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肖邦——钢琴之王5 g. P# l2 u; O) n
1 z7 O8 I( Y% C2 e `0 q$ g% d 肖邦的作品现在就要听,全部都要听,一首也不要遗漏,支支曲子都是精品,首推[摇篮曲]和[第一叙事曲]。% u+ x& @7 M B: L+ Y ^+ Y
5 Q: R" P9 A C) G
! W4 i! g8 z+ h; d0 g. D+ R& o4 g9 t6 a) f4 O U" L
梦幻的天籁~~~五十位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W$ T2 L6 ]7 \5 f8 [: j+ B
) v. [6 D3 u% s, B$ y3 n
! H+ [0 K' y: K( z
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9 ~6 ], u. P) n
/ ^8 Q* [# _: c5 _3 {6 n' Y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
9 e( W9 y; a* O# K' t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4 S9 j, \, V9 k/ a3 B
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 l" M- z8 j! }. ?# V' v7 Z* l
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 M2 _+ l3 B: h$ E+ S) q8 Q* ]5 H) h
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
, C% e- m* ^& `$ a$ x6 O* m: Y3 f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著名交响诗的作者
- H: n/ W' h, P) j/ @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 K* |6 Q* p' {+ K7 ~
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
0 h7 w+ ?. K& k) I. P6 ]$ S
z1 u7 s; G8 k) V1 y# t梦幻的天籁~~~五十位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f" p7 n1 a+ i, y6 K
4 ^! U5 e5 S( p$ O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 I' e3 F3 k+ O$ t6 C6 `" D( A& G
) h- v$ W! Z! L! O
* k4 O3 x9 N W2 `& o: B$ N6 P: j; @
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
3 ~4 H) \+ ]+ C+ w- H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
: N/ u$ ?! E o. v& T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
. b i* J/ U: A. Y0 W0 A4 z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 b+ b1 }4 q p z
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
1 |! T- M# K! [+ I1 ]" C: L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
& H% i! q- q- t% m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与印象派德彪西合作
; y/ f; U9 P4 c# X30.罗西尼——威尔第前与唐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
/ v3 Q5 u! I2 @# v31.格里格——挪威头号作曲家、民族主义者! v1 |9 R4 @, O2 k: A. M
32.格鲁克——后巴洛克/古典主义歌剧改革家+ [$ Q5 Z5 H3 u+ a1 j+ ]: s1 w" d9 f
33.亨德密特——20世纪5位“新音乐”不协和音作曲家之一2 C& X! G7 }6 K, f. K' V" C2 p5 ?" |% ?
34.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和声学的“现代主义者”、第一位歌剧作曲家
& D( l9 [0 b& N ]/ A35.巴托克——匈牙得20世纪不协和音作曲家
) n' E/ T. C+ B( F36.弗朗克——和蔼、心灵美,歌曲、清唱剧、交响曲等的作者$ O; ]2 i. V. K/ |
37.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多产作曲家
1 c/ L" X6 s$ @0 b38.比才——《卡门》等少数几部作品的作者4 n( j' P5 c4 j z
39.穆索尔斯基——最彻底的民族主义和最无畏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 z! Y* Z/ D5 \
40.拉摩——法国早期头号拨弦古钢琴天才、理论家和歌剧专家
; X& M4 l' Q1 t9 M41.福雷——怡人的法国歌曲和室内乐作者" O5 S/ {% K- z* G+ C, y
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最有艺术素养的人; s+ k4 T. b% N& b
