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1 p+ N1 L+ v( v$ j3 ]$ {1 T5 c( M
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样式。(音乐的各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 y4 Z3 C3 ^5 ]8 L5 O3 T1 w; q& i" [
2.曲式分析——以典型的音乐结构为基础,寻找音乐作品结构的共性化特征及规律。
* X2 S) ?( g: g& Y3.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音区、力度、演奏(唱)、调性、调式、和声、织体、复调、配器等(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手法)。" L4 M+ ] @! v4 y: D, ?
4.曲式分析的原则:单一原则;并置对比原则;再现原则;回旋(循环)原则;变奏原则;奏鸣原则。
) q. c* e5 V3 A5.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重复;变奏;展开;派生对比;并置对比;模仿;模进;分裂;时值的压缩与扩大;调式对比;音程的扩大、压缩与转位;动机贯穿;旋律的自由发展;织体。3 U5 @1 a2 S$ j5 s0 s
6.音乐的陈述类型:(1)稳定型陈述:呈示型、结束型、引子型。(2)非稳定型陈述:展开型、过度型。2 ?5 ~4 H; A. |7 X/ `- S# p
7.动机——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
, B7 h) s* k% e* r8.主题——能代表音乐作品的性格和形象音乐的思维。) ^2 v3 T6 c2 Z9 h9 o1 X' \& H
9.音乐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再现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变奏原则;回旋原则。9 a, i# F1 o" V" v7 i- n
第二章:一部曲式8 J9 K# z" \6 y5 I, A, [
1.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速度、节拍、体裁取决于乐段的长度。
; ?/ Q- W3 u4 u5 K9 L2.一部曲式的乐段的特点:(1)由多个乐句组成,有完整的旋律,不是零碎的展开:(2)能表达完整明确的乐思,乐段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3)有明确的终止;(4)一般为稳定陈述。1 |4 b7 o- F3 J5 Y0 S+ E/ |
3.乐段的内部结构:乐段——乐句——乐节——乐汇。! Y$ V% `% g% t& |* O5 z {" [
4.乐段的分类标准:(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划分依据;(2)以句子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3)以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2的N次方和句子小节2的N次方为标准,可分为方正型和非方正型;(4)以乐段调性变化和终止作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方式作为依据,可分为呈示型乐段和中间展开或连接型的乐段。& C7 M: P/ t, B) ~$ ~ Y/ _; @
第三章:单二部曲式% W# D% X8 a$ v6 T8 c+ v
1.单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有机结合形成的曲式。% f. S- S5 N0 q) U1 v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无再现单二部曲式(对比式和引申式)。
/ ]2 f, ^. j# E* I3 o3.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二段曲式)、四句式上下片乐段(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和起、承、转合式乐段的区别:二段曲式比四句式上下片乐段的第一部分的主调收拢使 句读划分更为清晰;二段曲式比起、承、转合式乐段,前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对比性及收拢性使乐段感增强,结构层次更分明。& m& ~: q6 |; K, s7 z$ R7 s& V% P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 T5 A/ k9 b+ E/ e4 c6 A) ^& l1.单三部曲式(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形成的曲式。9 J, Y6 [, [/ p% j. v6 A8 ^
2.基本特征:呈示乐段——中段——再现乐段。(ABA)图式:(1)a+a'+a(2)a+b+a(3)a+b+c
$ n* c! d" w+ }9 \# T3 f3.中部:发展中段(引申型)、对比中段(并置型)。
6 P3 z( P- m- F# ^0 ?+ F4.发展中段(引申型)的特征: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的对比较少,更多的是第一段主题的延伸发展。(第二段采用第一段的材料); j7 k; M5 V0 n0 d7 \
5.对比中段(并置型)的特征:既有新材料的对比并置,又有第一段材料的引申发展形成的中段——综合性三段曲式。(第二段完全采用新主题新材料,形成和第一段明显的并置对比)' T; E/ a* l! E6 @& |
6.再现段:(1)原样再现(2)变化再现:变奏再现、动力再现、减缩再现。 m: N; H( e+ a! ]$ l; s
7.动力化再现:引进新的乐思.+ I6 ]! D% U7 p( |2 j
第五章:复三部曲式) i: n9 v% O$ ^4 A3 k
1.复三部曲式(三部曲式)——由三个音乐结构部分按照三部性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其中至少有一个部分大于或等于二段曲式的结构。6 y5 |# g1 |( h _) D# }5 E
2.复三部曲式的特征:第一部分(首部)——三声中部(第二部分)——插部(插部型中部)——再现部(第三部分)。) u9 E5 ^6 L5 y% w2 x. j+ g# Q4 ~
3.第一部分:(1)材料:第二部由第一部引申而来,具有流动性。(2)和声与调性布局:呈示性和声语汇,转调只限于近关系调。(3)终止式:古典时期,带有完全终止的独立收拢结构。19世纪中叶,可主调半终止或不完满终止,也可开放或转调结构,结束于半终止或从属调上,形成和声的不稳定性的贯穿发展。(4)内部结构:一定是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具有方整性、规化性。# |# S( h q# C) j0 K# ]
4.三声中部:(1)含义:复三部曲式中间部分以完全独立的曲式结构写成。“Trio”(2)“新主题呈示”是三声中部的重要特征,也是复三部曲式为双主题曲式结构的基础。(3)特征:1)材料:几乎全新的材料,具有稳定性、歌唱性。2)和声与调性布局:3)终止式:完全终止收拢于三声中部的起始调。4)内部结构: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也有乐段结构,每段可独立,界限分明。
6 B; {8 q9 h. Q9 k0 D8 D0 a0 _ N5.插部:(1)含义: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以不完全独立的曲式结构、无法清晰地划分曲式段落(句读)的方式写作。(2)特征:1)材料:不断出现新的主题材料。不断展开中部结构。2)和声与调性布局:不断转调或移调。3)内部结构:细分结构多样化。4)属准备段:5 u% \' g; ^" A6 t6 `, ?
6.再现部:原样再现、简单再现、动力化再现。
# ?) o8 z) u$ `; P3 F, R: p) L7.复三部曲式的变体:复三部—五部结构(A+B+A+B+A:第一部分+三声中部+再现部+三声中部+再现部)、双重复三声部曲式(A+B+A+C+A:第一部分+三声中部1+再现部+三声中部2+再现部)。( N' E2 u! o; M$ N7 ?8 I5 F L9 |
i3 M3 M; ~1 M3 M) X7 F* `
X }5 i3 [* A8 L/ x
|
|