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1|回复: 4

[其他] 秀水朱氏家族的殿军——朱声希诗词简论

[复制链接]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6: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 f6 H+ c6 ]
朱声希是秀水朱氏家族最后一位文采斐然的人物。他的诗词有乡野气,而无缙绅气。具体说来,其试帖诗以刻划精确、比附密切为能事,工巧有余而情韵不足。其题画诗冲淡清雅,思亲怀友诗感情真挚,咏物诗细腻委曲,山水纪游诗明秀超逸。其词作嗣续浙西词派的流风余韵,以咏物词占优位,或浓妆淡抹,直写物象,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或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其纪游词善于将自然的清远之境运化成清新淡雅之韵。其题画词或侧重对画面的再现,或侧重对画面的升华,呈现出恬静淡雅的风格。$ ~" W4 V5 V3 s; b4 y, o7 |5 b
$ q$ S+ c" k  b5 |# k
  关 键 词:朱声希/亚凤巢试帖/山矾山房吟稿/吉雨词稿/秀水朱氏家族/朱彝尊/( p$ x2 W6 n! L* {( Z

9 ~4 ?# Q, \4 |: B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W057)。
( W. e4 l" P/ J# q/ q
/ K) u4 s# K3 q9 `( L+ F% L  y  作者简介:王利民(1963- ),男,江苏省南通市人,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宋元明清文学;谢乐乐(1992- ),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S6 i- ^' s7 C) W5 _, M# v

# m2 q* O& m6 n, L ' ?/ n0 Y- v7 s$ \- Y; z

% u0 y, I" O3 C" V6 e1 l9 T  秀水朱氏家族以儒雅文德传家,世有文人,有成就者不少,其中朱彝尊代表着这个家族文化成就的顶峰。清初王士禛序朱彝尊之《竹坨文类》云:“秀水朱文恪公(国祚)以名德著万历中,诸子姓彬彬继起,号能文章。四十年来,浙西言文献者,必首朱氏。”到清代乾嘉以后,秀水朱氏家庭终于衰落了,家族成员多充任幕宾、书院教习、塾师等角色。当了一辈子村塾教师的朱声希算是这个家族最后一位文采斐然的人物了。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朱声希的诗词,揭橥出秀水朱氏家族文脉将断时的光景。0 Z$ ^0 ^- ~- N$ }5 L; q3 {

9 b0 U1 }6 \0 i% a  朱声希,初名声铿,字廉夫,一字莲桴,号吉雨。乾隆三十二年(1767)七月十六日生。邑庠生。以子仕貤赠修职郎。道光七年(1827)十二月十八日,朱声希去世,寿六十一。朱声希著有《亚凤巢试帖》《山矾山房吟稿》《吉雨词稿》,现存诗词三百多首。其遗著刻本仅见《吉雨词稿》,《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目录》著录。今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道光年间抄本《亚凤巢试帖》《山矾山房吟稿》手稿本、清道光年间抄本《吉雨词稿》,将朱声希诗词作一番分析。1 `" D. T2 M/ x$ J. h2 l$ Z$ o