43.唐尼采第——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界中仅次于罗西尼的人
, S1 Y* A7 D7 c44.沃恩·威廉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者6 P* @+ w# I& a' d4 x
45.斯美塔纳——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3 T: u8 \7 m2 _3 s46.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1 ]! U, E0 s7 q; G9 m9 M
47.韦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联接格鲁克和瓦格纳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r. l, \& ]4 j2 v& \% @0 i1 `
48.亚那切克——20世纪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现代色彩者# P* D( D ?/ z
49.库普兰——法国巴洛克时期拨弦古钢琴大师
7 ]; G# c7 J7 \5 D0 y0 U50.鲍罗丁——音调优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1 f- r$ f( c+ }2 ?( M! L- D! v) Y4 K' S. H. [
5 n8 |& s% f: K: @, _6 p' N% q
; L' i2 M1 ?& R5 w; {/ k7 J6 m 不朽作曲家(第一挡)
" z7 X7 N9 {( f5 |+ A0 t! P/ R" A% M# N
1.巴赫 1685~1750 巴洛克 德国
! ^2 a T7 h3 e8 x2.莫扎特 1765~1791 古典 德国
/ A$ T. y6 y* }1 W$ u; `3.贝多芬 1770~1827 古典 德国- U2 L5 Y1 E4 L% t$ A: F# P
- h9 T3 ~/ u( a# U5 h$ I' @6 i半人半神的作曲家(第二档) : y% e. t b) Y+ J2 l
) A' i$ r1 c$ i- H' \0 a. T# D
4.瓦格纳 1813~1883 浪漫 德国
& t$ `( ~: A8 _; s4 x0 } c5.海顿 1732~1809 古典 德国
# v& [4 l* D5 F/ u6.勃拉姆斯 1833~1897 浪漫 德国
l2 Q" E$ w- j( p# b" N+ Z9 k7.舒伯特 1797~1828 古典/浪漫 德国; `2 R _- k& s# B% u0 ~
8.舒曼 1810~1856 浪漫 德国
2 `8 c) B2 D2 z7 {& T* F; G1 l9.亨德尔 1685~1759 巴洛克 德国7 f4 j3 K2 u# t% v' N6 @1 T) v
10.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浪漫 俄罗斯
/ D; J* l, t8 g' Z% F) }3 B
. v l6 ~% v' w0 Q天才作曲家 (第三档) ) K$ _! v! R( E/ T
3 l& s1 |9 j# F* a! F& g11.门德尔松 1809~1847 浪漫 德国. b: B' B. K) A E; o! M
12.德沃夏克 1841~1904 浪漫 捷克
0 u) G o S# W9 V8 j4 d4 u13.李斯特 1811~1886 浪漫 匈牙利
. t# }) j2 B5 g* s
& B: ~3 O* T" b* N) W14.肖邦 1810~1849 浪漫 波兰: `+ ^ X* b. }
15.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20世纪 俄罗斯; ^ k* _& ?2 | r
16.威尔第 1813~1901 浪漫 意大利# ]% D$ k N4 b1 {; Z( |' f
17.马勒 1860~1911 浪漫 德国
) F7 V2 e0 H' y$ Y2 l18.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20世纪 俄罗斯
) N9 o, u" F6 `) N9 {19.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21世纪 俄罗斯& o0 s5 G5 w3 ]/ w4 F$ x% v& p) ~
20.理查.斯特劳斯 1864~1949 浪漫 德国
! `- I, _/ j, r+ n7 `
. @8 u& ]! j% i+ d$ A2 v' N4 h: f超群作曲家 (第四档)
0 I# {! C9 R/ f: J# }. Q. N
5 i9 u! r4 ~% O/ N5 I) C/ p* [- ]; Q5 ]$ s
21.柏辽兹 1803~1869 浪漫 法国& M* t- y+ P& f
22.德彪西 1862~1918 20世纪 法国
9 h* S; A" @+ L23.普契尼 1858~1924 浪漫 意大利+ h6 S* f* O0 ]/ K1 _
24.帕莱斯特里纳 1525~1594 文艺复兴 意大利0 A8 N1 v/ q- N) X
25.布鲁克纳 1824~1896 浪漫 德国
: N% T, A+ ^0 \: X# H! k26.泰勒曼 1681~1767 巴洛克 德国- l1 X& J5 ~2 `8 J/ h
27.圣.桑 1835~1921 浪漫 法国
& M( X3 o- [' @; V3 ~# {' i28.西贝柳斯 1865~1957 20世纪 芬兰* \- _% m- U4 H0 Q' m; Z
29.拉威尔 1875~1937 20世纪 法国; J/ n! k% D4 q5 W, W% P& P
30.罗西尼 1792~1868 浪漫 意大利
