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0|回复: 0

[灌水区] 政治老人李维嘉和他的追随者

[复制链接]

4170

积分

9

听众

188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170
春会 发表于 2015-12-30 1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治老人李维嘉和他的追随者
前言时隔数十年,“阶级斗争”再次在97岁的李维嘉口中出现。这位曾经的中共地下党员、副省级干部,在同仁诗作“夜深惊坐起,灯下看吴钩”一句旁郑重批注,(作者)"准备搞武装反共斗争"。为了打倒眼中的“反革命”,77年党龄的他,祭出了反诗作为武器。如果李维嘉还能用忠诚为自己辩护,那么那些私下里举报反诗、四处奔走告密的投机者们,又该如何自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后,网易《大国小民》带你走近一场当代的“反诗风波”。
97岁的中共老地下党员李维嘉,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四楼。2009年始,他在此长住,并告别了长距离行走。一天大部分的时间,他或躺或坐。

听力下降的缘故,他和护工的交流除吃饭吃药以外,就是排泄。秋天到了,他穿着薄毛衫,分时段吸氧,用吸管饮水。只有当说起原四川省诗词学会的旧事时,这位老会长才会稍显激动。

“杨启宇是反革命,写‘反诗’,我们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打倒他。”这句话他分了四次讲完,声音也大了起来。

李维嘉的病房,深掩于医院大树背后,和他一起在这栋楼生活的老人,官阶多不低。从清晨到落日,老人们呆在独居的病房里,只有不同频道的抗战片相陪。

政治老人李维嘉和他的追随者李维嘉年事已高,近年来一直卧病在床。

但没人敢小看这位77年党龄老党员的能量,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李维嘉上达天听,推倒了已有25年历史的四川省诗词学会。更不会有人质疑他的忠诚,因为他的武器是“反诗”。

庆幸的是,老会长未能在当下,寻得“文字狱”的土壤。

病床削权,副会长是反革命

晚年的李维嘉,带着疾病住在医院。早年的他,多以活跃的姿态,游走于时代,政治于他,是生活的一部分。

中学时代,李维嘉投身中共地下活动。1938年,20岁的李维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李在党内的地位日渐攀升,出任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宣传部长,领导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挺进报》。

建国后,李维嘉的仕途稳步向前。他先后出任川西行署委员,中共眉山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等职,并最终官至副部级的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漫长政治生涯,李维嘉留下一桩公案。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刘文彩,在文革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地主,据此创作的泥塑作品《收租院》在多个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巡展,而他的庄园也成为“阶级斗争教育基地”。

一个细节是,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刘文彩的残暴,他原本存放大烟的地下室被额外安装了铁囚笼、三角钉等刑具,复制了血水和血手印。

等到大规模政治运动远离公众生活之后,这些宣传才被证实造假。而刘文彩的孙子刘小飞日后多次声称,李维嘉是谎言的核心编造者之一。

1988年,李维嘉退休。这一年,70岁的他作为发起人,与马识途(同样被指控为《收租院》的编造者)、何郝炬等老干部一起,创立了四川省诗词学会。三人也因此被称为“岷峨三老”。

2007年,原会长杨析综去世,因临时找不到合适的省部级老干部接班,已经90岁高龄的李维嘉,不辞辛苦,毅然出山承担重责。既是创始人,又是老地下党,李在学会内能量巨大,被尊称为李老。

“学会原来有副会长现象,只要你写的好,李老就会给你封,我们最多时候,有八个副会长。我是农民诗人,被李老赏识后,封了一个副会长给我。”原副会长郭定乾回忆。

而按照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杨启宇的话来说,从1988年到2013年的整整25年,学会内部“看起来相安无事”。没想到在2013年5月,老会长李维嘉却在决意隐退之际,突起波澜。

因为生病,李维嘉将杨启宇和其他几位在成都的副会长召到病床前,对下届学会人事布局做了20余分钟的讲话。

当着杨启宇的面,李维嘉提出不再设常务副会长;他还要求,现任副会长刘静松、陈仁德都不获续任。众人一片沉默,杨启宇当场表达了不同意见。

原副会长滕伟明的妻子,向网易《大国小民》解释说:“杨启宇是造李老的反,李老不设常务副会长,拿下刘静松、陈仁德实际上是削他的权。”她自述自己曾被中共西南局作为接班人培养,政治嗅觉敏感。

彻底交班之前,李维嘉决心有些问题该要解决了。


注销学会:老会长釜底抽薪

老会长和常务副会长的冲突,至迟在换届前两年就已萌芽。

李维嘉对毛泽东的治国理政钦佩有加。前任会长杨析综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曾称执政党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办法,只要对老百姓好,都可以拿来用。李维嘉则公开反对这一观点。

