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46|回复: 0

[填词技巧] 填词 要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5-10-13 1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Z3 t$ L) n  I) u3 e* B
填词,相较写诗是容易的。 诗讲究平仄相对,两句相粘,律诗中有对仗,另外还要提防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病。同时还要炼意练字,追究诗境,每句之间讲究转承相顾。而且其韵脚的限制也是严格的,不可以通押邻韵。而填词没有这么多的严格要求。
# z+ U: e3 e9 b6 Q6 ~" k' w& Y7 x7 a4 T2 J
当然,会写诗的人再填词是很容易入手的。词就是从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曾被称作“诗余”也缘于此。有些人认为词就是格式相对松散,自由的诗。那也不是很确切的。毕竟诗与词还是有些区别的。1 c# j% Y* @1 i$ U

1 c6 E" ~, _$ I5 U& z这里先来说说填词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 \7 n. R* k: j- ?6 `2 f9 S5 T

$ L$ p3 @6 `" M" v4 f! F4 g6 z第一,知平仄,辩四声。 这可以算是写诗填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之基本了。鉴赏诗词也是需要的。这个问题,在第一班课程中曾详细的讲解过,这里只大概说一下,具体的讲义大家可以去[诗韵撷遗] 翻阅一下。
- t! V0 l; k& W' r. X
6 W0 Y7 j( d9 i. t2 F  a4 y平声:汉语拼音的 第一声  第二声+ d+ E4 h# s1 U  C
仄声:汉语拼音的 第三声  第四声( s7 X: I4 g9 @% P, k2 B  O; ]; s1 V

9 @+ Q* z& Z, G6 N: g普通话的四声,是小学就讲解的。这里只要知道平仄就好了。至于古时候的:阴平、阳平、去声、入声 这里可以先不管,等掌握了现代音韵后再去深入学习。8 u: S/ D- L; N1 _/ u8 i0 t
8 m* D1 Q9 {& E: z# i- X/ O1 }* @/ `' X
如果要分的话:: H- }" c% W/ A5 c: Q, z. I

0 I' c. d+ J& e! ~平声:古代的  阴平、阳平
: h3 }8 |* ~% `仄声:古代的  去声、入声      其中有些入声字现在演化成了汉语拼音的第一、第二声。不过大部分还是第三第四声的。具体可以参见《平水韵部》等韵书。
1 W: M4 h% ?8 O' O/ D0 U& S$ |2 f9 t9 H! B! y; x
第二,识词谱,分韵部。 这是填词的必备基础。如果你填的词只是字数与格式与前人的一致,那么就是在这一关了。因为你只是按照前人作品的句子填词,没有按照这个词牌的词谱填词。
& b$ E1 u; `0 m; J9 g$ U0 B3 ?2 v- W& v; M9 r. o% n- I
《白香词谱 》这是一般常用的词谱。虽然是很通用,但是比较简单,没有太详细的讲述。% [" B- U' f# D: O% g, s
《钦定词谱》是康熙年间官方颁布的词谱。里面对前人的各种体式,变体都有较详细的区分。
* C% v* a0 K& Q  L" x一般参照这两三个词谱就可以了。另外的话,还有一些词谱。比如 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
, t4 w8 f' ^2 V& g* ^: [; Q" _. p  F7 x1 F$ M
词谱一般用符号表示平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如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   平韵,就是平声字作韵脚,仄韵,就是仄声的字作韵脚。$ {* M9 g4 o8 p( q1 U7 z) {# Z' I
0 b: Q6 C! o  x7 w
比如:菩萨蛮??闺情 李白, ?$ n1 L& Y# E( G# G. i
% l$ j$ o- c) n
平林漠漠烟如织, ; U& |0 d( i) I/ B, R5 Z7 A* Y
⊙○⊙●○○▲
5 Z: S" l; M& j% O/ j" J4 k1 K/ @1 N3 p. s2 C/ w! y3 f
寒山一带伤心碧。
2 q6 x0 V( {$ t4 O) D% E' s⊙○⊙●○○▲ ' t7 j6 Q: B& s# c, s

7 ?4 B$ @( X: ?0 o* _1 L: t7 k暝色入高楼,
0 P2 r& Y% s( o8 g2 v: @1 b+ G6 J, c! {⊙●⊙○△
8 x3 H' Y+ j" |( {5 q  r5 R: j
1 W3 \$ n& V, C1 e% X+ S8 ^. u% q2 B0 z有人楼上愁。
& ]5 Q6 k0 h: A) e' M% d  |⊙○○●△. r( h1 X; c$ s# ?

