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的话,落在阎肃的心上:飞行员的家属人称“望天族”,只要丈夫起飞,她们的心就悬在天上。然而,“爱他,就要爱他向往的蓝天”,当战鹰叱咤九天的时候,她们用无悔而无边的柔情与天上的他心心相印。! ?6 r; S% i" H" I9 W2 S1 h# x: L
8 d; f; N H4 y0 e. p- P: ]7 i
阎肃的笔,轻柔地落下:“清凉寂静的月色里,是谁在长空吹玉笛?……拨动我心绪,揉进我惊讶,我知道那是你……”9 ]. r/ [) y" ]' R2 Z; ~
$ D2 J+ j- I6 x
他的笔下,机务兵、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几乎写遍了空军各个兵种,每个岗位都有独特的光彩,都有常人看不见的厚重情怀。; e# c4 h" d) d. {4 P, [ s
, _+ Q7 b2 b- e% f; m; F0 v4 I
就这样年复一年,多少人唱着《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大,多少人唱着《长城长》参军,多少人唱着《连队里过大年》迎送着一轮轮寒来暑往,唱着《打赢歌》在训练场、演习场上流血流汗……战士们唱着他的歌,身板越来越挺,而他自己的背却越来越驼。$ w6 m5 B! M8 v& l
- i) d* p# z/ @. y- \& c! m
年岁渐高,腿脚不听使唤,进野战厕所蹲都蹲不下去。年轻人下部队不想带他,他急了:“我还没老呢!拎个坐便器,哪儿都能去!”
+ V/ S7 h4 K1 t4 F C$ B" z/ {+ S z* z0 O/ E
说走就走,从不含糊。2014年春节期间,他又一次来到了江西某航空兵师,给官兵们“拜大年”,这时,他已84岁高龄。% Z' B" x3 ~4 x! a
. d9 b+ o8 M9 n, S% O5 h" }: D
薪火 ( z# G6 { }6 l& _ R
; b- \; R' e, {% a! I( i2 |在壮阔的时代大潮中,个人的音符一旦融入时代的旋律,将迸发出时代所赋予的不竭灵感与熠熠光辉。" _1 o( L0 [( J1 |
1 G! j' ]7 G4 k% e- O/ E) ^) f
1984年,《西游记》剧组找上门来,请阎肃写首主题歌,他答应得痛快:“这有何难!猴么,我4岁就知道猴!”
2 c3 K0 g7 u6 @' W' M9 j3 E8 d7 ]4 l/ _2 T7 [
当天晚上铺开纸,落笔就是四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X/ m% [" c7 o8 J0 ]
8 A) Y4 h; \6 c, H- I
写到这里,卡住了。往下怎么接?阎肃穿双棉拖鞋,踢踏踢踏,从客厅踱到卧室,又从卧室踱回客厅,一踱就是两个星期。( u+ a3 o! ?- j1 {1 g& e
6 c. J, N( m) x& P8 V3 k儿子都不耐烦了:“干什么呀,瞧瞧地毯都给走出条道儿来了!”
+ J- s E6 s! J2 j1 b0 A8 N! y) G o, L
真的!回头一看,薄薄的地毯让他走出了一道浅浅的白印。鲁迅的那篇《故乡》闪了出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v! V2 Q* ?5 y# [- N& w
% t/ C; n# l7 R$ J9 v v5 W电光火石间,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就跳了出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4 F9 d( u* b" H5 R7 I* Q" M9 S: C- N$ P( m
一句敲定,全盘皆活。随着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它红遍了全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觉得它有说不尽的余味,唱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的韧劲,更是国人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的创劲。“路在脚下”,就此成为一个时代的格言。
7 E# X/ ]1 W9 I% y4 q, K: p4 \
他内心燃烧着一团火,时刻渴望着与这个大时代的碰撞,迸发出更大的激情。' X, s' _8 o9 N# y# T8 Z$ n
. w" Z9 B0 p" H$ R- W6 e; r
阎肃的家中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架,全部塞得满满当当。易卜生的戏剧,“李杜”的诗选,托尔斯泰的小说,甚至民国时期的“三六九画报”……“万卷藏书”,是阎肃最为得意的财富,“我这人,杂食,吃嘛都香。”
) n+ x& W7 v* p0 t
& z. N0 Z, ?6 s- p" V$ i& U$ s& d除了看书,他还爱看戏。年轻时,他一到休息日就往戏园子跑,且胃口同样的“杂”:京剧、昆曲、川剧、清音、越剧、单双簧、评弹、梆子……哪个剧种有什么绝活,有什么精彩段落,他如数家珍。' J- L* f8 e, M7 I% d2 A! [5 D9 V O
' I& f8 O4 h4 v; C- X
他还爱看报。年轻时在图书馆看,后来就在家里看——他家订了十几份报纸,报箱都比别人家的大一倍。最愁苦是出差回来,家里报纸攒成山,他“点灯熬油”也要看完。
/ S8 Q) K9 i; B2 d" o& Z; |# x; ~9 O: Y) s
他总说:“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2 c3 ]- s+ f: s6 M
9 ]! n9 }- \* Y& w) B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前门情思大碗茶》)——“这哪儿是我的,这是老舍的呀!”: X7 L! Z# S4 K; w6 t$ T' s$ ]; D
0 `) m) H \. c, W/ H1 [, G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长城长》)——“这哪儿是我的,这是李贺、王昌龄的呀。”; N! ~: U+ K5 A+ }' G
4 r( o) N% M6 |0 G% i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雾里看花》)——“这是川剧《水漫金山》啊。”2 H3 D# Z1 W& f
- r5 d* y/ q2 W.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唱脸谱》)——“这是逛戏园子的‘副产品’啊!”* R2 j1 p9 N6 ?
