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评】古风填词名家评析(转)
. c# w5 q/ e+ T5 L8 X. r9 b# E1 r6 W* i: d; e2 e
一楼空
* m9 u( _, ]! [ W/ y- @& B, x5 [: B: z, H- M O5 v; U
& @( {) q. M1 U1 f6 r. q% Q/ M v9 y
Finale(小楼):尤擅短词的先行者
1 D5 h& r4 r( u, N) Y+ ^Finale大在古风圈的名家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称她为“先行者”,是因为她的确是古风圈里“辈份”比较老的一位了,我在古风圈三年,刚入圈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她的鼎鼎大名。可以说她的词独具一格,开一派之风。一直觉得小楼词是非常有风骨的一种,用一个字概括的话,想用一个“瘦”字。而这种“瘦”,不是宋诗的老成遒劲,而是美人的清奇骨格,是简约得恰到好处。就像小楼自己的名词《又何用》中的一句“四十八骨紫竹伞”,明明是那般纤细,偏偏可以撑起一方天地,遮了一天烟雨。所以即使小楼的大多数词都是可以归为婉约派的题材,仍然让有觉得那是有力度的一种秀。借用戏曲的说法,就是“压得住场”。小楼词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家闺秀,山水屏风后,高挽云鬓,广袖婆娑,静立不语,自有一种天成的端庄。这种感觉,以她写风姿物语的系列为最。刹那风华,气韵翻腾,却绝不是锋芒毕现,耀花人的眼睛,而是如和风吹送,缓缓展开的画卷,万里江山,亦不过尽收眼底,指间掌握。仅举写李煜的《青莲雪》为例,非常阔大的意象,却统于一种迷蒙的“静”——7 o l; k+ A# B; y" g
9 ~6 f4 l' {% h6 k& q' |# c“是谁又撞碎了一轮海中月 3 r( l7 z% `+ B+ k: a! V
醉梦里 长笑歌万阙
' f: o, f7 E" d2 R+ Z3 p7 _是谁又在海上吹那杨柳叶
: ^5 X8 T) ?; h0 k六月里 天涯飞白雪 . P, t* e0 w C& B: |4 G
千人战几番秦淮水飘红夜 9 }! ]+ U' w! O) b
莫回首 百年相思难解 + T9 @: R: x. x7 G5 a
却回首为你指间笛声咽
/ g$ ? s! E* l: @ F) u9 Y再回首 看梅花不谢 0 q) e1 i7 B( Q. `- F
多少年生死一笑剑歌烈
0 }% K' e6 F( b2 B$ ^问天下 谁能掌缘生灭
6 F# M5 U# O! S谁又在抬头望漫天青莲雪 & I6 U; q9 S; \# N* J* D. t
谁又在 轻声说离别”
" ]8 D" ?8 v6 P: ~$ U 而小楼词最精华的部分,在我看来,还是她的短词。读她的短词,每每给我极惊艳的感觉。其实短词自古是最难填的一种,相比于长长的铺排,于百字以内写出骨格,更耗功力,就像ediq的名作《白狐》,远比《盛唐夜唱》更值得大赞(我并不是说盛唐不好哈,只是白狐更见才气)一样。小楼的短词,总是能把千年时光悠悠凝于十几个字里,就像上好的徽墨,小小的一块,慢慢研开,却是融进了天下五光十色的浓黑,极纯粹又极深广的。仅举我自己非常喜欢的《翡翠志》:
$ n# u5 ^3 l# P' A" a5 C0 j
g [4 L/ c, n. @1 p8 |+ R' H虚幻朝代的城墙 ' x6 B8 X$ @; B* H7 d. h
写满春雨菲菲的过往
. H! o6 V" M, f. u! y屋檐滴答的声响
( x( {3 o7 j V l& X, u打湿时光悠悠的回廊
# i2 }, m4 u- J/ |& ^戏台上谁在唱
9 q! Q, q; t( a千年不改的痴情伤' e2 P. K6 _* f; P
戏台下谁在望 ' z" B! N9 m, { A5 i3 X2 F
梦里泪光盈盈的故乡$ j; v8 \* C" s }
领悟命运的方向
/ O- i, B; G% L- y" a* b成全一生一次的飞翔
J5 h0 |" _, S( I4 N. Y/ E% Y指引传说的目光 . h! ?( W9 W- t P+ l, ^
永恒时间足够去想象
- h3 ^$ t6 L* \0 \$ J/ K
, r; j2 T- R4 c8 C) M, d8 a吹一支白兰裳; k% Q# ~9 h( Q+ X/ {9 L, o2 y
月色隐约的水墨香 g. |* K) S1 F6 R3 h) L
说一段玉满堂 纸上地老天荒的芬芳”- r$ ]! j2 W" X! `+ B
& ]9 I8 K: {$ V+ @9 z3 C6 @8 P
是水墨的清淡,是戏台的斑斓。用笔似不着痕迹,却如水袖旋舞,轻轻拂过人的面庞,直透心底。
