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炼字】: A3 y/ z2 g; a+ r5 N$ N9 x
这货比主题难对付得多。主题方面还可以占“灵感”二字的便宜,而这方面完完全全就是个积累的活儿。读几篇中学生必背古文就想妙笔生花了?世界上真的没那样轻松的好事,古风圈里的词神们,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的,如EDIQ、雨霁天青等人的一些词,要是为其认认真真作赏析,赏析的长度恐怕是词本身的长度的十倍都不止。. O. S# F- H$ m% N
汉语是表达能力最强的语言,这个相信没有异议。据说UN(=United Nations)的各种文字的文件里,用中文发布的文件永远是最薄的。既然汉字有如此强大的表达能力,为何不充分利用这一点为自己的词增色呢。
" F& W4 ?, ` V9 C 拿苓苒的《大唐红颜赋》举例(节选)——6 `& m* c5 {7 P
题诗笺 毁誉又何惜
( g( w) O4 ]/ M* s+ h+ x( P 圣名虚名冷笑置之而已
2 v, ^5 Z- t9 [$ z; j 校书笔 空老尘埃里! t/ h$ v9 I+ D( ^
桃花谢去 尽随流水无迹: L6 I& D, L9 Y; f u3 N4 S0 D
扫眉凌众卿 笑看云起- f5 p3 M) N" Z+ l; w; n
一场翻覆成败摇笔戏. Q- T. r# I7 c9 C$ w- b. ]
瑶台宴罢 红袖掷诏题) ]: P, |0 i) \7 ?6 x1 p1 g
太平文章落如雨: k& |0 i, n3 G, W! ]
苓苒是笔者很崇拜的词作之一,其炼字的功力在本段尤其出众,其中又以“扫眉凌众卿 笑看云起”“瑶台宴罢 红袖掷诏题”为甚。“扫眉”二字将大唐女子的凌云之气写得淋漓尽致,“笑看云起”应该化用自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过略略动了一个字,化用前后的句意竟完全不同。一个“笑”字虽然稀松平常,却再找不到什么更合适的字眼了。而“掷”这一动作,又将大唐女子的风骨生动了几分,足见作者功力之深,绝非一天两天就能达到。
4 ^% h& r+ F; e 笔者自己总结了一下。要想把语言锤炼到最凝练,首先得有相当的阅读量,要想在炼字方面有所突破,请努力地、大量地拜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葵花宝典不是一刀下去就能练成。看看前辈们是怎样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实现所谓的表意,然后才能有所提高——什么,你说这叫模仿?某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模仿前人的事情许多人都干过,其中那些努力后取得突破的人成了后来的大师。7 y( B- f# w: T* m# j
其次,慧眼和慧心。为什么古人能把山水写得那么传神,能把沙场的气氛渲染得如此真实?在他们眼里,山近看是陡崖,远看则成了一痕青翠,浪漫的说不定就想到了女子的黛色的眉弯,如此而已。切忌看到山就想着要花多少时间爬上去,爬多久就能在半山腰喝水……山会腹诽这样的词作的。想要填好词,首先得学会生活,还是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c/ q, M* h* w- a 大量的练习也是需要的。大神们的词也肯定有惨不忍睹的时候,笔者就觉得苓苒早期的词堆砌过严重,只不过人家肯定也暗地里偷偷地练了,要不哪来那么多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呈现在我们眼前呢?0 z, z: C+ d) C5 T% h' p+ R
炼字很关键,练习须刻苦。笔者在开始填词前写过一段时间的武侠小说,因此文字功底积攒了一些。如今学业繁忙,不能一天到晚构思情节以及码字,但笔者在周末也会写写文章练练笔——好的文字功底是好词的必备条件之一。所憾水平终究不高,也做出过很多贻笑大方的事情。' p q7 i. q" I/ W
* |5 w2 z& `1 j
【音韵】' Z0 f" f& D2 V) C6 O; Z
拗口的词没有几个人想唱,毕竟没什么人想冒着咬到舌头的风险去唱歌……所以,词的流畅顺口程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词的传唱度。Vagary有一首无论是水平还是传唱度都极高的《烟》,不妨放两段来欣赏——% K8 A w1 X5 L$ e- _
只是一点流连 霞彩的变幻. S# H& C9 G2 Y- ]9 B& Y
恍然不觉之间 流光已向晚
" y" v A* Y4 t 期待放在等待之前 是依恋是习惯5 C) x6 }6 B: h- A' Z% G: Y' ~
亲吻停在拥抱对面 有无言没诺言6 o+ C% ?7 H: i) `# a0 |$ \
+ U2 s( L/ Z0 `0 l* G! n9 ] 鬓边芳华一线 逍遥换是不换
+ G* C" K- m: p% t 掌间玲珑权变 此心断是不断4 ?! Z4 R- u7 m2 Q3 Z
胸怀冰冷恍若无关 谁的眼谁在看
