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现在之所以这么喜欢粤语歌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林夕创作的叙事型歌词。' K4 R9 I. c2 `0 H1 H4 O! O
' J* V" V" t2 p# c8 q& \7 z }
流行曲不像古代的叙事诗,随便几千字是家常便饭,如果诗人兴起可以写个上万字。流行曲诞生于快餐文化,要求很短的时间听众就能熟悉、演唱;歌曲格式又多是“主歌1-副歌1-主歌2-副歌1”,基本上词作者只有三个部分可以写,因此“重复歌词、重复旋律”成了流行曲的基本标志。比如《最炫民族风》,在4分钟多一点的时间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彩”这一段,均匀的重复了四遍;《江南Style》里,“欧巴江南死呆儿”重复的次数就更别提了。字数少,又要大量重复,这就让叙事型歌词的写作难度极大。
# ]3 c5 z# H' f& P$ E9 H) X+ B0 I% \* N
而这当中,国语歌词由于口语较多,在严格限制字数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叙事,顶多也就是写一两句,然后通篇都变成感悟。比如粤语可以用“过倦”“仿似”“亦都”“决绝”或者“人连人 汗叠汗”这样的叙述;但国语用这些字眼,就会显得比较别扭。由于字数不能多,每段旋律又只有那么几个字,所以填一些“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之类的道理型歌词就比较保险。这一点上体现得最鲜明的就是那些一个曲子里,国语歌和粤语歌的区别。比如陈奕迅的《富士山下》与《爱情转移》。
3 ~. j; P: \! r; r* }
" e) J. W: Y$ W在这种情形下,民谣、摇滚等不需要按照流行曲格式去做的音乐就显得得比较有优势,比如苏阳的《贤良》可以用好几百字,慢慢的叙述着一个村子里的各色人等;何勇的《姑娘漂亮》,用大白话讲述着喜欢姑娘所带给自己的沉重压力。而主流歌手唱的歌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国语流行曲里,叙事型歌词比较少。' H- ~9 m" `/ w5 d- K
8 |, O5 t3 J3 U e4 m& [5 ?林夕很擅长写粤语的叙事型歌词。这里挑几个代表作来谈。$ w# v3 @! X+ {
) y" n( I0 O) Z6 ^; @
首先是我认为叙事型歌词的极品,220字的王菲《约定》。
: P1 _5 P$ ^& N& r1 S! g! O
: F1 t. t8 ^) l) k. }" U《约定》大体的叙事构架是用回忆的形式去叙述一对恋人旅游时的见闻,“还记得当天旅馆的门牌,还留住笑着离开的神态”;然后,延伸到主角内心因为这次旅行而至今不能释怀的敏感情愫,“明日天地,只恐怕认不出自己”,再写对未来的畅想,“仍未忘相约看漫天黄叶远飞”,而后又从当初旅游时的场景延伸到如今自己的心情“当天街角流过你声线,沿路旅程如歌褪变”。快完结时,主角明白斯人不再,于是带着忧伤的为自己打气:“要决心忘记,我便记不起”;但到了歌曲的最后自己,仍然被当初的约定所打动。于是就有了经典的一句:“就算你壮阔胸膛,不敌天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
7 `2 I& O2 Z* D
8 m( |& d9 r2 |" f3 [这首歌写人,写景,写回忆,写未来,写内心小情愫,写景及人又入心。最关键的一点是,以上这些可以支撑一本上万字张爱玲小说的爱情故事,林夕只用了220个字就全部搞定!整首歌没有一个字眼被浪费,林夕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忧伤、犹如村上春树电影的画面:当初缠绵的两人同游,所住的旅馆的门牌号的特写,离开旅馆在前台结算时两人互相打闹时的笑容,轻快地走在陌生城市街道上的温馨;傍晚,在路灯的照耀下两人吃着微温的便当,他弹着吉他,唱着歌给她听;夜幕渐渐低垂,街灯照出他的剪影,她看着他,觉得这一切太美好,被这幸福感动得差点流出眼泪……5 W5 ~+ B( [: v
