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h6 o2 U) {
好声音、好歌曲、好和声、好导师都玩遍了之后,中国的选秀比赛终于轮到好歌词了。今天,方文山在深圳出席了中国首届 金蜗牛 歌词大赛颁奖典礼,这是他首次在内地担任音乐赛事导师。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 l, y* V$ G, `
4 f I# L+ m# S2 B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
% W n6 I; e8 |% Z% z9 s
& c1 Y+ x8 I+ Y6 q9 Z( i. C6 {很多人给孩子取名都是翻字典,其实方文山写歌词也差不多,宋词三百首估计已经被他翻烂了 6 i2 Q( `5 { G: h7 y. L
; D i1 Y W8 {. y
在他的笔下,宋词化成了这样的意境: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 }7 H4 x J4 c" H2 n0 W& `
' S8 O$ G( A! ]3 K1 v+ t
忍不住唱了出来!0 \' F% a) Q2 w9 b9 G3 P( l
K; D2 u. P# q0 Q' B) ]3 N Q6 f
其实我在少女时代也读宋词,只是喜欢宋词的人那么多,为何只有方文山能成为方文山?4 O: L/ M+ H* x' w' |7 R
9 m6 k' C R" s3 Y E9 `2 E
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
9 I3 D: r2 u& U$ x% c' t- f# A. f( @* L' j0 B, E) B ?/ V
01李清照是启蒙老师5 K3 e2 A+ r- t( J
3 Z, C2 |) l$ l# `4 X% b
《青花瓷》《发如雪》《东风破》《烟花易冷》《千里之外》《菊花台》 在方文山的词作里,洋溢着 中国风 的古典美令人叹服。
) |, F2 n& ^2 n1 v. O1 o
3 [! ^- h2 u$ i# e十多年里他曾为周杰伦、蔡依林、陈奕迅等歌手创作了大量歌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周杰伦长期搭档,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时尚完美结合。, T% L6 F% W& q' }8 a
* v- P. z7 t$ I( Y$ @
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 Q) _4 b! @% c. b* h% q2 ~
" J! x+ O) ?( W- ^/ W, d6 V
方文山对中国古典诗词养分的娴熟运用,加速了流行歌曲的诗化回归,丰富了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4 F. b0 `- Z3 `" V, _9 r; P' Y% A8 q$ h6 f- Q
我想主要是因为,他并没有拘泥于文字中的古典意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流行之间的关系 比如《东风破》,加一个 破 看起来很像词牌名,事实上又不是,这让听者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1 J. j4 c; L6 I) [+ w5 o
8 n2 Y) N% U0 F0 h- w* I6 W流行音乐不像诗歌那样容易经营起文字的美感,我就想到把爱情故事设定在一个过往朝代。我本来就喜欢唐诗宋词、尤其宋词,把朝代想象好以后,青花瓷、狼牙月、梧桐芭蕉、烟雨江南那些意境就出来了。因为是在虚拟世界里,这些用词就不显得突兀。 方文山说。# ^0 c- Z; Y+ k+ m2 [
( c) q5 B) _* B1 V9 \其实,李清照是方文山古风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最爱那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因为词中用到的叠句他认为是男生写不出来的,这让文字有音乐性、节奏感。7 ~& o0 h# f& z5 K+ q
$ Q; P Y1 [( E+ x5 w0 C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
d' B, x) B7 H* `, E5 k7 J8 [- ^. p
02原本想当编剧,门槛太高转写歌词* J8 N9 y' e, P B H
