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词的对仗
# Z# l$ g e: J3 I7 }$ K4 ^# c C4 I- p# Y/ M' o
对仗是古典诗词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近体诗的对仗,要求相当严格。例如律诗颔(三、四句)、颈(五、六句)两联必须用对仗——联中两句各字的平仄要相反(这只是大略的说法),词性和意义要大致相同,并且要尽量避免重复字。而词的对仗就不象近体诗那么严格,什么地方用对仗也不那么固定。这是因为词调有上千种,各调的句式不同,就某一个词调说,用不用对仗可以有所限定,而就整个词体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一致的要求。
4 B$ @+ o% e8 ?$ p2 w
6 |% p4 v2 a7 d' D- Z3 _* v 词的对仗,有些象散文的对偶,有以下几个特点:
0 S7 v' p6 \7 b: F @4 _
4 B" q6 f( U" J- | (1)同字相对。如:“春到—分,花瘦—分。”(吴文英《一剪梅》)
, C0 p+ g! ]6 o2 q( D+ w( K1 A1 r" J0 B& u8 B+ ]+ z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Y" _. I/ L1 e0 b1 L- W6 a/ U6 P: e$ |- ?) a
前者两个“一分”相对,后者两个“头”字相对。
0 i2 O' D1 P7 h. j6 Y
. q7 g. F# h3 H9 o; j/ w8 l8 T (2)不拘平仄。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6 ^. J7 @% z, N$ r6 ^/ k
& e: S, b( V2 c5 J “住长江”重出,平仄也全按词谱,不要求相对。(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o$ h1 ~, x( b
* R7 |1 z" l `, u (3)同韵相对。如:堂阜远,江桥晚。(上片)旗影转,鼙声断。(下片)韵脚“远”、“晚”、“转”、“断”,都是仄声,属于同韵。- g0 c4 o6 e5 r) d& s
# r. C6 l5 x0 P4 e5 D4 Q1 q 这些对仗的特点,在律诗中,都是不许可的。4 P" v( S1 U7 F8 U6 Y$ ~$ ^
; W0 x% w0 C6 I2 _ 由于词的对仗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就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凡不要求用对仗的句子,如果用了对仗,或是在一般要求用对仗的地方而某词却不用对仗时,这里往往就是作者刻意琢磨,别具匠心之处,特别值得细心品味。
z$ ^! r5 n8 e: c$ S6 @6 F$ q1 D$ ]( ~
究竟如何对仗,我们在读词,填词时可以注意下达几点:, N: `5 K$ Y7 B+ z
" l% z5 l+ o( m( {- }" m
第一,凡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时,词人经常运用对仗手法,特别是在两片开头的地方。如晏殊《踏莎行》上下片首二句:
! e- `. q }4 }) S; `) q+ q1 M+ i. {* k' Q' f$ d8 w+ F3 w, }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带缓罗衣,香残蕙炷……”, g& l* ~8 v/ `3 C# Q o5 `
8 Y( A& z# Y( e
辛弃疾《西江月》上下片首二句:
: d1 l0 \, G$ {8 h+ m3 F A: I5 i2 \$ W' ~" `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 P. M+ p4 n( ?- ~) @" ~/ o& Y
1 k" y3 G C3 F0 B$ ?- | 第二,用与不用对仗, 看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如苏轼《木兰花令》六首,第三、四两句三首用对仗,三首不用对仗。象“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用了对仗,对照而言使醉眼看花的情态更加真切;“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下句把人在寒秋中的感受更逼进了一层,不用对仗,更觉深沉。2 W/ U: E, M' N; n1 c( D6 l& r
; Z3 t* X7 L" v3 e0 l9 A( U
第三,有些句子,上句除了开头有个一字逗或两三字顿以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往往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气势颇盛。# Y8 F: V8 |: _; t/ \
% i( l G6 @" j+ l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八声甘州》)2 I @" G3 L% R4 T+ p
) U" p* s, p! K( M. o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秦观《八六子》)
8 u! |2 W% V' r" J3 d
/ r8 [; ?2 M( q; o2 N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辛弃疾《贺新郎》)) }0 N% d6 @: }6 H. S( _6 @& k. M
$ {9 h. E6 d7 f+ ?+ n " ? A6 G( P. ^% ?
七、词的用典& w1 s( a1 Q7 x- q6 t9 O0 }
, y+ v2 f% H; ~ y 词在初登文坛时,带着民歌的质朴气息,写景抒情直抒胸臆,用典较少,清新活泼。入宋以后,词人便以用典作为扩大词的内容、增强词的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并逐渐趋向典雅庄重,用典也就越来越多,有的词一篇之中连用七八个、十几个典故或成句;有的词一句之中便包含着两三个典故。如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九十五字中用典十二处,其中“曦发北风凉”一句就连用二典。如光看字面,“在寒冷的北风中晾干头发”原是个很平常的句子。知其典故,情况就不同了。
( w2 m/ n6 g& p a, k& ]8 t- c& C0 c9 k' n
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关键在于要出自内容,感情的需要,从内心呕出;而不是有意堆砌,以典故遮掩内容的单薄。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很爱用典故,常常一连使用数典,有时也难免堆砌,多数是出于内容的需要,用得圆转,贴切。! k6 Y# U% Y; h+ D# m% c
9 U* t) ^/ K4 ?# u) U& n3 J( T. ?
词的用典,从形式上看,可以概括为用事、用诗句、用成句、用诗、用词五种类型。
4 w9 ? x4 m! f0 E% i1 A* x+ v. n3 E o7 D; z. u
(1)“用事典”:即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用入词中,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例如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s6 Z* d/ K0 d/ X
, M4 `8 K% h+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E: s$ F( H4 k2 F4 h4 x
$ C/ z- B/ v# ]' a$ j3 G; G3 l 这首词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第一个是幼时曾在京口一带放过牛、后来两次率军北伐并一举平定桓玄叛乱、灭晋建宋(南朝宋)的刘裕(武帝)的故事。词中概括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以表明人民,包括作者,对进行北伐收复中原的热切期望。第二个是刘裕之子刘义隆(文帝)仓猝北伐、大败而归的故事。词中概括为“元嘉(宋文帝年号)草草,封狼居胥(这又是用汉霍去病北击匈奴,迫至狼居胥山,祭山而归的故事,典中套典),赢得仓黄北顾。”借以表示不赞成韩侂胄的仓猝北伐。第三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刘宋北伐军,追至长江边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大肆祭庆的故事。词中概括为“可堪回首,佛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行宫后来改为太祖庙,故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借以发泄对南宋统治者抗金不力,不想收复失地的不满情绪。最后用了廉颇的故事。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这就叫用事。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皇的批评,因为不可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辛弃疾词中四个典故都用得贴切、晓畅,是用事的典范。
9 y6 d/ e: y%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