! {5 r% Q- V4 T9 h5 D, u$ O0 e3 s! l31.格里格 1843~1907 浪漫 挪威, S7 B% j6 g1 A9 D6 X; j$ j
32.格鲁克 1714~1787 后巴洛克 德国
4 A y3 J# H' f7 P33.亨德密特 1895~1963 20世纪 德国
+ G, ]2 i; J+ e( N- l: j34.蒙特威尔第 1567~1643 巴洛克 意大利
/ |( f# @5 T3 E35.巴托克 1881~1945 20世纪 匈牙利
0 l8 `0 B9 H' j& \. D) B/ O5 o36.弗郎克 1822~1890 浪漫 法国
5 e. o3 w1 n- q+ `9 N1 ]37.维瓦尔第 1678~1741 巴洛克 意大利: g% \2 R- t/ J: {% y$ _- K! ]
38.比才 1838~1875 浪漫 法国
8 Q- p' U9 @/ C3 |39.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浪漫 俄罗斯
8 E& Y1 [7 V: L6 f40.拉摩 1683~1764 巴洛克 法国( k- P/ s+ J, H3 Q$ b
41.福莱 1845~1924 浪漫 法国
7 b9 G9 t7 _: S F; v, P/ ?42.里姆斯基-可萨科夫 1844~1908 浪漫 俄罗斯* \0 N3 F8 o" q( J* B
43.多尼采第 1797~1848 浪漫 意大利
9 e) w, N' Z- h2 R Z S0 j44.沃恩.威廉斯 1872~1958 20世纪 英国0 ~) @0 p3 o! u# c. [
45.斯美塔纳 1824~1884 浪漫 捷克% `6 X; F3 n2 O$ H9 _1 j1 X
46.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浪漫 德国
3 E* r2 j1 o% S* ~9 f( Y' c47.韦伯 1786~1826 前浪漫时期 德国
7 t9 ]8 z5 K$ U! f48.亚那切克 1854~1928 20世纪 捷克7 m! c3 r+ \' y# ?# d
49.库普兰 1668~1733 巴洛克 法国
! _+ l; ~0 w2 j6 [ p6 d1 f4 s, `50.鲍罗丁 1833~1887 浪漫 俄罗斯
' C2 S) |& \9 a3 y8 r4 f4 |5 g+ M, P: p% J
" c) Q! W4 P5 O6 l( e) S& R3 @最经典的古典音乐:
0 i, V3 m$ o$ Z' P& U
8 `2 D* u, h4 S0 P* }, e0 j' p6 }No.1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不用多说了吧,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5 Y4 O6 v, S* Y. b) u5 P8 W# ^+ c; A- ?! n! Z6 y9 K2 b% K
No.2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而作。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2 A3 f* }" a$ {" T3 }7 I
1 d; k7 F! \8 ^+ ~
No.3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该曲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0 l2 [/ N7 |( w. O
7 C" D6 ?% M. {: _0 C; gNo.4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乐曲采用了d小调,4/4拍。—由下行旋律组成的慢板的引子饱满而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片段1);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在托卡塔主题结束后,乐曲在上声部出现赋格主题(片段2),采用与引子部分相同的音乐素材;随后,赋格主题移至低声部呈示,前后反复出现八次,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最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0 x! b: f0 _" Q8 \% j3 V. |
9 J% r- Z& L; y$ T) ^: g
No.5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这部作品为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全曲描绘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环境,和瑞士革命志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进军。曲中旋律优美、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 _+ b$ F9 u5 W w7 r. G' D5 f1 B$ U& Z( c ~- e& k
No.6 约翰·帕赫贝尔D调卡农 D大调卡农—作于1680年前后,是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作品,采用数字低音手法,供三个小提琴演奏。它曾被改编为多个不同版本,供不同乐器组合演奏。
" D0 R& H. n1 r0 \$ Y' f' r# u; [2 l+ E4 g( ^ t
No.7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l另,现在2012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正在进行,喜欢的话不要错过)。
