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m- I' Y7 E2 s5 z) B" _8 B
历史上,两宋时代的词流传甚广。这其中有一个另类词人,他桀骜不驯,疯言疯语,不被主流认可,但却深受草根青睐。他的名字叫柳永,靠着一本《乐章集》流传于世。" o9 }3 ^9 H3 C% k" C) f4 ^
. W5 J) m+ l* X7 A, c- F
8 c' n0 M& q( E7 Y; h+ l" M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伟人
5 ^ v5 l( f" U8 |( t# B苦逼的求职者3 t( R1 P, h* o* K0 ^# C T" j
3 B4 `' H+ Q* {* \这一切因《鹤冲天》中的只言片语带来,这是落榜之后的牢骚之作,讽刺了当权者。这之后,由于政治上他被仁宗皇帝批示为“不合格”,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终不能过。这也为后世职场人士上了一课,得罪领导要慎重,慎重。2 o7 Y, M8 J( l% @, N+ M
+ G8 \. |. c: y( z之所以说他苦逼,那是因为他口是心非。一方面自称白衣卿相,藐视朝堂;另一方面却遇试必考;但是苦逼的人,还是有他的运气的。终于51岁时,他改了名字,也顺带着考中了进士。6 w) j# ~7 w7 L& D9 f% e
9 f' r0 y0 N) p/ `考中了之后又能怎样?他官至屯田员外郎,但由于自己的不懂变通,在官场上屡屡碰壁,走得越来越窄。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隐退,晚年穷苦潦倒,在去世之际,竟然混的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是歌姬帮着处理的。悲哉!!!8 d$ z: W+ s% F7 x' Z" k3 b4 t
8 ^# O$ g1 t! ^, B2 Y( I3 B
试想一下:求职像他这般的,也真是极品了。现如今,当官的,又有哪个敢何其比肩呢?当然了,这其中,柳永的个人因素较多。若非这般,怎见得留下诸多佳作呢?, P" C9 x' h* ]: ^' J) F9 U
3 Z+ c5 z7 J: |! o X. ]- z: H
风流的词人大家
3 Y" r5 y2 o/ z% k6 i. k. E9 e% C8 L! ?- d. I7 N: Y: W
他郁郁不得志时,长留恋于红楼。因为善于填词,无意间,竟加快了自己的名气宣扬。一时间,出现了当红歌姬求柳词的盛况。原因很简单,经他填过的词必火,就类似于现在当红乐坛填词人似得。只不过,那时候,还没这概念。凡俗的才是健康的,这句话真不是盖的。这也为后来“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打好了基础。, d; j2 r2 E7 ]" n6 o% j( `: _
9 Y8 W: `" w9 L+ p- M4 A. j( d
风流成性,也是其一大特色。去世后,“众歌姬筹钱葬柳七”成一代佳话。形成了每年一到清明时节,各处的名妓、艺人,不约而同的前往柳永的墓地,乐游原上、备祭上坟、挂纸拜扫,此举史称“吊柳七”或“上风流冢”。词人影响力惊人,放到今天此盛况也是难得。更何况古时呢?, G; r" ], |5 |& u' V" F/ R; T4 p
5 {1 Z0 W. [3 p: o
说起宋朝的词,大家总会觉得东坡居士的豪放一派大放异彩,但却很少知道柳永的,这很不公平。他是全才,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开阔了词路,使得慢词渐渐成了主流。若非如此,后面的词人在表现形式上还需要摸索更长时间。而东坡居士或许还在“小令的世界”里继续的闯荡,又何谈“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 G0 G! O/ c1 U) {8 L- Y) }
; ]& d: p3 T) d柳永不被那时的主流所认可,可能是太特立独行了。有人觉得他以俗词,艳词为主,但却忽略了《望海潮》,《雨铃霖》,《八声甘州》等佳作。故看人看物,要多面性,不能一棒子给打死。但不管怎说,他活在人民心中。当然了,我也不是否定苏大学士,他也是很牛逼的角色。并且两宋时期,是文化鼎盛的时期之一,那时候出现很多知名的词人大家。但这都是后话了,不提也罢。
/ a; n. k$ _# ?+ S
& C8 g3 J" `; G结语:2 ^7 o. R8 Z3 Z/ _8 f h3 M4 B
, k8 S) j$ ]' @% Z3 R& V5 Y
柳永其人,这辈子兴许只做了一件事:“填词”,并且把它做到了极致,让后人叹为观止。他在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这里的文字,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只是随性写写,不全面,但代表我对词人的心意。曾经的我,年少过,疯狂过,而今过眼云烟,青春不再,剩下的唯有缅怀了。写到此,已不知接下来要写些什么了,点到为止吧。其实,我觉得用文字去描写词人,总有些苍白无力的。最后,送上词人昔日佳作,一首《少年游》。告别青春和过去,迎接未来和挑战。$ S4 h$ g4 ]+ n" x0 @2 R2 T
" @3 V5 M7 t+ J: n& M0 X% g6 r3 r
《少年游》
2 d. }" C+ x' C" s/ j# b# g8 D- T( r3 I* ?2 X5 L9 W2 ^% o# i o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6 ^- P: r1 b3 y' n) Q9 q! ?2 z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b& Q7 f3 E! P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 L) Q2 t7 W9 y) p! ^6 {2 @( N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3 |. j- b! w( T7 z9 V
2 {" B7 W V; V9 m
另附:我为什么要写此篇5 r, [' g1 i* k2 d
; y/ `- n! x0 }0 a0 A
我是在学生时代,一次偶然中才发现柳永以及他的词,之后便大爱柳词,开始收集关于他的信息以及佳作。一直以来,我始终不敢动笔去写柳永,总觉得文字的稚嫩会影响了词人葆久的生命力。但后来,我发现凡事都有两面性,鱼和熊掌有时候真的不可兼得,那既然自己喜欢,就去做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