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22|回复: 3

[音频应用] 有关耳机真相的15个问答评论(从初入门到中高级)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good 发表于 2015-10-25 22: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X. `# R7 J9 g! C7 R: K  Q有关耳机真相的15个问答评论(从初入门到中高级)0 c8 q' _6 W/ M8 h+ G  _6 C0 }" o: C
. z  k4 H8 x1 _' \2 z; d" \
目录:. f( w- \# \- z. B: Z9 @: M
6 f  U- R, R6 H+ v
第一部分(初入门):( k, h3 X: q1 S) a- a( T( K% s! Q
) q/ `" K& k( D* M& }* y
1 为什么有的耳机要500块,有的只要20还包邮?
: J4 Z% x+ }  g- Q0 i. U& z+ y2 哪个牌子的耳机好?) C  z. \3 C1 o
3 为什么好贵的耳机刚买回来音质不怎么好?
1 D9 N. b. u2 U. u: ]' w+ @4 耳机低音越重就是音质越好吗?
. ^9 X) k' P* Z: G' y; a5 手机自带耳塞有必要升级吗?
5 }2 Q- h! |! n8 }  I, P- E4 D6、200块以内怎么挑耳机?
( Q( P/ x* B- F7 怎么样才是“音质好”的耳机?
- Y' H5 Q$ a" k4 k1 e) }) ]: k( V5 }4 w
3 j- C0 Y# @1 h# v4 @' H
第二部分(中高级):3 T8 g# _' i1 C3 o; e
( N9 c4 F- i0 d  x) Y/ K7 m
1 什么是真正的HIFI声音
* c6 \4 b) c' [9 }0 A2 系统搭配的问题
5 s2 T4 N7 g2 _. ?! f6 B! V3 煲耳机的问题3 _% w1 d) x2 Z" A2 i1 `
4 以价论声的问题
6 Q" }4 r0 B% ]5 听音乐和烧音响设备的问题
6 H7 S& c: _; {: c2 k) c6 “穷人的法拉利”' c; A7 A& U( ~
7 音响性与音乐性的问题
% ?+ h0 _( Q6 E7 B) s2 m8 耳机和声场的问题
0 H. K+ O& ^4 [5 H" z& C: F/ _3 f& y, m- f) h: H" R1 n

: ^1 }1 F# ?- ~5 _# w+ h
' P4 B, q, q! ~9 i6 D+ o8 h1 p5 g# O' g+ P; U7 x' U( Q
第一部分:
0 Q) o$ D2 n- f; M' R
' ^3 G% H" l. T) [' h* b9 G5 f  C- y0 {
1 为什么有的耳机要500块,有的只要20还包邮?8 X6 U: c9 Z% r

) o+ L) j* Y: F. z  n高档名牌耳机和低档山寨/伪劣/杂牌……耳机出来的声音差异很大,如果耳机音质低劣,那么可能的情况会是高音尖锐刺耳、低音轰鸣破音、唱歌人声跟原唱变化离谱之类,轻的情况是声音失真,比如听个张学友的歌吧,总觉得唱出来的声音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吧还真说不出来,严重的如高音尖锐破音就会对听力造成损害,所以如果用的是超低价耳机,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尽量降低音量,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声音更加柔和。
$ y9 J1 S. B9 B  y3 b- ~! I
' p8 H5 M9 I8 h2 o+ O; \/ D+ o* R& W
当然有些低价耳机其实还是音质可以的,因为中国现在有个外号是“世界工厂”,放出来卖的便宜耳机有些还品质不差,要求不高随便听听就足够了。
" t0 _- I* R8 _. j# C9 t
4 O9 Z; R# y$ Y) I$ p, e1 \7 x  T6 a- y1 C
高档名牌耳机在做工、用料、调音上有足够的基础,因而出来的声音首先是足够柔顺,在煲机(就是耳机预热、进入状态之类)足够的前提下,即使开大音量也是不怎么伤耳朵,反而是能有更多的细节;然后是有足够的保真还原性,比如听王菲的音乐,如果搭配得当,就能有似乎王菲就在面前演唱的感觉,所以价格就贵了。2 w7 T1 j3 S$ N, V) r  q9 w
. a( T+ ~$ q5 N& K) z

0 P8 c  S8 s2 W; G- F
3 \  E$ w( `( \; {% i+ }0 x: @——————————————————8 e3 e1 y' A4 C# x$ @  V3 b5 ?

5 G* F" \- Z7 _1 N
+ n. {7 S, [4 m! h4 e* q  Y& ~! B
1 R: }8 p: S. |2 哪个牌子的耳机好?9 e- Z! [* l  b

+ ?4 n3 ~7 L' V3 ~多年以来,这是被问到最纠结的问题,其实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自己最适合、不勉强的就安逸了,很多城市都有中高端耳机体验店,不同的品牌、同品牌不同的型号、系列都有不同的声音风格、音质素质,去多试听试听,关键看对不对自己胃口。
; n8 u9 o/ T6 P) K% Z# @$ e/ u" M( G6 b  K" q4 M

. @- P3 W& C- [8 ^( ?这个就好比美食,四川火锅讲究麻辣,表面一层厚厚的花椒,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吃到花椒觉得很坎坷,但这种麻辣劲却是很多人的最爱,相比之下,粤菜就清淡得多,东北菜大锅炖,各种风味都有自己的特色。6 e4 J$ G- R: M3 a- Z2 p. k: f6 w4 M
/ F" Z1 P/ _* t6 p. [0 v

/ ?% A; {- U6 f3 h' ?; q不同的耳机(音箱也一样)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厂家在设计时候有个调音的过程(只求能出声就行的除外),这是一个艺术范畴的活动,跟设计师和品牌自身的审美倾向、特色直接相关。
2 Q* Y  `& @' c; q3 M$ s
/ q  M# {. s  W% B% ]5 |+ p6 b  ?' K3 c$ E; T9 b/ k9 ~3 x
声音风格就好像菜的味道,同样的配料,不同的菜系做出来风味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川菜、粤菜,厨师不同,做出来的菜也是味道不同。# k2 R# j6 s0 y/ p

5 E' ^) z7 i  p/ r  s3 e9 j: K5 X/ j' L2 m
选择品牌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品牌的所属国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不同品牌耳机音响的调音跟调音师的民族性相关。比如德国的音响声音风格普遍偏严谨,美国的偏热烈奔放,等等。/ D- V5 ^8 Q+ J/ p2 S& L1 o7 \2 k

5 v) l6 g3 {% b0 j. @: D& @4 n5 r# T% m2 j8 |+ R4 R. G+ L6 M
那为什么不同的耳机会发出来声音差异很大呢,这就好像同一个人,在一个无装修无家具的空房间里唱歌,和在一间装修豪华的房间唱歌,最后形成的声音都不一样,前者会有很多回声混响,后者要更加清晰一些。; U2 K& u, t1 D# |' c
! |! `. C5 w$ [/ z! `  \) B

8 Z5 B0 h7 f5 q所以并不是哪个牌子的耳机好 哪个牌子耳机不好的问题,而是是不是适合自己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实体店试听,如果买到不适合自己听音喜好的耳机,那听歌时候就比较郁闷了,毕竟听音乐是要来愉悦身心的。% e  l) O* y5 n7 u$ R; |
* \3 Z/ d" h8 }; F4 j  f
+ h, {$ X2 ]$ B( n1 n
; T  Y6 f8 p. v3 {  o( {3 \
——————————————————
! @. \; B" V) h1 ~0 q) A( G8 {# ], c! o2 ?! a0 G
, M, w; B7 g0 G" L6 ?. o

' S7 a8 ^+ i' a. v! M! S7 l+ ]: S* t2 M
& q1 E/ [2 X# B7 c7 o3为什么好贵的耳机刚买回来音质不怎么好?; s8 \3 p0 S/ U$ T  \
' Z. S5 n% g- h/ O, j9 L5 N  \
很多人买了几百几千的耳机,刚到货的时候很兴奋,拆包接上一听就傻眼了——声音太差了,很有上当受骗被厂家广告严重忽悠的感觉,甚至想要拨打消费者热线投诉虚假广告。( w4 p# x$ E+ z