$ @% q8 {  u0 L4 `; Q  一、亚凤巢试帖
4 n5 R, S3 y2 d  ^2 _; A3 z. @% |1 G3 [2 i! I, v$ {, c3 x
  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为了剔旧习,求实效,会试不试论、表、判,于第二场增试五言八韵律诗一首。此后数年间,乡试、岁科试、拔贡试乃至童生试,都增试律诗。乡试、会试、考试贡生以及生员岁考、科考等要求用五言八韵,童试用五言六韵,并且限用官韵,只限一字,为得某字,取用平声,用仄起格,诗内不许重字。所谓仄起格,即首句的前两字用仄声,次句前两字用平声。诗的前两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以下各联依次循环往复。因第一句不用韵,所以只用八韵。试律诗“出题”是撷取经史及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成语。试帖诗是命题而作,应试者敛才就法,思极于题,又受到考试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自骋其才华,所以唐代的试帖诗很少能跻身于第一流诗作的行列。在科举考试制度的催生下,清人文集中留存的试帖诗数量甚多,在其中披沙拣金,亦有工者。王先谦《国朝试律诗钞序》曰:“经术盛于汉,书法盛于魏晋之间,骈俪盛于南北朝,古文之学盛于宋,词曲盛于元,制义盛于明,古近体诗,唐称盛焉。国朝兼之,而试律观止矣。”[1]% e" y% T/ z: C8 g
  a" b% z8 @  O
  朱声希《亚凤巢试帖》是由“赋得体”组成的试帖诗集,集子中的59首诗歌都摘取经部和集部的古人成句或成语为题,题首都冠以“赋得”二字。其中以经部为出处的诗题有9道,约占诗题总数的15%,具体为:《诗经》2道,《礼记》7道;以集部为出处的诗题50道,约占诗题总数的85%,具体为:汉魏诗赋3道,六朝诗赋6道,唐代诗赋23道,宋诗13道,清诗2道;另有2道诗题出处不详。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声希生活于其中的乾、嘉、道三朝,出自经书的会试诗题占有很大比重,体现了其时重视经学的学术风尚。而《亚凤巢试帖》诗题出处相当狭窄。其以《诗经》为出处的诗题语出《豳风·七月》,以《礼记》为出处的诗题出自《夏小正》和《月令》。究其实,它与经学的尊崇无关,而与时令物候相关,不脱其吟风弄月的本质。
$ f9 ^+ @4 y& W; z# \  K
2 a0 J( C! Y! c5 C( l# x0 m  清代历科会试出自史书的诗题有9道,这些诗题有为政治国、修身养性的原则,但反映时事背景更为鲜明直接。出自子书的历科会试题目有10道,反映了当朝皇帝崇尚学问的个人喜好。[2]而《亚凤巢试帖》没有一道诗题出自史书和子书,而且其诗题基本上只和时令时景相关,显见得朱声希对于维持世教、兴道致治不太关心,对点缀升平、鼓吹休明不甚注重,也无意于游情四库,掇取僻典,他的兴趣只在刻画春花秋月。6 J7 z8 x8 v! C+ ?/ D