# t' A% B/ @6 ]; ?* M+ y$ {6 K
……9 V( m6 }0 h4 N9 o5 E
7 a2 m- j! C# @) T0 t
无数摄影家抓拍过阎肃沉思的样子:或闭目,或皱眉,或撅嘴,或托腮,或茫然抱肩,或抵墙面壁……人们觉得“有戏”极了,“抓人”极了。阎肃却不以为然:“你只看见我在‘想’了,可要是肚子里没货,想破头也没用啊!”8 w9 |8 R4 \ h4 k) b
3 `+ z% y3 O8 k1 f, ~
集纳灵晖,传播薪火,这是心血的燃烧,是生命的历练。9 H( M, T" Y& r4 W
2 V* \( ~* H. V% n3 `
炬火
7 l& S' P# [+ w6 ~/ g5 o2 {" b5 M* A, v. h
不久前,一条因疏忽导致的“逝世”消息,让病床上的阎肃再次陷入舆论的喧嚣。各大网站先是集体转发,又是争相辟谣……
: P! l, I( x, ], q$ |# I6 A) `' `/ m
: R7 H/ n% u; v& B1 f+ B2 M儿子阎宇那天接到了上百个电话,收到两三百条短信,看着昏迷中父亲那张安详的脸——如果父亲知道了这事,会是什么反应?( `- b8 B3 G; L4 [$ Z0 n
7 Q" [5 h' G) a6 Y% D" S0 c: A
“那肯定是哈哈大笑:这叫什么呀?这有什么呀!”& W3 `8 r+ r% Z
) K( z: g# y) Y# m2 J ]- y4 C在他洒满光辉的路上,一切都是那么通透。于他,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传递的火炬,哪怕蜡炬成灰,不息的火焰依然将传给下一代的人们……
! l# m; b( b9 ^, H E$ Z" C$ U* X3 b ] D# Q' h. i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创排工作中,阎肃担任首席策划、首席顾问。
( g J8 S3 C y+ s( x2 r/ O7 C. Z/ X' K' I9 a: }
这是他近30年来承担的无数大型晚会中的一场。从《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到《小平您好》《八一军旗红》《复兴之路》,还有21届春晚,26届双拥晚会……阎肃“招之能战”,担任总体设计、策划、撰稿,同时进行歌曲创作。3 e: \, T0 Y7 U/ E
5 {; K6 W3 O6 U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近6个月,他跟着“儿孙辈”的同行们一起熬夜、吃盒饭,有时实在太累,他就趁间隙拼几张椅子打个盹,“20分钟后又是一条好汉”。, l& {8 ~& @" H0 b! c T: m1 [
, R, e; u/ r5 S3 t8 `# d0 ~
86岁的老搭档、作曲家姜春阳听说了,忍不住给阎肃打电话:老伙计,悠着点,别太累了!
@6 Y! C! `; L* E7 }
$ B1 z L9 g! e, z电话里,阎肃回了四个字:“我还得干!”8 w, i: N. _% [1 i# }- o
6 D( o4 j9 i3 L7 B6 g& @
他还唱了起来:“一阵阵春风一阵阵歌……”这是两位老人50多年前的合作,歌名,叫《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W0 l- ~# J4 }+ M# v) Z
4 E# U/ L: G# Z1 t" Y1 t1 S
他一直在战斗,战斗在一条漫长的艺术战线上。
2 C1 `. B! k8 ?( b0 B
8 y$ E$ r+ g1 C q: E1 J晚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9月3日晚,《胜利与和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直播呈现。 s2 z7 u+ X7 X* S' J: ?+ }& p
& S. v7 G" F2 m# K$ H' G9月14日晚上,阎肃8点多回到家,还饿着肚子。
* e( [$ y, D- {3 u3 x) F }3 ^9 l9 u9 C$ V+ \
老伴说:“给你热点饭吃。”/ s2 t- a* Y9 X a, J) ?; ]
% j5 z: m) H+ ` s
阎肃说:“腿有点麻。”
% V+ S) J6 \. ?7 N1 Y7 o$ y+ n# _5 ~( a/ i7 W: Q1 k
当晚,他被送进了医院。9月29日,阎肃陷入深度昏迷……% Z+ P, r; j/ z+ e# I2 a
* ^1 ?# z1 _& }( f" y在他清醒的时候,阎宇曾问了这么一句:“老爸,您自个儿还有什么想办的事没有?”6 J& ?( I1 N0 n- u O. ]6 K9 k3 R
4 w0 ^- D) |( G$ Z6 A% e9 _% I“呣……没有。”
/ b/ F$ u& l& S: G4 D, s
/ c% ~- [9 x# n7 g; H“怎么可能?——我才活了您一半的年纪,就攒了一大堆想办的事儿了!”& I8 O4 P. v/ _2 F- y }1 W
9 d& ?. w6 c3 s9 z G“真没有!……我这辈子啊,好像没什么自己的事,全是组织的事。”
! S: V2 K0 }2 d5 [; @: t
2 f( z" m9 C+ c; r' w% |乍一听,阎宇觉得父亲“挺可怜”,再一想,他觉得老人“很幸福”。9 k( E0 T0 [* X' O* v4 }
+ q; ?# p' S5 a X$ w& ^$ r( W
一个人,一辈子,胸中这赫赫的火焰,能够汇入一个光明的时代,获得最尽情地燃烧,最蓬勃的喷发,他该是无限欣慰的了。) X: b( s5 q) C! |. |; v( r* l) R
1 X/ a( K# C9 R. [: R6 t; m! S! _
燃烧,是这位85岁老人的心魂;火,是他一生未尽的歌……(记者张玉清、张严平、张汨汨)
6 n5 J0 r$ p- `' b( r+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