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典型录音或K歌环境中,声音质量通常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拾音和数模转换,前者拾音质量由话筒决定,后者数模转换则由音频卡决定。因此,最终声音信号的优劣要以上述两者的硬件性能所决定,所以在在器材选择问题上我们要以硬件性能指标作为基础参考,本文我们将介绍声电转换的最前端--话筒的选择。" L$ a7 B" u1 k4 t
) E0 \+ g8 x' {: T0 ^
话筒是麦克风(Microphone)的俗称,其学名叫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从仿生学的角度来看,传声器的设计思路与人耳听觉系统几乎是一样的,所区别的是传声器将声压通过电磁场转化为电流,从而获得电信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拾音”过程,通常我们将其理解成一个声电转换过程。拾音分为立体声和单声道两种,所谓立体声就是用两只或两只以上(辅助)传声器模仿人的双耳听音所得到的左右两路双声道信号;单声道则好比人的单耳听音一样,所得到的信号也只有一路。7 r: S1 R6 o& K1 [4 Y
" A6 N' B% [% m3 t& T0 C
在专业音乐制作中,传声器(话筒)根据录制内容的差异被分为两大类,即“乐器传声器”和“人声传声器”。根据其结构特点及工作方式又被细化为动圈传声器、铝带传声器、电容传声器三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具备振膜和电磁效应。其工作原理是:振膜在声压变化的推动下改变电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压,输出后经过放大电路产生声音。由于K歌主要以单声道形式的人声录音或现场演唱为主,不存在录音制式的约束,因此在形式较为单一,技术上也比较容易把握。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人声传声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方式深入剖析如何从技术参数角度选择话筒。
& {$ p' {7 _( |( W) r9 w% G5 a: n' s' {# }4 S: h! x
话筒选择依据之一:
$ G. m7 c% j& b4 S, P
; X9 F4 N; _& e) e' [; g6 R6 u" _ 选择话筒(麦克风)的第一个依据是应用范围。我们知道,K歌常用的就是电容话筒和动圈话筒两类,如何在两者之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正确选择,就成为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K歌爱好者将其简单的理解为话筒(麦克风)形式上的区别,以至于在该问题上形成一个误区。那么现在我告诉你,这是错误的。为了说明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看看图1所示的两张原理图
2 X0 @; ~1 `6 N3 n! M5 r4 t
: P% ?& S, V& n7 t
2 _. G3 ]5 d) x* X2 W# F- m
! m- k, u5 T, P" U% X/ U# @3 V' t$ a! |2 L5 P9 t
推荐理由:支持移动应用,自带混响、音调修正功能,可同步美化声音,并且内置锂电,免除更换电池的弊端,功能控制界面集中在话筒外壳,方便调节。 电容话筒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电容传声器实际上是一个电容器,利用一张极薄的镀金膜,作为电容的一个可移动电极,和它相隔零点几毫米平行设置一个固定电极,这就形成了一个电容器。可移动电极跟随声波振动产生电容的容量变化,形成电信号,通过电容传声器内部的“预放大电路”处理并输出。这个“预放大电路”需要“幻象电源”供电。电容传声器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频率响应宽而平直,具有优越的瞬态响应和稳定性,以及极低的机械振动灵敏度和良好的音质等。但是电容传声器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所以一般应用于专业场合或频响应范围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如果你需要较丰富的音质细节表现或用于流行曲风的演唱,那么电容话筒是首选。需要注意的是,电容话筒对噪音比较敏感,不能手持或移动使用,同时要尽力保持使用环境的相对安静。
* S, p, ~: ~9 a4 u% \- t! ^- o* B" L4 x5 a+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