9 c) w$ ]5 \. f9 |/ f2 o# [" x1 H
$ X) W- T/ A, a: ?) W2 j) r* q其实所有耳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音“热身”后声音才会越来越好,达到产品设计目标的音质水平,这个过程叫做“煲机”,中高档耳机在煲机前后的差别尤其明显。
; U% Z7 [! I* V/ ]4 }3 F
& b2 Q9 A* B6 V7 J+ O( {; n& d; b4 B+ o, n  @! s! E# w, ?
因为耳机里面有发音震膜,这个膜片通过震动发出声音,中高档耳机的震膜一般比较厚,因而要工作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消除紧致状态,然后声音细节才会更加丰满柔顺。其他零件也一样要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进入正常音质状态。
  m4 P$ o: t: B% C& o0 g* F1 w1 C& d5 I* j) j# m4 z
( p0 s, O8 \" T7 b
所以新买到耳机,特别是高档耳机的时候,最好是将耳机接在音源上用适中音量播放一段时间,不同的耳机对煲机时间要求不同,有些特别型号的高档耳机需要煲机较长时间才能有良好听感。  `4 B; O% G3 ~/ @) t- P

3 U1 }% E" [" e3 X5 X# I/ u' l1 n! ]' \: Z7 `8 ?4 Y( [
不只是耳机,电脑多媒体音箱也是需要煲机,越是高档的音箱,在煲机足够时间后音质会好很多。
1 k0 u8 p; g( X8 I: {0 b) N, i' m' N& [. l3 \8 I: d* ^

; E7 {( j7 c2 _7 ?
. @( K5 J) _' @+ c; k/ a7 C——————————————————5 p1 E& \9 o# E; s' u

% }7 a: K1 L9 t/ D2 V  N: ^- H; z6 I8 q5 V  D  u

. B: t1 Q, c" O8 P! G2 Q0 t/ x8 ~" y+ t- ?
4耳机低音越重就是音质越好吗?2 [  g* C. f1 Y1 A+ O9 c) x
) M6 P  Y  Z6 B3 |
很多人觉得低音越重、越轰隆隆的耳机就是音质越好越高档,听着越带劲,还有特殊的重低音耳机、音源也要重低音音效才是高级货,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3 m7 ]2 D4 w9 ~: X. V$ x' `+ ]
( H9 T# q$ _* K$ n- D3 u

& D0 e) b" c7 X# v& D重低音的代价就是会失去很多声音细节,这是一个设计调音的问题,而且会造成整体声音失真比较厉害,失真就是耳机播放出来的声音相比原始声音的改变,所以标识“监听”(录音室录音监听之类)用途的耳机都不是重低音。
6 M; [% W# x: x9 X" O
0 E4 P1 ]# a; K2 d9 O- m. N8 h6 Z7 V- _! t, \
失去很多声音细节的一个最大后果,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声场”表现水平低下,声场 的意思就是现场的听音感觉,能分辨出、甚至闭上眼睛听的时候彷佛能“看到”好像现场的声音来源、位置等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追求重低音音效,就会损失很多声音细节,现场还原不准确。" b$ B' s* A( r; h6 k- d0 I

: |4 A! F$ y. t7 x* A, [  ~& N5 N& \4 s1 ^+ H+ z' r. [
低音沉重的耳机调音直接影响到唱歌人声的还原性,即在听流行歌曲演唱的时候歌手声音明显要低沉一些,相对而言,高度保真还原的耳机能达到觉得歌手就在面前演唱的现场感。3 G- f5 I1 v8 f$ c4 k6 I, r" G

8 V3 x4 d6 ^6 F/ Q. }1 F  c; l, e0 C0 r8 l: V% l+ C
耳机低音过重的危险是损害听力,有低音炮的2.1电脑音箱低音再强劲也是离耳朵比较远,而耳机是紧贴耳朵,长时间聆听重低音音效就很可能对听力造成伤害,比如耳鸣、甚至暂时性失聪。. |; S' T3 ]) \- ~* a5 C
: V5 G6 k+ K; u. d* t' |3 X2 z, P  r+ ]
# P' F/ r' H0 d) p$ a
但是重低音音效确实很多人觉得听着带劲,所以如果就是喜欢这样风格,那么就可以尽量调低音量,保护听力。3 Y+ J+ V8 ^1 D% V1 M. L
) t1 C& `& V9 ^& R0 u1 m, @1 W

* f0 w, w% n/ S, y" P# P! |0 w2 z: {; j- [/ r
——————————————————, \* m$ b- k( g4 _6 d9 ~
/ u, e& y3 x# M& h1 I

2 v' P) q: a6 f) P6 [" A  b4 i; ^
5手机自带耳塞有必要升级吗?
  ]$ d- g* `6 h8 b$ ^* |; x  J1 d: B+ i/ @
/ n$ J. X" B- q) E7 b: C
极少有声音足够好的手机原配耳塞,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手机制造、原件采购、代工、成本方面,手机厂商对音响调音设计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找到一流的代工厂供应商,采用相对高级的元件就是音质好的耳机,或者认为耳机对音质影响不大,只要手机采用名牌音频解码芯片就可以了。5 i$ y! V7 r% Y! a

3 ]8 G6 Z0 q$ L9 r+ e& d
2 P2 x7 Z, y: h4 h1 Q其实现在很多手机确实采用了专业HIFI级音频解码芯片,甚至有些已经可以播放24bit录音室母带级别音源文件,只要搭配一个音质好的耳机,就能在手机上欣赏到很好的音质效果,如果只是采用原配耳塞,可以说是浪费了手机本身的音质潜力。6 D$ O% K1 g; h( m; E
1 p6 p' }0 F, y/ \+ w$ Q

1 `5 s7 @2 @5 I$ B6 |现在很多高端耳机品牌推出了带麦克风的手机耳机,这种耳机除了具有高端音质,还具有通话功能,是手机原配耳塞很好的升级替代品。
+ ]9 D$ {) d& C; u# J( l, I6 m, x
& O# _$ b3 S: w1 H( Q1 C0 x5 f/ c
现在也很多人喜欢在智能手机上看电影电视剧,高端HIFI耳机的高保真音质在这时候就能有近乎身临其境的听感,对白、场景声都会比原配耳塞更加逼真。) x' T, x6 B/ v5 i! M- I1 r# K' @* B5 a4 ~

# ]2 j; _$ z# P: j+ ~6 N$ K1 R# \  Z$ P" S, E7 g. `3 t2 N

# e6 O, h! }1 E3 c7 @——————————————————$ h  J! b  _" {" a7 [+ o

, O8 `3 ~1 w' c  H& Z3 \+ d! c% F" s+ V3 B- t3 Z: l

; y% {2 m9 C8 f& ]2 W6 Z$ q% w0 @  Q& v) f* O

* B* B! z: N0 p7 M1 r) f4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5-10-25 22: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6、200块以内怎么挑耳机?
8 x, y1 I2 c6 z  j7 ^3 J
' R% H  l; {8 x+ Y  ]一般来说,最有性价比的那些耳机很多集中在100-200价位段,很多名牌大厂会出一些入门级别的耳塞在这个价位段,为什么是耳塞呢,因为耳塞比大耳机用料成本低很多,而且在结构、外观设计上相对大耳机更加简单,所以能够有效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从而制定高性价比的价格。4 e& a) p8 \4 V2 n7 J, P2 g# T

* l, r* m% r" H% h( x$ [+ l8 m/ M* ^! ?2 q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越是高端品牌,单个型号的研发成本越高,某些旗舰型号可能要花好几年时间。这些调音方面的研发成果形成了品牌自己的技术积累,而这些技术会贯穿在这个品牌几乎所有型号的产品中,所以如果某品牌想出一款主打销量的低端入门型号,就会很认真的进行调音和研发,这个型号就成为非常有性价比的了。
0 J, G& \7 j; a1 w' z: {2 E: O& L/ E* E2 O1 ~4 x) V" a8 d

