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02|回复: 2

[歌词创作] 赋的新生——阎肃歌词词体论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6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复兴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地上吹响,高昂奋进的汉唐精神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一次点亮。在“无愧于我们的时代”的歌词界,“他(阎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乔羽语)。阎肃,不仅在那火红的年代,以融入了一代代人之生命的《江姐》《党的女儿》《红灯照》等经典剧作而久负盛名;而且在这沸腾的新时期,又以《长城长》《黄河黄》《故乡是北京》等史诗般杰作而享誉歌坛。

阎肃的成功是时代的成功。他那炽热的豪情、深沉的历史感和开阔的视野胸襟正好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产生共振。可正是这种豪情往往使很多词作家走向了成功的反面。所以说,阎肃的成功也是个人的成功:他充分借鉴赋体的有益因素,用摇曳多姿的各种赋体去拥抱各种题材,形成了雄浑典雅、丰赡明朗的独特风格。

一、阎肃仿造大赋、小赋、俳赋、律赋、文赋、骚赋里的手法去改造规范词体。

《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哺育了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可以分为古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四大类……古赋,指两汉时期的辞赋,它以大赋为主体,间杂骚赋和小赋。”(袁济喜《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p3)这些赋体之间在外延上有交叉,在内涵上有很多交融的地方,所以它们与阎肃词作的联系比下文所分析的要复杂得多。

(一)大赋

大赋是古赋中最主要的文体形式,以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写出的铺张扬厉、雄伟阔大的作品为代表。阎肃歌词就是汲取了大赋的精髓,锻造出当代歌词那精彩夺目的亮点。

(1)阎肃发扬了大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刘勰语)选取大题材、经营大主题的方法。

大赋描写广袤的自然景观和赫赫事功,由衷赞颂了汉帝国的繁荣昌盛。阎肃多选取北京、祖国、黄河、长江、长城、军营、京剧、历史等宏大题材,赞扬蒸蒸日上的中华民族,歌颂英勇无敌的人民军队,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这些是出自真诚的心念和激越的感情。即使是在写一朵花(《亲亲的茉莉花》)、一碗茶(《前门情思——大碗茶》)、一点小吃(《北京小吃》《烤白薯》),也是气度非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阎肃借鉴了大赋的铺排、夸饰的修辞手法。

王逸说:“赋,铺也。”铺排是大赋的标志性修辞。在阎肃的词作中也是俯拾即是:例如《京城老字号》中一口气罗列出“同升和的鞋,盛锡福的帽;六必居的酱菜,同仁堂的药;全聚德的鸭子呱呱叫;月盛斋,天福号;茶汤李,年糕赵;元隆顾绣赛珍宝……东来顺的涮,烤肉宛的烤;荣宝斋的字画,王麻子的刀;瑞蚨祥的绸缎俏中俏。”《祖国在我心中》中的“海鸥飞舞,海风呼啸,海浪翻腾……塞北柳绿,河东杏黄,江南桃红……大漠烟尘,长城雄关,黄山青松……良宵月夜,管弦丝竹,锣鼓编钟。”《故乡是北京》中对北京胜景的排比,《北京的桥》中对桥的陈列,《唱脸谱》《梨园彩虹》《戏曲绝活》中对京剧的铺排……这些铺排,如一串快鞭,像一连响炮,气势非凡,辞藻繁富,叫人美不胜收。

夸饰和想象在阎肃的歌词里比翼齐飞。《戈壁滩放歌》有“天下艰苦有九分半/这里就占了八分三”之豪言。《我就是天空》有“我挟着雷,驾着风,披朝霞,舞彩虹,把蓝天写满忠诚”壮语。阎肃还借用大赋常用的叠词手法来夸饰,极为动人:《黄河黄》中反复出现“黄河的水奔腾腾的奔腾腾的长”,而且用“翻滚滚的”“金闪闪的”“刚劲劲的”“千年年的”“一样样的”等词语尽情渲染;《故乡是北京》中用“甜丝丝脆生生”形容“京腔京韵”,用“细悠悠蜜茸茸”形容“故乡情”。