( [0 o( ^: x% v5 k  《亚凤巢试帖》中的诗题出自唐诗的最多,其中出自杜诗的有7道,出自宋诗的诗题有13道,其中出自苏诗的有8道,而出自清诗的诗题都来自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从《亚凤巢试帖》的拟题倾向可以窥见朱声希的诗学宗仰。为了应对科考自是朱声希究心于试帖诗的主要动因,但把《亚凤巢试帖》中的诗题和当时会试诗题作一比较,就会发现朱声希研习这种“干禄字体”的体制与写作技巧,不仅出于功利性需要,而且寄托了自己的兴趣和好尚。$ |$ I7 Z& [* o5 G0 f
  s. m" E% x7 P, t1 V
  《亚凤巢试帖》全由八股化的五言八韵排律组成,结构严谨,语言典雅,诗歌内容与题意环环相扣,写作技巧很高。这一诗集中,雨的意象比较丰富,如《赋得小楼一夜听春雨得花字》云:" X6 L' O8 s3 P9 ]( t
2 U0 M. ?, S' o, C
  不住丁冬滴,檐前雨似麻。小楼听客夜,清响逗窗纱。断续鸣苔砌,悠扬洒柳衙。遥随残漏急,徐逐惠风斜。枝想芳催杏,波怜绿涨涯。篝灯明槛曲,香雾暗檐牙。渐觉蕉心碎,频惊旅梦赊。明朝春色霁,早卖巷深花。! N1 `' h) a5 X" h
9 x. }$ m$ G0 `# {' q0 T2 X
  这首五言八韵的排律是咏春雨的诗。命题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首联破题,第二联承题,把“小楼一夜听春雨”这一句中的要紧字拆散分布在两联内。三联以下类似八股的起比、中比和后比,渲染春雨的种种形态。结联如束比,将未点之题字“春”点出。全诗句句写雨,一脉贯通,没有一字重复。除首联和末联不对偶外,其余各联的对偶“铢两系称”。在用韵方面,严格遵守了“八戒”,没有出韵、倒韵、重韵、凑韵、僻韵、哑韵、同义韵和异义韵。
! j) r9 {, n$ T0 Q5 y8 c
7 ^) Q/ w8 {4 M$ u  s  朱声希爱“莲”,曾取字莲桴,其诗中描写得最多的植物就是莲花。如《赋得荷高入槛香得香字》写荷高香远,委曲尽情:
. _! ^! g0 U0 Y' Z8 F5 u0 t
7 Q, ~* O$ I+ u  翠盖拥红妆,高擎水槛旁。映来含粉艳,入处趁风香。徐度晶帘冷,频薰碧簟凉。亭亭当户牖,冉冉接陂塘。侧影朱鳞戏,圆阴白鹭藏。隔溪云欲烂,此地暑先忘。扑鼻清遥送,披襟爽远扬。北窗相对卧,一枕梦犹芳。! c2 c% x; z' O
& U' R0 h7 A' b2 i& P' h: W
  首联直赋题事,题解了然。第一句点出荷之绿叶红花,第二句点出“高”“槛”二字。第二联写题意,转到“香”字,全题要紧字眼在第一、二联都已写出。五六句写“香”化实为虚,气流句外,但并未说尽。七、八、九、十句发挥“荷高”之意,虚实相错,炼而不涩。十一、十二句以旁衬虚衍为事。最后两句收束全题,不脱“香”字。
1 L4 _& w& `4 N7 i% Z/ v0 D8 L' M+ X1 ?0 I2 V, ?; S# }
  朱声希写试帖诗,守定绳尺,以刻划精确、比附密切为能事,当然工巧有余而情韵不足,不可能像伫兴而就的诗作那样兴象高远、神气超妙。但作为一个在野文人,他以巧心妍手,自出清思,所作试律毕竟和雕锼工丽、唯求华美的应制体不同,基本上没有襞积涂饰之病。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山矾山房吟稿* T6 B3 c  t1 j6 ^: K

