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驾鹤西去,我们深感悲痛!缅怀先生的一生,他在音乐事业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音乐家。1 f9 o( w0 I( U! v0 } K
1 ?9 ]3 ~+ L5 J2 {7 ]/ C* Q* I5 y
大力推动音乐教育
2 U! D0 v: f( Y& Y
5 `" c8 W j2 n4 Z 作为音乐教育家,周大风曾在江西赣州、广昌、九江和浙江定海、新昌、宁波等地的中小学、师范学校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他开办“戏曲作曲培训班”,深入社区学校传授经典民乐常识;创办“江南音乐师范专科学校”与“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创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第一个音乐教育刊物《中小学音乐教育》;撰写出版《欣赏音乐的知识和方法》等音乐教材;发表《音乐教育改革刍议》、《漫谈歌唱教学》等教育专题著述。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D b% h. V9 _5 S$ A
' G! l6 {2 }* i% `- u/ [ 创作多种体裁歌曲* H! a9 b+ a& U) S' C2 J- D% }
1 s: T% |& C2 X7 G- f, B
作为作曲家,周大风创作了歌剧、抗战歌曲、儿童歌曲、儿童歌舞剧、讽刺歌曲以及校园歌曲等体裁的作品,如《铁花》、《国际反侵略进行曲》、《白米谣》、《不夜天》、《伟大中国歌》、《学生进行曲》等百余首代表歌曲作品;曾为《罗汉钱》、《斗诗亭》、《雨前曲》等60多部越剧现代戏谱曲;还为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评弹电影《燕窝鸟》以及广播剧《秋瑾》等20多部民间曲艺作品谱曲;除了从事音乐创作实践,他还潜心研究作曲理论与技法,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都有独特的创建。3 F2 h$ k1 ?2 N5 v! H. ]1 v
" ~/ q, d5 ]7 [# G3 z# x
创新改革民间音乐
. x8 Q5 d9 Y+ O1 a
- ^* M( g+ d' K7 L$ z 作为民族音乐学家,周大风将目光投向浙江民间音乐,把精力和心血用于对浙江地方戏曲、曲艺音乐、民族乐器的改革研究方面。他以民间戏曲为突破口,改革民族乐器、改革传统女子越剧,倡导编演男女合演的越剧现代戏,排演了《许连根》、《罗汉钱》等剧目,对越剧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0 G5 Z1 d7 G! j9 ]* H4 \' p
' }& y& n. ?3 r. o- h, ]/ u5 A
探索音乐美学规律! N' B m$ }: X7 j$ I8 _6 w
, u2 \) i1 g" P; J F* h& K- o4 s2 _/ l 周大风不仅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民族音乐学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在音乐美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积极借鉴哲学、美学理论,紧密结合音乐教育实践现状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探索音乐教育、音乐戏曲的美学本质规律。他勇敢直面中国音乐教育的困境和传统音乐研究的问题,表现出他求真向善的高尚品格。发表音乐美学文论60余篇,内容涵盖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音乐的本质追问、音乐美的本质、戏曲发展的美学规律以及音乐创作的美学原则等。, u& m; V; l% o/ G. A; A6 {0 @ G
/ n9 X: E! t3 {. W# h 总之,周大风将毕生的心血撒在浙江这片热土上,他在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成就,为后人的研究提供着宝贵的资料基础。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