9 U: J# E% R5 T- m& D2 H! B) b 舌尖血痕痛得甘甜 谁的唇吻得干5 z' q( x. z# I2 }% D3 S
且撇开文字方面的美,这些句子光是读起来就已经朗朗上口。可以看到,其中不乏“期待”和“等待”、“无言”和“诺言”这一类有一个字相同的词的接连出现,既做到了音韵的协调,又增加了词的美感,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一类词的堆叠还能把词的主题表现得恰到好处。协调音韵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儿,这个时候就相当考验词作对于语言的把握能力,有的时候甚至还要牵扯到乐感。笔者一位朋友的话很在理——词是好词,唱出来就未必是好歌词。
5 x; v' {( ?% p! k4 m1 Z( Q 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词没有让人觉得拗口的地方,因此在定稿之前必须将词亲自读或唱上几遍,然后反复修改拗口的地方。笔者的一首胎死腹中的词里有一句“万行书三尺剑”,光是读就已经可以把舌头绕成盘山公路,由于是早期的词,笔者功力尚浅,最后又不知道怎么改,这首词也就最终没能被唱出来,可见音韵对全局影响之大。再然后笔者虽然也填过不少有些拗口的词,像“万行书三尺剑”那一等级的倒是真的没有再出现过。
, T, K! e( _# _4 ` 拗口的角落消灭后,接下来就是雷点萌点并存的活儿——挑出一些谐音比较奇怪的词并秒杀之。古风填词的措辞一般比较书面,有的词虽然好,但不看歌词根本不知道在唱什么,尤其是古风的快歌如《逆天赋》之流,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听不清词以至于出现歧义的现象,高考前做过病句训练的,都知道歧义句是最喜感的吧……笔者在浣姬的博客里看到她创作《为龙》后的一点小记,原来“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一句的前身是“风雨打遍红墙和绿瓦”,考虑到“打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啥那啥于是改成了“打尽”……囧。再比如苓苒的《杯雪·倾故》中“残阳血 孤雁飞 曰无归”一句,笔者的一位同学一直以为是“残阳血 孤雁飞 曰乌龟”。Finale那首古风圈镇圈神作《寒衣调》中,也曾出现过诸如“烽火烧几季”(请自行想象)这样的句子。所以不好好检查,真的可能闹出很大的笑话……/ l, d% z, K$ ^3 O2 N- U% Z1 n. M8 P
以上两点工作都完成后,像Vagary那样用读音相近的词进行润色之类的工作就是另外一个高度了。再拿Vagary的《杀阵》举例——: z& ^, r1 }5 I
谈相遇 叹相遇 昔日遗音今朝意
9 {0 e" F0 v1 t4 d# g: K1 \ 愿相遇 怨相遇 相遇展眼化别离2 C: F9 f$ ?1 m, {
十七画 尽相思 书作无言只两字
+ x( x: v4 n) a2 I 空对此 彻骨缠绵 竟不置一词% M" N3 h7 c/ L% u5 }# F) Z9 @/ U% w; O
词还是一如既往的朗朗上口,流畅美好,Vagary的词里也很少会出现让人咬到舌头的句子。本段的亮点其实是那几个“相遇”,只动了一个字,转折的味道就出来了,这对于功力的要求就比较高,具体还是要落实到炼字上来。; W6 t9 B2 Q H5 J- s' h
, K9 \, D# }& M* d0 V
【对仗】9 Q I; [: r0 @7 ]
古风填词中古文里的句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还是很常用的,对仗么由于古风填词形式比较自由,一般都不作要求。但既然笔者的朋友提了一下这个,那笔者还是操着肚子里那点可怜的墨水来找拍,不,略略提一下了。
: M K" F: [9 ?6 y3 Q 某天无聊的笔者无聊地上课的时候,自己琢磨了一副对联,上半句来自黄庭坚,下半句才是笔者的原创——
& ]: U# i6 q% ^" M# ]( V7 T3 C 桃李春风一杯酒 菊兰秋气半盏茶
8 q. R* R" d8 R& H) l" e. P 这副对联一无意境二非纯原创(黄庭坚:= =),笔者只是想拿来说一下字眼和平仄方面的问题。在古风歌曲里,任你平仄怎样都敌不过旋律,因此在不影响句子流畅程度的情况下,平仄一般是被忽略的。如果一定要抓平仄,那就记住基本要求吧——仄起平收,平对仄、仄对平。其中平声在现代汉语里即为阴平,仄对应现代汉语的阳平、上声、去声。
1 {) r0 i% q8 r: ?( Z 字眼才是重头戏。桃红对柳绿,流水对落花,茶对酒,春对秋,枯叶对残荷,这些相信不少人已经知道了,关键就在于要把这些对仗牢记并灵活运用,甚至可以自己构思出《声韵启蒙》一类的古籍里没有包罗的对仗。笔者的对联功底也很不怎样,顶多为家里的春联做贡献并浪费点红纸和墨水,所以这方面还是请各位请教大师们。一首词里略添几处对仗能让词更为典雅工丽,通篇的对仗,笔者建议慎用,因王勃那篇《滕王阁序》尽管对仗工整华丽,古今赞誉不知凡几,也还是落得个“空洞”的缺点。2 Y9 @' p4 B. j( ^