9 ]8 O+ x) x' n9 L直到现在,我听了林夕创作的上千首歌曲,依然觉得《约定》是最能体现他写作水平的歌词。220字,两条微博不到的字数,林夕居然能够写出这么多内容,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林夕自己认为的代表作,杨千嬅的《再见二丁目》也很不错,只是感想的比重要高过叙事,因此不在此做推荐。对了,两者都是出自“东京旅游”这个系列,有一定的联系。
; \! l4 J) c) P. P- G6 ~1 Z
+ R- L, i) ~/ B- [# C第二首要推荐的,是杨千嬅的《她成功了他没有》。- G! ~) L/ o% q! m U3 Y5 ], O
2 j5 }4 ~. H* p" |+ j, h- h这首歌没有一段重复的歌词,从头叙事到尾,是极不符合常规的流行曲做法。而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曲子本身没有特别明显的副歌,所以林夕用整首歌的旋律来平铺直叙。歌曲讲述一段曾经相爱的恋人因为生活压力,最终劳燕分飞,多年后再见,却已不复当初的故事。由于歌词已经写得非常好、非常亦舒(这歌名就是亦舒的一本书),因此不做评鉴,各位看歌词就明白了:
, q2 ^4 |. B6 M* U' z( x8 V n, V
《她成功了他没有》
: |' k8 v6 v# B. G; t! P
( k$ z. A* W" x [' _. C他跟女友相爱 彼此也都知道 走进教堂仿似很远路
4 |& \5 k# g0 t t6 ]他跟女友相约 假使理想找到 彼此再想婚礼实太好4 d, D7 d4 Z& j( z1 V; x
跨出社会旅途 一起要为两毫1 f( i1 R. i5 F; v& P
加班加到呕吐 不想拖到衰老8 Y( @8 N% P& D8 w# C7 g9 u/ o |
彼此理想一致 积蓄也都消耗) K+ J( z8 z% }3 ~ J7 j
开一间唱片铺 也总算是自豪
) u; v7 \7 G. h1 ]0 c) x) J4 }! D
这间唱片小店 他跟女友一半 听得再多歌也不会闷! ~7 I, v* O0 W7 m
开张顾客挤满 不久惹起不满 因他买卖的全是冷门
" R& Z0 {" `5 E$ e! g他的计划满盘 打开市道窄门
# i; H8 w9 H& z# M9 V3 ]积蓄花去一半 彼此争拗批判2 K$ S4 `, v% ?& C0 U
股份各占一半 他的女友想退出去 再去工作没成本9 p0 S8 z7 k, p) }
4 H1 @! c1 z+ O$ y$ C) h' L
这个故事发展 讲他跟她不免 仿似世上情人 讲遍世上甜言2 D+ v( q5 v/ @( a
可惜经过试炼 不惜撕破了脸 为了钱 手里没余钱
: c+ {0 l3 w! y, U) g只恐很快情变 即使天生一对 只愿睡完明天可再见
' E" o* U8 H! B) P e- ~( h0 p可惜他已发现 只得他那理想不变) \8 R e5 J: G; m; z
& C9 v, k/ m; V! j
7 n; {5 S/ i( _( _: q他的顾客少到心底未免感慨 坚守理想令钱袋有害: ?% ` C, G4 |# J) h8 l, g
他的女友跑去参加歌唱比赛 得到冠军在承受喝彩
/ v7 m$ r: M' o2 e, c. m6 W他都看着发呆 他不太擅理财 终于将唱片店忍心关闭不爱
2 B- o- R7 _; D2 n) x4 j& v找不爱的工作 跟他女友的爱 竟因理想不再 枉过十余载/ q4 o' P1 B7 W! J. z0 f
+ S, Z; `& h! q. r2 t4 Q4 h+ i: ?) h! _9 a他工作为两餐 他分开的一半 早已照耀乐坛. A$ G0 a9 {# B6 [; G b
深怕有日被弹 星光不再灿烂 衷心观众发难
9 z# {8 w! g7 n& |就似每晚过关 就似永远上班4 f ` C1 ^0 U; |: h
跟他不再往来 只因所有爱情 可使一个偶像不养眼/ n I, ?( x2 u$ A
想得到真爱 更难只想观众永久不散4 x$ I2 B0 N- ^. w
% L6 Z1 }2 u4 J+ _+ r ]0 A: y y
他早已婚不再 跟这女友相爱 青春理想失去不意外6 H8 L2 h0 w8 G7 o) m0 r
他听女友演唱 少不免有感慨 他早变了观众在喝彩
! M6 ]4 P! d; J, s5 ^1 F即使再没往来 他的眼泪快来 一生仿似比赛 |2 |4 w( p% c. f. Y; {% F
彼此找到所爱 拒绝平淡未来
: }2 @$ E( T3 f3 q他的女友偏爱 孤身只影飞上天际摘云彩% W" i: H4 w# k9 _ U# D
; Z$ U+ o7 Z3 r+ z* s
