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中音是一个比较稀少的声部,音色独特,别有韵味,作为一个爱乐人,我搜集了当代中国几个比较著名的女中音的资料,和朋友们分享。& i" B+ B1 Y% I& A% r3 u) V
罗天婵
. n0 R t! v" e, \3 ?) A& E# o 罗天婵是我国歌坛上深受广大听众欢迎的新中国第一位杰出的抒情女中音歌唱家,原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任文艺界和妇女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级广东南音唱法的重要传人。她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韶关,原籍梅县客家人,自幼酷爱音乐,天赋于她纯净明亮而富有魅力的歌喉,1950年考入广州师范幼儿示范科学习钢琴演奏和声乐演唱,在校时就常常登台演唱,1953年考入中央歌舞团声乐专修班,师承杨金岚、孙家馨、张利娟、魏启贤等各声部著名歌唱家,经过刻苦学习,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及中央乐团独唱组任独唱演员。
7 d, P! l) {) Q她的歌唱以抒情见长,最大特点是善于用情,她的音色甜美柔暖,音质纯净清亮,音域宽广流畅,时而高亢华丽,时而饱满低沉,她的胸腔共鸣丰满结实,演唱行腔委婉而又劲道 ,声音穿透力强,情真意切,韵味真醇,她吐字清晰,语法讲究而富有韵律感,丰富的音色变化更增添了歌声的感染力。对于每一首歌她总是反复琢磨,尽情吟味,用心设色,语言与音乐结合得体,在风格和技巧上都自创一格,大胆用情,使歌声融情而出,动人肺腑,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P3 o4 x& a! i" {- B! m% ]
& _2 p+ d, ?. Y" k% O
她在多年的歌唱艺术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演出经验与广泛的社会实践,在建国初期以演唱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和《奇袭白虎团》为主,于1986年参加《世界名曲大汇唱》的艺术盛典,同时在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首次担任美声唱法的女中音评委工作,1999年参加《光荣与梦想——共和国的歌》的录制活动, 2000年出演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再次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获得声乐歌剧界的一致好评,2003年她又走进音乐教室,在中央电视台《名家教歌》栏目中为自己的首唱曲目《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录制声乐教育片,2005年受邀《永恒的旋律——名家名歌广东演唱会》的演出活动,她曾多次随我国艺术团出访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泰国、墨西哥、菲律宾以及港澳地区,所到之处她的演唱均受到听众的赞誉和好评。; X* O3 x5 ?; M; [3 j: D2 ?2 E
靳小才
2 B8 a5 z/ t h4 |2 J关于靳小才的资料太少了,高中时候班上一位美女在一次班会活动上唱了首《采蘑菇的小姑娘》,后来才知道是靳小才的代表作。靳小才的演唱温婉如玉,诙谐而明亮。近年来靳小才很少露面,对她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7 H( P- c1 z" J) H8 N- R7 I9 Y* q德德玛
9 d, K% u1 N! R* L. Q0 \) W德德玛是当今活跃在国内舞台上为观众熟知的女中音。德德玛一九四七年出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九六零年参加家乡乌兰牧骑,一九六二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习声乐,一九六四年入中国音乐学院专修声乐,师从于姜家祥教授,一九六八年毕业回内蒙,先后曾在内蒙古巴盟歌舞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和歌剧演员。一九八二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 a( ?- w @! K; |; \0 s8 T2 Q
2 U( Y7 u X6 U Z. s+ S德德玛的演唱声音浑厚醇美,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演唱富于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对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多次赴内地和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听众欢迎。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走马》、《达古拉》、《天上的风》、《蓝色的蒙古高原》、《嘎达梅林》等。9 s1 p5 u1 u8 \0 w7 W
关牧村. \* ~8 g- b0 P9 H6 p- e
和德德玛一样,关牧村也是一位目前在国内舞台上为观众熟知的女中音歌唱家,她195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的卫水之畔的牧野村,即当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所在地,外公是中原名士李俊甫,父亲关绍甄是一个杂志的编辑,母亲李芬芳是大家闺秀,受过高等教育。曾师从德国音乐家研习声乐,为了纪念孩子的出生地,父母给孩子取名牧村。在关牧村10岁时,母亲去世,后来,父亲也被调到山西支援三线建设,家中只留下了13岁的她和11岁的弟弟。初中毕业后,关牧村进入天津钢锉厂成了一名徒工,那时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在生活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她依然边工作、边学习,参加了工厂的文艺宣传队。由于出色的演唱才能,受到工人朋友们的喜爱,这样,她在天津的职工文艺汇演上逐渐崭露头角。后来,关牧村经人引荐结识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从此成了施光南音乐上的知音。1978年,关牧村调入天津歌舞剧院,正式开始了专业歌唱演员的演出生涯。
: k) b0 P+ k' z) t, v/ m. i% ?% Y; N" ]9 K! h+ B
1984年,关牧村考人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在沈湘老师精心的培养下,关牧村开阔了视野,演唱技巧有明显的提高,处理歌曲也更加细腻、准确。
4 j q4 k9 {, G2 v( k+ S, f3 @关牧村的代表曲目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支难忘的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等许多作品为大家所熟悉。他还主演了歌剧,《宦官》,主演主唱了中国第一部音乐故事片《海上生明月》,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演出,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演出歌剧《屈原》等。
3 Q% G& }/ t4 ] ?2 F. m6 I 关牧村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特别是它对音乐内涵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她的因角淳厚、凝重、浓郁,如青青的山岩和滚动的初春的雷鸣,给人以特有的震撼与美感。
: e0 C: r! z l9 k$ p9 Q 关牧村能够在歌坛当红几十年,与其精湛的演唱水平和平易近人、宽宏大度的做人态度不无关系。在谈到超女等娱乐现象时,关牧村也给予了充分的鼓励,显示出了一个大家应有的宽容和大度,因此,很多年轻人包括超女的粉丝也很喜欢她。0 E9 I0 O% r3 i& P3 k
1 @% j+ n/ e2 Y1 J%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