此外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对仗就能代表有水平,你看人家唐代律诗和宋朝的长短句,各有千秋,自然也不乏唐代众多的古体诗、宋朝并不少见的例如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一类的在词中运用的对仗,为拘泥的格式增色不少。6 [; k) k- r, h4 u( D, m
' Q( N) F0 i& Y9 k. X" X) B& z! N6 E 【结语】4 |$ K9 ^- _' _' J
这篇理论从开始下笔到完成其实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此前腹稿倒是打了将近一周。懒惰如笔者在半年前胡诌了一篇《也谈古风填词》,在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货太水不够具体”以及笔者的徒弟想要学习填词的念头的鞭策下,笔者还是将这一篇算是比较完整的理论写了出来。
I, @/ _! i' F7 t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里面很多都是笔者的经验谈,因为笔者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再加上笔者本身是理科,学业繁忙,接触到纯文学理论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很多技法之类的理论都是来自经验,言语有诸多不严谨的地方,在此再次请求各位海涵并予以斧正。理论并非一日可成,笔者相信这篇理论还有颇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日后也会不断地修改直至笔者乃至众人都满意。
5 I! s* E" m9 O' s" @7 L* o 古风填词说到底就是在古人的成就上模仿并提高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它既有时代特点,又包含着文化本身的特色。笔者也很高兴能接触这么一群志趣相同的人,至少在现代的电子音乐中,还能听到几缕丝竹。但我们所做的比起古人来说,究竟是差了许多。不过笔者也相信,总有一天,古风填词的姿态会从瞻仰古人到自成一家。: r& ` B- h p& g
以上。
/ W: V# y8 V( w$ G
_4 L% G6 e. G, ~/ q% a 【附】笔者比较喜欢的一些词作:9 j$ |$ }$ d* ]# n9 j$ M
EDIQ:洒脱自然,词风多变,或大气或华丽或轻快,无所不能。7 _: p9 {. q1 H( ~0 X
苓苒:工丽秀雅,温婉含蓄,凝练的词句中流转着江南杏花的韵味。
6 b- G/ m% l/ q8 Q% G2 ] 焰31:词的画面感极强,表现力极高,兼有《马革力戈壁》一类的神作。! V% u) D- k Z- U+ K5 [0 v
Vagary:浓烈而不失樱花的浪漫气息的词人,现代与古风的完美结合。3 K" g: w; Q; P: j7 P
雨霁天青:从古籍里走出的词作,其词是真正的“古风”,现代风亦为一绝。) M& o1 K, g4 `, j/ C& T# f
薛丁格的猫:全能型,现代风有着浓郁的城市气息,古风填词风格多变,灵巧柔丽为主风格。
& \' U8 G2 ^. S7 q; l c/ f 七世:大气柔情兼有之,每一种风格的词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 h. `/ ^7 z( ^4 l$ R! X% [8 v. j 青释:笔者仅看过他的一首作品《楼》就已经为之惊艳——洒脱酣畅,如行云流水。
" f3 Q: i( v0 _5 Y/ h 月吟诗:轻巧秀气是其最突出的风格,并有《天山之星》一类的磅礴之作,现代风填词同样精彩。
6 d6 d' u8 l: u 浣姬:总觉得她的词有淡淡的沧桑感,典雅的字句行走在普语和粤语间,颇有自己的风格。
2 ]6 K$ b: X. C 择荇:笔力惊人,词虽然不是严谨的古风,却极能打动人,词中有睿智与沉着的器宇。
8 l0 ]% |, h1 y# [) i2 k" q 剡溪笋:已经退隐的前辈,朴实隽永的词却一直影响着古风圈。" c5 v2 j! o+ E7 l' O7 W" g# d
七夜雪华:才情柔情的完美结合,古风现代一并出彩。, u3 p0 J: n* z' Q1 X
羽千瞳:温婉如《若逝》,潇洒如《红袖如刀》,壮烈如《歌当泣》,气象万千。
; D+ s v' l ]% v5 ~3 Z) e 风の飞廉:严谨的措辞,浓厚的文人气息。
4 p5 h( E% F* l* ]. f, _ Cayal:低调的才女。书卷气夹杂着几分侠骨,词中往往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字眼。1 J; I3 J; r' i
似水沉烟:千歌未央副团长,满腹诗书的少年之才,无论是古风还是现代都驾驭自如。
" G# l$ Y: B* o9 K: e 清水秋香:自由自在游走的某只词作,词风疏朗明丽,整体性强。) o6 X3 g# g% b$ t
碧落溪:自恋狂一只,自娱自乐狂一只,无聊人士一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