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57|回复: 2

[歌词创作] 罗大佑、beyond乐队、方文山歌词比较与赏析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4: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254969084 于 2015-11-25 14:37 编辑
7 v& ^  @( w2 R9 O- n1 L+ t. |- M
& u9 G' ]! l9 I1 g' ~/ u& ]/ I  L
罗大佑、beyond乐队、方文山歌词比较与赏析经典歌词中的经典元素
                       ——中国流行乐坛三十年经典歌词探析

/ N' ]! i6 ?# _! `4 X" [4 k/ U
( x6 S$ I9 [/ |: O& c, C8 N! _
一.中国乐坛流行经典概说
流行与经典是一对相对而又相联的概念。相对在于:流行是一时的炙热,经典则是持久的馨香。相联在于:经典的也必然是流行的。它曾经流行,且依靠某种永恒的魅力为自己保质保值,从而实现了这种流行的经久不衰。
从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中期,流行歌曲属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所禁止的领域,无从发展。从70年代末起,中国流行歌曲开始发轫,并在80年代以后真正进入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期:中国摇滚音乐第一人崔健正是在这一时期横空出世、红极一时;随后,强劲的“西北风”又横扫中国大地,《黄土高坡》《少年壮志不言愁》《信天游》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音乐巨子罗大佑、不朽的摇滚乐队beyond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演绎出无数经典华章;而在新千年之初锋芒初露、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如今已俨然成为乐坛大佬的周杰伦则被许多学者视为音乐新经典的领军人物。因此,笔者拟将80年代以后的流行歌曲作为研究对象,且将立足于歌词方面的研究。经典之为经典,它凭借的是什么?本文力图对80年代以后产生的经典歌词进行深层解码,剖析其内部的经典元素,以便回答这一问题。同时,也希望藉此探寻到一条正确的经典歌词创作之路。

7 Z& Y% L/ [' O2 ?
二.
    80年大以来的中国流行乐坛经典层出,若要将其悉数拈来加以品评,自然是力有未逮。因此,本文仅截取了三个典型断面:罗大佑歌词,beyond乐队歌词,周杰伦歌词——更准确的说应是方文山歌词,因为周杰伦堪称经典的歌曲皆有方文山填词。
(一)罗大佑歌词
    孙兴公品评潘岳陆文的文章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而以潘岳的“烂若披锦,无处不善”来形容罗大佑的歌词作品,亦是毫不过誉的。罗的歌词创作数量颇丰,且质量上乘,随便粘出一首都是足以傲然于众的经典之作。
1. 罗大佑歌词选取的题材极广:表现故园之思(如《乡愁四韵》)、爱国之情(如《东方之珠》)、成长体验(《童年》《光阴的故事》)、对往日的追忆,甚至有对时政的抨击(《绿色恐怖分子》)等等,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至。
2. 罗词的思想艺术特色。
王国维《人间词话》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虽此“词”非彼“词”,但以此作为现代流行歌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亦无不可。毕竟,二者有诸多相通之处。罗大佑歌词之高,也正是在于境界之高。试以《童年》为例。“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地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只宝剑;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这是一首意境浑成的词作。“意境的基础首先就是‘形象’,要诗、画有意境,那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意境’必须通过形象表现”。对应到这首词作的意象则取上:池塘、榕树、知了……皆系出天然,罗大佑采之用之。他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8,无娇柔装束之态