不管是铺排还是夸饰,阎肃选词比大赋里的高明之处就是:阎肃运用的是常用词,琅琅上口,并且浅而有味;大赋运用生僻的词汇,佶屈聱牙,久之令人生厌。

(3)大赋特有的主客对答的结构也在阎肃的《长城长》《黄河黄》《长江长》《中学时代》《多彩生活》等词作中看到。

大赋对答的主客双方(或多方)是作者为了引出自己的看法而虚设的,这种对答与后来发展成形的设问(自问自答)如出一辙。阎肃词作中的设问与大赋里的主客对答是别无二致的:都是着眼于全篇构思,而非仅仅是一个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种结构不仅以有效的词语快捷地搭建好骨架,把握好庞大主题丰富内容,而且条理清晰明朗,即使纵横三万里江山,追溯五千年文明,也是井然有序。

(二)小赋

小赋可分为咏物、抒情两类。汉代咏物小赋继承荀子《赋篇》手法,出现了枚乘《柳赋》王褒《洞箫赋》等代表作。抒情小赋是东汉末兴起的一种体式。歌词只能采用小赋式的短小篇幅和简朴结构,而不能像大赋一样洋洋洒洒几千字,阎肃的词作也不例外。咏物小赋使得阎肃在词作注重形神兼备的描写(阎肃多用白描,少咏物小赋式工笔),抒情小赋使得阎肃在描写议论之中饱蘸感情,极富感染力(阎肃多抒大我豪壮之情,少抒情小赋的个人幽怨之愤)。阎肃也有一些清新婉丽的小赋作品,与恢弘豪壮的“大赋”杰作交相辉映。


! _" n2 _4 _9 i2 p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6 08: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俳赋( `) J/ H& W- N/ a" w. C7 X

% i6 a9 l* J0 r俳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赋体。曹植、陆机、江淹、庾信等是俳赋的大家。阎肃吸取了俳赋的字句对仗的做法,使自己的词作具有俳赋的音节和谐、辞藻华丽之特色。例如《雾里看花》第一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里:第一行内部短语的对仗非常工整,第三行里重复“花”字使得工整中又有些变化;一二行和三四行构成了一个大致的长隔对。节与节之间的对仗在阎肃的词作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故乡是北京》等。阎肃词作的对仗有的是局部使用,有时是全篇。
, ^) M6 I" D  @/ v$ ~. N. e, ~8 H
# Z7 M2 r5 {; \1 A: p6 p从词与词、句与句到节与节,阎肃追求着骈比的整饬;同时阎肃有意识在对仗中打破一些平衡,或增删字数,或更改结构(如《长城长》里“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没有采用上一节同一位置“她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的严谨对仗方法,把后句写成“托出了一轮普照山河的太阳”),或变动词序(如《军营春秋》两节的最后一句分别是“金黄的奖章鲜红的热血还有那黑亮的枪口”和“夏天的热情冬天的冷静还有那欢腾的春秋”,他追求整齐中的变化,达到更高层次上的音乐平衡:回避节奏的单一呆板(如前例),力求韵律的和谐统一(如后例)。1 y' ?9 k) d# q# h, D
* y- q0 B& A. u7 V, ?5 e, ]: H
(四)律赋
8 M* I! v6 F2 R: I
5 C: ^3 ^* ?* M' c$ |+ Q* g' ?& f在俳赋的基础上,唐朝兴起了更注重声律谐美的律赋。律赋的题目和韵脚是给定的,应试者要在开端破题(紧扣题目,词旨显豁而不浅露),在文中不得随意换韵。现代歌词的题目和韵脚是自定的,但优秀作品也要在比较自由的程度上注重破题(不一定在开端)和韵脚(大多一韵到底),阎肃的很多词作就是这样。《长城长》《长江长》《黄河黄》开篇点题,全词反复渲染这个含蓄而又明朗的题(题目、题材和主题),响亮的ang韵,热烈而高亢;《四合院》、《明儿个又是一个大晴天儿》,前者开篇摊牌、层层加码,后者一路暗示、结尾亮底,活泼的an儿韵,亲切而又俏皮。阎肃的用韵和破题是当代歌词作家中最娴熟最老道的。
/ d' C+ Z" U7 j! y+ H$ i
8 y2 s  j% F* a1 E( b更为难得的是阎肃在歌词中游刃有余地讲究平仄。例如《北京桥头》中:
7 l6 c8 y/ @' j5 Y" I: F8 q3 D8 G; ^" q" x) U) s% ?* p0 z
如今啊重相聚首/又在这北海桥头/萧萧白发轻轻笑/几片落花顺水流//# W' o$ a# D, e4 B# i0 l0 o& @
& `; Z  L; S$ n+ y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 M, H( p8 _/ \
) ]0 S" u# F( F' X在不经意处讲求前后句平仄相对,如“落花”般无声,如“流水”般自然,这种苦心就在阎肃的“轻轻一笑”中完成。《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军营时光》《与君同在》《化蝶》《你不要那样看着我》《默默一笑》等作品里每一句的尾字几乎是平仄相对,不露痕迹。难怪与他合作的作曲家姚明说:“你翻开阎肃的歌词,他的平仄押得特别严格。……阎肃悟性高,写词讲四声。”(《词刊》1995年第5期)+ s$ f1 L% \3 y' m$ H

