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些钢琴音乐会为了取悦观众,逐渐沦为演奏家“砸钢琴”、“秀钢琴”时,贾然的出现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带着对音乐真挚而细腻的深切感受,以精湛的技艺,自然而然地为观众呈现了古典浪漫音乐应该有的沉静与饱满。12月15日晚,青年钢琴家贾然和她的好朋友古典萨克斯演奏家阿拉卡扬做客广东省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星期二艺术沙龙,为中山观众带来古典浪漫钢琴与情调萨克斯。精准而富有张力的演奏,精彩绝伦,惊叹四座。
1 k8 M0 f4 ?& Z+ g' X
( K3 @" Z! W5 ~3 c+ ]: x5 f 钢琴诗人弹奏纯净世界
# \: B- M3 b+ B5 S' T+ [4 F. I
$ [/ M1 @/ K, g* N 贾然以一曲肖邦的降E大调平稳的行板与华丽大波兰舞曲开场,人人都爱肖邦,艺术家们也热爱演奏肖邦,这首作品是肖邦作品中最清新、典雅、精致的一首,它具有1830年巴黎特有的优雅气息,也因此被贴上“巴黎”的标签。当流畅而细腻的音符从她的指尖流出时,行板部分有点夜曲的味道,不仅曲调流畅,且魅力十足。它酷似威尼斯船歌,平静温和,仿佛不曾在湖面荡起一丝涟漪。直到16小节之后,才从遥远的降E大调上传来正式的波罗乃兹曲调。波兰舞曲的波罗乃兹里又充满着庄重华丽的贵族气息。一曲结束,连一向挑剔的音乐总监甘霖都感叹:“技术精湛,抒情诗一般慢板功夫都是不一般的完善完美,给我一种新派演绎法的新鲜感,她严谨缜密的基本功相当不错!”
% H! U; P& T6 S; X4 C/ g5 [# q" w* |5 L7 `! b& h: e
在舒曼的《浪漫曲第1号和第2号》里,贾然的演奏用一个“美”字形容就足够,天然去雕饰,如同独自徒步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享受清泉石上流,轻风拂面吹,这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只有听她的现场演奏才能感受到。甘霖形容:“音乐的流畅、精致无暇,把我和观众带进了19世纪沙龙文化的玲珑剔透氛围。”
' N4 J) K; e9 ]% e, _7 F& ^) m- Z
3 z4 W7 J1 P' R. O) ]2 ^5 X 实际上,贾然对于古典浪漫派音乐家的精准把握来自于她对德奥音乐家深沉的爱,她认为那是人类音乐宝库里的瑰宝,是纯净美好的所在。“就像莫扎特和舒伯特,他们的音乐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一种自然的东西,就像流水穿行、树木生长,能够直抵你的内心,让你沉下来,灵魂受到净化,这就是我喜欢的音乐。”在演奏前,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国内举办全套舒伯特钢琴作品音乐会。“肖邦较多人爱听,但比起肖邦,舒伯特的钢琴曲不腻。作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承上启下的作曲家,他的钢琴曲既壮丽又亲切,既浪漫又端庄,听舒伯特不会厌烦。”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的精神导向,贾然的音乐里才渗透着纯净和细腻,正如谭盾对她的评价:“拥有丰富音乐表现技艺的钢琴诗人”。
9 y, w0 k) c- K+ L* [3 C- G
6 f, g! w6 c# d* P) v { 一个和弦开启音乐道路
' p- I5 Z! _! S- e& I6 Q' x5 t
D& w! f1 F3 i Q5 Q/ n 台上的贾然是才华横溢的钢琴诗人,台下的贾然却是热情开朗的小女孩。自然率真,表达兴奋或陶醉时,她会作“融化状”:“我不行了”,“好到死”。说起自己最初的音乐道路,她调皮地说都是因为一个和弦。出生于音乐世家的贾然三岁半开始学琴,父亲作曲家贾达群是他的启蒙老师,她太小了,连琴凳都够不着,父亲将她抱上去。四川音乐学院的彭时俊教授给她上了第一堂课。一节课下来,教授感到十分疲惫,这哪是学琴?简直就像一个保姆在哄孩子!碍于情面,彭教授没有吱声,准备第二节课后打退堂鼓。第二节课,弹的是莫扎特小奏鸣曲,当彭教授在钢琴上弹出一个属七和弦后,贾然突然惊叫了起来:“怎么会有这个声音啊,和其他的音不一样!”彭教授惊讶了,接着又试了几个和弦,贾然居然都有反应。教授激动了,决定教这个有灵性的孩子继续学琴。
) v( l5 B) r" r( k7 @2 T
