,用纯音乐表达作曲家的思想。”对于唐建平而言,从2008年第一部歌剧《青春之歌》,写歌剧对于唐建平而言不是很困难。从《辛亥风云》、《钱学森》、《鄞地九歌》、《运之河》再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唐建平认为歌剧中音乐的整体形象特别重要。每一个创作活动都是要面对未来,对于新作品,唐建平不怕批评,不论是作曲家还是作品,都需要来自各界的评判,只希望是有理有据、客观、带有探讨性的评论。“很多批评不负责任,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
# ?7 v+ C4 t7 `$ p( T+ W' G6 p+ P; c7 R0 q+ t
  唐建平告诉记者,作曲家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也要看到自己的能力。“作曲家不应该被固有的东西束缚,音乐一定要产生与人相通的力量。”+ r' W6 {5 L! ]. q) }

: I8 l- l, z+ v/ F# C) F: v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1 06:17 , Processed in 0.28609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