8 j% b3 J$ f' W这是品牌在产品结构方面的策略,即任何一个品牌——不管有多高端——总是需要价格便宜的型号来打开销量、推广品牌,所以往往很多时候,100-200价位段会产生不少经典型号产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是0-100,而是100-200,过于低价会损失品牌的名牌档次效应。2 n3 l$ z/ t  h. C
% L2 k6 p  T  m

/ X3 f) f/ s# P. \# h所以在挑选200以内耳机的时候,品牌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你对某个品牌的高价产品很有兴趣,那就可以考虑这个品牌200元以内的入门型号,总体的音色、音质取向、特色是基本统一的,这也是整个音响行业的特征。9 a' K; Z. {, O: p
, O2 D; P. i1 z, v6 u$ x/ d
3 ^; d$ F: d, ~
——————————————————
* _2 t/ `2 T8 H! e# z) x+ h9 ?
' X% X- }- B" d0 b9 P% [+ X$ G/ H, l6 x

+ v6 ^; }5 E  `6 {; _2 m1 P7 怎么样才是“音质好”的耳机?" ?( p) B( N0 |# `6 H6 b5 q  ]

, b/ R3 s/ Q. V3 k9 G# [跟音箱不同,耳机是直接贴在耳朵上发声,一点点音质细节的变化耳朵都很敏感,音质的优美或低劣直接影响心情。
, [- b, e! K: z  c5 N: ?0 j
5 w2 R9 D- i! k# s2 w2 [9 K2 p5 ~" [3 N1 m4 v
耳机的音质首先是要『均衡』,就是说即使是播放乐器众多、复杂的音乐也听着不烦躁、不闹心,声音沉稳,最好的判断方法就是戴着耳机听歌要能越来越心情安逸舒适,不知不觉就能睡着了,这样才能是音质均衡优美的耳机,让人心情放松、愉悦。
0 `# a- D! y8 D( v1 u: C. }2 N- o2 k( O! Y& R
" t) e- N8 K6 \& h
现在的世道社会越来越烦扰紧张,听音乐就是要让心态舒缓,调音低劣的耳机会起到反作用,听得越久越烦躁。# b, J+ A6 D4 v+ b9 w2 n1 i& [( C% t
/ g1 c( @7 t+ s" k6 ?+ }
+ n8 a3 y' O, e1 P# [3 [9 f
其次是要有足够的保真度,即能够充分还原录音现场的声音,如果王菲的歌放出来像梁静茹唱的,那就是保真不够。+ D6 V- k8 Z6 T0 f2 x
+ r* y9 [" M# X0 E) l" D1 M

: A: F& X, i, k最高境界的保真度是要能『听到演唱者的细微感情』,即能在听歌的时候直接感受到声音中传达出来的当时歌手的心情。/ W" I. s( u' ^5 p% H* o

" q# G, H6 G# E8 i( {7 ?, U
. e+ O1 }' v( h* D- q% d然后是高中低音有足够的细节,首要的就是不能超重低音,太强的低音量感会损失大量细节。然后是高音,很多耳机的高音频率响应指标是虚标,一到较高的高音声音时候就会很刺耳,这就是高音细节不够的表现,高音播放优秀的耳机一定是如巧克力一样丝滑自然悦耳。6 e& [$ X- S. l$ t) g6 F4 g

  }$ r& ]$ E& x& ?4 O* w! O  y) o* T& c8 O  ~" i7 E
耳机调音在硬素质方面最难做到的就是声场的表现,声场的意思就是还原『录音现场』,让听着能在用耳机听歌的时候眼前浮现出录音现场,包括各种乐器、歌手的位置,甚至声音规模大小等等。- e' x8 `, y0 |$ g: k% u" @
& N/ O3 B% G4 o* N. \( ?! M

& f. K& t, P1 D" x9 w. W调音顶级的耳机能让你在听歌的时候彷佛身临其境,比如听个交响乐,就好像坐在音乐厅正中位置,上面就是乐团在演奏,小提琴、大提琴、大鼓各种乐器都能有精准的位置和不同的各自准确音色的播放。
1 A2 V" _) }( z2 l: }9 B2 Z9 }, s) w% V
5 h7 Z& }7 q6 G* G. t! p" j" c+ w- H9 Q( P9 e9 m$ Y4 a3 A% ?# ?
耳机及任何音响的声音调音的最高境界就是音质的『艺术性』,即放出来的声音是否优美,和风格的区别,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国家民族设计的耳机都有不同的声音风格,音质粗糙、低劣的耳机让人紧张、烦躁;音质优秀、优美的耳机能让人安逸、愉悦、轻松,充分体验音乐的艺术感觉。
7 V) K' [! v4 z/ T- Y9 v& a1 h5 o: C  b

' c# }# f' s( s# k0 m  {! S5 l3 p; j1 |, j8 d, Y

$ ]  z+ f5 k4 v3 d, V* N
: _# B( u" ~3 y7 f2 G, M——————————————————————
: {: ^2 |' F: h; }! {5 |
4 E# L$ \: c% f4 [! O- U1 W, c" a; j. A" S7 S! A
" R$ ], ]0 D2 N1 I% P; i

9 v4 N& {7 v- I3 M5 u( h第二部分:
6 [7 M7 z8 j1 u3 i
/ @) I3 T. d  N9 s/ F( e8 o# }0 Z! [, l- `1 u2 V
1 什么是真正的HIFI声音
. X+ ~# H1 S$ a7 {" {/ x0 b
# b- ?  c5 X/ y: ?0 o: Q  F并不是说用了顶级元件、标个吓人的价格,就能当HIFI音响拿出去忽悠人了,可悲的是现在这种情况太多了,很多玩家也正是要经历这样一个“交学费”的过程才能有自己对声音的判断能力。% u; Q# ^5 j* A/ w* I
9 J  `% Z9 U: i* t+ z7 u! B. s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喜欢DIY的,买个耳放,喜欢把里面的某个原件焊下来,然后去淘一个更贵的零件,再选一个含金含银的焊锡,这样一改,发现“中音更华丽了”“高音延伸更好了”……这种悲剧是典型的初烧症状,很容易就破坏了原始调音的平衡,当然其中有极少的人能过渡成为顶级调音师。" [/ L. L' o3 ~' @! ~4 B