9 W, L2 f# K' O+ Y) _. J6 h 9岁那年,贾然随父母一起来到了上海,当时她刚读完小学三年级,父母打算继续让她上个综合性学校。这时,小小的贾然为自己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学专业,考上音附小。13岁那年,贾然无意中读到了《天才郎朗》这本书,里面讲述了郎朗从小的学琴经历以及在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学习环境等。“当时我就想,这个学校肯定好到死,我也想去。”这是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因为科蒂斯音乐学院在全世界排名第一,是所有有天赋的年轻音乐家梦寐以求的“圣地”。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一开始她父亲并不支持,因为觉得她太小了,才念初二。于是,贾然一个人在家里,拿了个录音机,录了一堆曲子,给科蒂斯的院长格拉夫曼先生写了一封信。“我就问他,您看我这个水平,有没有可能来你们学校参加考试?”一个月后,格拉夫曼回信了,他说:“我听了你寄来的CD,觉得你非常非常有天赋,希望你过来考试。”她拿了信给父亲看,父亲只得同意了。第二年,贾然与经过初期筛选后留下的一百多位来自全世界的考生,参加了首轮考试并最终考中。这一年,科蒂斯只招收三名学生。
6 ~1 p4 k- ~& `# E( [* R" _! R1 _: ^5 ?. K% w7 ? ^
如今,贾然不仅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而且还活跃于世界各地乐坛。她长大了,举手投足,文静优雅,富有修养。眼前的贾然,显示出经过一番风雨洗练后的少年老成,经过16年的“雕琢”,贾然已奏响了钢琴职业生涯的“前奏曲”。
8 d% Z; E: E6 O' v1 x h8 Y) n; O7 U( P6 U) P+ i5 Y3 @
古典萨克斯的别样妙音
* W# O4 Q; n& }3 e8 h% }9 Y1 Y3 ` x, @4 K
在世界游走,贾然也接触到了各种优秀的音乐人,在此次沙龙中,她就将在古典萨克斯演奏家阿拉卡扬带到了中国。“原来我们中国观众听到的都是爵士萨克斯,那种宛转悠扬的曲风,我想让中国的观众了解下古典萨克斯的魅力。”阿拉卡扬8岁开始学习萨克斯,2005年开始在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跟从萨克斯大师丹尼尔-高斯学习。他获得过众多的国际比赛第一名,2009年在德国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得到头奖,并且获得德国音乐生活杂志的特别荣誉奖。2010年代表德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参加“欧洲好声音青年音乐家比赛”的决赛,整个比赛在全球18个国家现场直播。现今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签约成为巴黎Henri Selmer公司旗下的艺术家。# ]; t' @: m9 L, K$ F- l* }7 O
" G- y. C8 |8 p1 n
在演奏会上,阿拉卡扬用古典萨克斯与贾然一起合作了贾达群的《回旋曲》和《卡门》,介乎于小号和单簧管的独特金属音色让观众们为之一振:原来萨克斯还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尤其是改编后的《卡门》,他们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阿拉卡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爵士萨克斯与古典萨克斯有很大的区别,吹奏的方法不一样,发音位置不一样,笛头也不一样,古典萨克斯的声音更为柔和,爵士萨克斯发出的声音更明亮。它们的区别是不同曲风的区别。
% [ W5 L0 m. B1 w' w5 e% y; d! |) s Q+ `( o1 a
台上的阿拉卡扬台风稳健,谁能想到他是位24岁的“后生”,甘霖感慨他们的演奏音色细腻,富于张力,我想为这两位观念现代而技艺不凡的艺术家多举办几场音乐会。
, ~, S# ]& ]6 z) ?, C5 z. t- ?6 d; U% V8 X% m- T# j
m5 m% D, a2 T' |: X: D) ]; d4 ~
! D3 J+ s2 d R' \0 H+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