' @# E3 j* C& N0 {" R* L, J
6 l7 ~9 R: o' L6 b- s% J# D1 Z8 h, a) @; T5 A" }$ B( q! u) t
$ O3 \+ `; |1 N( A, kVagray:弥漫着的樱花气息
6 T3 z6 [: Z0 D& e, C. t$ @ Vagray大人一直被我当作古风圈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尽管她的页子始终不是那么热闹,但混古风的人,估计都不会忽视这样一个作者。她的风格如此鲜明,以至于对我来说,给她写词评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从外部的特点来说,Vagray的选曲绝大多数都是日本歌手的原唱。对于歌者来说,唱V大的词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因为她的选的日系曲绝大多数都是比较难的,往往有相当BT的突然上挑高音或是非常复杂的转音,或者对于速度和力度上特殊的要求,比如她著名的系列作品“梦十夜”,第一夜《幻花潭》的原唱是元千岁,每一句都是细小的转折颤音,能达到原曲韵味的翻唱者遍地难寻,再如第六夜《决意》,原曲是天野月子的《花冠》,曲子非常的漂亮,但也非常庞大,前面是极温柔的吟唱,后面是非常有穿透力的高音,对于一般的翻唱者来说,也是非常难达到的。所以V大的词集中,至今仍有不少找不到唱版,并非词不够好,而是曲子的难度令很多艳羡着好词的歌者望而却步。
8 Y' w. y& C7 ]5 k7 J2 \7 z) Q9 K, T r" I: ^0 j/ m
之所以选曲多自日系,其根源还是要回到V大的词本身。应该不难想见,Vagray本人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她的词作,深谙日本美学之精髓。在Vagray的词里,弥漫着的是樱花的气息。这种日本的国花盛开的时候是极繁盛的美丽,极细腻的温柔,而她的花期,却并不长久,是美丽而易逝的典型。所以说,樱花的美丽,始终带着一种惨烈的气息,在有限的时光里极限地挥洒,然后绝决地离去,美得令人绝望,令人心碎,令人禁不住要落泪。细心的人不难发现,Vagray的词中运用“花”的意象的地方非常多,几乎每首词里都可以找到,她的词味,就像花瓣,芬芳甜美却又轻薄脆弱。而另一个V大常用的意象,就是镜子,这仍然是一种非常奇妙而有诗意的物品,透视,问询,魔幻,等等相关的名词都与它紧紧相关,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幻的代名词,对于手中握着的美好,Vagary的词里给出的暗示都是惶恐与不安。于是,在花香的掩藏下,她的词味,底色是荒凉而迷离。在这背后,Vagray的词中又隐隐有着一种“杀伐之气”,如冰冷的长戈,凛凛寒光,在不经意间缩小你的瞳仁。我们来读梦十夜第六夜《决意》的节选,上面的特点,非常明显:
9 U, x4 D( V$ }2 ~9 v5 x8 G“铺满昙花的长路 & P# F4 _ s4 y) @% T
月光之下随脚步沉没
. f" V6 h# E% W" x# g" k 多么的执著 ) D2 j( }) k4 r2 \
谁在注视 是迷惑是困惑 + B8 H0 M% R2 g: }
将这世界轻轻网罗 0 n/ U' B5 D: N" |2 G y( W
请你用回忆 听我这一曲
V! t( |4 b) }+ ?7 f7 C0 b( E 听完再转身而去
; t2 M: Y8 Q( h/ i- W' Z 幻觉的囹圄 死而复生繁花低语
) f; X! D3 s+ s4 N/ C 你是否仍在那里
* r1 D: C! z$ r: ? 品尝着奇迹 就不信奇迹 }9 Z, Z @0 |
吞噬了记忆 还剩追忆
9 g( q0 V( j& E 三又三分之一& r: ^' _+ @6 |, W- G' Q
割裂了方寸还剩几份情意
; x3 W; B- n" }$ |) }) {% b2 i 不明所以 " Z( y3 R& ?1 v @
, m. q3 f1 P: @- I& @% h 庭院布满杀机% |9 W* [) f4 w) b
天人的花环枯萎满地
1 Z7 C! P( E& o2 ^+ e) M- K- Q7 g 丧失了香气
2 J" M4 O& t6 l8 @ ……
3 K- k8 D& V/ Y2 n0 d4 G 相信过真理 真理只是一场游戏
) h: N: z# B4 Q& b, h) ~ 被扼杀才有意义 ' i2 o+ Y% z6 i3 K
看过了妖异 谁才是妖异
9 c' `1 q1 o n 所有都怀疑 只剩自己
$ b7 j3 I) x* w/ S 爱过就别离 一招一式同谁对弈 * a4 }! C( i1 b; V& _- ]
镜中人是不是你% v6 x9 L9 E e1 L/ U+ y$ ?