1948年出生的杨启宇,作为知青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对毛泽东主导的历次运动多有反思。有意思的是,杨启宇在一些场合批评毛的言论,会很快传到李维嘉的耳朵,有时是友人小聚,有时是到地方讲学。话题从毛泽东发动的历次运动,到毛泽东的诗词,不一而足。

杨启宇认为,老会长的愤怒,是刘静松事件后续。刘静松在2011年前,曾兼任副会长和学会秘书长。2011年刘发表在学会会刊《四川诗词》上的一则诗话,曾提到“洗脚”。老会长看到后,认为这是寻花问柳,把杨启宇叫到家中,提出要处理刘静松。

老会长要处理刘静松的另一个理由是,有人打印了刘发表在自己博客的另外一些诗歌,以“反诗”名义投与“岷峨三老”之一的何郝炬。“李老说,何公要求严肃处理。”杨启宇回忆。

杨启宇认为刘的诗话格调不高是事实,但若仅因一句诗就让刘静松去职,或开启学会整人风气,因此并未同意。其二,刘静松被举报的诗歌,发布在网络,应文责自负,协会没有理由处理。李维嘉最终妥协,让刘保留副会长职务,但不再兼任秘书长。但老会长与杨启宇的心结,自此萌芽。

离开医院后,2013年5月,几个副会长又召开了学会办公会。杨启宇仍然不愿接受李维嘉的病床指示,他根据学会章程、提议召开全体常务理事会,将老会长的六条换届意见以书面形式逐条进行表决。

杨启宇说,与会的六位副会长及一位常务理事,有四人明确表态支持按章程办,即不承认李的指示,其余三人最终也附议。

但副会长滕伟明,和杨启宇说法不同。两人原系挚友,因换届之事已成路人。“大家对李老的指示,没有意见,除了杨启宇。学会的事,从谁当副会长,谁当常务理事,一直都是李老说了算。他为什么以前不闹,换届(却)跑出来闹?”滕伟明说。

冲突在2013年7月9日升级,诗词学会的在蓉常务理事办公会如期召开。临近中午12点,等着中午吃工作餐时,杨启宇的手机响起。

学会的主管部门四川省社科联,要杨启宇去领已获批复的换届报告。电话里,杨获知报告是周啸天上交。会场就此失控,杨启宇质问周啸天,为何要瞒着大家私报方案,周啸天回答:“是李洪仁让我报的。”


在学会内部,周啸天与李维嘉关系紧密。老会长的病床指示里,就包括指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洪仁为下任会长,以及增选周啸天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周啸天曾在2014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但鲁奖为其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争议,有论者认为他的诗歌是“打油诗”水准。

杨启宇直奔四川省社科联取走了社科联的批复。批复完全符合老会长李维嘉的意图,批准李洪仁担任学会会长,同意周啸天、谢道明等担任副会长,周同时兼任秘书长。

次日,杨启宇等13名常务理事在网上发出《我们的声明》,反对该批复,他们要求周啸天不再担任学会秘书长。学会原有24名常务理事,13名意味着已过半数。

李维嘉认为这是“造反”,他的反击也尤为迅速。从斗争年代走来的他,第二日即发出《四川诗词学会会长决定》,欲掌握主动权。

决定称,下届本学会将不再设常务副会长一职。免去杨启宇本学会常务副会长职务,其作为本会法定代表人的资格随即终止。

7月13日,杨启宇等13名常务理事以书面形式向李维嘉递交了《我们的要求》,要求按学会章程召开全体常务理事会以解决纷争。

硝烟在信件往来中愈发浓烈。李维嘉次日回信,他将杨启宇诸人的作为,定性为“710网络风波”。动气的老会长写到,杨启宇要求召开常务理事会是“走得太远,共产党不搞西方式民主”,并要求发表声明的“为首者”杨启宇、刘静松等6人“必须停职检查,承认错误”。

纷争伊始,杨启宇即提出学会不是私产,动议召开常务理事会来取得主动权。几经周折,从主管部门处得到赞许,2013年12月19日,杨启宇主持召开常务理事会。然而,一些预备参加会议的常务理事,却在会前被告知,或有强力部门的公务人员,到会场抓人。

直到会议闭幕,都没有参会者在会场被带走。事后,杨启宇才得知,这一传闻的源头,是因为有人举报学会同人在写“反诗”。

举报他们的材料,曾被多次送往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民政厅,省社科联,乃至省委宣传部等机构,以及更高权力中枢。

大约在这个时候,杨启宇方知,老会长早已亮剑。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20:53 , Processed in 1.35347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