# \2 q3 `+ ~; o9 c/ [/ Q: I玉阶空伫立, ; T# U# h5 o. \9 y3 e
⊙○○●▲ ; R; z/ L, S* l- P8 v* w

1 [4 F  X4 t6 F; K宿鸟归飞急。
4 T% k  u) ?" o  v6 Y. _& L⊙●⊙○▲ ; D7 q' r8 q9 O  Z4 P8 U2 n% p

4 `' V( \6 G7 h% |. B( ~# i% v何处是归程, : R0 S% c$ }9 d% [& M4 r
⊙●●○△ 1 _6 l' f4 H9 w/ e  `; W/ n

8 p9 F, D7 L; x5 A1 `2 u5 l1 z长亭更短亭。
. w0 y  Y8 c/ x⊙○⊙●△
  o( u! b3 h# l; J
  A- C: J+ h" ^, H5 Q; R4 `/ ?" \+ v1 X从上面就能看出,其实词谱中对一部分字限定了平仄。⊙位置的字是平仄不限的,而○处必须用平声的字。类推,●处用仄声。
  ~+ p" p# G+ G7 p. z) X5 O, C' H; ?, w) i7 z
这个词谱中有换韵的情况。就是先是押仄声韵的,两句后换平声韵,下片也是这样的。这里只需要看懂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 Z* ^$ i" V, D8 i. M
. X; }/ _6 D3 r6 D; e/ P再如:十六字令的词谱如下:4 U+ i2 c7 b$ D3 N

  f: K3 J: ]% N1 u* ~△,⊙●⊙○●●△。⊙⊙●,⊙●●○△。' y7 W3 y; T5 W+ Y
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元]周晴川
4 n; o4 V$ u) k: }- y' w$ r# v. E! ]
这个小令比较短小,只有三韵。 眠、钱、边 三字为韵脚。 因为这都是平声字,于是押平韵。 如果押仄声韵就不妥了。9 z0 j- u9 P6 z

( `7 u% o3 ]  _+ _, `; v8 S关于词韵。要求比较宽。可以通押邻韵。这个前人也有总结,比如《词林正韵》、《词韵简编》等韵书。) L& x" j+ N& Q8 m
6 u/ F6 f+ i3 G
比如,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
: x; I# D  [4 C, V% N2 C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这里不一一详述。  G3 R. x5 v+ r6 N4 o# }

0 z; w; i$ q* v8 [% F4 d( I9 G( g也有按照新声填词的,新声主要是依据现代普通话的音韵整理而成,要求更宽些,但是也有其不足处。
% v/ |7 G" e" z) Q% o( C6 o3 Q5 K& B" i, b% m& `+ }/ J6 f" A9 p
以上提到的著作都应去看看,如果我说了半天,你连《白香词谱》、《词韵简编》等都没看过一眼,那么我也是白费口舌的。7 J# W- g3 a5 F2 f8 m
3 N: L" q  t+ k3 ?" U0 \" }
第三,选词牌,择声调。 如果上面的都掌握了,就可以“照葫芦画瓢”了。就可以试着去填写了。. n! O) ?8 T! N# [
* T. K4 K# g7 w* m  k5 G/ Y
填写的开始必然要选择一个词牌,选什么样的词牌也是有些要求的。现在诸多词牌都是有来源的,在宋初,词家填词多是依照词谱的本意去填,之后在一些词家的开拓下,许多词牌能填写的范畴开始扩大了。到了现在更是包罗万象。但是有些词牌具有其特别的句式结构,所表达的情感在特定的范围内。
1 o; w# E# V, P. e& V: q. w7 o; |5 I7 a, x4 P& a, \( {+ v
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曾说过:“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梦溪笔谈》卷五《乐律》)
: ^' q+ X4 E7 F0 X: @' @
, V3 l" W# A2 o( J8 U! x如果填词者对每一曲调的声容不曾作过深入的体味,尤其在词体逐渐脱离音乐而不复可歌之后,学者只知按着一定格式任意“填”词,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但最主要的各个曲调原有的声情却被弄反了,造成了“声与意不相谐”,那当然是很难感动人心的。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11:03 , Processed in 0.36907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