……”0 @# I2 J. ~- v- ?1 x3 B
6 `: |$ X/ H# G1 ?# a 说起来,Vagray其实是古风圈中的“另类”,她用非常“中国”的古典诗词意象,却连缀成了一种实际精神上对中国传统的背离。我们的传统诗词讲究的是中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Vagary的词中,表面上的端凝背后却是一种极致的执拗。而当她用比较接近现代诗的方式来写一些和风题材时,有时又仍会引入非常中国式的语言,仍以上面引用的《决意》为例,高潮中段的变奏四句——
' `' d& ]: I2 `6 _- @8 y
5 d8 \8 u* @- L" A7 O “一舞之后长揖而退
3 {, w4 D( n9 ~/ E6 D2 }; r6 Z 风华初见不可复回
+ u2 G; |8 i! ^! X6 Y# U5 K 环佩叮当满头珠翠
|% m! R% Q0 t6 Z$ S 蓦然回首琅玕已碎”& U, `6 V2 T5 X, a6 _ g/ z5 }
+ ~+ d! y: P& w i
无一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而非常奇妙的是,这些东西放入从精神到形式都非常现代的全词,却并不显得跳脱,反而融合成了一种独特的气韵,这应当是Vagary词的一种创造。总体来说,Vagary的词骨非常华贵,如江户时代淫靡的日本宫廷,满眼是布满繁复丝绣香氛缭绕长可曳地的和服。而细品起来,这种高贵里面却变幻着独特的妖娆、妩媚,甚至一种诡谲,于是这便是永不可替代的Vagary。
4 P5 p4 n6 u3 D! B* i, c- H; R! \! U: p6 [- a
雨霁天青:古典与现代的两极) @4 F: ` \& _ L" T7 x6 v5 Y$ N
4 c; p7 c' p! V* x" F0 s/ l
把小青列在第一个,实是因为唱她的词太多了。从《暮云深》开始合作以来,私心挚爱她的词,至今竟然已经唱过她的词计24首,这个数字连自己也觉得惊叹。不过说起来,还是得说小青的词量多质亦高,这么多的词,竟然没有让我产生厌烦的感觉,仍然觉得每一首都有新鲜的亮点,每一首都有一些地方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感觉。* j6 R+ [( l5 K: a+ v3 T
6 Z- M# a. a7 ]2 s
小青的词被我归为典雅一派,她的古风词是真正的“古风”。目前古风填词圈中,大多数词的“古意”来源于古典意象的运用,比如常写常新的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深闺情怨、江湖恩仇等等,词中多引典故或古诗词来完成对古风的追求。其实小青的词一样是这些题材这样写法,但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全词的流畅程度。她的词用典之多在古风圈算是出名的。《怨歌行》一首,将汉武阿骄、嵇康、陶潜、岳飞、范仲淹五人史事融于一词,《沧海桑田》一首,不过三百余字,墨舞为其作详注,竟写了七千字,又《殷殷盼》一首,从头至尾全为化用古诗词,如此不能尽数。但这样的用典,读来全没有堆砌的感觉,更没有生硬的违和感,完全是融在一首词的主题意境之下,竟是这些典故全为此词而生的一般。读小青的古风词,会觉得在读真正的古文,不光用典庞征博引,更兼一些虚字用得十分妥帖自然,一望便知是古文功底相当深厚,浸久了,许多古文句式下笔便自然流出。转韵的时候都是非常自如,因为唱得多,此点深有感触,尤其是有时她填一些韵角挺险的词,唱起来并不觉得别扭,反而别有韵味。总体来说小青的古风词呈现出一种四平八稳的清健之感,是汉唐气象,似乎就像她的家乡,河南,中原之地,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自古便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I- k% S( o: j, S4 z3 S
