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乐天碟的经典:阎学敏的《炎黄第一鼓》
" X. T: l7 a6 @1 e( C5 J《炎黄第一鼓》也是民乐中大名鼎鼎的一张作品,1998年由马可勃罗唱片推出,中国鼓王阎学敏全情投入,马可勃罗首次引用HDCD技术,加上请来中国著名天碟录音师李小沛于全国设备最优良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录音棚录音,后期制作由香港首屈一指的雅旺录音室制作,最后交由日本天龙压片,可谓一次中港日精英的汇合。是广大烧友测试低频的常用发烧碟。
" Q6 P, q/ y7 m1 n交响乐发烧天碟" d$ o* J- \; Q7 H+ c, X
编辑点评:真正考验器材实力的音乐莫过于大动态的交响乐,古典乐录音史上出现过很多爆棚的交响乐专辑:多拉蒂指挥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火炮版》、指挥大师克莱伯的贝多芬《命运》(《命运》公认最好的版本)、录音让人叹为观止的马斯奈《领袖》、TELARC《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等等都是极品。其中有两张著名古典发烧唱片品牌TELARC(泰拉克)出品的唱片尤其出名,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张的地步,他们就是被烧友戏称为“红衫仔”的TELARC《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Ein Straussfest)和《Round-Up》(西部大赶集)。, y e* _: f, r& Q& R2 n
封面清一色红上衣人物的《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
0 F& r* J d1 t) U0 o, e笔者前不久去广州海印淘碟,店员告诉笔者,古典发烧录音销量最好的依然是“红衫仔”,这可是1985年引进的碟片,不愧是TELARC公司卖翻天的超人气发烧片,里面的圆舞曲不仅好听没商量,特技音响效果之过瘾更是无以伦比,圆舞曲轻快华丽,优美流畅,旋转激扬,欢快的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烧爆效果,更是出其不意,亦幻亦真,足以令男女老少全体听众齐齐目瞪口呆,不亦乐乎。
$ s6 V3 |1 h" }TELARC最深入人心的《Round-Up》(西部大赶集)4 W# F0 P$ I$ K* l7 E
看到这张《Round-Up》封面的网友大概会脱口而出:“万宝路”,广告之深入人心真让人无话可说。其实该碟只是一张美国西部电影配乐专辑,因此片名叫《西部大赶集》。脍炙人口的第3首,也就是被用作烟草广告的那首乐曲是电影《七侠荡寇志》(Magnificent Seven)的配乐,是一首典型的美式管弦乐,极尽纵横捭阖之势,经过电视广告多次反复的播放,以致让不少人以为是广告配乐。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这张唱片还有不少音效逼真逗人的趣怪声音,多年前音响刚刚传入,这些录音曾狠狠地打动了对声音特别敏感的发烧友的耳神经,让他们兴奋激动了好一阵子。; K: D% I0 m2 b1 [4 `" ^) _0 s6 {
电子乐类发烧天碟
! d1 a: j4 K, y% A; r3 B3 g编辑点评:电子乐类的发烧天碟,评价最高的当属唐·多西(Don Dorsey)于1988年发行的《Beethoven or Bust》(电子贝多芬、戴墨镜的贝多芬),此张专辑蝉联排行榜冠军达24周之久,依然是泰拉克(Telarc)公司制作的一张以电子合成乐器改编贝多芬作品的发烧录音专辑,运用幽默、创意的手法,结合了贝多芬的音乐,是烧友测试器材动态的利器。
; e# ~* `3 c5 P3 c1 `0 j
( B) U+ b, l; G, }: `' yTelarc公司制作的《Beethoven or Bust》(电子贝多芬)
4 q: M5 V, ]0 S. k* o香港雨果唱片公司推出的《一意孤行》也是一张电子乐的极品,笔者很难界定张碟的类型,只好称其为新世纪音乐,这张糅合了传统民乐与现代电子合成乐的作品推出于1993年,但其前卫性仍然可以让不少先锋音乐人汗颜,看看雨果唱片的销量排行就知道,这张唱片创造了一个传奇. D3 j9 v; A3 e0 J
' M7 R( o* g5 z1 v雨果唱片公司的销量冠军《一意孤行》" ]4 s- M& B- S! f# I* G# A
《一意孤行》的作者刘星是我国著名的中阮演奏家,人称新世纪音乐的“中国拓荒者”,这张专辑的音乐内涵与老庄哲学、禅宗玄悟有异曲同工之妙。音响性上最为人称道的是饱满厚重的低频,对音箱低音单元的下潜、量感、质感、弹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