  `* Y2 x3 \$ V* I% O1 U
7 w. f" |6 x5 t; g初烧友要成为真正的音响发烧友,对音质有基础的判断,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平衡的声音”,有经验的HIEND玩家一般测试器材首先关心的就是其整体声音是否平衡。7 i' R7 h. b4 {
4 [+ T. ^) o. R+ H
当然这是很难的事情,需要接触大量HIFI器材,在无数次的对真正发烧友的批评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在很多次的交学费给那些忽悠品牌以后,才能有机会升级成为纯正的HIFI玩家,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打怪“,有些类似吧,升级以后的典型特征就是会觉得自己以前很多言论很可笑,很多钱花得很冤枉。$ S) v7 L# B2 r5 S/ w5 ?0 l
) m7 Y' H, L8 A/ v
这个过程要自己去体会,冷暖自知。不过有个很简单的评价标准,也是许多音响老玩家普遍用的,就是用大动态交响乐测试,凡是播放交响乐会淩乱、不耐听的耳机/音箱,一定不是真正的HIFI设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6 Y- w" V0 D" S/ `+ b9 G3 z
3 @3 `* w6 K% Z/ r4 \) _音响设备的某一频段很突兀,听人声什么的似乎刚开始感觉很惊艳,可是如果声音不平衡,一定不耐听,大动态的交响乐就是测试标准。
5 |! x: H) ~' h
3 `# K( q4 ]# B4 S. P5 m) g0 L0 g6 o真正久经考验的HIEND发烧友随便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否均衡,普通玩家要鉴定的话还是建议用大动态交响乐去测试。
0 K5 d0 c: U4 B5 E% I/ O2 c. c3 R8 {& |5 u
估计会有很多人说,有些耳放/耳机/音箱/解码器是专门听人声的,由于这个说法过于低级,在此就不多讨论了,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时机到了自然能明白上面说的道理。8 {9 P: ?2 N' f$ t  d
5 w8 W& P3 s) _, U) ?( @: k2 p5 D
- T& L7 A+ n& P) Q; W  w
- p; c: a3 q( O. T% k0 c
——————————————————————————————————4 H8 U1 D" |! v$ q1 M) U
5 P! @4 e+ q" D1 t4 t
$ J( k; a3 x6 w# S8 D' _9 W( Z8 J
# e; q  @6 `( J3 ?. \. s/ n
2 系统搭配的问题( H0 \- ]( O* _# Z. m
" F4 Q- R0 j: k
这个是最坎坷的事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HIEND玩家也不免要多搭配测试。系统搭配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要整个系统出来的声音”平衡“,在这个基础上再谈音乐味道和风格的问题。音响系统里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包括电源线和排插(关于排插,这里插一句,低档滤波器千万不要用,宁愿用没有滤波功能的排插),一对垃圾信号线能摧毁一套10万的设备。
: O8 S& q) C: L) r6 D
, Z6 h7 s! M4 O/ ~要达到平衡的搭配,最省事的就是每个环节都选用准HIFI品牌的产品,玩音响要看品牌,真正的准HIFI品牌的产品搭配出来的系统声音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除非一些极端情况。比如大奥菲斯,值15万么?如果你给他配”忽悠牌“信号线,估计就只有1万的声音了,买家也会大呼上当,事实上确实有很多玩家买了HD600/650/K701/K702/T1什么的回去觉得声音很差,其实是自己没搭配好系统。# j! O  M( _8 A' f: b
9 c. U1 Z4 P* s2 E" u. q
经常的情况是,5000的耳放,用100块甚至500块的”忽悠牌“信号线,然后说某某经典耳机声音很垃圾…………或者用某个”忽悠牌“耳放,接HD600,就到处说HD600明显低频很差嘛,接T1,”这个哪值1万,简直就是垃圾“,接K701(还是没煲的)——”这个K701纯粹是枪手吹出来的,上当了“
& r. q% ~* |  ^9 k* v5 a* Y- F- u- \" E$ P
一个真实的事情,去年某顶级品牌耳机的国代参加某国内最大的音响展,他们的旗舰耳机接了一个很差的CD机做音源,结果每个现场试听的人都纳闷在讨论“这个××耳机怎么没低频的”……
" T! v0 z$ e% [' M% e. D2 Z* }  C
要搭配一套满意的系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还是上面的标准,整个系统用交响乐测试基本平衡性,选择准HIFI品牌的产品,尽量用能负担得起的最贵的电源线,然后用信号线微调音乐味……
, g0 N- D$ [5 t, R
8 P6 T: e" ~% r  G" i耳机比音箱容易调整多了,音箱还要调整房间的装修,窗帘的布料不一样,音质也相差很多,经验丰富的玩家一看布料就知道它的声音特性,沙发的材料不一样,音箱音质也不一样。
" k8 ~# e9 \9 t+ k% T4 E( W/ v2 O7 o7 W( w( n; U- m
当然,耳机在挑选搭配的之前是最好要煲好的。
" U+ O: _9 f4 X
/ }: z. c. k3 _6 w0 W
( j! b0 K% @1 i  b( f, _$ {8 s2 D  ?' C/ E/ g) ]
———————————————————————————5 s6 u4 w8 e! [" h9 Z& |

& J0 U; {+ z: o/ j" b6 x! y: K! H4 j3 X

  x( |7 T! S* {7 G(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5-10-25 22: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3 煲耳机的问题
$ b9 \+ H+ `; q; i* b
+ b: Q* f6 x& t) p# A3 b7 a9 I经常看到论坛上很多玩家刚买到,或者在商店里听了一耳朵,或者在试听会上试听了下厂家/经销商提供的“新”耳机,然后就马上发帖,说某某耳机真是垃圾,或者甚至对耳机音质做全面评价,这实在是件很坎坷的事情,真是替HIEND厂家那些辛苦调音的工程师觉得可怜。* O& t, w" W( [: f

8 i- R& ]3 O9 n5 L音响煲机是很基本基础的道理,甚至还有种机器叫“煲线器”,就是专门煲信号线的机器,要卖几千块钱。不仅耳机、音箱要煲足够才能出来正常的、厂家意图中的调音,而且信号线、电源线、解码器、CD机、功放什么的都需要煲机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状态。( I1 p1 Y0 Q- i! S$ V' @
/ V/ e7 `: H, w) Y2 C
更坎坷的事情就是某些玩家买了一个耳机,回去一听,觉得声音很差,马上就准备要出2手了,生怕用旧了就不好出。…………这么基础的问题实在不想多说,估计也算是音响基础知识太差的就跟HIEND设备没缘分吧。) T9 J0 R: G2 K" u/ {% Y

8 q, u! z, q/ J9 Z$ U- L- g' e顺便说一下煲耳机的方法。
1 D2 ?" j/ W8 b6 \7 K# A# j) N/ S" f; J
刚开始几天用柔和的交响乐 中低音量每天煲几个小时,然后用大动态的交响乐 中等音量,每天煲10多个小时,一个月后,用大动态、低音重的交响乐 中等音量,24小时通宵煲一、二个星期,中间间断几次。以后就频繁用大动态交响乐 中高音量连续煲几个小时。
) k+ ~2 i: ]3 d0 n7 U
  I- c# k0 Q8 ?; h5 s& K如果说新耳机花了1000块买回来,那么刚开始没煲的时候估计只值200块的声音,仔细煲过一个星期,估计能有400块,正常听1个月,估计能有600块,当然,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耳机需要的煲机时间不一样,AKG和拜亚的耳机特别需要煲,森海的HD600/650也要认真煲,HD600的低频如果不仔细煲,是没有细节和层次感可言的。而如果认认真真花很多时间去煲一个耳机,就可以充分发挥耳机的实力,或者说是充分体现调音师/设计者的意图,甚至可以有超越基准水平的表现,丝毫没有夸张,不信的可以去找煲了好几年的K601/HD600等等,看看能出来多么震撼的声音。9 G4 k5 J) X7 X3 z- s
- q. K9 \! D) O/ k+ ^
不仅大耳机,AKG/森海/拜亚的低档,甚至100多的耳塞,认真煲,一般都可以出来很不错的声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代传说MX500,和AKG的断代经典K314P。5 C3 k& S$ D6 D* ~2 P/ a5 V/ o

+ B0 k( a' S( [2 V& y0 y很多人天天在找神器,整天YY,发愁存款不够,到处办信用卡透支,其实只要仔细煲好自己现有的耳机,声音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d8 [7 i5 c2 }5 S3 Y5 U, y6 [7 Q
8 {- m) u! L7 C  P) ]5 O& D  R" u$ ]
不过遗憾的是,估计目前至少有60%以上的耳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实力,特别是一些经典的HIFI大耳机,振膜较厚,是需要认真煲一段时间才能有很好的声音的。
3 v' a; P: ~( |, _( S7 i1 r1 f; j$ f6 {! I+ j* w  q; f5 y0 V
一般普通听歌、而不经过一段时间煲机,即使每天几个小时用上一年,耳机也不会达到充分煲开的状态,不信的话可以现在就用大动态交响乐循环播放煲一个通宵试试(中等音量),第二天早上肯定声音会好很多。
  w9 @' H( X+ H2 @1 G
4 T1 g5 X* g1 U6 n) G; V/ o6 b2 C: a9 r' c9 ~6 r# D
2 R3 N+ J! }- H# a5 W: z, `
——————————————————————————————————
7 d' P, @& h& \$ Z' ?$ K1 e) j5 n$ x, G

