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5年至2016年跨年之际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小提琴家吕思清开启了名为“魔弓传奇——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全国巡演,将走过28座城市,举行30场音乐会。本报记者在巡演开启之前见到吕思清,他正专心在家练琴。为了准备本次巡演,吕思清已经尽量减少出门的机会。
9 _; w$ v6 X) [* K( e' H5 A* U; v) p0 a# b5 `: H" F
音乐最重要的是心灵感应
* f# a0 m' |) u. {$ ]7 ]9 b9 z5 f
/ U+ m+ o7 o+ f4 b8 r 本次巡演是吕思清与保利院线酝酿多年的项目。此次他将去到众多二三线城市进行演出,在他看来,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并充满期待。“许多城市是我从来没去过的,我期待与大家分享我的音乐的同时,也能将我的音乐理念一起传递给大家。”吕思清说,许多二三线城市如今都有很好的剧院,有了硬件,软件自然要跟上。除了演出,他还会举办见面会,与琴童、家长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古典音乐,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学琴,我想他们一定有许多困惑和问题。”作为家喻户晓的音乐家,吕思清深知自己身上的那份社会责任。“我一直注重音乐普及,未来方向甚至会往音乐普及倾斜。音乐最重要的是心灵感应,不能机械地学琴。这是一种培育,我愿意接受这项挑战。”吕思清希望通过演奏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同时让大家感受到“气场”。2 _7 U! J; U6 ]' |* m0 N- f0 e) g! r
: p! C! s6 s* o" w 把自己当成音乐的仆人 L2 ~: T) L; |% b( H9 ~
* z- ?3 Y0 ]# c: g2 O" V: ]5 k( Z 吕思清每年的演出数量很多。对于如何让作品常演常新,他有自己的见地。“首先你要热爱音乐,这种热情是要持续的。其次,对作品的理解与人生阅历有很大的关系,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悟。第三,要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找到‘小别胜新婚’的感觉。”吕思清说,对于音乐,他是充满敬畏的,他把自己当成音乐的仆人。
: ~/ A8 |" d: C! I/ [) ?) X' c
体现敬畏的另一个方面,是吕思清每天都练琴。有时候朋友邀约,他因为练琴回绝,朋友都不理解。一个世界级的演奏家,究竟需不需要练琴?吕思清回答是肯定的。如今,他仍旧坚持每天三到五小时的练琴时间。“练琴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技术层面,每天练琴可以让你的机能处于好的状态。这跟运动员天天训练是一样的,为的就是保持职业状态。第二个层面是练脑子。练琴好似修行,是个思考的过程,你只有在反复的练琴中,才能产生对音乐深层次的分析。”在吕思清看来,音乐是蕴含哲理的,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绝不是怎么想怎么拉。
( k1 g! O7 g( b+ v
' y2 @ T3 q- e+ \5 X* Q 成功不在一时,在一世
, D" r, t; K( y+ X- u& n
c0 k0 A8 V' c 吕思清的成长、成名,一直伴随着“天才”、“乐坛神童”等称谓。对此,吕思清说,有一段时间确实自我感觉良好,还有点小骄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明白其实神童有很多,但是真正从“神童”走到“大家”的却很少。“这段路走起来很不容易,谁在年轻时都会迷茫,有些要求很难做到。”吕思清总结,归根结底是“自我的把握”。6 Y% J" D6 w- e
: \' l: Y5 M1 C
吕思清17岁时赢得了第34届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的金奖,在金奖空缺12年之后,成为摘得这一桂冠的“东方第一人”。对于问鼎帕格尼尼首奖的“东方第一人”,吕思清坦言,这个奖项在其生命中留下重重的痕迹,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年,吕思清花了很大功夫准备参赛,但得到金奖却是意料之外。“我的目标是进决赛,得知我去参赛,很多同学也并不看好我。”吕思清表示,拿金奖,也是恩师王振山没想到的。从此之后,吕思清被大家记住,并打上标签——帕格尼尼金奖得主。但是对吕思清而言,他并不喜欢过多评论这次的金奖,有一段时间,他被格式化的要求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他甚至故意远离帕格尼尼。“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未来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需要‘往前看’。”
, b o) k# ?- ?! i' h
' ?' M! X) j4 q/ i8 J 生命是立体的、丰富的
+ ^& y# Q) e9 a; v% B
2 P' C4 _% ~: P x0 n9 O3 T3 K) s6 ? 此次巡演,对于吕思清而言,有一件事让他很抱歉。那就是爽约家庭旅行,而且是五年来第一次爽约。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从五年前起,每逢寒暑假,吕思清都会推掉所有演出陪他们去旅行。“要做的事情永远做不完,可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吕思清深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他和太太精心安排行程,有迪斯尼、有博物馆、有画廊……“父母带领他们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络也会增强。”% i' ?( d/ Z! X5 C9 d
, k7 r) m7 V* u9 `7 B% U 作为父亲,吕思清并不要求两个儿子一定走音乐道路,“我让他们学钢琴、学小提琴,只是希望音乐成为他们终身的朋友。”吕思清笑称只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都不高。有一位音乐家的父亲,儿子们也引以为荣。小儿子在一次作业中向同学们介绍国家大剧院,其中就提到了“我爸爸经常在那里演出”。
7 T3 h* ~6 J. G6 o4 ^
0 [+ Y9 u- \' M& f1 V, w- p- @& I. g- i 吕思清情感细腻、非常顾家,他说自己是“宅男”。他说自己的转变源于两件事,一是父亲去世,二是大儿子出生。这两件事让他明白父亲的感情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角色。“我以前也觉得事业最重要,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觉得我还没有来得及孝敬他、让他享福,他就走了,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遗憾。从那之后,我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生命是立体的、丰富的。”* `0 [2 r5 i% o0 S& [, N, r
! d! ]7 a: }% e+ [
吕思清的父亲学习音乐后并没有从事音乐工作,于是,他希望三个儿子可以学习音乐。从老大被逼迫学琴到老二偷偷学琴再到老三主动要求学琴,三兄弟只有老三吕思清走上专业音乐道路。吕思清8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只身一人前往英国梅纽因天才儿童音乐学校,过早离家锻炼了吕思清的超强适应力。跟随恩师王振山学琴多年,吕思清坦言不仅是学音乐、学技术,更是学思想,甚至个性都与恩师有几分相似。
' l3 u$ H5 v% p1 L% d! x3 l# _$ P+ l! O' H0 J; T7 e9 C
很多人都说吕思清事业顺利,吕思清笑称不否认自己很幸运,但自己不是没遇到困难,“我的困难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困难。”如今,吕思清会经常思考教育方面的问题,“我想用一种方式让大家沉下心来,未来我可能会更多关注教育,但任何事都急不来,静候时机到来。”
4 @! k8 Y3 a1 q% ?. Y3 ]7 _3 L( i1 n: Y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