+ J; Y; P3 `1 \! d# T说到底,方文山创作中国风的动机是为了识别度。
" E6 g; j2 B5 ?/ {( {
! m1 A# k1 G# U9 O9 Y十六七年前,方文山原本的兴趣是编剧。但当时台湾影像创作的门槛太高,他就转向了音乐圈。他先参考《挪威的森林》《把悲伤留给自己》等热门歌曲的旋律自己进行填词练习,积累了上百首后就投稿到各大唱片公司。
, P) I' I, b" l$ K9 R& E! K( V" c
就这样的因缘际会,他和周杰伦同时进入了吴宗宪的唱片公司。和周杰伦合作了第一张专辑的《娘子》后,一直到现在第十三张专辑,每张专辑都会有一两首中国风作品。正是这种持久的续航力让大家关注到了中国风。
* f8 I& Z+ A) u3 y* M3 T0 Q2 S/ T% @7 f" W' B( |
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早年挫挫的二人7 n/ G1 g: I* _3 a5 W. b3 w
) O2 V2 N7 G! V+ a4 c w8 h在唱片公司,新人要比稿,一个旋律有十多个作词者去竞争,如果输了那个月就是零报酬。怎么样让自己的作品有识别度,让个人成为品牌呢?我就想到了在歌词中突出传统文化的表达。 方文山说。4 v7 L* y" X$ O& j: R
5 w& V( g" ]/ m5 @
03副歌一定要出现 你我他
8 |3 g3 s, }; w x( r) u4 K8 O, n
; n, k, A( {8 R; _方文山这样表述音乐与文字的关系: 旋律提供想象的氛围,歌词说出具象的故事。 关于歌词的创作技巧,方文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在场的参赛作词人。 创作首先来自于观察,歌词要有 画面感 ,副歌要有 情绪 。
2 b; Y+ w+ s, y$ M1 k7 l- s# [. V) s. U4 }
画面感 是一种具象的想象空间。比如都市爱情,如果发生在咖啡厅,你可以用落地窗、吧台、拉花等元素;如果是《蒲公英的约定》那种校园爱情,就有黑板、操场、纸飞机等,让人置身场景当中。一定不能让人悲伤了半天还搞不清故事发生在客厅还是天台。
1 f5 a' c! @+ b$ J+ [* S& B( S
3 Y! J" G- T/ @+ ^其次副歌要有 情绪 一定要有人称代词,你、我、他、谁之类。 你在第一段、第二段铺陈好了场景,副歌部分就必须用人称代词引起听众共鸣,就比如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否则听歌的人就无法融入情绪当中。 - q3 F& D3 Q) u! S4 l6 `
; D0 B4 j3 Q* N% \方文山还传授了一个秘籍: 一首歌的记忆点一般都在副歌的第一行,因为节奏重复最多,比如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首东风破 ,因此特别要写好这一句,听众的情绪就完全跟着你走了。 - y! q3 I4 W) k
/ X' X. J5 {6 `+ M8 Q) P' X
方文山经典歌词还记否?方文山的歌词原来是翻宋词翻来的?" ]. c6 j9 U. t: ^0 ~
) D! E- G( r" [6 N. H( C
04好歌词是可以脱离旋律流传的
" s$ A# Q6 o; M$ a# W! j2 x4 b6 b9 T
许多作词人都关心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样的歌词才能打动市场、打动人心?方文山讲了三点: 第一是歌名要尽量独特,让人产生好奇。比如 痛快 太口语了,不能当歌名,但《一个人的痛快》就可以。我写的《威廉古堡》原名叫做《吸血鬼》,上网一查,已经有人写过《吸血鬼》了,我马上换了名字。
* G/ i3 c2 Z1 s3 k
0 v& F2 e5 I8 Y/ i" @3 r第二是内容,歌词的文字用语一定不能太普通,不能只是 有韵脚的文字 。第三是要跟旋律结合,段落尽量符合旋律走向。
- ^: w }& ^4 P) \% z
4 P6 ?1 q; n6 E/ _2 O很多人认为,宋词、元曲也是当时社会的流行音乐范畴。千百年以后,音乐的旋律消失了,但词作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学经典。那么,什么样的歌词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呢?方文山提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把旋律完全抽走后,文字本身还有没有阅读的张力?如果没有,就歌词而言是不能流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