* F' q& T: y3 A: f6 X  `' b(五)文赋, c9 C% k9 L. C. M7 P" b1 Q2 }0 ~4 _

$ A1 N7 {3 L! l8 T; `宋代兴盛出一种结构自由、句式松散、好发议论的文赋。几乎就是押韵的散文。这些特点在阎肃的一些词作中也可看到。为了适合歌唱而不是咏诵,阎肃的歌词篇幅比文赋短得多,为了使多段歌词共享同一乐曲,其节奏保持大致相仿。这些散文式笔法不仅可独立成篇(如《军营男子汉》等),也可在以骈为主体的作品中作引作结(如《故乡是北京》《唱脸谱》第一节)、作骈的主体(如《行车小唱》节与节骈对,而节的内部又是散文组成)、作骈的点缀(如《好一个水帘洞》的最后两句)。
9 I& Y9 z, n# h' y4 f1 P. X0 k' d* V" z! |$ _/ F
(六)骚赋诗体赋
5 E; K- d. ~# A6 U6 J6 ]* e" p+ P
; T- m* x) U4 S1 P- c6 o4 b骚赋是仿照《楚辞》文体而创作的赋;诗体赋是借鉴《诗经》的四言体创作的赋。像它们借鉴前代的诗歌一样,阎肃在歌词中借鉴古典诗词的句式手法:直接引用唐宋诗词的有《故乡恋》《江南情思》《西湖风情》《橹歌》《江山多娇》《让她更美丽》《梨园彩虹》《戏曲绝活》《一兵一卒也风流》《奇妙人生》等,不管是“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可还记得那一天》)还是“把酒问青天,对月舞长袖”(《麯豪》)都化作阎肃歌词的有机成分:更多的词作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别后》等,糅合古典诗词的各种体式。" Q+ ]- O' m" a1 o/ v- g

1 l$ P) t3 A$ i4 r8 i- V此外,像骚赋一样,阎肃在《灞陵峡谷》《亲亲的茉莉花》《夜郎女神》等作品中用神话来咏颂瑰丽的大自然。( J' {% I) r3 d

" H& Q; c  `- E; {. q6 l) W" ]二、阎肃在汲取各种赋体的优点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铸就独特歌体,形成独有风格。
* t1 w8 ~9 B' g% ^( V: n" Z: e& o% [. G
我把他的词体分为以下四类,前后两类是并列的,而之间存在交叉。7 D% ^. |" i8 S3 j6 G5 I. F- C: x
# B( G# Y  q, w" L( }
(一)大赋阎肃的代表作大多是此类。特点是题材和主题宏大,气势恢弘。歌曲一般接近或超过5分钟,是歌词中真正的大制作。例如《长城长》:
/ O; N" p: W4 A" b: x
8 D" X% f3 Y- q1 y# Q9 ]5 Va1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o/ \7 ?8 Q/ b. y* \

