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歌的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响亮甜脆为特征行腔中重视语言。本文从民族唱法概述、民族唱法的发声和呼吸方法及民歌的特征、演唱的形式和方法三方面对民歌的民族唱法进行了精辟的论证。要唱好民族歌曲,就必须从发声和呼吸等方面进行严格地训练。) @) _5 j! Z# M8 b
一、民族唱法概述 民族唱法是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简称。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响亮甜脆为特征行腔中重视语言,讲究润腔,声、字、腔、情、味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民族唱法在具体演唱和吐字发音中,既重视继承民族传统唱法 “气沉丹田” 、“字正腔圆” 、 “声情并茂”等优秀的传统理论和技巧,又注重借鉴西洋唱法对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和混合共鸣,以及真假混合声的运用,歌唱时讲究深呼吸、高位置和声音的通畅、松弛、自然,音色明亮、甜美,歌唱的表现力强,既能演唱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歌曲,又能演唱艺术创作歌曲和民族歌剧。民族唱法还特别注重风格韵味的表现,一些特殊技法的运用和有方言特色的演唱,都使民族唱法在表情达意方面,具有传神的魅力。5 E* R/ q" G& U/ `! K. w* |
二、民族唱法的发声和呼吸方法 民族唱法中还注重声音的统一,正确处理好歌唱的吐字与歌唱的发声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达到歌唱时吐字清楚,声音优美。对于歌唱同绘画中的线条和轮廓的意义相仿。 既然发音对于歌唱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十分有必要搞清楚发音的形成部位及其规律。 在歌唱的实践中,要使吐字清晰,自然,下颌、唇、舌的肌肉运动必须放松而灵活。如果呆板、僵紧,吐字就不可能灵活,流利。在吐字过程中,壬的动作不能犹豫、迟钝。舌的动作稍为迟疑,就会使字音模糊,吐字不清;更要注意唇和下颌的关系。唇的动作消极、迟钝,就会牵制下颌的活动,而下颌如果不放松,又会妨碍唇的灵活性;再有,歌唱的吐字时,不要固定某种口型,如有的人喜欢撅着嘴唇唱歌,也许这样做是为了使声音更加集中,但是,固定的口型却把嘴唇给限制住了,导致吐子不清。5 s9 l, b0 W& e k3 V
(一) 、发声方法 民歌的演唱训练方法非常重视母音的练习,无论在哪个国家的语言中,母音都是一个字的核心。母音的形成部位、音色、位置、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好坏。 我国语言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子音作为字头的字比较多,歌词中除了一些单母音的字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子音开始的。我们如果把母音看作是歌唱感情表现的基础,那么子音就可以被视为歌唱吐字清晰的基础。十九世纪意大利的声乐专家加尔西亚在《关于歌唱艺术全集》中曾指出: “要得到清楚的吐字,子音是重要的。在歌唱时,子音要比说话和朗读时咬得更加结实。 ”子音对于歌唱,同绘画中的线条和轮廓的意义相仿。绘画时,如果线条、轮廓不清,就会产生布局不清楚,画面含混不清的现象;歌唱时,如果发音不清,则会使吐字模糊,词意不明。 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应该是:子音清楚准确地在嘴前半部分形成,母音柔和统一地在嘴的后半部分形成;声音的共鸣位置则在吐任何字的时候都始终如一地统一在面罩共鸣里。三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要相互干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歌唱中把字咬得准确;吐得清楚,唱得优美动听。2 a+ U. D% x1 o0 v3 W
(二) 、呼吸方法 民族唱法的呼吸方式归纳起来,基本为三种方式,即: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 B' _& H, n' c; x' Z6 k j (1) 、胸式呼吸主要领先胸腔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法的弊端在于:吸气浅,气太短,横膈膜与腹部肌肉使不上劲,同时难以打开喉咙,影响音域的扩大和声区的统一,竟然不可能有色彩的变化。
4 L C1 M3 N4 W (2) 、胸腹式呼吸是大多数声乐家所推崇的一种歌唱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它比较全面地调动力了胸腔、横膈膜和腹肌的整体能动性,并使之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同时,由于吸气时张开肋骨和下降横膈膜同时并用,扩大了气息的容量,加强了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自如。所以,许多声乐家都认为这种呼吸方法是科学的,是合乎艺术要求的呼吸法。3 y/ J5 Q! B7 l+ ~0 w
(3) 、腹式呼吸是许多著名的声乐家十分肯定的呼及方法。如世界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基诺•贝基先生就十分明确地认为:歌唱最佳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法。而且认为上腹部是腹式呼吸的支持点,也就是横膈膜的支持点。但也有人认为腹式呼吸吸气太深,推动了胸腔肋间肌控制呼吸的协同作用,反而使气息发僵和不够用。 由于人与人之间感受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个状态,各人感受的侧重重点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学习一种歌唱呼吸方法,判断一种呼吸方法正确与否,重要的是看其内涵是否具有科学性,而不在于这种方法的名称。 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朴实、自然、大方,讲究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常伴以民族舞蹈动作,给人以视听整体美的感觉,民族唱法的伴奏多以民族乐队为主。 