8 r7 Z4 G( V, h- j: J: }* d1 g* T# m" }: A7 c
No.8 卡尔·奥尔夫噢,命运女神(o fortuna ) —本曲是 THE mass 的原曲。michael jackson 在他的 brace yourself 里面,用此古典曲子 做背景音乐。 而 ERA的 THE mass是德语。这个歌是《ss闪电部队在前进》的改装版2 ]( B8 O4 ` v; G, h0 g" q
, m7 a% }. O, w: B0 H) z
No.9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2 d2 d7 I0 e6 _) o1 i+ H
/ B- D+ l0 h2 P1 a+ N% nNo.10 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序曲—自始至终贯穿着欢乐的喜剧气氛,节奏明快、流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整个歌剧作品的调侃色彩。
1 G8 m; Z' F$ S梦幻的天籁~~~五十位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 v2 Y2 v8 R1 Q, F' O. E
( Z \8 N' A& P3 p1 L
0 M! ?3 R, O4 E
2 N# r+ T' [# r! e所谓古典,其实就是指西方自文艺复兴以降后至我们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总和。这个古典音乐里“古典时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样。古典音乐,已经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是西方并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乐的一部分。确实如此,时至今日,西方古典音乐如同摩天大厦,而它周边的是大片没有影响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乐已经可以用全球主流音乐,乃至为主流文化的代名词了。古典两字已经不代表时间或者历史性,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C) A, P2 b }; F
9 E; n: U$ t5 g% q5 D+ a但无论它如何强大,作为并非古典音乐原发地文化的我们,对古典音乐也不能盲目接纳。个人认为,称之为音乐的东西,应该有这些特征:( r0 q6 a a8 C' k) S$ e
9 M7 p) J/ K2 Y' k5 t6 w5 f
具有优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秘情感的隐藏能力,带来愉悦或者引发思考。能符合这些特征的,我才称它为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别于流行或者现代音乐)。/ O$ I/ p- j5 e* j* f
( q: t/ V1 R5 f8 {& [
所以,喜欢上古典音乐,就是因为那些旋律和情感,最早给它打动的,是留意听古典时,被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吸引,开始喜欢上古典。之后,阶段性断断续续地有去听,但都不系统。9 j4 `! v- e$ t% U2 [, m! C
4 S1 b3 `9 V* ?5 k4 T+ d0 G6 f4 F2 W
不过,作为古典音乐,如果要了解其大致全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都是业余人士,非专业者那样用时间去欣赏。古典音乐是需要一定“训练”才能欣赏的音乐。这种训练包括对音乐原理,乐器,音乐发展的历史,对作家本人,甚至对演绎的艺术家指挥家都要了解一些。, g& T, }4 r! y1 m. N2 ?0 j
" w! v+ p, j- f5 Z: G, F& Q/ W6 G8 d古典音乐来源于早期宗教的需要,文艺复兴之前,音乐主要是教堂祢撒,比如圣格列高利咏叹。换言之,音乐最早的形式是“声乐”,为何是声乐?因为来自人的声音,才是这世界上最原始,也最能打动人的声音,所以也是最好的“音乐”。当然,那年代器乐确实还没有发展起来。
1 d& L6 u" j6 T
( W3 ~9 G& ? X' c 事实上,现在重新听文艺复兴时期的帕克斯特里纳的圣颂合唱,依然具有恒久的魅力,如果你听古典或者浪漫久了,不妨试试去听他的作品。宗教音乐来自这些当年虔诚的信徒之手,来的更简单纯朴又具有情感。他们对后人影响巨大,后世的伟大作品里都有他们的影子(比如亨德尔的祢赛亚,巴赫的B小调祢撒,贝多芬的庄重祢撒,百辽兹的以利亚到现代布列顿的战争安魂曲), G2 i3 n W1 A; W. [
7 @ ~/ o) z1 c) z
了解古典音乐的源头,就等于明白音乐最基本的特征(或者基本“硬件”)就是要有优美旋律和崇高情感。没有这些要素,再伟大的作品,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当然没有一部伟大作品里没有旋律和情感。又或者说,旋律是一个广义,文艺复兴的音乐几乎“见不到旋律”,只有节奏。
' j' ]7 m, {/ y
' B. p# @ o/ A3 z从斯拉夫进行曲开始,到格里格的皮尔金特组曲,到斯美塔纳的伏瓦塔河,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尚且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何许人也,甚至不了解他们的作品的名字。在没有被那些比他们更“流行’的贝3,5,9打动多少前,就喜欢上这些优美旋律的作品
9 s6 {9 T! {; r D) a
& k5 R% _, i! C6 q+ Y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