; O$ ?' e# |9 K- ?, I4 b9 n  作为一介寒士,朱声希的诗歌有乡野气,而无缙绅气。其《山矾山房吟稿》中的题画诗冲淡清雅,思亲怀友诗感情真挚,咏物诗细腻委曲,山水纪游诗明秀超逸。2 ~. O+ ^8 w6 ~( U3 {/ f9 M
! B8 i! d3 V, g  @9 r, q5 d. f
  朱声希时常与朋友唱和,有时还会参加亲友婚礼、寿辰等宴会,写些应景之作、奉承之语,但总体而言,他的酬唱诗情感比较真挚,格调相当清新。朱声希为人谦虚,与朋友唱和时多赞扬对方文采,而自称不善文辞。如《酬家云陆孝廉见赠之作即用其原韵》赞叹朱鸿“君学满腹笥,君才凌云翮。问字乃吾师,耽书胜左癖”,而“愧我寡见闻”,[3]《病起通州幕中诸友见和赠歌者之作因四叠前韵各酬二绝》笑称自己是“诗肠久断客途中,自笑推敲句未工”。[3]其《汪艾塘大兄以同吴山尊叠用东坡岐亭诗韵吟稿见示,即用原韵,勉成一首,题其后》高度渲染了朋友文笔的精湛绝伦:
: N" c! A) K/ \2 r" B5 h8 ~6 r
( G) Y$ j& }9 Q8 ]1 U( k  曲高自远音,味厚自多汁。耳食徒纷纷,如雨荷不湿。险韵诗斗豪,因难巧屡得。艳雪舞风回,野鹘翻云急。联吟胜韩孟,奚论杜荀鸭?乍读眼犹花,再读雾开羃。神随清吟清,暑忘赤日赤。摛藻各缘情,连篇缀狐白。想见兴酣时,高咏岸巾帻。笑我砚久焚,弹铗歌当泣。饥驱来此邦,口若唇补缺。怀中刺空磨,谁谓有此客。云篇喜相示,一扫俗坌集。
2 d8 k* U7 U6 @, {# I( V- e% F2 w- ]: M* @) t7 ~
  汪艾塘,名庚,安徽全椒人。吴山尊号及之,安徽全椒人,乾隆进士,官拜学士,富才名,精鉴藏,擅山水、花卉、人物,为清代收藏大家。大概有一些人对汪庚的诗有讥评,所以诗中说“耳食徒纷纷,如雨荷不湿”。此诗称赞汪庚的吟稿善用险韵,因难见巧,并用“艳雪舞风回,野鹘翻云急”形容汪庚诗既飘逸又劲健的风格。“奚论杜荀鸭”是指汪诗不屑于东施效颦。“笑我砚久焚”是谦称自己缺乏才华,“弹铗歌当泣”是说明自己生活的窘迫。) `" a2 k& X5 A  h1 f
4 _! _2 [- u' Q9 ?
  朱声希《早春寄酬张云衢表兄二首》情真意切,思念之情溢于言表:2 T& n5 q% N  }& W( R* z* U% y
  _, t# |" z- q+ |6 T, u
  寄我新诗意味长,几回欲和奈枯肠。挑灯孤坐朦胧睡,短梦醒来月照梁。
' m: j4 J. j* w% A, o" v+ c1 G8 X5 D! v$ K4 {
  春风树眇暮云深,料是相思同此心。记得别时曾有约,小窗梅雨候君临。, W6 F( T* O9 c& m, e
% }1 u2 W2 p) K/ C' y
  张云衢是朱声希的表兄兼诗友,两人多有诗简往来。朱声希用“枯肠”一词表示自己文思枯竭,既是自谦,也是因为思绪万千而无从下笔。第二首诗从对方着笔,设想对方应当和自己一样“相思同此心”。结句“记得别时曾有约,小窗梅雨候君临”,与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用挑灯孤坐、雨窗候友的剪影塑造了一位深情绵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无论对亲人还是对朋友,朱声希都是以赤子之心待之,故其所作思亲怀友诗大都表现出殷殷深情。; b6 a8 s4 \. C  h$ g9 g