民族唱法,往往体现在表演形式、演唱方法、风格韵味上。为此,我们有必要将民歌、的演唱特点,风格特征作一些简要介绍。 三、民歌的特征、演唱的形式和方法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学习中国民族音乐要从感性的材料入手,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掌握感性材料,仅仅读、听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掌握,必须自己学唱、背唱。读到、听到的,还只是别人的东西,只有学唱、背唱,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学唱民歌,还需要有各种技巧来表现,同样一首民歌,在优秀的民歌手的口中唱出就格外优美动听,光彩夺目。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上,我们应掌握它的风格特点及民歌演唱中的地方色彩,这样才能唱出味道来。 对于民歌的演唱,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 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划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
3 {7 l! }( K& Y/ Z+ b/ S' | (一) 、号子 % N$ T% i/ H$ Y9 Q- w. z1 O
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劳动生产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 H9 G4 q: X' f; N+ S
号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形式,以一领众和的形式最为常见。集体劳动中需要统一步调,统一节奏,一领众和符合这种劳动要求。它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实用功能。
: u! |$ S$ j# w3 ? w: A 号子的领唱者同时也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由他唱正词(有内容的歌词)发口令,所唱曲调和节奏比较自由,和唱部分由全体劳动者担任,一般不唱实词,仅唱与劳动节奏相应的呼号声,节奏感强,曲调重复而变化小。号子的演唱要求气息饱满有力,声音结实响亮,演唱多以真声为主。湖南民歌《澧水船工号子》 、根据号子风格特征创作的歌曲《黄河船夫曲》 (冼星海作曲) 、 《码头工人》 (聂耳作曲)等,都是具有号子特征的歌曲。
6 O% Q' G0 X. Z% X: Q2 y7 _, ^3 c0 A (二) 、山歌 6 R! S; S. r+ l/ B9 g( a- e
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作(砍柴、割草、放牧、赶脚等)或行走时,即兴抒发思想感情(消愁解闷、传递情感、遥相对答、抒发情怀)所编唱的民歌。山歌多流行于山野田边,由于劳动性质多是个体的,非协作性的,因而不受劳动节奏等的制约,故节奏比较自由,抒情性强。 山歌音乐起伏大、跳进多、音域宽、拖腔长,具有激昂奔放、高亢辽阔、曲调悠长的特点,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式的前腔与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自由延长音用于句间、句尾,常构成节奏较密集的朗诵性曲词与抒情性自由延长音结合的悠长自由节奏,使山歌的抒情性得到充分发挥。 山歌的演唱多以真声为主,歌声高亢明亮,力求达远,声音结实饱满,气息贯通,情感朴实真挚。在旋律大的起伏跳动中,往往还采用假声演唱来体现这种跳动,如甘肃民歌《一湾湾流水》 、陕北民歌《赶牲灵》等。 ( D# V$ Y0 l9 h; @; R# t. F# v& W+ Y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以独唱形式为主,也有对唱、一领众和等形式。% d* P2 d+ b8 F
(三) 、小调 0 t4 y' c# D+ @3 f7 @. [. r
小调又称“小曲” 、 “俚曲” 、 “时调”等,是人们在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演唱的民歌,流行于城镇集市,广泛涉及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演唱不仅有一般的群众歌手,还有职业的和半职业的艺人。小调经过他们的加工、提炼,在艺术上有较多的提高,由于有艺人传唱,小调的流传范围比号子和山歌广泛。因流传广泛,使小调的内容更加深刻、更加典型,音乐形式也更加规范,使用的音乐手法也更加复杂和丰富。又由于这个原因,小调的精致对于号子和山歌来说,炽热的生活气息和强悍的力度减弱了。 小调的演唱形式多以独唱为主,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主要由乐器伴奏承担)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十分优美动人。
% F2 f( m/ n' H& a, x$ K. I 小调的这些特点使小调的演唱既不同于号子也不同于山歌。演唱时,气息要柔和流畅,声音要甜脆明亮,讲究装饰韵腔,感情表达朴实细腻。山西民歌《五哥放羊》 、江苏民歌《孟姜女》等都是具有小调风格特征的歌曲。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就是在演唱民歌时,要注意民族风格与科学的歌唱技术相结合,要有时代精神。在声音训练中要重视气息运用,共鸣的运用,真假声的有机结合。使民歌唱法的声音明亮、柔和、悦耳,更富有表现力。
a6 k4 K; G6 p/ p; g/ k- r 目前,在我们接触到的“民歌”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经过改编的民族创作歌曲,这些歌曲可唱性强,旋律优美,且富有时代气息,很受广大人民欢迎。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积淀,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