" B/ B+ `6 f7 r0 h# P# ]- q! I/ m2 g0 z% G

! @- D# A# R6 I+ E4 以价论声的问题
3 _) H$ B0 [+ X9 v1 x4 y
$ J  X4 K! K" c3 s对于一个严肃认真的准HIFI品牌,基本可以说它的产品里没有差的,几乎都是认真调教出来的产品,在其特定的产品系列里,基本是按照价位/声音素质级别来排列,声音风格是统一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很便宜的东西有很好的声音,这就叫“穷人的法拉利”了。9 e# s5 A( s8 F+ A- B9 H

+ S- I) z. {/ d, R4 p3 I- ]# O但是,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价格是基本没有可比性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商城里经常见到的“××”“××”音箱品牌,号称“能出声的家具”,价格好几万,声音估计比准HIFI品牌几千块钱的都差。耳机也是这样。) F* s0 I1 b: \% i; I3 {4 O0 q
$ _$ r7 I; A# b0 N+ V4 q
鉴于现在太多标价不低、声音坎坷的音响设备,只能建议玩家尽快建立健康正确的听音概念,尽量实际试听,特别是耳放产品,并不是说标3000块就值3000块的声音了,估计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解码器/耳放产品连基本的声音平衡都还没有达到。+ N1 o- u. `) j; f: B+ O  Q

1 {' h+ q, R3 O, M8 g4 i/ r8 k2 d5 F( p, \
5 S/ v: ]& X" V! K5 G
——————————————————————————————————& r4 Q, a; V& ^1 f, X$ R/ i4 Q) }7 H# @
, }; \  L8 ^: K- h/ T& f" F0 a
/ o6 g" g! j+ ?* b( K: y# _

$ m# k! L5 T8 H; A3 u( w5 听音乐和烧音响设备的问题
/ U; M) r5 M: ]! e" m
" u9 i: q* o8 \, C' }% t% y$ H毫无疑问肯花几百几千几万买音响的都是对音乐很有爱的,而肯花几十万几百万买音响的那基本大部分应该是超级音乐发烧友,除非是拿来装饰房子的。$ C" V) k) z6 I) }
" e( D1 c- ~7 M$ W: x
不过有些刚开始为了音乐而烧音响的却往往容易走入误区,纠结在一些其实很无关紧要的音质细节问题上,比如高音“延伸”到哪里去了、低音能潜多少、声场宽度怎么样,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些初烧被忽悠去购买了一大批“音响性”显得很好然而却没什么音乐味道的设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莫名其妙出名的那些录音室用的解码器音源,音色说白开水还是夸它们了,音源的音色是否有感染力是整套系统是否“好听”的关键,注意,最关键是要“好听”,而不是声场有多宽,定位有多精准之类。
6 z! C9 c1 s) U8 X% p1 R* x: f' E! ^' w4 {, R. b
举个例子,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怀念原来收音机时代听的那些歌曲,因为收音机一般是单声道,而且音量一般比较小,所以出来的声音不容易乱,而且电台放的往往是磁带等模拟音源,音色顺滑柔和,特别是人声表现暖调温和,最关键的是一般人都不去研究它的音质,而是专心听音乐去了。8 I8 j6 C- r7 j5 d, F
- Z7 N% a# s5 {" k
当然录音机出来的大编制交响乐之类的是听不出效果,HIFI系统的必要性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种播放难度很高的音乐上,录音质量越高的音乐对音响设备的要求越高,真正的HIFI系统要求保真+好听,最低限度是播放效果不闹心,即使播放大编制交响乐也控制力从容不迫,阵脚一乱就不耐听了,越听越闹心,烦躁,这就是有负面作用的音响设备,现在除了一些准HIFI品牌的产品,市场上绝大部分音响器材都会有不耐听的问题,所以最好还是平时放低音量听。
- ?  i: l0 L& s4 z6 }) r" f# n2 q: k
音色优美的准HIFI品牌的产品听任何歌曲都一定是很好听,没有说只适合人声交响小编制什么的,只能播放某一类型音乐的一定不是准HIFI器材。这里有个适可而止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音色的、具有准HIFI素质的设备,就可以安心听音乐了,不用去研究什么解析细节声场什么的音响性问题,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 q% X0 L# p% p. M0 H% F9 H
9 H9 u7 }& k1 G6 r- d1 F2 Y  }# A! p6 F一样的音乐,用HIEND设备和不入流的音响听出来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很容易引起“感动”的效果,这才是“欣赏”音乐,所以说在保证基本HIFI声音均衡的前提下,音色的优美程度是最关键,而不是音响性。: t3 L) S" z  U" a0 T' y
3 E8 v/ |2 {. t! n2 V' e' l

* l6 r2 p3 F' d: D# _% l  z5 B9 _0 h9 B' f. @
7 \+ i$ a% f9 l! [) j1 ~; j
——————————————————————————————————" e/ W4 L6 i9 D( y% A+ S
9 s1 }  @9 @8 Z8 G* w3 L$ S2 E0 ~
  D7 i& A4 p4 q/ F: ?+ @; e+ N- X

0 ]$ b/ _1 a, U
: d( R% {4 e) E, Z6 “穷人的法拉利”
! \8 N. V2 [- w: m
- I5 G  n0 K( Y# @9 }/ c后来并入BMW的“MINI”似乎可以算是汽车里的“穷人的法拉利”,中国大陆市场报价350000左右,听说从香港开回来只要20多万,英国原产进口,相当超值了,还是BMW的标。! G( n. }( W% T) `* S( i4 G

; U$ n- {8 P5 J7 ~音响的东西跟汽车比算是相当超值也更有价值,即使是QQ,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套很高档的耳机系统了,精神享受呀,汽车也就是把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打车也一样。# E' L3 E! C5 l% X' @7 U

) k5 L2 \6 A, w8 m9 _9 Y% f耳机系统相对音箱来说能用少很多的钱达到更好的听感,音箱还要房间大才行,而且那些吸音扩散材料都很贵,光是音质好的窗帘拉起来就不便宜,所以就单纯声音来说,耳机是相当有性价比的,2000块买音箱都还没入门,买耳机却可以买到次顶级的了,所以预算不多的还是推荐用耳机系统欣赏音乐更划算。
6 h, [+ W; w0 R+ Q+ Z4 @- K. o
8 z# l7 I) O, T8 n+ X/ \其实一个耳塞200块钱已经是奢侈东西了,现在却有很多耳机发烧友看不起这些“低端”产品,真是很奇怪的事情。耳机和其他HIFI音响产品一样,越往贵价走,付出的价钱只能收到越小的提升,所以最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其实是HIFI品牌的中低端型号,我最感兴趣的是HIEND品牌某系列的“倒数第二”档次那个型号,往往这个型号是具有这个品牌的基本特色优点,而价格又是很有亲和力的,就声底来说是跟这个品牌的顶级型号肯定是统一的。历史上著名的那些超高性价比耳机很多都处于这个档次区间。* @. T4 G- s% m, ?, p- c' r
5 B- {& {" w4 E( E/ L' H* c
真正的HIFI品牌,对其任何一款产品都是很认真的,调音风格也基本一致,每一个品牌在其低价区肯定会出现一两款声音素质远超其价格的产品,这个算是厂家的产品策略吧,用来开拓市场的,所以不要看不起低价的型号,就音箱来说,丹拿42就是一款相当著名的低价好声型号,售价才4000左右,声音素质相当高。
- O, C. r3 y, v+ W7 O3 ~5 F1 x6 {! R2 m; J
就调音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调音师设计了一款2000多的耳机,那么他如果去设计一款200块的耳塞,声音一定也是很好的,价格只是差在单元材料、档次定位策略等等,音响产品最关键是调音,其他都是次要的。& K0 E2 ?' h0 j; F1 Q, a
* i/ n4 i! j) R! c6 A
————————————————————————————————————
$ o7 I2 R! v# |4 k7 r. u; {9 X- I+ c) r& {. t( ~