% M( o' \5 f- N4 M5 wa2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雪霜/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7 m1 c) J8 C8 d+ Q0 C8 M# b8 ]* X
' F4 y4 m& S, _7 ebl太阳照,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太阳照,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al//a2//  J4 r$ r6 ~$ T

1 z: o# O9 y* r& n, `b2太阳照,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太阳照,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心坎上//
' C2 X, D2 c7 F
% `$ K. m1 \1 o# p  F4 s0 F该词以三问三答的大赋方式构成:一问“你知道长城有多长?芽”二问“你知道几经风雪霜?芽”三问“你要问长城在哪里?芽”答随问后。“她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不仅勾勒出长城深入无限空间和时间的伟岸形象,而且映照出长城深入比时空更广阔的心灵世界的光辉形象,从而烘托出钢铁长城(军队)那顶天立地人民爱戴的英雄气概。而全词的反复手法,消解了豪壮词语的生硬感,极富感染力。
8 N2 i9 {$ B" l8 N3 `+ T5 {% A& L. S& K. A. b- |9 `' a
此类大赋杰作还有《黄河黄》《长江长》《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唱脸谱》《京城老字号》《江山多娇》组歌、《五星邀五环》《我爱祖国的蓝天》等。( T3 v9 Q, H6 ]% r. E: ]% W# o
( J" O! h6 j, x2 \$ \# F
(二)小赋这是阎肃清新婉转的一面。分为咏物小赋(以《红梅赞》《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为代表)和抒情小赋(以《梁祝》等为代表),如《亲亲茉莉花》:7 _7 u1 a$ Z- X; h! k

6 i' V7 H3 D5 k+ X% Q古老的东方有个少女/名字就叫茉莉花/太阳抚着她,月亮抱着她/春风雨露吻着她/她不爱艳丽的妆扮/也不爱金饰繁华/她将一片芳心,一腔爱意/送给千万百姓家//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我爱你秀丽淡雅,洁白无瑕//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伴着你的清香你的甜蜜/我走遍了天涯,走遍了天涯//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6 08: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遍布江南的茉莉花化作仙女来写,颇具童话色彩,讴歌了乡间那素淡纯美的茉莉花。阎肃很少像古代小赋那样抒发哀怨愁苦之情,而将个人的乐音和苦情或用抒情升华、或用议论深化。这里就用“古老的东方”“送给千万百姓家”“走遍了天涯”将个人的爱好上升到对东方魅力的赞叹。这种升华深化绝非空中楼阁,除了需要敏锐的政治意识之外,而且更需要在其中渗透丰富的文化内容(如《前门情思——大碗茶》)精到的理性分析(如《你不要那样看着我》中把分手和人生联系起来)和深厚的历史感觉(如《江南情思》)。因此阎肃的“小赋”虽然与他豪放的大赋有相异的地方,但在实质上也是相通的。正如钱钟书所评价的晏殊“晏元献诗但说梨花院落、柳絮池塘,自有富贵气象”(《谈艺录》第163页)。
8 s/ G. X$ _4 l; d, ~; r' R* d2 v& g1 u8 L" P! \% [; i
(三)俳赋是指阎肃大量采用骈比的方式写成的作品。如他和田地合作的《我属于中国》:7 O# ~7 w) `; l* f

3 q3 k) c6 A) ra1你说我是你遥远的星辰/从前的天空也有我的闪烁/你说我是你失收的种子/从前的大地也有我的花朵/你说你一直在倾听我流浪的脚步/你说你始终在注视我海边的渔火//
' Y; p6 E3 B* C" g3 q# @5 q. F+ K  f: x" l) D
bl你用永照人间的日月告诉我/你用奔腾不息的江河告诉我/我属于你啊,我的中国/我属于你啊,我的中国//
( Y) Q, g$ r$ O6 _* o6 A
  h. l) j; z9 B5 p, C6 Ja2你说你理解我的冷漠/长长的离散我才学会沉默/你说你懂得我的珍贵/百年的沧桑才有我那顽强的体魄/你说我漂泊将是你屈辱的记忆/你说你长久的期盼着团聚的欢乐//, o0 S* A! v1 R) [( E) k5 [