从“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到“情者文之经”,中国美学一直强调情感是艺术的内在是生命。罗大佑歌词不是形象的堆叠,也不是情与景的简单凑合。“池塘”,“秋千”,“漫画”,玩不倦的游戏,等待下课铃声的焦灼,萌芽状态下一片隐现不定的氤氲爱情,对“一寸光阴一寸金”似懂非懂时的迷糊度日,对整个未及涉足的世界的懵懂的好奇与幻想……这些都是对童年情态的真实还原。对于这种还原,他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古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9某名人说过:“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都想说而又没说出的话。”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意思:能成为经典的东西一定契合了某种普遍的思想情感。人们在对歌词的吟唱之中,一种人所共有的悠远而美好的意绪被唤起共鸣由此产生,经典得以形成。
在他的词作中,物与我无不浑融互化,熨帖无比。“月而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东方之珠》)作为一首表达爱国之情的歌词,他没有以那种屡见不鲜的雄壮呼号为表现方式,二是营造出一个静谧、浪漫而又满布沧桑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款款抒发他绵长幽深的情思。他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使一个容易落入俗套的题材出得如此动人心魄、超出众类。
9 ^$ d2 U/ t* B
* B: n8 S% g3 X# y# q  l) w# M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3. 罗大佑的又一杰出成就,是开掘出了类型各异的词风。2 ]  T" M/ u# @: ^) U  A4 W$ x
他的许多歌词浸润着鲜明的古典气质。此处并不单指歌词中对具有古典主义诗歌的直接化用(如《错误》即是直接将郑愁予的诗歌度曲。),更主要的是指他的歌词中呈现出的简淡色彩、静谧画面及幽淡的沉郁完与中国古典情调一脉相承,因为“它表现为有节制、含蓄、沉郁、含不尽之意……等特色”,而非“表现为情感外露,强烈,激动……” ⑶。
8 O% `$ U* x1 y6 I2 t' u, O9 W( i不过,罗大佑的词风并不但限于这一方面。比如,他的《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也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这首词融汇了慷慨豪侠气、逍遥隐士风及人事苍茫感,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独标一格。另外,他的又一名作《船歌》更是摄入了江南民歌的神韵:“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的家?嘴儿轻轻唱也不说话呀,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摇到风儿吹破天凉的秋。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鱼儿双双结伴水底游……”悠长婉转,动人之极。抨击时政之作《绿色恐怖分子》中字里行间则是令人绝倒的辛辣讽刺。) ^, |6 W6 z% V, o6 Z+ _
) v0 @% i" {1 ?- K  G, X; B6 [
(二)beyond乐队
8 c# A: W8 Z( K8 J/ J8 t, O4 r    今年,beyond精神的代之作《海阔天空》再次获得香港创作歌曲大奖,十六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荣誉奖,无休止符纪念奖。历经十年光阴流转,beyond乐队的诸多经典之作至今仍能屹立不倒,这足以见证这些作品的含金量。
  z7 G# v' z( a8 }: @( I; \, \摇滚想来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音乐。Beyond歌词中流露出的,也正是一种青年情绪。如果说罗大佑歌词中体现出的常是回忆的韵味与冷静的哲思,beyond迸发出的则是一种昂扬的劲力与热烈的呼喊。吴经熊曾将唐诗分作春、夏、秋、冬四个时期。初盛唐的诗歌为唐诗的春季。春季的诗人的欢乐、哀愁、希望和幻梦都是轻松活泼的,甚至于他们的泪珠也是光芒闪烁的。(《唐诗四季》)⑹这种概括于Beyond乐队的词风同样十分切合。试看《海阔天空》。从“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到“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再到最后的“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歌词中的意绪由最初的低沉转向步步高昂,满是狂傲和执着。当时乐坛不乏励志歌曲,但绝少这样的传世之作。在其他作品中看到的多是千篇一律的口号,而非如《海阔天空》里展露少年这性情的个性语言;再者,少年之作常易失之轻狂,即一个未经历世事艰难者往往是空泛的豪壮。而Beyond歌词中更多的是一种在艰难困阻中挣扎与不屈,这就赋予了歌词一种生活的重量。7 O1 O4 ]8 N8 u3 z8 m! J: o+ S