% j; I& h6 {5 u$ [: N; E! A4 ]) i* ]( Z; {1 X* d

2 d, W5 V6 \" v# h( z8 y7 音响性与音乐性的问题
9 K; R6 x. m$ i* ~1 G- q% s! v( g9 A& _7 E
似乎现在很多“音响发烧友”都在兼职做录音质量评价的工作 对音响器材的细节要求特别高 天天在那里研究微弱的掌声呀 呼吸呀之类可笑的东西 以致为了声场能大那么一点 唱歌的呼吸声能更有“立体感” 就去花几千上万块去升级设备 声底偏冷的大量高价动铁耳塞就是这样销量不断上涨的
7 \  D( Z; e2 G! h& `9 N$ M/ B7 Z6 k( H9 |1 C) B
这种结果就是大批原来为了听音乐花高价购买音响的人变成了 器材发烧友 而且还天天在研究一些很次要的音响素质/指标之类的区别 实在是件可悲的事情
3 V/ I- G8 l/ @. w! k
4 \4 o" x! M! F  [; P* w+ V  o# l要是天天研究器材的音乐性 音色 美感之类的 倒还真是算一项偏门的艺术 在总体声音均衡的前提下 音响器材之间音色的区别才是最关键的 才是最能感动听众的元素 ! X% e3 w5 f: G

7 `8 S' y8 O3 C$ t$ b  \" ]( r解析高的器材其实往往容易不耐听 因为很难搭配好 细节量太大 因而对整套系统所有环节都要求很高 任何一方面出现短板了 那些超大的细节都容易变得很突兀 所以那些英国品牌的器材就很讨巧 他们的低端器材几乎很多都是不怎么强调细节和解析力 而是重点放在音乐味道上 比如著名的LS3/5系列音箱 要论音响性 估计惠× 爱× C×V随便拿一款几千块的出来都要秒杀它 但是LS3/5A就是好听 另一个例子是Herbeth 翻译叫 雨后初晴 不知道是谁翻译的 真是大师级别的翻译 Herbeth的音色正是雨后初晴那样清丽润泽 想来很多天天研究口水声细节的“发烧友”会觉得花10000多买对Herbeth音箱(还是书架箱)是件“被彻底忽悠“的事情 他们宁愿花5000块去搞一个”可以听到”超多细节“的动铁耳塞% c5 {, _# z" W

% K. |- i5 D, _' z其实我对这部分人有个很好的建议 可以自己选零件组装 或者购买DIY的器材 只要对方保证机壳里几乎所有的零件 甚至焊锡 都是规格很高的(比如军工) 耳机里的单元要是叫得出名号的 耳机线要是纯银的 这样出来的器材肯定细节超级多 而且价格很便宜 瞬间赶英超美 脚踢森海拳打AKG 相比之下LINN 音乐传真 MBL SPL 这些都是“价格虚高欺骗用户”的呀。
3 i, r4 q- t7 e+ P/ O  V
% W5 ~% }6 B% l0 _% A0 b  T如何提高自己评价器材”音乐性“的能力呢 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参加音响展 多听听那些标价很吓人同时重量很”忽悠人“的器材 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用一块很轻的电路板做出均衡而动人的音色 ) ~3 C- F" W4 d- x4 U2 B
3 X$ ^7 W$ E+ A' \: d$ W
其实这个道理真的很简单 音响器材主要不是物理方面的问题 更多的是 艺术 领域的问题 要求设计者、调音师有很好的音乐艺术品味 才是能设计出真正音乐性很好的音响器材的基础/ Z; [2 k2 P1 e. A9 n7 |

0 y5 `- |+ @/ X# V+ P1 k5 u
' [1 B: h' a: `" u9 ~8 b
# a* Q* C3 d% [————————————————————————————————————
9 k" T9 ^9 C9 y2 I+ {, [/ W1 R0 n- g! U" ^" q( \

8 I+ f. `( P( W8 Y! M
( Y% L$ [5 B+ ]8 y
, `$ S2 H& {( \+ U8 耳机和声场的问题
. `% w( _& r5 Q+ @' U: ~
; F# W  u  c7 j# y. X就音响性本身来看 很多人会非常纠结耳机的高音怎么飘 低音下潜多深 中音人声靠前还是靠后什么的,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关键是“营造”虚拟声场的能力 无论耳机或音箱都是如此9 [/ A. d6 C3 S) x& G% U* F7 G
, s; ^/ ~8 O! E" l
这也是耳机用家最具优势的地方 因为要营造逼真的舞台声场 即使是顶级音箱系统 也对环境的声学处理要求非常高 声音很容易乱糟糟的 而耳机就简单多了 只要前端的HIFI素质足够 顶级耳机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素质8 ~. L3 n5 Z' ?
# s# {7 A4 n/ u" G0 W6 y
具有真正顶级调音水平的耳机不是低音多带劲 中音多醇厚 高音多靓丽 而是能在听者面前展示一个“能看见”的声场 就好像舞台就在听者面前一定距离展开 有在音乐厅的体验 而不需要刻意去辨别声音元素的位置 当然虚拟声场强大的耳机肯定也是定位结像精准的 播放古典交响乐或歌剧的时候特别容易反映耳机的声场营造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HIEND玩家基本都喜欢用古典音乐去测试器材 
; s$ f0 r* x2 j" [3 O& B+ q) m+ q' I
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出来莫名其妙的声音是调音水平不够顶级的耳机的特点 抛开虚拟声场的营造能力去谈什么低音中音高音是比较低级的做法。
( r  b8 I  C: l5 D1 M
- C* F6 q4 h$ M' F当然 即使是声场很好的耳机 也需要真正具有HIFI水准的前端配合 不然就是浪费了 对于耳机来说 耳放的声场营造能力也是很关键的 涉及到耳放的调音问题 乱糟糟的声场一定是调音不够HIFI的耳放。
! j: r6 G9 W4 i# k0 @" r7 R
! x4 b& C1 ^: Y: o具有很好虚拟声场营造能力的音源、耳放和耳机配合起来 就能很好地有现场音乐厅的体验 就好像一个大舞台在面前展现 这种效果的实现比音箱系统要便宜太多了 算是耳机玩家的福音。
1 t; X4 @+ b0 E: O5 O6 b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5-10-25 2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3 煲耳机的问题
! P. j) [1 j6 U
- t: Q$ Y0 F% i经常看到论坛上很多玩家刚买到,或者在商店里听了一耳朵,或者在试听会上试听了下厂家/经销商提供的“新”耳机,然后就马上发帖,说某某耳机真是垃圾,或者甚至对耳机音质做全面评价,这实在是件很坎坷的事情,真是替HIEND厂家那些辛苦调音的工程师觉得可怜。% r7 a2 @1 _0 J8 y& P; f* Y, C, e

! n8 t. k5 j# |音响煲机是很基本基础的道理,甚至还有种机器叫“煲线器”,就是专门煲信号线的机器,要卖几千块钱。不仅耳机、音箱要煲足够才能出来正常的、厂家意图中的调音,而且信号线、电源线、解码器、CD机、功放什么的都需要煲机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状态。1 X: z% K+ n3 @  S

7 M' [2 W$ \6 a4 H2 ~! E更坎坷的事情就是某些玩家买了一个耳机,回去一听,觉得声音很差,马上就准备要出2手了,生怕用旧了就不好出。…………这么基础的问题实在不想多说,估计也算是音响基础知识太差的就跟HIEND设备没缘分吧。9 n8 [% ^# v5 J3 z2 H
4 K6 F1 t$ O; d6 ~( T
顺便说一下煲耳机的方法。2 m* l) D& d7 ~6 ^4 `
% b1 w) a' r7 A: E8 C6 T
刚开始几天用柔和的交响乐 中低音量每天煲几个小时,然后用大动态的交响乐 中等音量,每天煲10多个小时,一个月后,用大动态、低音重的交响乐 中等音量,24小时通宵煲一、二个星期,中间间断几次。以后就频繁用大动态交响乐 中高音量连续煲几个小时。
1 q$ v( B+ q3 B9 [
; w3 ]. \( P5 P) |. l如果说新耳机花了1000块买回来,那么刚开始没煲的时候估计只值200块的声音,仔细煲过一个星期,估计能有400块,正常听1个月,估计能有600块,当然,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耳机需要的煲机时间不一样,AKG和拜亚的耳机特别需要煲,森海的HD600/650也要认真煲,HD600的低频如果不仔细煲,是没有细节和层次感可言的。而如果认认真真花很多时间去煲一个耳机,就可以充分发挥耳机的实力,或者说是充分体现调音师/设计者的意图,甚至可以有超越基准水平的表现,丝毫没有夸张,不信的可以去找煲了好几年的K601/HD600等等,看看能出来多么震撼的声音。
1 _% [! J3 N  e. o: @3 T& \4 c$ u7 A8 [4 J
不仅大耳机,AKG/森海/拜亚的低档,甚至100多的耳塞,认真煲,一般都可以出来很不错的声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代传说MX500,和AKG的断代经典K314P。/ V7 ~- s+ ~7 x: b2 k3 N

