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楼:杜比、DTS、PCM、A-C3、THX、SDDS音效全接触
$ V+ _: ?. F2 E0 z7 V
: {$ v6 @7 ]" ^& M
" e4 K& p4 P7 B: n% [% r
: @3 B: A) T$ ]& @- i! g) q v N4 Y2 j: |5 K8 @ I1 |' D
QUOTE:
9 l- t" c9 m0 N5 N, q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总觉得Dolby Digital(杜比数码音效)应该就是多声道, 或者说, 应该是包含主声道、中央声道、后声道与超低音声道的5.1声道环绕音效, 但事实却非如此.录制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 存在许多可能. 它可以是最简化的单声道, 也可以是众所周知的5.1声道,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Dolby Digital Stereo、Dolby Digital 4.0BDolby Digital 5.0……等方式. 在此必须补充一提的, 是DVD中的声音储存方式, 除了Dolby Digital外, 也可以是DTS数码环绕音效、欧洲的MPEG 2、?SONY发展的SDDS, 或以高音质立体声为诉求的PCM数码格式等, 但目前DVD主要还是利用Dolby Digital来记录声音, 营造丰富的环绕效果. + v2 j$ g$ ^# X
; @: f2 _8 L, |) w7 ~: u6 f8 \
下面就是几种可能在DVD上出现的Dolby Digital格式, 让我们一一解说:
# j( B# n' y$ c% P
$ d8 j8 k2 S. J 1.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数码单声道音效只有单声道的效果, 并不足以构成立体声, 多半出现在较为古老的影片中. 在影片制作时, 会将单声道的声音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只有中间声道发声. 这样的音质表现, 无疑是比较单调乏味的, 因为连基本的立体感都十分欠缺, 更遑论环绕效果.
# P1 i& g% q& l8 s4 `
' Z* X; E7 j$ Z+ f0 [5 Z 2. Dolby Digital Stereo : 杜比数码双声道音效将双声道的立体讯号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从主声道的左右声道喇叭发声. 这其实与我们常见的两声道系统(一般音响都是如此)有相当程度的趋近, 可以建构立体的音场感, 只不过Dolby Digital的声音是经过压缩处理的, 多少对音质有些影响, 而CD唱片则未经过压缩, 拥有高音质的潜力.
9 {: Q( T7 V& I7 @ }/ S [- C# s8 C; d
3. Dobly Digital Surround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利用矩阵编码的技术, 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方的环绕声道挤压到两个声道中, 并以AC-3格式储存. 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不过环绕声道为单声音效, 而非立体声. 不是只有四个喇叭, 怎么会是五个声道发声呢?那是因为一般家庭剧院系统后方的环绕声道都是双声道, 这里就是以双声道来呈现单声到, 也就是让两个喇叭发出一模一样的声音.# \( r8 s4 g0 g+ y% o! S! D8 h
# B9 x! R! H. D5 o! a1 |
4. Dolby Digital 4.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4.0把独立的四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至DVD影片中, 因此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环绕声道为独立的单声道录音. 乍看之下, Dolby Digital Surround与Dolby Digital 4.0似乎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 严格说来, 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两个声道来储存数据, 中间声道与环绕声道都是从这两个声道推演、计算出来的;不过Dolby Digital 4.0却是扎扎实实的使用四个声 道来储存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 还是有些不同.
' a* V$ z0 n- h1 r6 j3 _
% m4 m" d* n- i0 H9 |) t 5. Dolby Digital 5.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0把独立的五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到DVD影片中, 当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还原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后方的环绕声道开始走独立双声道路线, 提供更精确的定位感与音场包围感.
% j* @9 x. f7 @$ T8 C
& N. I* M4 h# e3 m 6. Dolby Digital 5.1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1除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外, 另外加上一个超低音声道, 然后将这个六个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 因此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五个声道再加上一个超低音声道. 由于这个低音声道只涵盖低频范围, 并不是完整的频率范围, 所以以0.1视之. 提醒读者一点, 并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声道音效, 因此, 如果您的主声道喇叭的低频够沈, 其实也可以发挥延伸低频的效果, 不见得非要加上这个超低音不可. 虽然Dolby Digital有多种可能性, 也包含多寡不同的输出声道, 但一般而言, 我们都简单的以Dolby Digital来表示Dolby Digital 5.1, 也就是5.1声道的Dolby Digital或AC-3. 至于两声道的Dolby Digital 2.0, 多半会以2 Channel Dolby Digital来称呼.- e- p% j% L- J: ?; [% X" o0 o; m
" M# z( C: F7 L- L2 q0 H 7. PCM 高音质数码音效: 相较于前述几种利用AC-3编码技术来压缩数据量的作法, 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储存未经压缩的双声道讯号,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压缩损失的处理程序, 因此可以获得最佳的音质表现. 其实这种PCM录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样的, 但由于DVD具有庞大的空间与速度优势, 可以大胆使用更高的取样率与分辨率, 因此可以提供远高于传统CD的表现.' h' V2 G/ E+ r$ s0 {* V: I
7 @2 ^2 F8 y3 Z. z7 P& u 8. DTS 数码环绕音效 : 同样属于5.1声道的环绕效果, DTS采用与AC-3不同的压缩技术将环绕音效储存至DVD. 播放时必须采用具有dts译码能力的系统, 才能将隐藏在DVD中的5.1声道释放出来. 同样是5.1声道, DTS跟Dolby Digital 5.1有何差异? 最大的差别, 在于两者使用不同的‘算法’,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压缩5.1个声道的声音.