这个故事原本想讲天生一对 仿似童话可爱
- ~- V! N- G1 A他得到发妻的爱 他的女友偏却得到理想失去爱 {1 ~# Z+ F# Y7 ~( |: r
5 P9 h0 L6 |9 G' t
这歌曲的监制为了迁就歌词,特地切掉了杨千嬅在录音时所有的换气位,所以颇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而整首歌最令我感动的一句,是最后那一段的第一句:“这个故事原本想讲天生一对 仿似童话可爱”。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和很多事,想得很美好,双方亦都很努力的想去维护那份最初的美好;但走到最后,人浮于事,总会不及童话可爱。3 Z( t/ U- L7 q2 Z' z) u3 t6 r
3 z$ L& b! }, I( [" Y1 {9 G接着是林夕在02年创作的四首叙事型歌词。这四首分别是李克勤《爱不释手》,许志安《天下之大》,谢霆锋《从前以后》,陈奕迅《人来人往》。这四首歌曲里,前面三首的时间横跨逾十年;最后一首虽然时间跨度不大,但在300字里写了四段感情,也十分强悍。四首歌加起来也才千字而已。但是我敢担保若你彻底的听完,感受到的故事,超过一本《中篇小说选》。这四首歌也是林夕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创作的叙事型歌词上佳之作,值得感兴趣的听众细细琢磨。9 I; R, b8 C& l) o. m* D
" N& |) B9 N& n& t" Y2 [) W
《爱不释手》用“手”做题眼,写一段校园恋情在社会上的磨砺。主角对女孩的爱,一直攥在手里,未曾放过,是为“爱不释手”。& F7 a0 g& m; s
- l) M5 J7 s% V& K9 F
“如难忍受 无法厮守
% s9 [# u3 \# H0 ]- | 宁愿握手 别要挥手/ j# c' y2 N ?* R* i% z
预了拖得你手 便要分得了手6 `2 G/ k; y& D/ u
从前相爱 渐变相处4 L) T- E# z, d; [" H2 f
然后缩手 然后变生疏”3 P# X/ ^- B: P5 d) K8 V& c
# c( o" J( G# k* g3 M3 Y) B, S
《天下之大》写过去我和你识于微时,即使没什么钱也愿意“穷游”那幸福感却很满满;而如今……8 o) p, t% O! E3 v
/ \ Z3 b! H, h“你与我 当初于 北京车站
! f: H+ T' s& L人连人 汗叠汗 旅费有限( Z$ B/ y% a# q+ e6 x* [
难还难 累便累 你我照行
% c& M+ Z! h' a, |你有伤患 我便背着你过关* [$ ^ G' U6 U: `8 Y
哪怕我 身体差 差点死掉0 p; v/ E, y3 K6 c- k( b
愁还愁 病便病 有你照料
- @2 n2 c- z/ k5 ]谈谈情 服服药 那怕发烧) }: _+ r$ _$ o3 |7 K
只怕好了 好了 话题便缺少”4 J' q$ n. Z9 L* z
l" P, }4 J: Z
《从前以后》写的是一个暗恋着女孩的主角,看着她为别人哭、跟别人谈恋爱,自己默默的祝福着她的美满幸福;可多年后在街上遇见,原来,她曾经爱上的那人,已经和别人同居。听着她的哭诉,主角只能黯然地替她揭开啤酒盖……
p3 ~' p* C5 Y D6 x4 n( k- j! L" a% I' y% T! e7 Y$ C; f
“从前看着你就快毕业了 如何接受你为了他哭了 8 H4 r9 Q! {7 M# [, Q
然而安慰你时 你怪我无聊3 c8 v8 c' w9 ~
从前你令我学会怎样笑 从来笑着照料你的需要
7 E- e+ c" v0 G c0 T6 q+ \, L然而考试以后见你见得更少8 [# ^3 a4 `" E& E
3 D; z6 H2 E( C3 h7 V) i
以后独自留在校门外 听说他跟你谈恋爱
" L$ x+ ]( o1 f x6 W$ z然后我衷心祝福你 美满未来 4 s% q: v. `" q9 D q
最后在万宜大厦门外 难得的跟你碰到
9 V6 h+ }1 ~# U A' Z. o1 l, B然后替你将啤酒盖 揭开”4 H" U& \7 b' c& ]
& j7 k" D. |' E: Y8 |
《从前以后》最令我感动的一句,是“从前你令我学会怎样笑”。我想很多人对初恋的美好的回忆,都能概括在这句歌词里。
/ q/ k: F4 Z5 t0 [+ [( f0 w. R: n% v8 v( c& ?