/ [) |. m& t' Y: s/ E9 @( i  秀水朱氏家族通过同乡关系构建了一个游幕社交网络。朱声希凭藉这个网络,一生多次出游,足迹曾至蓟北。出游的经历为朱声希体验感知各地山水和名胜提供了机会。朱声希的纪游诗将自然的清远之境,运化成诗词的明秀超逸之韵。其中游览庙宇时所作的诗歌,在超逸中带有禅意,具有空灵之美。
9 V+ L" ?5 d( Q& l
' T: r9 F5 u1 x9 n  朱声希的纪游诗大部分都与水有关,或写旅途中遇雨,或写泛舟湖上。这类诗词语言明秀,意境清远。如他与友人在月夜游湖时所作《次同人澉湖望月韵》:
: [) R( i# q  X! n; ]) ~" D* Z7 `% O2 t! ]$ p8 H
  四围峰翠映湖中,明月遥看生海东。冰镜一轮浮水满,玻瓈千顷浸天空。田边曾照山人鹤,酒畔还思高士风。不枉人将西子比,清宵望里宛然同。
4 J5 m" R3 t7 z/ c
5 _3 E) x$ ~! f3 F7 e  澉湖秋月为古“澉川八景”之一。喜欢月夜游湖的朱声希到此自然不会错过这一美景。颔联运用“冰镜”、“玻瓈”两个意象,营造出澉湖月夜通彻明透的空明意境。“浮”、“浸”两个动词,使水天一色的景象更加鲜活。“田边曾照山人鹤,酒畔还思高士风”指的是明正德八年中秋夜,著名文人孙一元、许相卿等泛舟湖上、吟诗唱和一事。在漫漫水雾中见冰轮倏然破云而出,朱声希遥想古代高士曾在此赏月作诗,不禁与昔人产生了共鸣之感。此诗将广寒宫般的奇境与文人高士联系在一起写,扩展了此诗的时空意蕴。
0 o7 I* d! D7 I2 B9 ^8 Q$ X* O
# w' j+ ?. o  o3 h1 p3 U6 U, }  朱声希心思细密,愁绪颇多,寄情山水能让他暂且忘记烦忧,研修佛理则能让他得到更多的超脱。在拜谒佛教寺院时,他的感悟尤多。试看《夏日能仁寺僧房观奕》所参悟的人生哲理:
3 Q$ ]: C2 K+ u" n! f* ?) D1 ?+ _& H: J# v) [1 Y. D& a
  火伞张晴空,村流绕古寺。桥渡山门前,径穿云树际。云深棋响传,径曲僧房闭。寻幽叩禅扉,致身获福地。北窗面水开,修竹隔岸翠。中有二人奕,外无一尘事。炉香茗碗供,清簟疏帘缀。长昼消楸枰,静观得禅意。机动局已终,局开机已逝。输赢何足论,得失本如寄。证果知前因,即空悟真谛。因知诸法门,可作观奕例。移时坐蒲团,恍然非人世。但觉清风徐,浑忘赤日坠。林深晚钟催,林表暮蝉沸。归途野风盈,回首绿烟翳。
) {- W* U; t1 w# g9 s( @/ s$ S" c# H( E5 O. {; J  h
  嘉兴能仁寺位于新塍镇,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寺内殿宇宏伟,气势雄浑,“村流绕古寺”一句写出了其四周环水的环境特点。“云深棋响传”以有声写无声,“径曲僧房闭”化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语写僧房的幽深。接着,诗人描绘了禅房的布局和摆设,突出清雅的氛围,为全诗意境的营造奠定了基础。“清簟疏帘缀”一句本自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所谓“清簟疏帘看弈棋”。“机动局已终,局开机已逝”颇有辩证思想,“输赢何足论,得失本如寄”则是悟道之语。
. J7 Y8 i1 R+ Q7 T6 m- V% Y3 d1 d* w0 Q9 t8 i: ]+ H
  在朱声希的《山矾山房吟稿》中有许多记载赏花、饮酒、养鱼、调鹤、浇蔬等生活闲趣的诗,从中可以看出朱氏在清贫的生活中不乏闲情逸致。《山矾山房吟稿》与莲花有关的作品有9首。《白莲》写了莲花的素淡之美,《种莲》突出了莲的君子风标。《观田中荷花漫成》集中表达了诗人喜爱莲花的原因:“不烦雕饰娇无语,偶辱泥涂气自华。乱叶却怜连大芋,何殊美玉倚蒹葭。”这几句诗折射出一介贫士在穷途中的高洁情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6: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吉雨词稿5 G& X. D7 `& T5 @

. E- k# x  H) c# E  朱声希不仅是终身寒微的布衣诗人,而且是一往情注的野逸词客。其家族以耕读传家,所以身处他乡的朱声希最牵挂的是亲人学习方面的问题。他思念中的亲人也多是读书吟诗的形象,如《思佳客·舟夜怀吴思亭表兄修》云:“故人今夜知何处,独酌酣吟书画船。”[4]重视亲人的学识,正是朱声希关心亲人的一种表现。朱声希送别词中的代表作《满庭芳·春暮送舅氏沈夏村先生之燕京》云:; C6 |2 ^$ U1 W4 P' R
" H+ ^' a2 r% W% |9 j' ~% x& @: I
  寂寂闲居,迟迟春日,风定花落林扉。眼前有景,句愧谢家题。犹记史书徒取,邀宗悫赏爱儿时。垂杨岸,今偏相送,愁赋渭阳诗。" y* [2 v1 R9 C1 ?# a( m

- J1 E% B# N3 d* N: m! T% O# B  魂飞南浦外,孤帆影远,极目烟迷。但绿波渺渺,碧草萋萋,此去名高日下,怅陆杲不得追随。程遥计,驱车赵北,驿树早蝉嘶。) n/ g, o8 [' t