6 r' x- q) {1 e8 u; x很多人天天在找神器,整天YY,发愁存款不够,到处办信用卡透支,其实只要仔细煲好自己现有的耳机,声音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K4 G& Z4 k5 D% H  t2 Y( E

" j$ g7 c' w5 \. p不过遗憾的是,估计目前至少有60%以上的耳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实力,特别是一些经典的HIFI大耳机,振膜较厚,是需要认真煲一段时间才能有很好的声音的。
/ r/ m) y. s$ G# `9 V! }
+ c! o1 ^* D' T+ C- F& F一般普通听歌、而不经过一段时间煲机,即使每天几个小时用上一年,耳机也不会达到充分煲开的状态,不信的话可以现在就用大动态交响乐循环播放煲一个通宵试试(中等音量),第二天早上肯定声音会好很多。
) G; I' k- [5 N9 W- f# s3 Y" d# a3 p) F# |  c1 y6 \7 w
+ N7 B& a. C/ f, H/ a9 p) p

# o1 s1 E+ J" s$ N——————————————————————————————————
$ t& G! g0 }4 Y* J' D4 k+ i8 V- O# K$ t" L
- W; _! A% ^  M/ ?* E9 G! @/ g) L
7 A* G+ x* _% |1 y) X4 ~
# D8 E3 l7 e% C
4 以价论声的问题
$ y: L9 W' z! {7 M1 ?5 S- A2 P: ]* _4 m' _# g
对于一个严肃认真的准HIFI品牌,基本可以说它的产品里没有差的,几乎都是认真调教出来的产品,在其特定的产品系列里,基本是按照价位/声音素质级别来排列,声音风格是统一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很便宜的东西有很好的声音,这就叫“穷人的法拉利”了。
/ P8 D1 R( u$ D9 b
8 W9 @5 i/ l% I但是,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价格是基本没有可比性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商城里经常见到的“××”“××”音箱品牌,号称“能出声的家具”,价格好几万,声音估计比准HIFI品牌几千块钱的都差。耳机也是这样。
# R* i! U: \) K9 V3 R( h2 p+ Z& ^% Q6 v. n
鉴于现在太多标价不低、声音坎坷的音响设备,只能建议玩家尽快建立健康正确的听音概念,尽量实际试听,特别是耳放产品,并不是说标3000块就值3000块的声音了,估计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解码器/耳放产品连基本的声音平衡都还没有达到。+ b3 W9 x4 Y  u

  h" \: [, y/ v) K; a. G
: h' {: T+ s* r
% ^/ }9 n' e4 ]5 L/ {5 N——————————————————————————————————
( R  ~5 B- E+ R, X8 q9 |- X0 H  q/ ^
6 Y, n- b  ^! b3 n' E7 H
0 ~  K# U7 C5 u4 k: Y3 X; f7 T1 _3 g) A! a% p- y
5 听音乐和烧音响设备的问题
1 z/ g  ]8 \* f4 o* h8 v$ g$ r  i; p5 N6 M$ ~
毫无疑问肯花几百几千几万买音响的都是对音乐很有爱的,而肯花几十万几百万买音响的那基本大部分应该是超级音乐发烧友,除非是拿来装饰房子的。
" n  w; \3 g: I/ h) u( v3 ~2 r5 r9 H2 x4 \" y1 i. u% ^$ f
不过有些刚开始为了音乐而烧音响的却往往容易走入误区,纠结在一些其实很无关紧要的音质细节问题上,比如高音“延伸”到哪里去了、低音能潜多少、声场宽度怎么样,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些初烧被忽悠去购买了一大批“音响性”显得很好然而却没什么音乐味道的设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莫名其妙出名的那些录音室用的解码器音源,音色说白开水还是夸它们了,音源的音色是否有感染力是整套系统是否“好听”的关键,注意,最关键是要“好听”,而不是声场有多宽,定位有多精准之类。+ |( `' X( n' |" w3 ?

) k9 K; ~. }8 |+ @2 P& Y举个例子,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怀念原来收音机时代听的那些歌曲,因为收音机一般是单声道,而且音量一般比较小,所以出来的声音不容易乱,而且电台放的往往是磁带等模拟音源,音色顺滑柔和,特别是人声表现暖调温和,最关键的是一般人都不去研究它的音质,而是专心听音乐去了。7 w( k3 l$ y- g+ q
, y' G9 n+ O5 y) w2 f; E
当然录音机出来的大编制交响乐之类的是听不出效果,HIFI系统的必要性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种播放难度很高的音乐上,录音质量越高的音乐对音响设备的要求越高,真正的HIFI系统要求保真+好听,最低限度是播放效果不闹心,即使播放大编制交响乐也控制力从容不迫,阵脚一乱就不耐听了,越听越闹心,烦躁,这就是有负面作用的音响设备,现在除了一些准HIFI品牌的产品,市场上绝大部分音响器材都会有不耐听的问题,所以最好还是平时放低音量听。9 z) F7 U' v" y

; A% T7 h! W& t& q3 C$ P! i音色优美的准HIFI品牌的产品听任何歌曲都一定是很好听,没有说只适合人声交响小编制什么的,只能播放某一类型音乐的一定不是准HIFI器材。这里有个适可而止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音色的、具有准HIFI素质的设备,就可以安心听音乐了,不用去研究什么解析细节声场什么的音响性问题,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 v+ r+ \  Y
; {8 g+ a9 Y; |  k  H
一样的音乐,用HIEND设备和不入流的音响听出来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很容易引起“感动”的效果,这才是“欣赏”音乐,所以说在保证基本HIFI声音均衡的前提下,音色的优美程度是最关键,而不是音响性。
) X. e( c" W- Q+ v& Q2 g, C3 l( @% _% U9 ]$ n4 a( h- V9 U

4 a* _2 k! z: m' f. t$ h7 X
- }% P& z0 K3 W# q) T* p5 L1 e
——————————————————————————————————
7 G4 k4 @% z; Y  U
  G8 U* B. G: y. j& q8 A. \
" D0 }0 B; ^8 g8 ?& _' h& e5 ]
2 m. ^4 `8 \" l+ X3 O
% [5 |/ J; G% X, j: T' ?6 “穷人的法拉利”/ Y2 _6 {- p) i% e8 |/ t% V
  G4 [8 ^/ A3 g  ?% D# `$ B. _
后来并入BMW的“MINI”似乎可以算是汽车里的“穷人的法拉利”,中国大陆市场报价350000左右,听说从香港开回来只要20多万,英国原产进口,相当超值了,还是BMW的标。5 k0 z( @& u, L5 L5 e
* ~& v/ b* D3 m/ R$ d
音响的东西跟汽车比算是相当超值也更有价值,即使是QQ,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套很高档的耳机系统了,精神享受呀,汽车也就是把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打车也一样。
: ]! N5 s. E# z  k' L7 r* ?( {$ A. D/ Q
耳机系统相对音箱来说能用少很多的钱达到更好的听感,音箱还要房间大才行,而且那些吸音扩散材料都很贵,光是音质好的窗帘拉起来就不便宜,所以就单纯声音来说,耳机是相当有性价比的,2000块买音箱都还没入门,买耳机却可以买到次顶级的了,所以预算不多的还是推荐用耳机系统欣赏音乐更划算。
6 |3 ^5 Z) E" \9 X2 @* [! `+ T5 [: B. m/ U, Z6 B& U+ K* |
其实一个耳塞200块钱已经是奢侈东西了,现在却有很多耳机发烧友看不起这些“低端”产品,真是很奇怪的事情。耳机和其他HIFI音响产品一样,越往贵价走,付出的价钱只能收到越小的提升,所以最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其实是HIFI品牌的中低端型号,我最感兴趣的是HIEND品牌某系列的“倒数第二”档次那个型号,往往这个型号是具有这个品牌的基本特色优点,而价格又是很有亲和力的,就声底来说是跟这个品牌的顶级型号肯定是统一的。历史上著名的那些超高性价比耳机很多都处于这个档次区间。
/ z' w: k* x; S8 K" h9 P( k
6 w1 q+ m3 o/ U5 O真正的HIFI品牌,对其任何一款产品都是很认真的,调音风格也基本一致,每一个品牌在其低价区肯定会出现一两款声音素质远超其价格的产品,这个算是厂家的产品策略吧,用来开拓市场的,所以不要看不起低价的型号,就音箱来说,丹拿42就是一款相当著名的低价好声型号,售价才4000左右,声音素质相当高。+ @8 y% {$ V2 D. L