除了表现激扬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Beyond亦有表现哀伤之情的作品。如《大地》就是一首思乡怀亲之作:“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这刻再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地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更典型的是那首惜别爱人之作《灰色轨迹》:“酒一再沉溺,何时麻醉我郁抑?踏着灰色的轨迹,尽是深渊的水影。不想你别去,心一再回忆……”在beyond的歌曲里,有伤感失落,但绝没有衰颓消沉。一句话,这是真正的年轻人的音乐。这些歌曲在当时一片情歌泛滥的靡靡港台音的充溢下异军突起迅速俘获了当时乃至以后一代代青少年的心。
7 y% g0 i7 w3 }' F- ](三)方文山歌词  5 h/ \+ ]8 U! m7 U5 t: j
罗大佑与beyond乐队都是集作曲、作词、演唱于一身的音乐人,而方文山则是一个专门的词人。罗大佑与beyond乐队作品的巨大感染力在较大程度上有赖于乐曲的帮衬,而方文山的词作,即使是单单当作文本去阅读,也很具文学审美价值。% a5 G& G; T  t# T. V
说到擅长表现怀旧情绪的词人 ,现今歌坛之上恐怕难有人出方文山之右。先看他的歌词《上海1943》:“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即便未表现出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仅仅是单纯的怀旧,他的许多此类作品仍可称得上价值不菲。将过去的岁月艺术提纯,滤除生活的杂碎,使旧日呈现出一片淡淡忧伤笼罩之下的诗意静美,这是方词的独特魅力之一。$ J- t5 x: d! z# b0 z  f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方词往往比喻奇谲且层出不穷,想象出人意表。这一点颇类中国诗坛鬼才李贺。且看他的名作《龙拳》:“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汉字到底懂不懂?一样肤色和面孔。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我向西引北风,晒成一身古铜……”同样是爱国题材,罗大佑倾洒出 的是一派浪漫的脉脉深情,方文山却用他大气恢弘的想象,将一片静默的土地写的如此雄浑浩大,劲力十足,生机勃发。这完全是大手笔。" V( b* B. o/ C" _. }8 s
若就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两方面将罗大佑歌词与方文山歌词作比较,罗词的思想价值总体而言胜过方词,但在艺术价值上,罗词尚有不及方词之处。方文山在熔铸语言、淬炼辞采方面具有惊人的禀赋。“从天台向下俯瞰暴力在原地打转,上一代解决的答案是微笑不抵抗。, ?( y. ]1 G, J* S
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我看不惯尊严受伤家族如此不堪。缓缓绕过武馆,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双刀》)——短短几句歌词,其中意象的组合、词语的拼接,无不新颖别致、妙不可言。又如:“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这是其词作《牡丹江》的开头部分。词类活用是方词中的惯用手法《双刀》中“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东方”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月光下一轮美满”,“美满”形容词用作名词。天上的圆月向水面上合抱成圆的拱桥与桥影洒下一排你素淡的光洁;读者之所以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由圆桥到圆月的联想,正是作者妙手天成的使用了“轮”作为桥的量词所产生的效果。然而,作者并未用“似一轮圆月”来描写桥与桥影,而写作“一轮美满”。月圆本是人事美满的象征,作者此处的词类活用使读者的思维由桥与桥影,经历两重跳跃,最终将这幅牡丹江畔的夜景定格成一个充盈了无边安详与和美的动人图画。这种将形象赋予多重意蕴,从而引起读者反复联想的高描手法,确实令人赞叹。另外,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牡丹江》的结尾部分附上了一段东北民谣风味的唱曲,曲风由前面主体部分的轻俏柔美转为欢畅清扬;紧随着乐曲转变的脉络,词风立即着上了民谣色彩:“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儿,小鱼儿甭上船咱们不稀罕,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显然,相比普通的民谣,它的文学美感要浓郁的多。6 o  ~5 w8 X: J, b6 c  y
《东风破》 方词之冠冕
0 B. J+ l4 }3 f% B  X' {# v三.
- h  b$ `8 y7 h" | 0 H% M, ~6 ]* }9 \, j9 v) k
- u' {! B  }4 G8 G  c
注释:
- g3 W3 X4 G! M) x0 u⑴刘义庆. 世说新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2 .