' e) u8 N9 o# `4 R) O  词中的意象都是传统的离别意象,如杨柳、孤帆、蝉,这些意象的组合渲染出了离别时的凄寒和惆怅。“但绿波渺渺,碧草萋萋,此去名高日下,怅陆杲不得追随”数句,预言舅舅沈夏村此次去北京将获得极大的声誉,朱声希遗憾自己不能像“陆杲”一样追随。此处是借乡先贤“陆果”的典故表示自己引舅氏为骄傲。陆杲是南朝齐梁时的文人。他的舅舅张融有高名,陆杲风韵举动和张融相似,当时人称道说:“无对日下,惟舅与甥。”
! d; _, j' q0 s, D; t* [3 g1 U' A7 B% X: |$ U5 z. t+ C& G' L
  古代人平均寿命低,致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寿”列为五福之首。对一些古稀耄耋之人,人们会以各种形式进行祝福,于是乎寿诞之日的诗词联话极多,祝寿诗词便也成了重要的文学形式。从唐宋以后,祝寿活动日趋隆重,文人学士们更喜欢通过作贺词贺联等来凑一番热闹。嘉庆十二年(1807)春日,朱声希作《百字令》,预祝表其二十五叔朱休甫七十大寿:
3 Q' n4 X! A9 d+ T8 [1 x  h. F) c8 e, k* x7 _
  星辉南极,喜行开八秩,道南光照。笔阵词场声夙擅,老去尤工谐笑。谈接鸡窗,眉齐鸿案,乘兴还垂钓。香山游健,却抛鸠杖吟啸。
- F; e5 J9 u& s( i. I; Q+ X  E! t! M+ X- l! F8 v/ z
  本是紫桂舒芳,嘉辰揽揆,瑞献安期枣。恰值凤毛鸣鹿宴,鹤算添应早。春酒香浓,垂堂花暖,介雅歌声绕。群仙高宴,阿咸酣舞蓬岛。
# v4 S7 K, D5 k2 d6 w1 q' J; ~6 n* h
  朱休甫字端仲,号竹庐。乾隆三年(1738)八月十一日生,邑庠生,著有《红豆庄诗词稿》。上阙第一句是对他的祝贺,接下来是对他才能和性格的描绘,写出其叔在词坛上声誉夙著,谈吐幽默风趣,晚年还有垂钓逸性。朱休甫有一幅名为《范湖垂钓小景》的画像。下阙是对其叔寿宴热闹景象的设想。张炎《词源》卷下曾道出祝寿词的难处:“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朱氏的祝寿词只是最后一句借神仙来措辞,“阿咸”之典点出了作者与寿星的亲戚关系,算得上恰到好处。
: E# L" T; _' }7 z
7 c0 L; g: d  n( s  朱声希在词的创作上汲取了朱彝尊的法乳,或多或少地嗣续着浙西词派的流风余韵,正如钱泰吉《吉雨词稿序》所称“吉雨之词则本诸竹垞太史”。在《吉雨词稿》中,咏物词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尤以咏动植物居多。其咏物词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浓妆淡抹,直写物象,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二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在他所选取的物象中,多是形体较小的动物如蝶、莺、燕子、蛙、蝉、蜘蛛、萤等。这些意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也说明朱声希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比较细致。他总是将一个细小事物的颜色、形态等描写得毫芥毕现,同时又将此一事物与另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综合描写,以突出此一事物的个性。植物如菊花、荷花、梅花、夹竹桃、荔枝、橄榄、佛手柑、雁来红、凤仙花等花草是他吟咏的重要对象,他把对所咏对象的整体性把握和动态有机描绘与主体向客体的精神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了每一种植物的特性。在这些花草中,他尤其喜欢写菊花的淡雅、梅花的清幽。7 i1 N  E2 e  T' S) @