《人来人往》因为是陈奕迅的,比较出名,故事从她的失恋,和我的相恋,和我的分手,她的再恋,我的再恋,道出了“人来人往,爱过已经很满足”的感悟。$ s5 B& W/ T$ d2 q- U8 ^
: R: h! q6 {$ D2 a9 s) F* _" d
“闭起双眼我最挂念谁 眼睛张开身边竟是谁
- ]% x+ ^3 j" Z* a, s0 }感激车站里 尚有月台曾让我们满足到落泪* i% s% Y2 C& |
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 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
# ]5 t4 T& J3 M. t爱若为了永不失去 谁勉强娱乐过谁
) B6 g8 n3 f i0 f/ |7 q爱若难以放进手里 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7 W, U# |: j6 u- I& P6 ], e7 F) P% W+ M6 t
: n" A3 n( u0 [# Z2 @: V
碍于篇幅,这个话题就不延续下去了。最后再推荐一首我极爱的,梁汉文《一小时冲印》。' s: S0 ~0 d1 r. R
* J& ?! @3 y3 U《一小时冲印》讲的是一个照相馆的小伙计,每天默默的工作,默默的关注着一位前来照相馆冲印照片的女人,进而观察她的生活,看着她去各地旅游、拍摄风景、拍摄家居、失恋、相恋……最后,主人公对着女孩的婚纱照,独独剩下的默然。这个题材的灵感来源应该是那部同名电影,林夕把故事的结构抽了出来,将电影里原本惊悚的情节,变成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暗恋故事。 / l. s$ G) o' g$ X6 ^% }& Y- J2 [
, D4 n- s7 e/ K- b4 k1 Z6 a; ?" m
我特别喜欢歌词里一些构思巧妙的细节,例如“那个爱穿蔚蓝男孩 是否你情人 为何你永远站于他在近”一句话就勾勒出了主人公对于女孩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又比如“你近镜特写他眼睛,心底恐怕已经……从旁见证过亦替你高兴”——“已经”二字真是太妙了,主人公不忍点出女孩已经心仪他人的事实,也不必点出(直接写出就显得非常的羡慕嫉妒恨和低级了),用已经二字留给听众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最后再加一句洒脱的“从旁见证过,亦替你高兴”,将这种有些变态的暗恋情结转化得相当浪漫。
& T( i, s, d& d9 t
7 |# l2 v7 ?# @+ e8 k “一张张一张张的家居,一张张一张张的山水,日夜将他人回忆冲印下去;眼看你把菲林放低,一转身再到取,原来,你已印在我的心里。”主人公和女孩的交集仅仅止于放下胶片、取回照片两个时间点,而仅仅凭着这两种方式的相遇,主人公已经如同照片一样,将女孩“冲印”进了心里。可惜,这段浪漫的感情,结果却是“能迷恋最爱,我快乐吧?无法冒昧在你家里见面吗……留在柜面大合照吧”。主人公只要能和女孩有一张合影已经非常高兴,非常满足了,这是多么找虐的一种感情!林夕写过许多如斯折磨自己情感的歌词,《一小时冲印》里的那个男孩尽管在歌词里有着很多洒脱的自我开解,但对于听众而言,一定会心疼难受。“你有那么多的记忆,都为别人留下”,留给自己的又有些什么呢?而我,又能对你做些什么呢? $ {& P2 l. F* Z2 r. R7 X
! o @0 V; x" l,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