2 p5 W" o, R% p9 b" [/ e; c⑵王国维. 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 s- o- B2 E# H4 F" r' T  t
⑶李泽厚. 意境浅谈【J】. .: Z8 L1 D) r# z
⑷白玉林,党怀兴. 十三经导读【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 R. x; H3 Q) }% L2 [
⑸周振甫. 文心雕龙辞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96:27.; R; }* T$ o1 U' Q; I
⑹吴经熊. 唐诗四季【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  
' x! L; v9 z/ _# L  u. E4 N/ C- N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5 14: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3. 罗大佑的又一杰出成就,是开掘出了类型各异的词风。
* B0 N+ m+ I3 N: d1 F/ G# m" @) n他的许多歌词浸润着鲜明的古典气质。此处并不单指歌词中对具有古典主义诗歌的直接化用(如《错误》即是直接将郑愁予的诗歌度曲。),更主要的是指他的歌词中呈现出的简淡色彩、静谧画面及幽淡的沉郁完与中国古典情调一脉相承,因为“它表现为有节制、含蓄、沉郁、含不尽之意……等特色”,而非“表现为情感外露,强烈,激动……” ⑶。, t6 N  h. }) i  x' a! a1 X
不过,罗大佑的词风并不但限于这一方面。比如,他的《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也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这首词融汇了慷慨豪侠气、逍遥隐士风及人事苍茫感,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独标一格。另外,他的又一名作《船歌》更是摄入了江南民歌的神韵:“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的家?嘴儿轻轻唱也不说话呀,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摇到风儿吹破天凉的秋。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鱼儿双双结伴水底游……”悠长婉转,动人之极。抨击时政之作《绿色恐怖分子》中字里行间则是令人绝倒的辛辣讽刺。
0 I, l, }8 Y: g$ q+ x- u' I
0 P) a: `' W% h, ]# j(二)beyond乐队4 f% ]$ f2 G! g( e) i8 B
    今年,beyond精神的代之作《海阔天空》再次获得香港创作歌曲大奖,十六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荣誉奖,无休止符纪念奖。历经十年光阴流转,beyond乐队的诸多经典之作至今仍能屹立不倒,这足以见证这些作品的含金量。' K7 p3 L* D2 C6 `. W( t
摇滚想来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音乐。Beyond歌词中流露出的,也正是一种青年情绪。如果说罗大佑歌词中体现出的常是回忆的韵味与冷静的哲思,beyond迸发出的则是一种昂扬的劲力与热烈的呼喊。吴经熊曾将唐诗分作春、夏、秋、冬四个时期。初盛唐的诗歌为唐诗的春季。春季的诗人的欢乐、哀愁、希望和幻梦都是轻松活泼的,甚至于他们的泪珠也是光芒闪烁的。(《唐诗四季》)⑹这种概括于Beyond乐队的词风同样十分切合。试看《海阔天空》。从“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到“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再到最后的“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歌词中的意绪由最初的低沉转向步步高昂,满是狂傲和执着。当时乐坛不乏励志歌曲,但绝少这样的传世之作。在其他作品中看到的多是千篇一律的口号,而非如《海阔天空》里展露少年这性情的个性语言;再者,少年之作常易失之轻狂,即一个未经历世事艰难者往往是空泛的豪壮。而Beyond歌词中更多的是一种在艰难困阻中挣扎与不屈,这就赋予了歌词一种生活的重量。
7 k. q# W2 }  R# v除了表现激扬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Beyond亦有表现哀伤之情的作品。如《大地》就是一首思乡怀亲之作:“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这刻再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地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更典型的是那首惜别爱人之作《灰色轨迹》:“酒一再沉溺,何时麻醉我郁抑?踏着灰色的轨迹,尽是深渊的水影。不想你别去,心一再回忆……”在beyond的歌曲里,有伤感失落,但绝没有衰颓消沉。一句话,这是真正的年轻人的音乐。这些歌曲在当时一片情歌泛滥的靡靡港台音的充溢下异军突起迅速俘获了当时乃至以后一代代青少年的心。3 K( r4 L7 B9 p/ D) ?- M2 n
(三)方文山歌词  