, D% v1 n' G7 y! }1 p
如果光是文字功底深厚,绝不足以如此长久地打动我,小青词的真正好处,还是在内里的感情。曾经把她的词给一位从未接触过古风填词的中文系同学听,听完后的评语是四个字:用情至深。透过华美的表象,那些文字直接人心。总觉得小青是把自己沉在那些故事里,感情真挚得像透明的水滴,总能滴在人心最容易感慨的痛点上。于是小青成了古风圈里的虐词名家也为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说起来小青的词都是一个故事模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代价”。取得功业的代价,历史变迁的代价,得胜者的代价,失落者的代价……那些藏在壮阔的辉煌的故事背后的,被湮灭的一切柔肠百回。所以小青的词中常常读得到美好得一触即碎的韶光,发自内心却无法现实的誓言,轻易抛却却终生难忘的情感,掺杂了太多悔恨而重来仍会如此的选择。这些,与她的原创小说名作《暮云深》实际上都是一致的。或者说小青一直想探讨这样一个主题,而反反复复写了许多次之后,仍然有她想不明白的地方。我们读她这同一主题的一系列词,有时见到的是痛彻心扉的叹,有时见到的是劫后余生的愿,有时见到的是繁华如梦的怅然,有时是笑看云烟的超然。所以,即使是重复,我们对小青也永远充满期待,因为这样的徘徊,本来就是人类永恒的困惑。
8 V- v, n) z' M5 \% |+ `! q
$ a& {5 m/ d- V& p" n/ Z. I& X 非常难得的,小青的古风填得出色,现代风格一样出色,甚至比古风还要好。古风圈的词手普遍都有想尝试现代风格的愿望,不过大多是偶尔为之,游戏之作而已,如小青般古典现代兼美的,实属罕见。比之古风的温柔敦厚,现代风中的小青完全是另一种风貌,在现代词里小青是锐利的,是明艳的,是华丽得让人欲迷醉其中的。古风中的大量用典换到现代词中,成了绵密的意象运用,扑面而来,接踵而至。而这些意象,大多是非常有画面感的,而且选取的角度皆独具匠心,不落俗套,视角细小敏锐。如新词《朱雀之诗》开头,便是“逃走的蝶,折断的刺,记半片耳语的信纸”,三处碎片似的意象,似诗中断章,似近景的空镜头,散落着千头万绪的回忆味道,记录着无数不可知的情绪。值得一提的是,小青在现代词中特别喜欢用相对的意象或直接的反义词,构成内容与形式上的对仗,在架构上保持了古典的深沉,而在情感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深刻,真实与幻象,如镜里镜外,并不确知哪一个才是可以握住。最典型的当属《赦心》:3 W4 F5 o& t$ I7 m8 {% m; ? j
& V, N) Q& [3 R* `
“交换骄傲点燃后 直到 注定熄灭前 紧握的火把”
) R" X3 f: w, j( F* b“俯览壮丽分别后 直到 并肩沉眠前 祭祀的悬崖”, M3 `( X- m) a
“凝望无言转身后 直到 再次相拥前 离去的步伐”' h0 E, l9 L |. w0 W; F) a
“赐予宁愿放弃后 直到 甘愿放手前 腥甜的惩罚”
- i; B0 Y" s m; `: S“亲吻捧进手中后 直到 模糊无迹前 铭记的面颊”: q8 S9 n" Y X6 ]# }
“追寻浴火重生后 直到 无憾落幕前 响彻的回答”* ^ u E, S) J; J0 w
' u' i8 X& H2 |8 k- P
: X, r! q( `, W0 B
5 h: Q9 S" e5 p0 D' D
3 C" f! y1 Z4 V* n( H7 Q8 D0 K3 l, \6 A, k$ g( z" Q0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