3 s; x; i8 v$ T就调音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调音师设计了一款2000多的耳机,那么他如果去设计一款200块的耳塞,声音一定也是很好的,价格只是差在单元材料、档次定位策略等等,音响产品最关键是调音,其他都是次要的。" y* v- V! ?, T# D# e% g
4 \5 B% R' t* Y5 N' @/ z& ~1 t
————————————————————————————————————
) |7 z& w* k5 N9 i" P9 d3 W; A7 m% V7 S% }

# y* m% ?. G1 Y2 e) Q
7 B; j% k- R2 m& H% K# D- D' |0 ?. K3 d; `9 s# `2 j3 g2 y
7 音响性与音乐性的问题
; a/ ?1 p! J5 G# g, O1 D9 {+ F, B! m3 ~* o
似乎现在很多“音响发烧友”都在兼职做录音质量评价的工作 对音响器材的细节要求特别高 天天在那里研究微弱的掌声呀 呼吸呀之类可笑的东西 以致为了声场能大那么一点 唱歌的呼吸声能更有“立体感” 就去花几千上万块去升级设备 声底偏冷的大量高价动铁耳塞就是这样销量不断上涨的: ]( z: n5 U0 T

  I9 t* C. m8 g& `这种结果就是大批原来为了听音乐花高价购买音响的人变成了 器材发烧友 而且还天天在研究一些很次要的音响素质/指标之类的区别 实在是件可悲的事情
/ `* x* s% r0 W! \) k: L
4 P0 h9 y! ~" y, X# W, c6 W" t要是天天研究器材的音乐性 音色 美感之类的 倒还真是算一项偏门的艺术 在总体声音均衡的前提下 音响器材之间音色的区别才是最关键的 才是最能感动听众的元素 
6 M% E9 C  t' b% u# _+ J) _0 f% l7 i! k+ \& v6 ?( C( f- Q9 X
解析高的器材其实往往容易不耐听 因为很难搭配好 细节量太大 因而对整套系统所有环节都要求很高 任何一方面出现短板了 那些超大的细节都容易变得很突兀 所以那些英国品牌的器材就很讨巧 他们的低端器材几乎很多都是不怎么强调细节和解析力 而是重点放在音乐味道上 比如著名的LS3/5系列音箱 要论音响性 估计惠× 爱× C×V随便拿一款几千块的出来都要秒杀它 但是LS3/5A就是好听 另一个例子是Herbeth 翻译叫 雨后初晴 不知道是谁翻译的 真是大师级别的翻译 Herbeth的音色正是雨后初晴那样清丽润泽 想来很多天天研究口水声细节的“发烧友”会觉得花10000多买对Herbeth音箱(还是书架箱)是件“被彻底忽悠“的事情 他们宁愿花5000块去搞一个”可以听到”超多细节“的动铁耳塞
7 P8 {0 r6 t  U" Y3 |+ J+ i' h6 E2 ?: \1 F* i5 t% t* M0 a
其实我对这部分人有个很好的建议 可以自己选零件组装 或者购买DIY的器材 只要对方保证机壳里几乎所有的零件 甚至焊锡 都是规格很高的(比如军工) 耳机里的单元要是叫得出名号的 耳机线要是纯银的 这样出来的器材肯定细节超级多 而且价格很便宜 瞬间赶英超美 脚踢森海拳打AKG 相比之下LINN 音乐传真 MBL SPL 这些都是“价格虚高欺骗用户”的呀。* C1 t2 h' c( l1 [0 y

2 u* Y3 W: X8 `1 |: Y/ i( e( T如何提高自己评价器材”音乐性“的能力呢 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参加音响展 多听听那些标价很吓人同时重量很”忽悠人“的器材 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用一块很轻的电路板做出均衡而动人的音色 
4 y( k8 O0 w% f9 g
  P& f# N! i5 P! N# M- H" I' A其实这个道理真的很简单 音响器材主要不是物理方面的问题 更多的是 艺术 领域的问题 要求设计者、调音师有很好的音乐艺术品味 才是能设计出真正音乐性很好的音响器材的基础
0 B! G- X; z/ b. E
) [8 u" X& o  U6 b; b3 {
8 m" G; @# l+ g  M( \6 |
$ S' ~* Z1 d; t5 w————————————————————————————————————
6 i) o; G8 A  D# v7 J; f  R# s& t, E5 I2 N5 f3 ]  Q

" b9 p# l) u' Y7 j
2 x( M5 o! U* s& R! D+ O* q
3 y% ]: a: E1 ?' h- u8 耳机和声场的问题% o9 a1 B" p% t+ G

0 o5 m. l  F, V% n就音响性本身来看 很多人会非常纠结耳机的高音怎么飘 低音下潜多深 中音人声靠前还是靠后什么的,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关键是“营造”虚拟声场的能力 无论耳机或音箱都是如此
1 T$ e$ n! N! S/ W! q7 f3 {# d( _. r# y3 i# y6 R
这也是耳机用家最具优势的地方 因为要营造逼真的舞台声场 即使是顶级音箱系统 也对环境的声学处理要求非常高 声音很容易乱糟糟的 而耳机就简单多了 只要前端的HIFI素质足够 顶级耳机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素质; j. Y  R2 l- [" F/ {4 O

7 X5 M7 f5 L  W, x0 F1 o具有真正顶级调音水平的耳机不是低音多带劲 中音多醇厚 高音多靓丽 而是能在听者面前展示一个“能看见”的声场 就好像舞台就在听者面前一定距离展开 有在音乐厅的体验 而不需要刻意去辨别声音元素的位置 当然虚拟声场强大的耳机肯定也是定位结像精准的 播放古典交响乐或歌剧的时候特别容易反映耳机的声场营造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HIEND玩家基本都喜欢用古典音乐去测试器材 
/ }# }4 e/ s6 y4 J4 L) P* F3 T. G4 s' ^* O5 g/ \$ r
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出来莫名其妙的声音是调音水平不够顶级的耳机的特点 抛开虚拟声场的营造能力去谈什么低音中音高音是比较低级的做法。
. ]$ v: ]) S# e7 w' b6 A
8 x5 S$ j; g% x6 q. V当然 即使是声场很好的耳机 也需要真正具有HIFI水准的前端配合 不然就是浪费了 对于耳机来说 耳放的声场营造能力也是很关键的 涉及到耳放的调音问题 乱糟糟的声场一定是调音不够HIFI的耳放。
) {9 K( O1 G# x8 E( U/ i' Y7 ~$ A( X& ]0 {8 b
具有很好虚拟声场营造能力的音源、耳放和耳机配合起来 就能很好地有现场音乐厅的体验 就好像一个大舞台在面前展现 这种效果的实现比音箱系统要便宜太多了 算是耳机玩家的福音。7 ]5 M/ N' y& P6 O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8 21:50 , Processed in 0.16173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