( N; E8 I. X" b" B; m7 F罗大佑与beyond乐队都是集作曲、作词、演唱于一身的音乐人,而方文山则是一个专门的词人。罗大佑与beyond乐队作品的巨大感染力在较大程度上有赖于乐曲的帮衬,而方文山的词作,即使是单单当作文本去阅读,也很具文学审美价值。5 m, n* S5 U% s# Q4 s. |
说到擅长表现怀旧情绪的词人 ,现今歌坛之上恐怕难有人出方文山之右。先看他的歌词《上海1943》:“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即便未表现出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仅仅是单纯的怀旧,他的许多此类作品仍可称得上价值不菲。将过去的岁月艺术提纯,滤除生活的杂碎,使旧日呈现出一片淡淡忧伤笼罩之下的诗意静美,这是方词的独特魅力之一。8 \. s) C4 v. v; ]1 V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方词往往比喻奇谲且层出不穷,想象出人意表。这一点颇类中国诗坛鬼才李贺。且看他的名作《龙拳》:“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汉字到底懂不懂?一样肤色和面孔。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我向西引北风,晒成一身古铜……”同样是爱国题材,罗大佑倾洒出 的是一派浪漫的脉脉深情,方文山却用他大气恢弘的想象,将一片静默的土地写的如此雄浑浩大,劲力十足,生机勃发。这完全是大手笔。6 I- d% E; @+ g) |8 G+ }9 ~# c9 k9 k
若就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两方面将罗大佑歌词与方文山歌词作比较,罗词的思想价值总体而言胜过方词,但在艺术价值上,罗词尚有不及方词之处。方文山在熔铸语言、淬炼辞采方面具有惊人的禀赋。“从天台向下俯瞰暴力在原地打转,上一代解决的答案是微笑不抵抗。2 F  @2 e( S) d* _- Q7 m1 U4 O9 u5 W
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我看不惯尊严受伤家族如此不堪。缓缓绕过武馆,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双刀》)——短短几句歌词,其中意象的组合、词语的拼接,无不新颖别致、妙不可言。又如:“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这是其词作《牡丹江》的开头部分。词类活用是方词中的惯用手法《双刀》中“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东方”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月光下一轮美满”,“美满”形容词用作名词。天上的圆月向水面上合抱成圆的拱桥与桥影洒下一排你素淡的光洁;读者之所以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由圆桥到圆月的联想,正是作者妙手天成的使用了“轮”作为桥的量词所产生的效果。然而,作者并未用“似一轮圆月”来描写桥与桥影,而写作“一轮美满”。月圆本是人事美满的象征,作者此处的词类活用使读者的思维由桥与桥影,经历两重跳跃,最终将这幅牡丹江畔的夜景定格成一个充盈了无边安详与和美的动人图画。这种将形象赋予多重意蕴,从而引起读者反复联想的高描手法,确实令人赞叹。另外,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牡丹江》的结尾部分附上了一段东北民谣风味的唱曲,曲风由前面主体部分的轻俏柔美转为欢畅清扬;紧随着乐曲转变的脉络,词风立即着上了民谣色彩:“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儿,小鱼儿甭上船咱们不稀罕,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显然,相比普通的民谣,它的文学美感要浓郁的多。
0 M5 S' L7 m$ o; \" M《东风破》 方词之冠冕
4 Z) l: V4 L+ M2 k, k/ ]- v三.
% r/ Y0 d: O8 @% c  @  j5 G
# D. k/ D! Q; C& x8 b 4 }- ~# q2 _  K% `/ w$ Y
注释:9 `5 `2 s+ r1 k  F5 b
⑴刘义庆. 世说新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2 .) x! D. d9 t" \3 V7 D( v( t
⑵王国维. 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 e6 ?$ D: n: J' {' Y/ ^
⑶李泽厚. 意境浅谈【J】. .
7 i* [5 A/ a. S+ z7 {) R- |⑷白玉林,党怀兴. 十三经导读【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1 o* a5 a# Q7 x6 n: G# a
⑸周振甫. 文心雕龙辞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96:27.
! h$ ^: X1 @$ w⑹吴经熊. 唐诗四季【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  % g, d* t1 o' Y# X* V9 F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3 06:29 , Processed in 0.13493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