. `, }9 v# n0 E. a  \) Z  除描写花草虫鱼外,朱声希还吟咏信封等物件。如借物写人的《金缕曲·信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6: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种离愁绪。怕戋戋短才扶寸,难容如许。满纸长相思寄远,遮莫写来无数。恰都向此中囊贮。两面平安千里字,更重重小印旁添护。又奚用,蜡丸固。3 `* g" Q9 M/ M9 @" K3 h
+ z/ t, Z5 z- X
  鳞鸿幸托休迟误。怅匆匆欲言不尽,将缄还住。密约传来忙细认,早见簪花题处。想粘费玉纤亲抚。梦断白狼音忽至,喜关山迢递途无阻。函未启,目先注。  B) y: f4 N3 L1 v
" P# J" n3 ~; Q+ R' C% W4 m, R
  这首词着重写信封的承载功能。从开始害怕信封难以装载种种的离别愁绪,到后面“鳞鸿幸托休迟误。怅匆匆欲言不尽,将缄还住”,写封信时的犹豫不决,担心把信寄出后有话还没有说完。从“密约传来忙细认,早见簪花题处。想粘费玉纤亲抚”三句可以看出,寄信的人是一位女子。“忙细认”表达出了收到信时的激动兴奋之情。词中“白狼”指白狼山,是收信人的驻地。这首词短短的100余字,将写信前、写信时、弥缝时,以及收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担忧、惆怅、喜悦等心理变化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 l7 ^* g  n! O+ c) u0 p1 l
$ E. _2 ^4 M; P1 }; ?  q
  另外,朱声希的咏物词中有一大部分是咏节令物候的。他特别注重时令的描写,喜欢借时令或某个季节出现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春夏秋冬、阴雨晴晦的诸种意象之中,朱氏更多地着眼于春秋季节美好风景的描写。朱氏现存诗词有100余处直接出现“春”字,出现“秋”字的也有近100处。“春”与“秋”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来说是一种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社会与人生感悟的触媒,朱氏在描写“春”之丽、秋之“清”外,也以“春”与“秋”为时空背景来抒发自己的欣悦或感伤。
' s: N5 w) v( _6 k# H
$ o0 g' q3 d/ M! ]2 D* r' L  朱声希用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感知南方的山水,解读江南名物,将自然的清远之境,运化成诗词的清新淡雅之韵。其纪游词不是浓墨重彩的金碧山水,而是淡淡的水墨画,其中又有百分之八十写的是乘舟泛湖。他尤为喜爱“池塘绿涨舟平岸,泥滑应愁识翠人”(《泛舟郭外雨眺》)[5]0的雨中游湖和“几误认寒广宫府,想天上何如此间游”(《洞仙歌·南湖泛月》)[4]的月夜乘舟。
2 g( D: V6 ?) f2 _# E9 C. W) S  b, m
  朱氏纪游词喜欢用翠绿和白色的事物作为基调,构成一幅恰似山水画的清淡意境。如《洞仙歌·雨霁泛湖》中的“湖山迷翠”“碧蘸”与“云”“白沙”“飞鹭”就是翠绿和白色的搭配。朱氏使用的颜色词在微观层面除了概念义外还有一定的附加义。“白色”往往象征着高洁无暇、自由无羁和闲适自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朱氏素洁的情怀。* [/ r3 Q& P7 W) D. r/ D9 c' c

) S# U! K. ~! E" a: J  中国向有诗书画同源之说。诗画的结合产生了题画诗。随着词的发展,题画词也勃然兴起。《吉雨词稿》中有十三首题画词,多是题山水画和花草画的。就描写方法而言,这些题画词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侧重对画面的再现,即就画论画,对画中之境作出恰当的描述、概括或补充,如《天仙子·题〈石榴小幅〉》、《春光好·题友人〈春日山居图〉》等;一是侧重对画面的升华,即描摹画面形态的同时,兼写赏画时的感受,如《清平乐·秋窗病起有以〈秋夜读书图〉索题漫赋以应》、《题程矞堂上舍镕〈红药翻阶图〉二首》等。, L5 G8 @, ^7 e- C0 h1 u+ b' P) K
' z' N# y* [) B& N
  在题画词中,朱氏在描写画面时也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尤其是伤感。《题程矞堂上舍镕〈红药翻阶图〉二首》中的“不觉天涯春宴”、“惆怅留春无计”,写出了词人的伤春之情。《清平乐·秋窗病起有以〈秋夜读书图〉索题漫赋以应》则更着重于游离画作之外的情感表达:, {( x* y' E/ Y! {/ w