# v/ p2 g0 G5 d+ w2 K) P- N8 h) u# v' M' h, K7 @! T
9 [8 @% G; L d4 j7 i8 CDolby Digital 5.1可以将相同的数据压得更少, 占用最小的空间. 反过来讲, 由于DTS不刻意追求最强悍的压缩能力, 因此也有机会保存更多的信息, 如果处理得当, 确实可以提供很优越的表现.
5 _6 U. p0 @- s3 Q7 F, H+ I+ B$ j. c4 b0 V
编码方式 Dolby Digital (Dolby AC-3) Dolby Pro Logic DTS * o- f# S. }% a% q0 K! C
' C0 l# E- U' v# X' Y* J5 v
处理方式 各声道独立数码编码 模拟矩阵运算 各声道独立数码编码
* P+ |7 `' v: |4 f$ |1 z5 j( S7 E9 a6 k7 ?: R7 l
录制声道数* 5.1 声道 2 声道 5.1 声道4 E) n. e1 i" C
: t3 R. r' S* o- b" N D 播放声道数 5.1 声道 4 声道 5.1 声道 X# _ t6 M5 r- v8 o' J: O
$ m( Z7 e+ a4 o5 }6 A; h' s; ?
环绕声道是否立体 立体 单音 立体
, Z% X, D9 J; O5 e8 I
) e2 `" x% d$ x+ P( u' S3 {. I 环绕声道频宽 20Hz~20KHz 100Hz~7KHz 20Hz~20KHz
+ \ }" D1 \2 y. x7 _5 s
& T) y+ ]( j! L$ ^! {6 ~5 R: R 独立的超低音声道 有 无 有5 s5 Q9 V! [# K" B- J5 V4 n
' Q5 B2 ?0 e6 C5 O* J! v 传输率 448kbps** N/A 1536kbps$ S- j) p% `2 K& c8 T7 n, B9 G
, g' W& X1 V" w' H9 x
注:*表示录制时, 需要占用的声道数(Channel). 譬如说, Dolby Prologic虽然属于四声道的环绕系统, 但实际上却可以利用矩阵演算(Matrix)的方式将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隐藏在两个声道中, 所以只占用两个声道来储存. **这是一般DVD上的平均值, 但实际的传输率是可能变动的.
& a: u! `" U- C& I. X, `# N0 [( J' O1 K$ p7 V D, V2 D
当今的霸主A-C3
' G& l! I9 `( c6 z0 r
; c. K& x6 D( G( F AC-3发展当初是为了应用在电影院上的,AC-3音效因为胶卷的空间实在有限,所以AC-3音效的数据是存放在胶卷上,齿孔与齿孔的中间,这部分的空间实在太小了,所以杜比的工程师只好将他们认为人耳听不到的地方加以删除,藉以节省空间,这种破坏性的压缩还是会造成失真的,但是为了迁就原有器材上的限制,这也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7 n3 N2 H: @" P4 M5 ~. z- l0 ?7 a4 n6 ?- o
AC-3采用6只喇叭模式,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余皆是全频段Stereo声道,48KHz,16bit,且现场拍摄时每个声道皆是独立麦克风来录制,所以AC-3的后环绕声道拥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0 N; I4 m! t% k2 G
; I I7 i; W8 \* z$ N AC-3数据的流量,两声道是192Kbps,大约是未压缩数据的8分之一大小,5.1声道的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640Kbps,越大的数据流量代表越小的压缩比例,音质相对的会更好,可听到的细节也会多,但Dolby AC-3将S/N比控制的很好,所以影响的重点就是可听到的细节多寡与否了. $ `! |6 a) V4 f
) v& C5 c+ a$ u9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