( M, O, K5 X# Q9 w: yb2你用千秋不老的历史告诉我/你用每天升起的旗帜告诉我/我属于你啊,我的中国/我属于你啊,我的中国//
3 c; ?; A8 X( g! p3 |0 h, d3 O# \/ T  A' q5 C% \
这是一首歌颂香港回归的杰作。主歌两节之间(ala2)、副歌两节之间(blb2)那整体上的大骈比令人感叹,而a1、a2、b1、b2的内部骈比令欣赏者玩味不已。而主歌那深情的倾诉,和副歌那高亢的呼告,形成了跌宕起伏洪峰涌起的歌之海洋。美轮美奂的比喻和拟人,动人心魄的排比和对偶,交织起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词之华章。- x1 u( K$ Z" s6 s' I8 a
6 U6 p1 V2 P5 l
此类歌词还表现在《敢问路在何方》、《天然盆景》、《风雨真情》、《我还是我》、《这片土地》、《奇妙人生》等作品中。- H8 J4 E2 D% g- [; P& s8 s- X

. \9 ?% ]! x" M2 E4 X5 y& e1 |(四)文赋阎肃在《军营时光》、《妈妈,您听我说》等作品中摒弃常用的对仗手法,用散文笔调写成。如《军营男子汉》:
2 G* w6 ?1 X3 d: i6 o/ B/ Q% C
$ p; r  o5 C- H8 P' n4 x. oa1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想去打仗/只是因为时代的需要我才扛起了枪/8 W  n$ w6 T; A. L; K* Y
& R! f8 F  [. Y  s6 h1 H
失掉不少发财的机会丢掉许多梦想/扔掉一堆时髦的打扮换来这套军装//
3 |, ]* _" F# Z2 L5 [; [* |* p* R, N0 H: `2 L% i" C& S
b欧,军营男子汉/欧,军营男子汉//3 W" o% L4 Q, n& I
, q2 w' c% ?7 i4 n
a2我本来可能成为明星到处鲜花鼓掌/也许能当经理和厂长谁知跑来站岗/
/ f7 ^+ M/ W4 m. b' q$ H
0 {  S6 A* h' {* N- u但是我可决不会后悔心里非常明亮/倘若祖国没有了我们那才不可想象//b//; c( S$ O5 m" D% C/ G( A0 i
3 B" g  [& d9 [. Z/ ~
a3真正的标准男子汉,大多军营成长/不信你看世界的名人好多穿过军装//- ~  f* }7 Q  |7 Q  K8 Z

8 n% W! c- ]) C7 I0 f  N, n$ [, N5 s2 K! f' N0 A: h

; e& ~8 N- N$ l5 ~) [/ d$ _4 s; G) u( M  K
天高地远经受些风浪我们百炼成钢/因为人民理解啊我们心头充满阳光//b//: H7 S4 H  v. W8 U$ R: F' l

/ V4 y( S$ X8 p0 ^这类作品,结构看似松散,实则严谨:时代需要——祖国需要——个人成长贯穿主歌的三节;ala2两节内部运用对比构成,之间又顺势衔接;a3则深入一层,归结“人民理解”,照应“时代”和“祖国”。句式自由,每句15个音节,4—5—6或5—4—6的节奏(标点算一个音节),阎肃在用“整”、“散”矛盾统一的辩证法阐释着歌词哲学。说理议论是宋代文赋的品质之一,在阎肃的“文赋”里得到了发扬。
8 f& _4 E. q& L4 K" l% \) ^8 C; }8 I9 U6 w6 H
正是阎肃在这些独一无二的自由词体上,将自己的创作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形成了雄浑典雅、丰赡明朗的风格。除了极少数柔婉的“抒情小赋”外,阎肃的词作呈现出阳刚之美。他以“题材和知识面的广博”,以“大手笔,大气象”,以“结构精妙,语言精湛”和“意境深邃”(王晓岭《博大精深阎肃词》,《词刊》1995年第5期),以典雅绚丽的词语雍容华贵的气度,挥动如椽大笔,饱蘸时代精神,书写出婀娜多姿的辞赋,弘扬出新时期的主旋律。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 02:22 , Processed in 0.12031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