* H+ D9 f/ a7 j% s2 Y) Y+ h  风灯影颤,叶落疏林乱。一自秋声传赋遍,是处读书声满。吾怜病废吟哦,短檠空伴维摩。打睡更无童子,自推窗看明河。
: K- ~) F3 c! J, l- X
# G; B5 T' \4 H& {( [+ M' E. T  “风灯影颤,叶落疏林乱”,简短的九个字把秋夜的萧索描写了出来。图画中是热闹的读书景象,而此时身体染病的观画者自怨自艾,倍觉孤独寂寞。
" S) f( G* W# _5 i% Y2 t1 {, ]3 l$ t$ Z4 P$ F5 `7 V: I6 ~1 p6 o/ B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而朱氏却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去赞赏梅花的独特品性,而是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手法,从一个异样的角度来描写梅花。他的《柳梢青》通过写四枝不同的梅花展现了梅花由生到灭的生命周期:# m! Q  ?/ e9 b3 w- o
' f. Q! F- K# M; U3 v! G2 m
  紫蒂疏疏,梢头才缀。翛然尘隔,月地无人,霜禽偷眼,料应先识。会须香绽花繁,且脉脉韬真自惜。迟暮何伤,芳情本耐,不关寒勒。
1 b, S" c: T* r; z5 b1 b/ z3 O, K7 o7 l( H: H! W% H" U
  伫月思量,九疑仙子,准备明妆。斗雪姿妍,迎风袂举,骨尚凝香。情知玉不终藏。到此际,弥回寸肠。半面虽遮,全神早现,暗度虚廊。5 B. H8 i+ }4 C' y, |7 i  s6 }
* v; J& _7 q/ L- _& P6 x! a
  缟衣寒搭,夜来窗外,微闻声霎。晓倚晴风,嫣然一笑,绕檐巡匝。岂缘雀啅芳心,悄不觉枝枝玉压。高卧空山,暗薰纸帐,胜烧金鸭。
: Y; E! ?4 X+ P$ h" [8 {! O: e1 E9 L5 I  S- r1 `, r8 d
  翠羽鸣枝,陡惊梦断,已觉春迟。顾影仍疏,余芳欲落,可奈风披。明年花岂愆期。莫笛里声声咽悲。横幅先描,幽香重觅,岂待多时。/ ]! \4 a6 |8 u; m2 d/ d# O4 R" a

7 |7 C- z. B  Y4 ]. f7 Y5 B; E  词前有小序云:“宋杨补之有自题画梅四阕,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风调清绝。寒宵无俚,偶次其韵,多见其不知量。可一笑也。”朱声希这四首词是杨无咎自题画梅四阕的次韵之作,分别写还没有开的梅花、将要开的梅花、盛开的梅花和将要凋残的梅花。第一首词不粘着于紫蒂本身,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未开之梅对自己盛开时节和凋残时节的想象。“霜禽偷眼,料应先识”化用自林逋《山园小梅》的名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意思是说白鹤如果偷看未开的梅花紫蒂,应该预先知道梅花有令人销魂的美。这是一种从侧面烘托的写法。第二首词也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待开的梅花想象成一位准备梳妆打扮的九嶷仙子,正迫不及待地要在人前展现妍姿。第三首词写出了梅花悄悄盛开的情景,“霎”、“悄不觉”逼真地写出了梅花盛开的那一刹那。第四首写的是对残梅的感伤。这组词的妙处在于脱略形迹,着意传神,从梅花开放的不同阶段渲染梅花清妍高洁的神韵。其实,这种神韵就是词人清高人格的写照。
% w8 v; f! _: @% W9 B4 M1 n8 k/ p2 `1 K; r- K. N
  朱声希诗词总体上呈现出恬静淡雅的风格。其现存作品基本上都取材于个人生活,而不涉及时事政治。其创作成就不算显著,但作为秀水朱氏家族的后起之秀,他的作品为这个家族的文学景观添上了最后的精彩一笔。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19 12:04 , Processed in 0.06192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