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见到晨练的人们戴着耳塞型耳机在听广播,在校园内也可见到学生边走或边骑车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年轻人听着摇滚乐声音很大,甚至连邻座都能听到声音。这样长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机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9 r" A6 j, t! `( s# U. I0 L! ~3 ]0 b+ M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2.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也有学者报道,常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4000赫兹听力首先下降。
8 g) U# r' M1 J4 `
; O) c- p& P) r1 b 在人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有学者认为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在此提醒大家一下,在你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1 Q' W. U, B3 m) E, D
0 [- \. x0 t. u, X+ J
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b% [4 i d' z8 l$ ~+ Z! h
- J) }, V& t5 _3 E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 V& X( K" V) r- y$ Y! R+ F5 x0 j& ]5 P& _+ @( V+ Q7 K
为此,用耳机听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而且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有关专家建议: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H2 n* K$ J" N) s
* U" {) `6 f4 r8 {) l) P. I 由於耳机比一般外来噪音更贴近内耳组织;用者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汤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细胞死亡。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 E% G5 u. {& ^/ \5 Z" n1 p* x1 V4 u9 Z4 D% I
若在街道上使用耳机时,除了因要调高音量,而造成听觉损害外,专注於听音乐,很容易令使用者对外围的声音失去警觉性,增加了发生危险的机会8 |7 K. i e! h0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